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榻上策核心战略是什么,榻上策内容解析

榻上策核心战略是什么,榻上策内容解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4/1/17 19:10:43

榻上策是由东吴重臣鲁肃孙权提出的治国策略,据说当时鲁肃和孙权是在榻上完成这番对话,所以被称为“榻上策”。论谋略,其实鲁肃不输诸葛亮,在正史中,正是因为鲁肃坚定孙权主战信念,才会有后来的三国鼎立之势。可以说鲁肃是东吴非常重要的人才,无论是在外交、战略等领域,鲁肃都有卓越的贡献。那榻上策到底给东吴发展带来哪些改变呢?这次就准备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可以一起来了解看看。

汉末大乱,各方都在寻找可以自保甚至统一的方法,最后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奉天子以讨不臣”,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隆中对”,而孙权则是听从了鲁肃的“榻上策”。鲁肃的“榻上策”比诸葛亮整整早了七年,当然在设计上也粗糙一些。相比于诸葛亮的“隆中对”而言,“隆中对”是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而“榻上策”的讨论重点则是政治路线。

鲁肃制定榻上策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孙权继位,鲁肃率部属投奔江东,当时只有十八岁的孙权对自己的前途非常渺茫,因而就在一次聚会之后,单独留下鲁肃,希望他能给自己指点迷津。“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孙权对鲁肃说“思有桓文之功”,这是典型的“尊王攘夷”的思路,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样的概念。

也就是说,孙权没说实话,他装出一副要做大汉忠臣的样子,故意在试探鲁肃的意见。接下来鲁肃的回复,就是“榻上策”的内容。“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针对孙权对他的试探性提问,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点——戳破孙权的心机

鲁肃说:现在皇帝在曹操手里,齐桓公晋文公要做也应该是曹操的事情,而不是孙权,手上没有底牌,“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而且曹操势大,皇帝又在他手里。拥护汉室压根不可能,也就是说“汉室不可复兴”。

第二点——确立孙权的政治路线

鲁肃说:要办大事,只能另立中央。当时的曹操虽然实力不如袁绍等人,但是最终曹操必胜。不过曹操平定北方需要时间,自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榻上策内容解析

从“榻上策”可以看出,鲁肃不简单。当时袁绍势大,曹操势弱,但是鲁肃敏锐地认为曹操将来必成大器,大家不是他的对手。于是他很现实地告诉孙权,不要做一统天下的白日梦,能够打出一个南北朝的局面就该知足了。这属于一锤定音,帮助孙权确立了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

但同时,从“榻上策”的内容也可以看出,鲁肃对孙权的战略规划是不够详细的,甚至是有些粗糙。因为“榻上策”里面涉及战略的内容其实只有一句:拿下荆州。这属于很典型的“正确的废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拿下荆州,杀掉黄祖,这是孙家人一直惦记的事情,不需要鲁肃说。或者说,荆、扬自古就是一体,欲割据江南而称帝者,就必取荆、扬二州。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孙权虽然年轻,但这种常识根本不需要鲁肃教他。对于孙权来说,攻荆州是必须的。他的困扰并不是要不要攻,而是怎么攻。这一点鲁肃并没有说,也就等于鲁肃说了一通说了跟没说一样的废话。

所以,“榻上策”的战略思路并不高明,其高明之处在于对时局的政治分析。

首先,鲁肃看穿了孙权的小九九,知道他并不是真心要复兴汉朝;第二,鲁肃告诉孙权,尊王攘夷的政治口号不适合于你,这条路走不通;第三,鲁肃给孙权打了一剂强心剂,直接提出割据称帝的路线,并立足现实,先当个割据一方的天子。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谁不想当皇帝?孙权当时地盘不大,人心不稳。他敢想,但是心里没有谱。希望鲁肃能给他打气。鲁肃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上来就让他割据称帝,算是说到了孙权的心坎里去了。

事后也证明,鲁肃所谓全踞长江,属于说得容易,做着难。孙权打了荆州那么多年,始终打不下来。最后还是靠偷袭关羽才实现荆扬一体的战略规划。而这个时候,已经离鲁肃提出榻上之策,整整过去二十年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吕夷简为什么支持宋仁宗废后,其实是宋仁宗一箭双雕之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吕夷简是北宋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史上他在内政、外交等方面都有贡献,曾和西夏、辽国达成和解协议,促进了周边的和平和国内的稳定。只是在用人上,吕夷简显得没那么大度,如果是没办好事他会做出严厉的惩罚,将其贬到远处任职。《清平乐》中,吕夷简也有不少戏份,不知道大家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在和

  • 管仲利用贸易重创楚鲁,他是如何利用经济让齐国制霸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管仲被认为是古代最厉害的谋士之一,可以排入前十之列。管仲一生功绩显赫,帮助齐桓公称霸,礼让天下开法家先驱,而且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都有建树,可谓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管仲的智慧往往让人敬佩,他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击垮一个诸侯国,这就是动用经济领域的力量。而且这种手法直到现代也依然可见。下面就来简单讲

  • 赵宗实外号为什么叫十三团练,十三团练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苦心一直没能有一个健康的子嗣,最后在大臣的建议下决定把濮王的儿子赵宗实过继来当养子。这件事对于大宋的未来还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仁宗还想在努力试试,但太子人选必须有所准备,不然还没等敌人攻过来,可能内部就因为争权率先乱成一锅粥了。赵宗实有个外号叫十三团练,这让不少观众感到好奇,十三团练是什么意思呢

  • 如果满清只在东北建国不入关,那么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当年满清入关后才最终导致了如今中国的格局,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年满清坚持不入关,那么满清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美亚两大洲的列强,要么就会在各方势力的绞杀下灭亡于北亚地区。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先去管国内的情况,如果按照李自成和南明那几块姜来看谁都不是雄主。最后统一的肯定是矬子里面拔将军,而且

  • 宋仁宗真的是历史上最好的皇帝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这个人都在问这个宋仁宗的事情,其实很多人也都听说过,这个宋仁宗话说是历史上最好的皇帝,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还有这个宋仁宗到底有多好呢?其实这些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可以让我们知道这个宋仁宗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也可以看看历史上这个真实的宋仁宗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了,所以下面给大家带来这些

  • 诸葛亮北伐并没有按照《隆中对》实行,诸葛亮最终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重要战略思路,但随着荆州失守,刘备病逝白帝城,诸葛亮一人也难以继续实行《隆中对》的原计划。所以此后的北伐,诸葛亮改变了以往的策略,打算先将关中拿下。但马稷在街亭战败,这无疑是给了诸葛亮当头一棒,马稷根本就没理解诸葛亮的战略目的,街亭是非常重要的据守点,绝不能丢。所以此役

  • 北齐个个都是昏君,为什么还能存在28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北齐这个王朝,可以说是历史上极其有名的“禽兽王朝”了,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有不少,但是可以说,其他朝代加起来也不见得比北齐还要多。北齐的皇帝,几乎可以说每一个都是暴君,昏君,他们做的事情都十分令人所不齿,而且残暴程度比夏桀商纣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按理说,有这样的皇帝统治,民间百姓早

  • 宋代点茶的过程示意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宋代的点茶法非常的感兴趣,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宋代的点茶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其实这个还真的挺复杂的,非常的繁琐了,但是其实问题不大的,小编下面给大家收集看看,下面也给大家说说这个宋代的茶好不好喝吧,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别错过了!宋代点茶好喝不好喝,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观赏

  • 万历皇帝曾问张居正朱允炆下落如何,张居正巧答显功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一共48年,是明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不过万历皇帝基本只有前10年是在力求上进,而这段时间主要也是因为有张居正辅政,后面四十多年从勤奋到懒惰,最后更是有近30年不上朝的记录,比他爷爷嘉靖皇帝还夸张。所以张居正对于万历皇帝来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之间也发生了很多轶事典

  • 汉景帝刘启是不是一位寡情、刻薄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汉朝历史的朋友,提到汉景帝刘启肯定会想到他开创了文景之治,还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是一位拥有丰功伟绩的皇帝。不过汉景帝也并非完人,他骨子里始终透露出一股狠劲,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下棋一事竟然将刘濞的儿子刘贤用棋盘砸死,实际上这也暴露出了他的一些问题。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臣周亚夫也是含冤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