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许负的预言为什么都成真了?

许负的预言为什么都成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47 更新时间:2024/1/8 2:06:08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预言这种的东西其实是非常不靠谱的,因为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对此进行一些猜测,听上去很不靠谱,而且很多预言在当时都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痴人说梦,但是一旦预言成了真,人们就会感叹这个人当时是这样有先见之明。在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女相士,她有三个很著名的预言,最后都成了真实的,究竟是什么样的预言呢?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东西在历史流传中已经渐渐逝去。如《山海经》中记载的奇闻异物是否存在尚可未知,八卦五行是否能推演万物也不得而知。但在古代这些东西还是不少见的,古代有一种人被称为相师,可以通过占卜或面相预测未知,其中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伏羲创立的八卦,以及后来周文王姬昌通过占卜逢凶化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鬼谷派可谓是这方面的行家。在我们印象中,这些世外高人都是一些仙风道骨的老头,今天要提到的却是一位美女神相,她就是被称为古代第一女神相的许负

在古代,很多牛逼的人都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出生时会天降异象,一出生就彰显出这一生的不平凡,许负也是如此。当时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要求各地官员纷纷上报祥瑞之事,这年秋,河内郡上奏,该郡温城县令许望之妻赵氏生一女,手握玉块,玉上有文王八卦图隐约可见。此女出生仅百日,即能言,实属神异。始皇闻讯,亦以为吉瑞之兆,令赐许望黄金百镒(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以善养其女。许望得到了皇帝嘉奖,当然要有所表示。他特为女儿取名为"莫负",意为莫负圣上的隆恩。

许望得到个奇异的女儿又受到了皇帝的奖赏,这个不平凡的孩子自然被一传十十传百的传了出去,附近的人们纷纷来到他家中来观看,一时间门庭若市,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但奇怪的是莫负见到人不是哭就是笑,当时的人也没觉得奇怪,认为小孩子哭笑很正常。慢慢的人们发现了问题,那些莫负对他们笑的人都走了好运,而对他们哭的人却厄运连连,或陡生疾病,或屡遇祸端,或家庭频遭变故,或触犯律条而被判罪。于是,人们醒悟过来,这个女婴有一种天然本领,即可为人看相。凡对之哭者,必然是招灾罹祸之人;而对之笑者,则为吉星高照之人。有人甚至认为,这个神奇的女婴的哭声乃为诅咒之声,谁碰上了,必然灾难临头。为此,那些欲来看稀奇的人闻之无不为之色变,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诅咒的对象,遂打消了前去看稀奇的念头。于是,许府也就慢慢变得清静起来。

许望为了不辜负始皇帝的期望,对女儿的养护自然不敢稍有疏忽。莫负四岁时,其父便请了先生来教她。莫负一身奇特的本领也是让先生自愧不如,莫负不仅能过目不忘,而且对易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教书先生自知能力有限,遂向许望提出辞呈。他对许望说道:"令爱具有天人之资,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教习之。望大人速为其聘任高人教导为要。当今堪称高人者,除了鬼谷先生之外,便是他的几位高足弟子,如徐福、卢傲、黄石公等。徐福、卢傲已出海为始皇帝寻长生不老之药,鬼谷先生因年事已高不再收徒,只有黄石公尚在颍川归谷山中。黄石公深谙神仙之道,精通三易之秘,擅长相人之术,令爱若能拜其为师,前程将不可限量。"

许望觉得教书先生说得有理,遂携女儿到颍川寻访黄石公。不料黄石公已离开归谷,云游四海去了,人皆不知其踪。父女无奈,只得返回温城,准备另外择师受教。

一日,莫负在大门外玩耍,有一白发老翁上前朝她看了一眼,对她说道:"小妹妹,我口干舌燥,能否给我一口水喝?"莫负道:"你等着,我进去给你筛茶。"说罢,转身进屋倒茶。可是,当她端着茶碗从屋里出来时,却不见白发老翁。正当她准备呼唤时,忽然发现门前的一尊石狮的底座上有一卷绢书,上压一石。她忙放下茶碗,拿起绢书看了起来。只见卦皮上写着"心器秘旨"几个大字,旁边写着几行小字:"天道暗,莫负谁?相人者,具慧眼。群雄起,天下乱。慎相之,助君贤。"莫负连翻数页,全是有关相人之术的决窍。她知道,这位老人乃方外高人,他来讨茶只不过是幌子,目的是给自己赠送此书。他之所以匆匆离去,是不愿向自己暴露他的真实身份。她是个聪明人,意识到这位老翁很可能就是黄石公。为此,她十分感动,立即双膝跪地,对远方遥拜道:"师父,徒儿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得到《心器秘旨》后,莫负便潜心阅读,很快就对书中内容了如指掌,并能触类旁通,又将相人术与阴阳八卦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面相八卦、手相八卦。并开始为人看相。她根据白发老翁的指点,知道秦朝即将覆灭,为此,特将自己的名字由"莫负"改为单名"负"。

过了几年,天下果然大乱,刘邦率部攻咸阳,路经温城时,许负便瞧出他将来必成大事。果然后来刘邦灭秦,建立了汉朝。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封许负为鸣雌亭侯。许负时年19岁。

许负还有许多传奇的事迹,除了预测到刘邦统一天下,最出名的还有另外两件。一是预测到刘恒后来当为天子。一次选秀,许负言一女子当贵,其即为薄姬,刘邦信其言,纳之。高祖五年(前202年)她生下刘恒。许负进言,朝廷将来必起纷争,为保刘恒安全,宜早外放封地,刘邦从之,于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带兵平定了代地陈豨的叛乱,即立8岁的刘恒为代王,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是以于吕后之乱中得以保全。文帝即位后,作陈平周勃为左、右丞相,立薄妃为太后。文帝感念许负拯救自己和母亲的恩典,将其称之为义母。

另外一件是预测到周亚夫的结局,一日,文帝特将她请到宫中,让她为自己的宠臣邓通和周亚夫看相。邓通时为黄头郎,深得文帝宠信。而周亚夫乃周勃之次子,时为河内使,亦为文帝信重。这次周亚夫是应召回京城,商讨防备匈奴进攻之事,正准备离京返回任所。文帝正要提拔二人,所以要许负为他们看看相,以帮助自己决断。许负让二人近前,仔细审视一番之后,忽然叹道:"怪哉!二人本皆富贵之人,为何结局却如此相像!"二人一听,皆愕然道:"到底怎么回事!请国太明讲无妨!"许负对周亚夫说道:"将军三年后定然被封侯,卦侯之后再过八年,定为将相,持国柄,贵重一时,人臣中再无胜过将军者。不过,为相后再过九年而饿死。"

周亚夫一听,大笑道:"国太大概是开玩笑吧,吾之兄已代父亲为侯,又怎么会轮得上我呢?既然你说我贵重冠人臣,又怎么会饿死呢?"许负指其口说道:"君有纵纹入口,此当为饿死之征也!如不信,且拭目以待!"文帝听罢,亦感到不可理喻,遂对周亚夫道:"朕的义母乃说说而已,卿姑且听之,不必在意。"他说罢,又对邓通道:"爱卿也请朕的义母看看吧!"邓通因刚才见许负的惊讶之状,遂问道:"国太是不是说邓通将来也会饿死?"许负道:"不错,你将来也是饥饿而死!因为你也是纵纹入口,不过,你在饿死之前,亦官运亨通,受圣上封赏尤多,官可到上大夫。"文帝听了许负对周亚夫和邓通的相评,认为她是在挖苦讽刺二人。他估计,一定是二人对她礼数不周,故而她以这种诅咒式的言语对二人进行责骂。

但是,谁又有料想得到,后来的事实竟完全如许负所言!三年后,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八年后,于景帝时,他任尉,因平定七王之乱有功,迁为丞相。后因其子私购御用物品,受牵连被下狱,竟绝食而死。而邓通,因受文帝宠幸,很快以黄头郎升为上大夫,前后受赏赐无数,乃至将蜀郡严道的铜山赐给他,许以铸钱,邓氏钱遍于天下,他的名字遂成为富有的代名词。景帝即位,他被免官,不久家财尽被抄没。他只得寄食他人,以致穷困饿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有两个马忠?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马忠,你第一个想起的是不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那位大将马忠?抛开演义只看正史的话,这个马忠其实不怎么厉害,也没有太著名的事迹,演义中那些其实都是强加上去的。然而,当时在蜀汉,也有一位大将叫马忠,也就是说当时同时存在两个马忠。那么,这两个马忠分别都是什么人,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事迹呢?一起来介绍一下吧。说

  • 李隆基身处劣势,他是如何反败为胜杀掉太平公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当很多人站在太平公主的角度,来为她感到惋惜的时候,是否想过,如何站在李隆基的角度去考虑怎样才能除掉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她的手中握有大权,当时的朝局,可以说还轮不到李隆基做主。不过,最终他是如何在绝对劣势的前提下,杀掉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太平公主呢?大唐先天元年(公

  • 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为什么结局差别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陵和李广利,两位都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两人的经历非常相似,都是汉将,都与匈奴作战并且最后都投降了匈奴,而且都因此全家都被杀掉。可即便是如此,两个人的命运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两人相似却又不同的命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个是名门之后,一个是宠妃外戚;一个如父祖般能力卓越

  • 邓世昌为何要开着战船撞向日本军舰?这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就会学过一句气壮山河的话,这句话正是写给当年我们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邓世昌是清朝末年的海军将领,牺牲在了甲午中日战争之中,当时邓世昌是致远号战舰的管带。到了战争的最后关头,邓世昌放弃了最后的逃生机会,选择了带领全体官兵笔直冲向日本旗舰的决策。在那个早已是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之中,还能出

  • 溥儁怎么读?溥儁晚年生活是如何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溥儁的儁读作jùn,他是爱新觉罗·载漪次子。戊戌变法失败后,慈溪太后准备废黜光绪帝,立溥儁为太子,但遭到了各种势力的反对,最后只能作罢。而溥儁最后的下场也是十分凄凉,晚年生活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溥儁是一位浪荡公子,不喜欢读书,整天只知玩乐,而且毫无节制。这次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下溥儁

  • 刘裕建宋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宋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赵匡胤建立的那个宋朝,但是严格来说,比这个宋朝更早的时候,还有一个宋朝,那就是南北朝时期,刘裕建立的宋朝,史称南朝宋或者刘宋。然而很多人对于这个宋朝很好奇,刘裕当时也算是汉室后裔,可为什么他建立的王朝要叫宋朝,而不是汉呢?刘裕建宋花了多少年的时间,他为何要将国号命名为宋

  • 明长城和秦长城有什么区别?明朝修了多少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长城是全世界修建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程。实际上长城从西周便开始修建,期间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秦始皇一统全国后,把长城当做一件核心任务来做,此后各个朝代也都有不同规模的修建长城,其中明朝的工作量算是比较大的。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部分都是修建于明朝,明长城和秦长城用的材料相似,长度共有六千二

  • 三国时程昱为什么会吃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时期,曹操的身边有众多的谋士,他最看重人的才华,如果不是他特别过分的话,他并不介意这个人的人品问题。程昱就是他身边的谋士之一,不过关于程昱,一直都有一些不是特别好的传闻,其中就有程昱吃人的事情。这听起来就很不可思议了,程昱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还会吃人呢?这些事情曹操是否知道,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 伍子胥过昭关下一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歇后语,它的后面还有一句话,一夜愁白了头。伍子胥过昭关的确是一个带有一些神奇色彩的故事,相传他因为到处都在搜捕他,因此他肯定不能大大咧咧的走出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为此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老了很多岁,也正是因此没有人认出他来,他才顺利的通过了。不过,这样的故事

  • 楚国王族是芈姓还是熊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出身于同一个大家族的人,当然是同一个姓,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即便是王室也一样。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楚王室的人的姓名却让人有些看不懂,嫁入秦国的宣太后虽然不一定真的叫芈月,但是姓芈,然而楚怀王却叫做熊槐,还有屈原本身也不姓屈而是姓芈,究竟楚国王室到底姓什么呢?楚国君王是芈姓熊氏。姓和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