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司马懿坚守不出耗死诸葛亮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司马懿坚守不出耗死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07 更新时间:2024/3/9 17:22:50

诸葛亮在6年间先后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征伐。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准备再次出兵斜谷口,并且协同孙权同时攻魏。只不过这次司马懿猜到诸葛亮动向,先是抢先驻扎北原破解了诸葛亮的第一波攻势。此后孙权出兵十万北上,曹睿得知消息后决定御驾亲征,击败了东吴的进攻。另一边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百日,无论诸葛亮用何激将法,司马懿就是闭门不出,导致诸葛亮此番再无收获。

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发起第五次北伐。司马懿作为防守方,率领二十多万军队,拥有强大的骑兵和步兵,具有主场优势,兵种优势,军力远比蜀汉强大,后勤供应远比蜀汉方便,居然害怕只有八万步兵的诸葛亮向北穿过茫茫秦岭后继续向东进逼长安,对诸葛亮选择西出五丈原感到庆幸,可见司马懿对诸葛亮十分的恐惧。这是因为在第四次北伐期间,拥有优势军力的司马懿连续多次被诸葛亮击败,总计损失两万五千多人,其中卤城之战被一举歼灭一万五千人,最后还损失了当世名将张郃。司马懿被诸葛亮打怕了,自此畏蜀如虎。

诸葛亮为了能够进行最后的北伐,带领了10万大军向北出发,而两军在同样的时间抵达了渭河附近。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以后,司马懿决定在渭水南方安营扎寨,虽然这种背水而战的局面对于自己来说非常危险,但是俗话说得好,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司马懿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胆量,才在这个地方占据了先锋和主导地位。当时司马懿先行决定了地域以后,诸葛亮就只能被迫的选择剩下的两条路,而这两条路就是司马懿进行猜测的主要线路。一条是从武功出发直取长安,另一条是向西进军五丈原,从而与魏军展开决斗。

司马懿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武功与五丈原东西斜对,若诸葛亮选择进军武功,那司马懿就必须放弃拒敌于渭水的计划,率领大军返回关中防守,这样战争的主动权就由诸葛亮所掌控。更重要的是,如果诸葛亮能打下武功,就可以扎住脚跟,切断司马懿大军与长安的联系,逼着司马懿与蜀军决战,如此魏军将面临凶险万分的境地。但问题是,进军武功有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他的主要行军路线是渭河与秦岭之间的一条河谷,这条谷道非常狭长,诸葛亮如果从这里行军,士兵就不得不排列成一字长蛇的阵势,正好将自己的侧翼暴露给了魏军,这种情况就如同当年刘备的连营七百里,非常危险。自古侧敌行军就是兵家大忌,诸葛亮他敢冒这个险吗?

本质上司马懿的“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和魏延的子午谷奇袭策略都相同:若诸葛亮10万大军攻占长安,再分军攻占函谷关,切断关中和曹魏山东地区的联系,关中魏军要么北走,要么西走,关中基本可以夺取。但诸葛亮就是过于谨慎,不敢冒风险,一心想要夺取关中西部,建立根据地,然后慢慢向东夺取长安等关中东部地区。这就注定了诸葛亮可以做军事,可以治理内战,但不适合做军中主帅。若换刘备,最多两次北伐,既可夺下关中。基本上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合适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多少岁当皇帝?他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作为历史上少见的从普通农民一步步走上皇帝座位的人,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他非常的感兴趣,毕竟有这样的际遇的人,古代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总共也就出了两个,另一个是刘邦,而且刘邦的起点还是比朱元璋要高一些的。而朱元璋又是什么时候当上皇帝的,他最终活了多少岁呢?朱元璋从起义到称帝中间又花了多少年呢?朱元璋

  • 朱元璋祖上名字为什么都是数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熟悉历史的话,一定对朱元璋的本名不陌生,他原本名字叫做朱重八,因为在家里排行第八,后来觉得名字和自己的身份不能匹配了,所以改名为朱元璋。然而朱元璋当皇帝之后给自己的先祖追封为皇帝,他的先祖们的名字却非常简单,和他之前一样都是数字,比如朱百六、朱四九、朱初一,为什么当时人们取名字这么简单?竟然全都是数

  • 刘备托孤暗示赵云不可重用?刘备真有这样说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身为三国一代名将,其知名度做到了家喻户晓,但赵云一生在蜀汉的地位一直得不到突破,甚至有种说法,称刘备并不重用赵云,那真的是这样吗?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临死前称赵云不可重用,实际上这只是传谣,以刘备的情商来说他是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赵云地位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受重视,作为蜀汉的核心人

  • 朱由校是不是昏君?朱由校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十分宠信宦官,魏忠贤就是在朱由校时期积累起自己的权势,此后朝中不断爆发陷害忠良的事件。魏忠贤遍树党羽,将东林党视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但朱由校并没有及时平衡两方势力,他痴迷于木工,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但对于明朝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坏事。那朱由校到底算不算昏君呢?后人究竟是如何评

  • 清朝时期的“宰白鸭”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死刑在我国古代是一种非常严酷的惩罚之一,所谓的“杀人偿命”,一般就是用于惩罚那些有极大民愤的犯罪分子。不过说到这就有一个问题了,若是犯罪的人不想死,那会不会就会有什么方法逃避官府的惩罚呢?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方法就是在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逐渐泛滥的,成为了富人免死的一大

  • 宋朝之前没有铁锅,古人用什么做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现如今的中餐,有各种烹饪方式,但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恐怕还是炒菜了,而我们现在看炒菜非常简单方便,然而在古代却才只是一千多年的事情,在宋朝诞生铁锅之前,人们其实是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炒这种烹饪方式的,换句话说,宋朝之前人们吃不到炒的菜。那么,宋朝之前的古人究竟吃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菜呢?1.宋朝之前

  • 赵光义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三子赵恒?而不是长子或次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宋太宗赵光义总共有九个儿子,而他的太子之选并不是长子赵元佐,也不是次子赵元僖,而是三子赵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赵恒能继承皇位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因为赵恒并非长子,也不是皇后所生,理论上继位一事是轮不到他的。不过后来赵元佐发疯,赵元僖又染疾而死,所以赵恒才有机会成为太子。那赵恒和赵光义感情究竟如

  • 刘备为何被叫做刘大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备,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三国时期蜀国的主公。很多人都觉得刘备是个伪君子,那些什么义气都是假的。但是要注意的是,环境不同,在那样一个年代,只要能达到目的,过程是称不上判理违道的,其实都不算什么。更有古言:杀一人有罪,屠万人为王,杀得万万人,方为王中王。今天也不说刘备如何,就说说刘备的绰号,刘大耳

  • 司马迁宫刑为什么是自己提出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司马迁所遭受的宫刑,其实是汉武帝下的命令,当司马迁提出对李陵事件的异议之后,就被处以宫刑了。但是实际上,司马迁的宫刑其实是司马迁自己提出来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司马迁为什么会主动要求要宫刑,汉武帝当时是想要如何惩治司马迁呢?这背后到底还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事情?1.司马迁为何主动要

  • 曹参是曹操的祖先吗?是怎么当上汉朝第二位丞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曹参作为一名丞相,在历史上并不是特别的出名,他有一个成语“萧规曹随”,说明他虽然能力比不过萧何,但是脑子非常灵活,也很明白治理国家应该怎么做。只不过,既然曹参能力不是很强,为什么还会成为汉朝的第二代丞相?而曹参之后,汉末时期的曹操,很多人怀疑他和曹参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