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皇后真的是一双大脚吗?

马皇后真的是一双大脚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595 更新时间:2024/2/17 20:40:31

对于朱元璋马皇后,很多人喜欢叫她马大脚,因为据说她拥有一双很大的脚。但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很亲切的称呼,马皇后本身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虽然说当时肯定没有人敢这样当面称呼她,但是起这样一个外号,其实正是表达了人们对她的怀念之情。只是,在历史上的马皇后真的有这样一双大脚吗?有没有什么历史依据呢?

马皇后真的有大脚吗

马皇后,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德、勤俭皇后,她被人熟悉的还有她的一双“大脚”。

“传说元朝妇女均是小脚,女子大脚为当时一大忌讳。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却有一双未经缠裹的大脚。原因是马皇后在幼时深得养父母的宠爱,坚持不肯缠足,长了一双天足,人称‘马大脚’。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马皇后深居皇宫,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与客人相见,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有一次,马皇后乘轿到南京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皇后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于是这件新鲜事传开来,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大脚,“露马脚”一词便流传至今,用来形容不便公开、不光彩的事的暴露。

虽然缠足在今人看来是一种陋习,但这种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历时多年,蔓延极广,妇女缠过的畸形小脚被美化为“三寸金莲”。缠足兴起于北宋,元代继续发展,明代以后进入兴盛时期。但从宋到明的缠法,仅将前脚掌和脚趾缠窄,使足看上去纤窄(可参见元代鸽子洞窖藏女鞋及江西南昌出土明代藩王妃女尸脚型),不是清代那种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以至于有人错误认为“清以前的出土女尸尚未发现有缠足者”。

也就是说,马皇后如果是一双天足,只会是脚的前半部分比当时缠过足的短宽一些,外观上的区别远没有清代那么明显,更谈不上什么“大脚”。那么,马皇后是否缠过足呢?正史里并没有记载。

从缠足时间看,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要开始,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马皇后自幼丧母,一个整天刀光剑影的汉子拉扯着几个孩子,还去给最小的女儿缠足,这种几率恐怕微乎其微。即便是四五岁就寄养在郭子兴家中,和马公侠义性格类似的郭氏夫妇也未必接受缠足的观念,受到了影响也未必会去给马氏缠。所以,马氏一双天然足的可能极大,而所谓“因为受宠,个性倔强,坚持不肯缠足”理由太过牵强。

不过,如果是双天然足,不仅是不美的问题,更是缺少教养的表现,这是社会中上层所难以接受的,到了清代更是如此。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母亲是个得了天花的弃婴,被李家好心收留后也没有缠足。李鸿章显赫后,扶母亲上八抬大轿,李母将两只大脚露出轿帘“招摇过市”,引得路人驻足围观,指指点点。李鸿章悄悄扯扯轿帘欲遮掩,不料李母大怒,一抬脚踢开轿帘说:“不孝的东西,你父亲不嫌我脚大,你还嫌我不成!没有老娘这双大脚,谁供你们读书做官?”于是喝令“回轿”,吓得李鸿章慌忙赔罪不迭。

总结来看,在传统社会后期,不缠足往往是幼年贫苦不幸、识字说明受过良好教育,所以识字不缠足的女性还真不一般,所谓“大富大贵”的“命”,其实也是人生经历与磨砺造就的。

马皇后简介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八月初八,本名马秀英,是归德府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马氏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四月,马皇后突然抱病。八月,病逝,年51岁。同年农历九月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1403年(永乐元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1538年(嘉靖十七年[2] )加上尊谥号: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非常伤心,从此再也没有立过一个皇后。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君羡因小名被李世民革职,李君羡和武媚娘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李君羡是唐朝将领,早年是李密部下,后来转投李渊。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在民间听到了一个说法叫“女主武王有天下”,这让李世民十分忌惮,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武王”是后来的武则天,但李世民并不清楚。他偶然间得知李君羡的小名叫“五娘子”,这

  • 马皇后简介有几个孩子?她死后这些儿女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也是朱元璋唯一一个皇后,我们知道朱元璋其实脾气并不好,尤其是因为坐上皇位之后,对很多臣子都起了疑心,杀了不少人,这样的朱元璋脾气肯定是更加残暴的。然而却之后在马皇后面前才不会这样,足以见得马皇后对于朱元璋来说有多重要了。但是马皇后却比朱元璋先离开人世了,那么马皇后与朱元璋有几个

  • 朱元璋的祖坟风水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古代人非常看重风水,尤其是很多人注重自己家祖坟的风水,风水好的会被认为可以保佑子孙后代,所以自然会将祖坟安排在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但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祖坟就很奇怪了,他将祖坟葬在了水里面,这样一来风水可就真的不怎么样了,为什么朱元璋还要这样做呢?朱元璋把祖坟葬在水里面到底是有什么想法?明朝

  • 鲁国被谁灭亡的?鲁国灭亡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鲁国是周朝时期,处在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鲁国初期疆域并不大,此后也没能晋升中原霸主,但鲁国却出了很多名人,例如孔子、孟子、鲁班等。鲁国一共出了34位国君,历时790年,对于一个长期积压在齐国和楚国的一个诸侯国来说,寿命已经算很长了。而鲁国最后是被楚考烈王所灭,当时楚国受创,但趁着秦、齐、韩、魏、赵等

  • 朱元璋传位给谁了?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是给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历朝皇帝传位的时候,首选当然是自己的儿子,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没有儿子的时候会选择自己的兄弟,或者过继一个儿子来,名义上还是自己的儿子。但是为什么朱元璋在传位的时候,分明还有那么多儿子,但是却一个都没有选择,最终传给了孙子朱允炆?而在朱元璋之后,朱棣又夺了皇位,这中间岂不是多此一举了?在历史的

  •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司马懿坚守不出耗死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在6年间先后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征伐。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准备再次出兵斜谷口,并且协同孙权同时攻魏。只不过这次司马懿猜到诸葛亮动向,先是抢先驻扎北原破解了诸葛亮的第一波攻势。此后孙权出兵十万北上,曹睿得知消息后决定御驾亲征,击败了东吴的进攻。另一边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百日,无论诸葛亮用何激将法,

  • 朱元璋多少岁当皇帝?他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作为历史上少见的从普通农民一步步走上皇帝座位的人,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他非常的感兴趣,毕竟有这样的际遇的人,古代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总共也就出了两个,另一个是刘邦,而且刘邦的起点还是比朱元璋要高一些的。而朱元璋又是什么时候当上皇帝的,他最终活了多少岁呢?朱元璋从起义到称帝中间又花了多少年呢?朱元璋

  • 朱元璋祖上名字为什么都是数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熟悉历史的话,一定对朱元璋的本名不陌生,他原本名字叫做朱重八,因为在家里排行第八,后来觉得名字和自己的身份不能匹配了,所以改名为朱元璋。然而朱元璋当皇帝之后给自己的先祖追封为皇帝,他的先祖们的名字却非常简单,和他之前一样都是数字,比如朱百六、朱四九、朱初一,为什么当时人们取名字这么简单?竟然全都是数

  • 刘备托孤暗示赵云不可重用?刘备真有这样说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身为三国一代名将,其知名度做到了家喻户晓,但赵云一生在蜀汉的地位一直得不到突破,甚至有种说法,称刘备并不重用赵云,那真的是这样吗?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临死前称赵云不可重用,实际上这只是传谣,以刘备的情商来说他是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赵云地位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受重视,作为蜀汉的核心人

  • 朱由校是不是昏君?朱由校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十分宠信宦官,魏忠贤就是在朱由校时期积累起自己的权势,此后朝中不断爆发陷害忠良的事件。魏忠贤遍树党羽,将东林党视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但朱由校并没有及时平衡两方势力,他痴迷于木工,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但对于明朝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坏事。那朱由校到底算不算昏君呢?后人究竟是如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