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要将李善长一家处死?李善长死因揭秘

朱元璋为什么要将李善长一家处死?李善长死因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87 更新时间:2024/3/5 16:26:57

李善长很早便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李善长也算是开国功臣之一。不过李善长最后的结局却十分凄惨,已经76岁高龄的他被朱元璋下令连同家人一起处死,总共有七十多人。李善长到底是如何得罪了朱元璋,尽在晚年遭受如此劫难呢?实际上李善长触碰到了朱元璋的底线,这也是他一生犯的最大过失。一代功臣的陨落方式,也是令后人唏嘘。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他是朱元璋在明朝建国后封的"开国六公爵"之首,开国第一功臣,赐爵韩国公。而人们津津乐道的刘伯温,也就是刘基,也才仅仅封了一个伯爵。按照古代"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序,刘伯温整整比李善长低了两个等级。

李善长早年追随朱元璋,跟着他南征北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前来投靠朱元璋的人才和将领,都是由李善长来负责考察他们的能力,并替朱元璋向他们表达诚意,让他们安心,甚至,他还要在将领们出现矛盾时进行调停。

同时,李善长还负责掌管后勤供应,并且时常出谋划策。以至于朱元璋都称赞他为"朕之萧何"。可见,朱元璋对他的信任之深,以至于甚至将公主嫁给了他儿子,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让他成为了真正的皇亲国戚。

那么,如此功劳显赫,又备受朱元璋信任的李善长,又为什么会在暮年之时,在76岁的高龄被朱元璋赐死,甚至还将他的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呢?

这里,我们就要提到另一个和李善长关系紧密的人——胡惟庸。胡惟庸是依靠着李善长的帮助,仕途得以飞黄腾达,进入了权力中央,后来还成为了丞相。李善长的侄儿李佑,还是胡惟庸的侄女婿。可见,两人关系不俗。

但是,胡惟庸却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仗着朱元璋的信任,独断专权,生杀废黜的大事,他甚至敢不报告朱元璋,自己直接执行。各部门的奏章,都要先经过他的过目,陷害自己的奏章便压下不报。以至于朝堂之上,只要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无不奔走其门。

胡惟庸越发春风得意之时,危机也渐渐向他靠近。先是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国(今越南中部)入贡时,太监禀报中书省擅自扣压贡品的情况。朱元璋勃然大怒,指责宰臣有欺君之罪。左右丞相胡惟庸、汪广洋感觉大事不妙,赶紧磕头谢罪,乞求宽恕。

而胡惟庸不知道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据《明史·胡惟庸传》记载:"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胡惟庸的儿子在驾车的时候摔死了,他一怒之下杀掉了驾车的车夫。朱元璋大怒发难,竟然要求胡惟庸给车夫偿命,哪怕赔钱给车夫家都不行。胡惟庸怕了。

他明白,朱元璋对他已经有了杀心。他胡惟庸一个堂堂当朝宰相,居然因为杀了一个车夫,引得皇帝龙颜大怒,而且还要求他为之偿命,这个要求不管怎么说都显得有些滑稽。朱元璋显然不可能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超前观念,那么胡惟庸被针对只有一个可能——权力。

胡惟庸后来终究被朱元璋处死,甚至牵连了上万人。但李善长却安然无恙,甚至还帮忙处理御史台的事务。后来有人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有暗中勾结谋反的情况,他和他的儿子是胡惟庸的朋党。朱元璋还专门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但李善长似乎糊涂病犯了,竟然没有表示感谢,朱元璋因此怀恨在心。

而且,他还在极度敏感的时期,不知死活地找信国公汤和借兵修造府邸。被汤和告诉了朱元璋。后来,在李善长家做过事的亲戚被治罪,供出了之前存在着李存义和胡惟庸劝李善长参与谋反的事情。之后,不断有人告发李善长对于胡惟庸密谋造反的事情包庇隐瞒。最后有人传说,将要发生星变,有灾祸即将发生在大臣身上。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元璋于是顺势将李善长赐死,将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也一并处死。朱元璋还亲自下诏罗列其罪,加上他们的狱词,编成了一本书叫《昭示奸党三录》,张示天下。

不过,对于李善长之死,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李善长被赐死的时候,胡惟庸已经被处死十年了。而李善长是不是真的想要和胡惟庸谋反呢?李善长死后,部郎中王国用专门上书为之辩冤。表示李善长"谋反"罪名无法成立。可以说,他的辩词非常能够说明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王国用表示,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功劳卓著,身为第一功臣,生得封公,死得封王。其儿子是朱元璋的驸马,亲戚也纷纷拜官封爵。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富贵。没必要铤而走险谋反。说他自己想称帝还可以理解,但却是帮助胡惟庸称帝,过于荒谬。而朱元璋和他更是儿女亲家,比胡惟庸的侄儿女亲家亲密得多。就算谋反成功,也不能带给他更多好处。

李善长备受朱元璋信任,朱元璋也多次对其网开一面。而最后终究不得善终。除了李善长一系列堪称老糊涂的操作外,更主要是,他的地位与功绩触到了每一个帝王都有的"逆鳞"——皇权。只要碰到这条底线,不管是多么大的功劳,多么地受宠,终究难逃一死。更何况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嗜杀的朱元璋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廉颇和蔺相如谁对赵国更重要?其实两位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廉颇和蔺相如对于赵国来说都是不可获取的人才,廉颇出生于赵武灵王时期,他亲眼见证了赵国在军事方面一步步走向强盛。而廉颇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为赵国立下无数战功。蔺相如则是赵国另一柄锋利的矛,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不仅保住了赵惠文王的颜面,还让赵王得以顺利归国。虽然他们之间存在一

  • 鲍信满腔抱负,为何会投靠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三国时期的人物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话说啊但凡是有远大抱负的人都会选择蜀国,划水的呢?都喜欢吴国,感觉图一下利益的呢就会投靠魏国,所以人以群分嘛,话说这其中有一位让人非常的不解,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鲍信,话说鲍信是真的很有抱负的一个人,他最好的东家应该蜀国啊,为什么这个鲍信最后却选择了曹操呢?下面就着

  • 慈禧曾经下令禁止缠足?为什么最终还是没能禁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的眼中,恐怕慈禧就是一个好事不做,坏事做尽的负面形象吧,但其实,真正的慈禧也并非是如此,大概只是因为清政府还是太过软弱,所以才给了人们这样的一种认识吧。其实,慈禧也是做过一些好事的,我们知道古代有些时期的女子会缠足,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陋习,而慈禧也曾经下过命令,要禁止这种行为,可是即便是慈禧

  • 清朝时期一座县城会拥有多少朝廷的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朝廷为了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于是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行政区划制度,将全国划分成为了很多个省份,然后再将省份划分为很多个州或是府。然后每个州再划分为很多个县,县就是古代最低级的行政划分了。那么清朝时期一个县里面又有多少有品级的朝廷干部呢?首先,古代的县面积都比较小,现在的县与古代的县相比,

  • 朱棣只是攻破了南京城就当了皇帝,为何大家都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役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吧,明太祖朱元璋死了还没几年,继任的好孙子朱允炆就开始削藩,结果这一削到是把自己的皇位给削没了。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要说起这是,这还得明太祖朱元璋来背锅。朱元璋是布衣之身横扫暴元、驱除鞑虏,开创了一个帝国,实在是万世楷模。他在位的时候虽然对大臣极为苛刻严厉

  • 辽东三杰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辽东三杰是指明末时期,在辽东奋勇抗金的三位杰出统帅,他们分别是熊廷弼、袁崇焕和孙承宗。明朝末年,明军和后金在辽宁省东部和南部展开了大规模的交战,明朝为了阻拦金军南下,在辽东投入了大量兵力,如果没有这三位将领积极抗敌,恐怕明朝的衰败还会提前。不过辽东三杰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他们并没能得到好的回报,甚至

  • 钩弋夫人死的冤不冤?汉武帝此举并非意料之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后,决定处死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此举让当时一众大臣感到不解,其实站在汉武帝的立场来看没什么难理解的,刘弗陵年纪尚小,继位后无法靠自己处理朝政,到时候大权很有可能落入皇后手中。所以汉武帝为了避免刘弗陵重蹈覆辙,才会立子杀母。虽然钩弋夫人也不一定会总览大权,排挤刘氏宗亲,但这样做能起到

  • 雍正皇帝曾宠爱宫女云惠,云惠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的妃子云惠,一直出现在各大影视剧中,不过历史上真有这位云惠吗?云惠原本只是一名宫女,后来被皇帝看上,但在雍正后宫中一直给不了云惠一个名分。和云惠相同经历的还有兰英、吉官,她们同为雍正帝身边无名分的妃子,所以史籍对她们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皇帝的后宫原本就不是什么清静之地,还可能潜伏杀机,如果真

  • 李贽生平思想主张影响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有非常多的著名的思想家,他们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多的值得我们研究和继承的思想,而明朝时期的思想家李贽,就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不过李贽的这个名字,你知道应该怎么读吗?李贽这位思想家在后世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追捧,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李贽却过得并不怎么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吧。李贽

  • 陈平人品不好为什么刘邦还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陈平盗嫂”这个词,即便不理解这段历史,但是看到这个词应该也能知道,这不是一个什么好词。的确,这个词说的是刘邦的一个谋士陈平,他在一开始所做的一些不好的事情。陈平做的这些事情,说明他这个人的人品不怎么样,为什么尽管如此,他还是能够成为刘邦重要的谋臣?刘邦为何还会要重用他?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