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的一个妃子为何被吓死?死后尸身腐烂为何也不安葬?

道光的一个妃子为何被吓死?死后尸身腐烂为何也不安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41 更新时间:2024/2/5 7:00:28

道光皇帝很多人也都知道,也是比较了解的了,在很多有关清朝的影视剧中也都有他的出现,只不过不同于其他皇帝的是,影视剧中讲道光并非是通过后宫争宠,而是其他的一些题材,比如讲当朝臣子的,或者皇宫皇位争斗的。换句话说,道光帝出名,一般来讲都不是因为他的感情线。不过即便如此,古代皇帝有几个妃子也都是很见的事情,而妃子多了,各自的性格也就是很不一样的了。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道光皇帝的后宫中,有一个胆子特别小的妃子,小到最终她竟然是因为害怕而被吓死的。她到底害怕的是什么,又是被什么吓死的呢?死了之后时隔很久,尸体也都腐烂了,却得不到安葬,这又是为什么呢?

1.赫舍里氏是谁

赫舍里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出身于清朝最古老的姓氏赫舍里氏,这个姓氏算得上是满清的世家大族。道光初年,赫舍里氏以选秀女的途径入侍宫中,被道光帝封为珍贵人。

起初,赫舍里氏比较受宠。入宫不久,便被加封为珍嫔,次年又被封为珍妃。然而,到道光九年,却又被重新降为珍贵人。其实,在道光的后宫中,有这种遭遇的人,并非赫舍里氏一人。

比如,从贵人起步一步步晋升为贵妃的彤贵妃,亦在被册封为贵妃不久,又被降为彤贵人。还有,同样从贵人起步的祥妃,亦和赫舍里氏有着一模一样的际遇。

按说,后宫妃子一般只升不降,除非犯了特别大的错误,才会降位分。这种情况,都会在史书中有记载。比如乾隆的继皇后辉发那拉氏就曾因“断发事件”,被乾隆打进宫,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

那么赫舍里氏究竟犯了什么错,会有这样的遭遇呢?说起来,做道光的妃子真不是一件幸事。要知道,道光是清朝最抠门的皇帝。他不仅提倡节俭,还处处体现节俭本色。比如,他早在做皇子时,便和嫡福晋钮祜禄氏常常就着一杯茶,啃着烧饼当成一顿饭打发。

做皇帝后,道光更是大力提倡省吃俭用,他自己每天就4样菜,且少荤多素。各种生日、庆典也是能不过就不过。后宫的开支用度,也压缩到了每年20万两银子。

要知道,溥仪退位后,北洋政府每年还给他400万银子的生活费呢,这得是道光后宫开销的多少倍啊。

所以,做道光的皇后不容易。这20万两银子根本不够用,只能精打细算,皇帝和皇后都带头多吃素,少吃肉,大家还能说什么呢?地位低下的更是不到逢年过节,就见不到荤腥。

正因如此,有人猜测,赫舍里氏之所以被降位份,和道光抠门不无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

2.赫舍里氏为什么被降位

原来,清朝嫔妃们,位分不同,用的首饰、衣服等都不一样。位分越高,自然用得越好。但万一降了位分,生活质量也跟着下降,首饰等物品也要交回内务府中。这样一来,似乎也就节约开支了。

所以,赫舍里氏被降位分,并不是犯了什么大错,而是因为她遇到了抠门的皇帝。赫舍里氏应该不算漂亮,也不算聪明,所以此后再没能得到宠爱,道光在世时,始终停留在贵人的级别上。

道光三十年,道光因病去世,皇四子奕詝遵传位密诏继承大统,是为咸丰帝。按道理,先帝的妃子应该上尊号。可是赫舍里氏位分太低,不能得尊号。咸丰只能折衷,把她提了一级,册封为常嫔。由于她又无子嗣,所以只能把她恩养在宫中。

咸丰在位的时候,清王朝已经处在风雨飘摇的处境了。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太平军起义,再加上吏治腐败等,已呈日薄西山之态。赫舍里氏深居宫中,信息非常闭塞,她对外面的世界一概不知,唯一有点享受,就是每年夏天到圆明园消暑。咸丰十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推进,英法联军从天津大沽口登岸,一路烧杀抢掠,直逼北京城。

贵为皇帝的咸丰吓得面如土色,在英法联军入京前,便带着众多嫔妃们,以“北狩”之名逃往热河。偏偏赫舍里氏这年早早去了圆明园,再加上她本就身份低微,又是先帝妃子,平时便少有人记得她,现在人人只顾得自保,也就更没有人记得她了。

待赫舍里氏听闻消息时,英法联军已经攻进了北京城,城中兵荒马乱,无人保护好回宫,她又无别处躲藏,只能呆在圆明园中自求多福。很快,英法联军像野兽一般闯进了圆明园。在里面除了大肆抢劫,还四处放火。

3.赫舍里氏为什么被吓死

赫舍里氏长年住在宫里,听也没听说过这么可怕的事情,所以当她身处在众多疯狂的洋人中时,竟被活活吓死了。赫舍里氏被吓死的消息传出后,咸丰感觉受到很大侮辱,一方面下旨严惩办事不力的官员,另一方面他又指示太监们赶紧做善后事宜。

可是圆明园中到处都是疯抢的洋人,连彩棺都都没办法抬进去,更不要说置办丧事了。无奈之下,相关办事的人只得上报咸丰,暂缓下葬赫舍里氏。可怜赫舍里氏的尸体被弃置在圆明园中,久不能入殓,又逢盛夏,以至臭不可闻。

咸丰也一筹莫展,思来想去,只得下谕:“从权将就,断不准迹涉铺张,致滋他变。”太监得了谕旨,这才雇了上10个挑夫,趁夜将赫舍里氏装殓入棺,抬出城外,草草掩埋。一个王朝,在外敌入侵时,皇帝只顾逃命,连宫中的嫔妃都无暇顾及,又怎么会考虑民间的百姓呢?所以清朝不亡,那才是稀奇事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黄忠加封后将军,关羽为什么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关羽和黄忠都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不那么要好。黄忠跟随刘备时,已经到了花甲之年,60岁还要亲自上阵杀敌,实在有些勉强。但黄忠就是能屡立战功,还在汉中之战击杀夏侯渊,这比很多正值壮年的将领都要来的厉害。只是关羽始终没把黄忠放在眼里,得知他升迁后还大怒,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关羽的心态不

  • 陈友谅死后,他的妻儿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陈友谅作为朱元璋的对头之一,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了,陈友谅在当时也是很有实力的,自己为汉王,后来更是建立了“汉”,后世称为陈汉。但是陈友谅终究还是像乱世群雄最终的结局一样,没能笑到最后,死在了与朱元璋的对战中。而陈友谅当年死的时候才只有四十四岁,还有妻儿在世,那么在陈友谅死

  • 为何吐蕃非要跟大唐死磕,却不去打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在他们的周边,也一直都存在着一些其他的政权,比如秦汉时期就有匈奴,唐朝有吐蕃,宋朝有西夏辽金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唐朝时期的吐蕃。吐蕃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政权了,因为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我们可以

  • 徽柔公主生母苗心禾是谁,苗心禾原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徽柔公主便是历史上的福康公主,她也是宋仁宗最得宠的女儿。不过徽柔公主生母并不是皇后,而是苗贵妃,剧中是叫苗心禾,她和仁宗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关系十分要好。不过仁宗的孩子大部分都没能撑过幼年,所以看着徽柔公主健康成长起来,仁宗也是感到十分开心。但此后徽柔公主在感情方面却没能收获幸福,这也是她一生最大的悲

  • 宋朝火器领先世界,为什么打不赢金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时期可以说是战乱不断,宋朝与周边国家的战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辽,金,西夏等等,而很多人也常说弱宋,认为宋朝大部分时候只会求和,战斗力不强,所以也不会硬着骨气也要跟别人打,这让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耻辱。然而当时,宋朝可以说火器是领先世界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宋朝的武器可以说真的不弱

  • 安徽为何盛产名将,曹操手下哪些将领来自安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就算没读过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也会在很多其他场合能认识到这些将领。那你知道当时哪个地区最盛产名将吗?可能大家往往会忽略他们的出生地,不过要是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大有文章。作为三国最强盛的一方,曹操手下多数将领都来自安徽,而安徽也是给各国提供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为什么安徽

  • 黄石公授与张良的兵书是什么,真的是《太公兵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黄石公,他也是秦汉时期著名思想家,同鬼谷子齐名。据说黄石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识渊博,虽然常年隐居,但一直忧国恤民,想把自己所学传给后人。《史记》中有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张良计划刺杀秦始皇失败后,逃往下邳,碰巧遇上了黄石公。而黄石公送给了张良一部兵书,让他帮助刘邦成功立汉,不少人都好奇这部兵书

  • 韩琦为什么说曹皇后相貌丑陋,历史上曹皇后究竟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一定对韩琦的行为充满疑惑,他明明都还没见过曹皇后,为什么就说她相貌丑呢?其实韩琦也是听坊间传闻,不过更重要的是他要替仁宗找一个不会“惑君”的皇后,这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丑点就丑点,也无妨,更何况曹皇后出生名门,气质和修养方面肯定没的说。至于曹皇后真正容貌如何我们也无从知晓

  • 历史上宋仁宗什么时候得知生母是李宸妃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直到23岁时,才得知自己生母并非刘太后,而是李宸妃,不过当时李宸妃已经病逝,仁宗没能赶在母亲活着的时候与她相认,恐怕这是他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据记载,宋仁宗知道身世真相后,哀伤过度,好几天都没缓过来,还亲自下诏书自责,并尊李宸妃为皇太后。也正是因为仁宗觉得对不起李家,所以才会把福康公主嫁给李玮,

  • 商朝越人的发型为什么和现代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到古代人的发型,很多人一定都觉得,古人不论男女,应该都是留着长发的吧,因为古代人很重视孝道,而孝道中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身上不管是皮肤还是毛发,都不能够轻易损伤,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有刑罚将犯人身上的毛发剃掉,这就是对犯人的惩罚。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观念也不是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