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生前留13字是什么?崇祯皇帝为何不听?

魏忠贤生前留13字是什么?崇祯皇帝为何不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5 更新时间:2024/1/17 0:15:51

魏忠贤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反派的形象,宦官掌权,祸乱朝政,给当时的明朝带来了灭顶之灾,然而很多人也认为,其实魏忠贤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反派人物那么简单,认为魏忠贤对当时的明朝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而也正是因为崇祯杀了魏忠贤,才导致了明朝的快速灭亡。而据说在魏忠贤临死之前,他给崇祯皇帝留下了十三个字,可惜崇祯帝没有听,否则明朝绝不会是后来的光景。那么究竟魏忠贤留下来的字是什么呢,为何崇祯又不听呢?

1、魏忠贤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魏忠贤虽然是个宦官,但是他很具有政治智慧,可惜崇祯帝太愚钝了,并没有领会到魏忠贤的用意。

其实魏忠贤虽然只是一个大宦官,但是他却对政治方面的独特的见解却异于常人。虽然他嚣张至极,甚至逼的崇祯帝在刚刚上位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把魏忠贤除掉了。但是他死前曾说不要重用东林党人确实十分有远见。

因为明朝的灭亡,可以说是东林党人一手造成的。

但可惜当时的崇祯帝可年少轻狂,不谙世事。崇祯帝他并没有听取魏忠贤的建议。其实虽然魏忠贤虽然对内猖獗,但是他对外仍然保持了一颗爱国之心。他并不像宋朝的奸相,严嵩那样卖国求荣。

从后面的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魏忠贤最后的话也的确很有效果。就拿东林党人的领袖钱谦益来说,在明朝尚未灭亡的时候,满嘴的说要与明朝共生死,但一旦清军入关,却直接选择了投降,这是令天下人耻笑的。

东林党人可以说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魏忠贤虽然是一个大宦官,但是他却早早的看出东林党人的虚心假意。甚至后世的学者认为,东林党人为祸朝廷,可比魏忠贤当时已经乱了很多。东林党人在魏忠贤被处决之后。在朝廷中的势力日益猖獗,甚至直接把不服从自己命令的人排出在朝廷之外。他们随意的议论国家和皇帝。都是一群鼠蛇之辈。

东林党人的领导人在清军入关后都一个个慌忙投降,在反观魏忠言当时甚至鼓励太监们一起捐钱以资助北方前线,可以说这些东林党人的书是白读了,他们丢进了明朝人的脸,他们甚至还不如一个太监。

2、魏忠贤留下了什么话

谈及封建王朝的政治,宦官,作为为皇权服务的代理人,其发展产生更是可谓是历史悠久。而与之相伴相生的自然也便是如跗骨之蛆的宦官专权,他们或者利用皇帝幼小,皇帝昏聩,与外戚、权臣勾结,从而专擅朝政,祸国殃民。从秦朝篡改遗诏,与李斯胡亥合谋的赵高,到怂恿汉灵帝卖官鬻爵的张让,可以说有皇权的地方,就有宦官。尽管他们或者在生理上属于残缺人,但是对于权力的欲望也从不会缩减。而与得势前的卑微相比,得势之后的他们也更是疯狂。

而当历史来到明朝末期,一个太监的出现,也正是如此。与“万岁”相比,他自称九千岁,权倾朝野、祸乱朝纲,权力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错,他就是魏忠贤。

魏忠贤,乃是河北肃宁人,虽为太监,但其实他也有媳妇,更有女儿。只不过身为赌/徒的他,将女儿给售卖了,而即便是历朝历代对于这种行径都有严重的处罚刑法,明朝前期朱元璋农民出身,更是深知其中危害,严禁赌/博。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这也便成为了不劳而获的人的“发财梦”的捷径。但是魏忠贤则不然,在输掉了全部家当之后,他做出了他一生中或许是最为正确的一件事,入宫当太监。尽管魏忠贤“不识文字,人多以傻子称之,亦担当能断,顾猜很自用,喜事尚谀”(《酌中志》)。

也正是如此之下,他才能从一个小太监,被魏朝—也正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王才人的太监赏识,当然彼时的王才人与朱常洛也并不受万历帝待见,但他却得以与明光宗之子天帝朱由校熟识。运气,也就是如此的好。1620年,万历帝去世,光宗朱常洛不足月余也崩逝,而天启帝朱由校上台。他又与其奶妈客氏交好,喜欢木匠活的天启帝也由此将政事几乎全部交给了魏忠贤。

在把持朝政期间,魏忠贤僭越服制,身穿蟒龙,耀武扬威,打击异己,专擅朝政,还残酷杀害的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似乎与前朝专权太监毫无差别。而也正是因为权势滔天,攀附关系者云集,但就是如此飞扬跋扈的他,却在崇祯帝上位后被第一个除掉,崇祯帝时年不过17岁。崇祯帝朱由检更是对其宦官阉党进行了大清除,而后重用东林党人。但也就在其赐死魏忠贤时,魏忠贤留下13字遗言——重用东林党人,大明亡国不远矣。

3、崇祯为何不听

可惜的是年少轻狂的崇祯帝,到底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在明熹宗时,魏忠贤虽然把持朝政,但是面对辽东战事,也保持了一个明朝人的爱国拳拳之心。

作为对同僚极其严苛的袁崇焕(参见斩杀毛文龙),对魏忠贤的评价却是至高的。以“稷契夔龙”,以周文王先祖、商汤先祖比之,而且还为其立碑,可见其功德。

“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成擒矣。况厂臣魏忠贤与阁部诸臣,俱一时稷契夔龙之选,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明熹宗实录》)。

当然抛弃前面的戏谑之言,事实上也正是魏忠贤专权期间,接连起用了赵南星、孙承宗、袁可立等人,对于明朝缺乏马匹,缺少突袭能力的现状,他还下令权臣以及太监们捐马以资助前线。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皇太极的后金对大明也难以形成优势。

但是在其死后,东林党人被起用。不得不说的是东林党人中有许多的仁人志士,但是作为地主官僚的利益代表者,更作为利益集团,他们掌控了文臣言官,也便掌握了当时的社会舆论,更是借助其集团化,排除异己,肆意非议帝国皇帝与政府,虽然其中不乏道德之之士,但是对于攀附其中者更多的则是两面派。可以说,明末崇祯朝东林党之祸比之魏忠贤之祸尤甚。而在执政后期,面对李自成的崛起,崇祯帝朝会迁都都不能通过便是明证。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

对此,作为胜利者的后人,乾隆帝在其数万首诗歌中曾经写诗一首讽刺钱谦益(明末东林党领袖),满口的仁义道德,高节大义,清军入关后却果断选择了投降,岂不是令天下人耻笑。而这样的东林党人又何止一人,简直不胜枚举。在魏忠贤被处死之后的17年,1644年崇祯帝大概是心灰意冷,选择了自缢而亡,大明亡国,国祚276年。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周朝为什么能存在791年,周朝从繁盛到陨灭给后人哪些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周朝,可能多数朋友第一时间会想起春秋至战国这段历史。而春秋战国属于东周,不过当时周天子的权势已经大不如前,随着郑、齐、楚、晋等诸侯国的强势崛起,周天子的话语权是越来越小了。但周朝依然持续了791年,此后的朝代基本不超过300年,为何周朝能存在这么长时间呢?那这次就准备跟各位小伙伴讲讲周朝大致发展

  • 清朝的斩监候是死缓的意思吗?究竟是斩还是不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在很多电视剧里面,很多人应该都对这个词比较熟悉了,可以说是经常会听到的,那就是“斩监候”。在很多影视剧里面,犯人被判刑斩监候,很多人其实对这个词并不熟悉也不了解,但是听的很多,时间长了就会以为,斩监候就和现代意义上的死缓应该是一个意思的,因此也就会这样去理解了。然而,斩监

  • 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后谁赢了,一番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较量,最后到底是谁赢了?从战局的结果来看,肯定是司马懿胜出,不过诸葛亮为自己赢得了更加宝贵的东西,就是他的务实和坚持,以及鞠躬尽瘁的精神,这些都是司马懿没办法比拟的。其实他们从各自的人生出发,都不算是失败者,原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总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哪怕诸葛亮失败了依然能够

  • 董卓为何与孙坚结亲?为何遭到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作为三国故事当中初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很多人对他都是非常的熟悉了。而结亲,或者说联姻,在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看来,其实就是一种政治联姻,利益交换,是一种能够有利于双方的事情,所以董卓曾经想要和孙坚结亲,自然是想要从中获得一些有利于自己的好处。然而没想到的是,却直接被孙坚给拒绝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 崔杼弑其君的故事,崔杼为何要杀齐庄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弑君的例子也不再少数,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件弑君故事。主人公是齐国大夫崔杼,崔杼为齐丁公后人,他曾拥立齐庄公继位,是齐国非常重要的人物。但齐庄公和崔杼妻子棠姜私通的事情被发现,崔杼一气之下决定弑杀齐庄公,然后立齐景公为君。所以崔杼弑其君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齐庄公给他戴了绿

  • 龚遂是如何平定饥民叛乱的?用的什么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由于汉昭帝没有子嗣,于是霍光等一些权臣拥立海昏侯刘贺为帝。而刘贺却因为荒淫无度,仅仅当了27天的皇帝就被霍光给废了。紧接着在杜延年的劝说下,霍光立汉武帝之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己为帝,刘病己,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汉宣帝登基不久,远在东部的渤海郡(今河北沧州一带)因连年

  • 诸葛亮之死,为何李严哭的最伤心甚至激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诸葛亮和李严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或许可以用“政敌”这个词来形容了。尤其是刘备将李严和诸葛亮都定为托孤大臣,而并不是只有诸葛亮一人,很多人也会因此认为,这都是刘备出于对诸葛亮的不放心,不完全信任,所以才选了两个人。而两人后来在很多方面也的确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然而

  • 葭萌关之战张飞战马超谁更胜一筹,假如换做黄忠战局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马超第一次出场时只有17岁,却能连斩王方、李蒙,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后来马超父亲被曹操诱杀,马超为了报仇和韩遂联合反曹。后来还是曹操部下贾诩用离间计才瓦解马超与韩遂的联盟,这也导致马超败走凉州。演义中,马超和张飞曾在葭萌关有过交手,但两人不分胜负,最后马超决定归降刘备,其实这场战

  • 关羽是卖枣还是卖绿豆的,关羽早期经历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是三国一代名将,有着“武圣”之称,很多读者好奇关羽在遇见刘备以前是做什么的。有传闻称关羽最早是在路边卖枣,这是真的吗?其实史书并没有很明确的记载关羽早期的经历,只知道他在家乡犯事,此后逃到幽州涿郡。后来遇上黄巾起义,刘备组建了一支义勇军,关羽和张飞正好加入,此后这三人关系

  • 历史上李玮真打过徽柔吗,徽柔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徽柔公主被宋仁宗宠了一辈子,无论什么好东西都会留给公主,但后来却因为一桩婚事,搞得徽柔郁闷不已。宋仁宗执意要把徽柔嫁给李玮,虽然徽柔从小就和李玮相识,但她并不喜欢李玮,所以两人中有一方是不情愿的。没想到等徽柔嫁到李家后,李玮竟然敢家暴公主,这让徽柔彻底不能忍了,连夜赶回爹爹面前告状,但曹皇后却让徽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