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嘉有没有让曹操除掉司马懿?郭嘉需要背上曹魏灭亡的锅吗?

郭嘉有没有让曹操除掉司马懿?郭嘉需要背上曹魏灭亡的锅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4/2/10 21:51:35

郭嘉曾是曹操手上最得力的谋士,可惜郭嘉英年早逝,不然曹操或许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大业。郭嘉这一死,曹操输掉了极为关键的赤壁之战,还为日后曹魏的安危埋下隐患。据说郭嘉临终前曾特别提醒曹操,让他注意司马懿,如果没办法将他为其所用,就要及时除掉他,结果曹操没听,最后司马懿成了终结曹魏的噩梦。不过郭嘉真有这样说过吗?郭靖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之所以这样刻画,应该是为了故意营造出一种效果。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涌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优秀人才,比如我们日常熟知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一代明君刘备等等,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同样是像他们优秀的郭嘉。他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但可惜,他没能一直为主君曹操出谋划策,年仅三十八病逝征伐途中。

郭嘉在年少之时就已有远见,他对事态的发展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汉末天下恐有大乱,但即使是他为人聪颖,却从不表现张扬,他选择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太了解他。

然而,他既然选择了曹操,就标志着他要为这位君主负责。他事事为曹操考虑,件件为曹操宽忧,就在郭嘉临死之前也不忘叮嘱曹操要小心司马懿。他了解到司马懿这个人城府很深,能力也不错,如果能够利用得好那就不需要担心什么,但又如果发现他有逆反之心,当机立断的必须将他杀害。曹操平生也十分的信任听取郭嘉的建议,对郭嘉临终的话自当是谨记于心。但是那时的司马懿善于隐藏自己的实力,曹操没有认为他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但是也是对司马懿处处防备。

曹丕继位之前,曹操也心有疑虑,告诫曹丕对待司马懿一定是要万分小心,但在曹丕在位期间,司马懿也没有搞出什么大动作,他懂得明哲保身,懂得等待时机,在人们渐渐对他放松警惕的时候也就是在曹睿掌权之后,司马懿虽被冷落,在家中养病,但是司马懿不曾气馁,反而心如止水,总会有一个机会证明他是能力上的佼佼者。

终于,在诸葛亮数次北伐的情况下,朝廷不得不用司马懿,而司马懿也正如人们期盼的那样,他的确有本事,居然牵制住了诸葛亮,能够识破诸葛亮的计谋,使得诸葛亮北伐的脚步慢了下来。逐渐得,司马懿自然而然的得到了重用,一来实属无奈,对抗诸葛亮的战略司马懿是那个最好的人选,二来司马家族也确实拥有雄厚的实力。

所以在曹睿临终前,他认为司马懿是个值得信任的人,便嘱咐司马懿要好好辅佐自己的儿子曹芳。在曹芳继位之后,司马懿的势力便逐渐大增,当时已经没有人能够与他的力量抗衡,郭嘉的那句叮嘱终究是被人慢慢遗忘。

在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地位上,司马懿终于暴露了本性,掀起一场政变,他将所有能掌握到的权力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由此可见司马懿也是一个才智双全的能者。但是这个政权得来的不正当,他没有靠正常的手段而是一味的凭借自己的野心,所以很多后人都不承认他的地位。如果当初曹操听了郭嘉的话,没有被表面的老实所迷惑,想必也不会有之后司马懿夺取政权的事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良自保手段有多高明?一早便察觉刘邦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回头看,当年张良激流勇退或许是他一生中最高明的一次选择。张良自保的手段足以体现他的智慧以及情商,都比常人高出一截。张良身为立汉的大功臣,本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却早早的放下了功名利禄,明哲保身,目的就是为了不给刘邦找他麻烦的机会。所以为什么张良会在自己的巅峰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也便是原因

  • 梅殷为何不勤王?梅殷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梅殷是朱元璋女婿,并且被安排辅佐建文帝朱允炆。不过靖难之役爆发后,梅殷手中握有兵权却不勤王,最后朱棣率领燕军以弱胜强击败了南军,成功顶替建文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不少人好奇梅殷为何不勤王,而且还降于朱棣,梅殷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朱元璋曾评价梅殷,说他“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

  • 春申君是怎么死的?揭秘李园和春申君的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曾在楚国任宰相20多年时间,虽然名义是宰相,但其权利已经和楚王无异。当时楚考烈王病重,下一任国君又年纪尚小,春申君必定是要代为掌管国政,可以说这是春申君最如日中天的时刻。不过春申君并没有高兴多久,他就被李园给刺杀,并且李园是将春申君全家灭门。这个李园是谁,他和春申君到底

  • 刘姓为什么在百家姓中排名靠后?其实跟赵匡胤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姓作为一个人口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竟然在百名以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相信不少研究过《百家姓》的朋友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据说刘姓排名靠后是跟宋太祖赵匡胤有关。赵匡胤对“刘”这个姓氏到底有什么不满意?这还要从北汉说起。北汉是当时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如果能拿下北汉,赵匡胤距离

  • 孙权经略交趾与士燮家族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孙权大家也知道的,他和东吴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出名,如果熟悉三国历史的,会发现他的实力真的不差的,如果可以选的话,很多人宁愿选择在东吴吧,至少感觉上没有太多的战争,但是真正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也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的,今天给大家来说说孙权经略交趾与士燮家族的覆灭事情,转载一位大师写的文章,看看

  •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取消士绅一体当差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乾隆皇帝为何要取消士绅当差的愿用,这主要还要从当时的具体形势以及乾隆皇帝本身的性格特点等主观因素说起了。在说到这个原因之前,我先来了解一下“士绅当差”,看看这个“士绅当差”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这个政策又是怎么兴起的。按丁征税的弊端浅析士绅当差,全称为

  • 商周时期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早期的服饰主要是一御寒,保护皮肤为主,以实用性为主,一般都是一些兽皮、树叶等东西做成的。能缝的就缝一下,不能缝的也就只是简单的打个洞拿个绳子系一下,说不上什么形制。到了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做衣服,后又开始养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传说是黄

  • 白起坑杀将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人是如何计算军功的,了解过这段历史的朋友们肯定知道是靠着数人头论军功的。这种算法似乎跟如今打游戏有点很相像。不过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群军打的可不是游戏,人头是没有什么数据帮你统计的。一边打仗,一边砍人头,这种操作真的不影响打仗吗?我们今天就来深究一下。对于一边打仗,一边拎着人头,这个场景在战国秦

  • 宰相制度是谁废除的?利与弊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在最初废除宰相制度的时候可能也没有想太多,他也由此创造了一段历史。朱元璋的做法对于中国古代皇权政治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最初之所以那样做,其实初衷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因为他不满意自己选的那些宰相。他先后选了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等人当宰相,但是这些人的行事作风他都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

  • 曹髦行为是否缺少谋略?后人如何评价曹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曹髦因为不满司马昭权倾朝野,专权秉政,因此决定带人亲自讨伐司马昭,只不过曹髦并没有成功。有人说曹髦这番行为缺乏谋略,不过曹髦敢弑杀权臣,已经是继曹睿之后最勇敢的魏国皇帝,而且曹髦也不可能什么准备都没做,就贸然对司马昭发难,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已无人知晓,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曹髦太过鲁莽。历史上皇帝诛杀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