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英宗是不是昏君?后人如何评价英宗为人?

明英宗是不是昏君?后人如何评价英宗为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224 更新时间:2024/1/27 11:02:00

随着前段时间《大明风华》的热播,不少观众也对明英宗朱祁镇的为人感到好奇。当然电视剧里的明英宗和正史上的明英宗还是有差别的,想要了解真正的英宗最好是从正史入手。有些朋友可能不信,堂堂大明皇帝竟然会被瓦剌给活捉,实际上这段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明英宗斩杀忠臣于谦也是真的。那英宗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呢?后人又是如何看待他的行为?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时期一个比较有争议的皇帝,我认为他不能够算是一个好皇帝。历史上对他争议比较多,主要是因为他重用大太监王振,并且在土木堡之变中让明朝遭受了巨大的灾难,而后来重新登上皇位之后又冤杀有功的大臣。

首先,因为他重用大太监王振,导致当时朝堂混乱。

朱祁镇刚刚登基的时候,年纪还很小,朝政由张太皇太后和内阁三杨共同主持。由于他们执政经验丰富,所以把当时的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并未发生混乱。但是当这些人都去世之后,明英宗朱祁镇得以亲政,而当时朱祁镇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并没有什么执政经验,所以朝政都控制在朱祁镇所信任的大太监王振手中。

王振是伴随着朱祁镇长大的太监,所以朱祁镇对他非常的依赖,朱祁镇重用王振也开了明朝重用太监乱政的先河。王振执掌大权之后,就开始大肆收受贿赂,并且为了获取钱财还开放边境的贸易,走私盐铁武器等,使明朝的敌人蒙古族部落势力得到壮大。王振还在朝堂上大肆排挤异己势力,于谦就曾受到过王振的迫害,只不过当时因为民众群起反对,所以王振才罢手。土木堡之变的失败和王振也有很大的关系,据说当时英宗和大军在土木堡安营扎寨,就是因为王振害怕自己的财物受到损失,以至于连皇帝和数十万将士的安危都不顾了。

其次,朱祁镇冒险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给明朝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当瓦剌大军入侵的时候,朱祁镇冒险率领大军御驾亲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是明英宗当时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经过多年的发展,瓦剌实力已经强大起来,而明朝的军事实力事实上有所下降,已经没有了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那样的战斗力。朱祁镇如果聪明的话,就不该自己上战场,而是派一员大将率领大军迎击瓦剌,即使输了也不会给朝廷带来多大影响。

但是当时明英宗实在是太年轻气盛了一点,完全沉浸在祖父和父亲当年攻打蒙古的荣光之下,所以认为打瓦剌只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的事情。结果真正到了战场上,才发觉实际的情况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所以又赶快撤军。但是几十万大军再加上满朝的大臣,行走起来自然是相当的笨拙,最后被瓦剌军队赶上围歼,而明英宗朱祁镇自己也被瓦剌俘虏,用来威胁明朝的安全。如果不是当时以于谦为首的大臣坚持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的皇帝,说不定明朝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灭亡了。

还有,朱祁镇重新夺回皇位之后,诛杀于谦为等有功大臣,也让天下人寒心。

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重新夺回皇位之后,不顾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的巨大功勋,坚持要杀他,主要是因为于谦拥立朱祁钰为皇帝,让朱祁镇利益受到了重大的损失。事实上,于谦的所作所为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明江山的安危,只不过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朱祁镇自然是利益受损。但是朱祁镇根本不管这些,只为了自己着想,所以很快就杀了于谦等人,让天下人都感到寒心。

正是因为明英宗朱祁镇上述的所作所为,所以让天下人都对他争议不断。朱祁镇给明朝也带来了不小的灾难,实在称不上是个好皇帝。之所以他的名声还算不错,主要是因为明朝后来的皇帝都是他的后代,自然不会在史书上说他的坏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的王恭厂大爆炸是怎么回事?对明王朝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在1626年5月的下旬,也就是明朝的天启6年,大明朝都城北京发生异常神秘的大爆炸,后世们称这次大爆炸为“天启大爆炸”。正式这场大爆炸,造成了2万6千多人的伤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爆炸发生的时候,苍天哭泣,大地呜咽、群山战栗、四海震动。这场大爆炸是为何发生的,明朝

  • 灌婴和藤公是谁?黄忠赵云为何被称为灌婴藤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灌婴和藤公是汉朝刘邦手下的将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把黄忠赵云比作灌婴藤公,这究竟是为何呢?灌婴是汉朝开国功臣,他还当过太尉、丞相,地位非常之高。灌婴不仅帮助刘邦平秦灭楚,还平定诸吕之乱,拥立汉文帝即为。如果是比地位功劳,黄忠皆不如灌婴,他们之间到底是有什么联系呢?那这次我们就来讲讲陈寿到底是有何

  • 韦皇后为什么会败给李隆基?韦皇后究竟输在哪一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韦皇后本想复制武则天称帝之路,她联合武三思,形成韦氏和武氏之间的联盟,再从韦温手中接过朝政大权。等李显去世后,韦皇后临朝称制,眼看距离她的目标仅剩一步之遥,结果李隆基率先一步发动政变,将韦皇后弑杀,并且贬为庶人。其实韦皇后看似差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但她的成功几率是很低的。当时的朝廷,李氏已经逐渐拿回

  • 李信20万大军伐楚为何失败?秦始皇是如何处置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了,而秦国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秦国灭六国中,楚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而在秦国灭楚国的过程中,李信曾经带领二十万大军,并且信誓旦旦一定会灭掉楚国,可是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不如人意,后来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终于完成目标。不过,在李信失败之后,当时的嬴政又是如何处

  • 唐朝是否真有胡人血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历史上不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很多人都会想到元朝和清朝,这两个的确都不是汉人建立的政权,但是却也有人说,唐朝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这是为何?长久以来,人们认知中的唐朝皇帝都是姓李的,自然也就默认了是汉人政权,可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唐朝其实是有胡人血统的?唐朝真的是胡人建立的政权吗,我们一起来看看。1.

  • 李自成托人给崇祯带了三句话是哪三句话?明朝有机会避免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经历了2-3百年的发展,终于是在末年的时候气数已尽,贪官奸臣当道,江山千疮百孔,老百姓民不聊生。于是李自成便带着农民们,促成了农民军揭竿而起,这是大明国的内忧。辽东的女真族在优秀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迅速壮大,并且公开和大明皇帝叫板,这是外患。而明朝的崇祯皇帝就是在这种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内无将可

  • 朱元璋为什么下令禁海?海禁背后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初期,倭寇横行,经常骚扰沿海地区,所以朱元璋为了防止这些日本武士、商人、浪人进行走私和骚扰,颁布了禁海的政策。实际上早期的海禁,只是禁止商业,不让出海经商,也不让外国商人来到国内。而海禁在整个明朝时期,经历了从严到废的过程,这些改变不仅是对明朝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就连此后的清朝也受到了一定的

  • 鳌拜手握重兵40多万,为何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鳌拜,相信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觉着这个人很坏,主要是因为他不仅仅坏,而且还有权利。鳌拜的权利达到手握40万大军。不过即便是这样,鳌拜最后还是死了。那么或许有人就要问了,40万大军在手为何不搏一搏呢?如果当时鳌拜搏一搏去推翻康熙行不行呢?如果不行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揭秘

  • 宋国为什么不是战国七雄?揭秘宋国鼎盛期国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尚存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东周境内就只剩十几个国家了,可见在这百年间又有多少小国被大国吞并。当时齐国、楚国、越国和晋国最为强大,天下呈现四分之势,后来越国逐渐走衰,晋国一分为三,从此进入七雄并立时期。不过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战国七雄以外,当时还有一个国家是被称为“第八雄&rdq

  • 溥仪第一次结婚的时候收了多少彩礼?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的历史上,清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不仅仅只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点在于最为退位之君的溥仪竟然能在退位之后还能保留皇帝的名号,还可以用皇家的礼制去赢取皇后。除此之外,溥仪当时还受到了各地军阀的贺礼,其中不乏有张作霖,冯玉祥,黎元洪等赫赫有名的军阀名字。清朝在和平灭亡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