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守信为何要自晦保身?石守信结局如何?

石守信为何要自晦保身?石守信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69 更新时间:2024/1/19 11:13:12

石守信是北宋开国功臣,不过这样的功臣对于皇帝来说都是双刃剑,一旦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反过来伤到自己。所以历史上很多开国功臣的下场都非常惨烈,但石守信却能得以善终。当时石守信明白赵匡胤的担心,便主动交出兵权,辞去指挥使之职。但石守信想要晚年过上好日子还远远不够,到了宋太宗时期,石守信又自晦保身这才换来了他的善终。可见古代哪怕是开国功臣,也是要步步为营。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这个成语多用于指当初卖力的臣子们往往难逃被君王杀害的命运。历史上那些厉害的文臣武将,很多都不得善终,很多都是功高盖主或者因为政治原因,皇帝有意除之。据记载,韩信在被刘邦处死,临刑之前也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感叹。

不只是韩信,开国之君对功臣痛下杀手的例子举不胜举,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臣都是在建功立业国家太平之后被皇帝杀掉的。比如战功赫赫的抗金名将岳飞被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被杀;比如朱元璋杀害的蓝玉,李善长,徐达等很多开国淮西勋贵,还有明英宗误杀于谦。能够逃过这一劫难的大臣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少之又少,当然也是有的,比如宋朝的石守信就是一个。说石守信作为北宋的开国元勋,功劳真是特别大,然而他最后却能安享晚年,这里有两个原因:这一方面与赵匡胤是一位有良心的厚道君王有关,另一方面还是靠着人家石守信自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说白了就是有眼色,会做人。

石守信(928年——984年),浚仪人,是北宋开国名将,石守信和赵匡胤、杨光义、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为义社十兄弟。义社十兄弟在赵匡胤建立大宋的过程中立下很大功劳。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石守信因功而成为了当时主要的大宋开国功臣,被封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同时改兼归德军节度使。后又加同平章事。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石守信被任命为中书令。后又为检校太师,之后又被封为卫国公。

后来石守信在他五十七岁的时候去世,其去世后,追封为威武郡王,谥号为武烈。对于开国功臣而言,特别是手握兵权的将军,很容易受到皇帝的猜疑,但石守信最终还是能安享晚年,得以善终,这也是很难得的。那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局势下,石守信为何能安享他自己的晚年生活呢?

其实在北宋开国功臣中,得到善终的功臣还是不少的,这当然有赵匡胤本人的因素,他对功臣虽然有一定的猜疑,但却没有大开杀戒,只是对功臣们进行威逼利诱一翻,让他们主动交出兵权。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互相猜疑,同时也可以让功臣得以善终。他们交出兵权后,也可以广置良田美宅、饮酒相乐,广聚财物。

对于皇帝而言,功臣们虽然饮酒享乐、广聚钱财,但这和他们手握重兵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就这样赵匡胤不仅通过杯酒释兵权成功解除了功臣们的兵权,加强了中央皇权,而且还让他们有了安乐的晚年。

当然他们交出兵权后,想要得到安稳的晚年,还是要靠自己的。如果交出兵权后,还心有不甘,而还参与军政,那也是很难得到善终的。

那石守信向赵匡胤交出兵权后,是怎么做的呢?

石守信交出兵权后,被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之职,而为天平军节度使。并且他做天平军节度使一做就是十七年,在这期间,他就是按着赵匡胤倡导的享乐主张去做的,他“专事聚敛,积财巨万”。虽然他变成了有钱人,但这并不会让皇帝感到威胁,所以他虽然失去兵权,却免于了朝廷的猜忌。

同时石守信为了以释君疑,就让很多民工运输建筑材料,压迫民工十分厉害,同时还不给或克扣工钱,这虽然让他名声不好,但却更加让朝廷对他放心,毕竟贪赃敛财和心有二心相比,就显得轻了,这就和秦朝王翦秦始皇、西汉萧何和刘邦之间的故事差不多。

石守信交出兵权后,施行赵匡胤给功臣提倡的享乐思想,他“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却少有参与政事,所以石守信虽然是主要的大宋开国元勋功臣,但他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情势下,还是能得以安享他自己的晚年生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北方的蒙古人发生了什么事,为何瓦剌迅速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在看这个明朝的历史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的影响非常大,差点灭了国,但是土木堡之变之后的北方也不好过,话说这个瓦刺迅速的灭亡了,那么土木堡之变之后北方的蒙古人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引言:土木堡之变,是明英宗朱

  • 李建成为何不敢杀掉李世民?毕竟他已经害死了两位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在《资自通鉴》里面记载了李元吉请父皇李渊、太子李建成以及秦王李世民到齐王府喝酒。当时李元吉埋伏了一名叫做宇文宝的杀后,准备将李世民灌醉后再杀掉。但是在关键时刻李建成阻止了李元吉的刺杀计划。魏征在东宫当洗马,名义上是李建成的老师,实际上是李建成的谋士。魏征给李建成献计,让李建成先下手为强,杀了李世民。

  • 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在朱姓王爷里面选一个继承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一些继承制度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毕竟都是长子继承嘛,但是当时明宣宗驾崩后,他的长子才几岁,这个要怎么继承皇位呢?当时明朝为何不在朱姓的王爷里面选一个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明宣宗驾崩后,因为英宗朱祁镇当时才九岁,主少国疑,刚开始朝廷内外确实曾经传出过张太后要立她自己的儿子襄王朱瞻墡为帝的

  • 朱祁镇是明朝最糟糕的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明朝的皇帝大家也还是都知道的,非常的辅助,兄弟们干来干去的,最后把这个朱家王朝给干没了,最近不少人也说了,这个朱祁镇总体来看应该是明朝最糟糕的皇帝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朱祁镇真的很糟糕吗?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朱祁镇其人,既愚蠢,又善良,既受尽苦难,又享尽荣华,还得善终,既冤杀功臣

  • 太上皇地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朝,这是我国封建王朝期间自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若是算上东西两汉的话,前前后后延续了有400多年的时间,而它的开朝者就是汉高祖刘邦。在刘邦的身上拥有着数不清的传奇故事,并始终为史学家所津津乐道,也是拍摄各种影视剧作的热门题材。吊丝的逆袭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混混,平日里喜欢浪迹街头、喝酒吹牛、

  • 蒙恬的遗言中到底说了什么?为何曹操每次看都要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三国时期的奸雄,心狠手辣的。然而他每每读到蒙恬的遗言的时候就要大哭。那么蒙恬的遗言中到底说了什么似的曹操那么动容呢?接下来我们就把时间拉回公元前210年,这一年先是秦始皇驾崩,接着又是公子扶苏被胡亥矫诏命令自杀。起初蒙恬认为这是胡亥等人编造的谎言,他不相信秦始皇会把皇位传

  • 朱棣皇后死后还有妃嫔,为什么让太子妃管理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在《大明风华》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朱棣还在世的时候,他的皇后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后宫中还有几个妃子,一般来说,皇帝的后宫不是应该交给皇帝的后妃来管理吗,皇后没有还可以立一个贵妃来管理,但是为什么朱棣要把管理权交给自己的儿媳,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妃呢?其实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的,那为何当时是太子妃的张

  • 信陵君早已料到魏国会亡于秦国之手,强行替魏续命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魏国非常厉害的政治家、军事家。当时魏国已经不在巅峰,并且持续走衰,东边的秦国却日益强大,对魏国虎视眈眈。信陵君便想效仿孟尝君,开始养士,后来两次击败秦军,将魏国从死亡边缘给拯救回来。其实以信陵君的才智,他早就知道魏国会被秦国所灭,但他依然拼尽全力替魏国续命数十年。只可惜最

  •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是怎么对待朱祁钰的后妃和孩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镇发动的夺门之变,终于重新夺回了皇位,他也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两次当皇帝的人。而面对将自己囚禁起来,过了七年被囚生涯的朱祁钰,即便是亲兄弟,朱祁镇也不愿意放过他,朱祁钰也成为三个没有葬在明十三陵当中的皇帝之一。不过在朱祁钰死后,朱祁镇又是如何对待朱祁钰那些后妃的呢?还有朱祁钰的孩子,朱祁镇对他们又是

  • 唐朝是怎么炫富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炫富”虽然是一种争议很大的行为,但是却也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历史上很多时代都出现过很多炫富的情况,比如西晋时期的“石崇斗富”。其实除了石崇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在唐朝时期,其实也是有不少炫富的情况发生的,只不过大家炫富的标准不太一样。那么,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