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赐死廖永忠,渡江之战决定一批功臣生死

朱元璋赐死廖永忠,渡江之战决定一批功臣生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57 更新时间:2023/12/12 17:49:37

廖永忠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他曾率军平定浙东、福建、广东、广西、俘虏陈友定,是朱元璋身边十分出众的将领。但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廖永忠依然没能善终,最后是被赐死。当时廖永忠已经50多岁,但朱元璋还是没放过他,反而最先就是拿廖永忠开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朱元璋在处理功臣时,也是看他们和自己的关系好不好,往往比较疏远的,反而会成为首要目标。

朱元璋最早是因为参加起义,然后势力一路做大,最后做到了明朝开国皇帝。

在其创业阶段,有一场战役非常关键,那就是渡江之战。

当时起义的义军被元朝军队围困在长江西北,眼看就要断粮,而长江对岸的芜湖,正好是盛产稻米的地方,朱元璋当即就决定,摆脱元军包围,东渡长江,到长江对面吃米去!而要到长江对面,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朱元璋的部队,缺少的就是船。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叫廖永忠的起义军首领带领他的部下前来投奔朱元璋。廖永忠所带领的部队,正好是一支精锐水师。有了他们的加入,朱元璋带领部队,顺利渡江。

这一战,在朱元璋的心里分量非常重。在他当上皇帝之后,明朝的官场派系,以这一战为分界线,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三大派系:

第一是之前一直跟隨朱元璋的濠州红巾军旧部,这是和朱元璋私人关系最亲密的第一圈层,战功赫赫的常遇春,就属于这个梯队。身处这个梯队中的人,不管是战功赫赫,还是战功平庸,都是朱元璋封侯的首要考虑人选。如汤和郭子兴两位濠州旧将功绩平平,劣迹斑斑但只是资历特深。

第二是渡江之前投奔的廖永忠的巢湖水军,这个圈层之内的人虽然也在封侯时有一席之地,可要是跟他们所立的战功比起来,实际上是受到了压制,排在了众多战功平庸的濠州旧将的后面。

第三就是渡江之后,在朱元璋当皇帝已经毫无悬念形势下前来归降的各路降将,这个圈层的人在封侯中有份儿的,要么依靠战功,要么依靠率领大队人马归降,整体和朱元璋的私人关系比较单薄。

后来论功行赏时,就是按这些人和他建立主从关系的早晚。越早,朱元璋成事的趋势越不明显,在朱元璋地位稳固之后的封赏就越大;投奔朱元璋的时间越晚,他成事的趋势越明显,之后得到的封赏就越低。

诸臣与朱元璋的圈层关系,不仅影响到勋贵在国初得到封赏的情况,对于其后的胡蓝党案等一系列屠戮功臣的过程,也发生了直接的影响。

明朝建立后首次杀戮功臣,是洪武八年杀廖永忠。其原因先后有僭越、受杨宪牵连、杀韩林儿等多种说法。廖永忠在杀邵荣、杀韩林儿这两次最重要的政变中,都扮演关键角色。他不是濠州红巾军旧将,与邵荣、韩林儿本无渊源关系,而作为“归附”者中的头号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姿态至关重要。“他的被杀”,隐隐展现出“归附”者功高位重而不免首遭清洗的前景。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中书省、御史台、大都督府三大衙门的最高官员,除右御史大夫安然被斥还乡外,其余均遭杀戮。其中,胡惟庸、毛骧、陈宁、涂节、汪广洋、安然、丁玉等,皆为渡江后加入红巾军者。他们或是投奔朱元璋较晚和“归附”的濠州人,或是投奔朱元璋很晚的非濠州人,皆非濠州从军者。案发后,中书省与大都督府被取缔,御史台则由勋贵之首李善长出山控制。可见,胡惟庸案中,皇帝并未打击“淮西集团”或任何勋贵,而是清洗了取代勋贵重职的新锐官员,可以视为以濠州从军者为主导的勋贵集团对新进官员的胜利。

胡惟庸案后,渡江后归附者朱亮祖、胡美被杀。而此前,濠州从军者华云龙、与朱元璋同村的周德兴虽犯下与之类似的罪名,但均获从轻处理;其他濠州从军勋贵也有犯罪降调者,但无一遭到诛杀。渡江后归附者得封侯,多依靠率领大股部众来降,少数如杨璟、傅友德是靠征战之功,而康茂才、朱亮祖、胡美等三人则两者兼备。康茂才是作为集庆路守将投降的,所部“连家属数十万口”;朱亮祖所部十分强悍,投降前多次重创红巾军;胡美所部则是陈友谅在江西全省的势力,部下于壬寅年发动南昌叛乱,红巾军损失惨重,朱元璋仍惮胡美而“特宥之”。至此,康茂才前已病卒,渡江后归附的三股最强势力的首领全部离世,江北归附者对旧部有影响的人物也只剩南雄侯赵庸一人。

总之,从洪武三年封赏勋贵到洪武二十三年诛戮胡党的二十年间,明初勋贵集团中的濠州从军者持续扩大着优势地位,未受任何触动,而归附者中带来大股部众且战功卓著的几位勋贵则遭消灭。

洪武二十年、二十一年,明朝发动两次大战,彻底击败了北元实力,勋贵集团的利用价值不复存在。洪武二十三年,胡党案爆发,李善长、唐胜宗、陆仲亨、费聚、赵庸被杀。而陆聚、黄彬、郑遇春的结局,不见于《明太祖实录》,三人若非与李善长等同遭杀戮,即此前已死而遭追论,洪武二十三年已不在世。

此时,洪武三年所封勋贵大多已经死亡,勋贵的主体已是袭封的子侄和新封侯者。朱元璋公布追论已死的胡党分子,有胡美、顾时、陈德、华云龙之子、王志、杨璟、朱亮祖、梅思祖、金朝兴。钱谦益指出,其实还有邓愈之子、吴祯、俞通源、薛显、吴复。由此,胡党案牵连勋贵共二十二家,他们的子孙或遭屠灭,或受牵连。

其中,二十家来自洪武三年所封公侯,另外的吴复、金朝兴,恰恰是洪武三年曾遭压制、后来才得封侯的两位甲辰年指挥,而其他新封勋贵无一受到牵连。这次大屠杀的目标很明确,只是建国初期的老一辈勋贵及其子孙。

朱元璋与勋贵集团之间,并非一贯的对抗、打击关系。在君权极端膨胀的背景下,朱元璋仍然长期扶植、利用、保留了与自己有密切私属关系的部分勋贵。于是有浓郁“濠州”与“从军”色彩的派系,与君主互相借重,一直构成明初勋贵集团的核心主体。明初卫所的兴衰,乃至君臣之间、文武之间的兵权分配等制度现象的演变,都是在这个派系背景下展开的。

由此可见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也非常有意思。朱元璋第一次诛杀功臣,是从廖永忠开始的。之后一路杀下去,基本上就是按照私人关系的远近了,关系越远,被杀得越早。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的濠州旧部,还继续扩大着优势地位。直到朱元璋这一朝终了,功臣都被杀得差不多了,这个格局基本上也没怎么改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为什么要供奉一位明朝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一个朝代的皇帝供奉自己家的祖先,这是人之常情,而且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但是如果他们还供奉了前朝的人,那听起来才是真的很奇怪了。然而清朝时期的皇帝,就供奉了一位明朝时期的太后,她就是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供奉李太后?李太后做过些什么事情,让清朝的皇帝这样尊敬她

  • 恭亲王奕欣为什么不推翻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恭亲王奕欣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是真的挺厉害挺厉害的,而且为清朝做了很多很多事情,最近不少的人问了,话说这个恭亲王奕欣其实当时和慈禧是对半对的实力的,恭亲王奕欣也是有机会推翻慈禧的,那么为什么最后却没有这样做呢?是没有实力还是说又有其他的原因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大家都知

  • 为什么说袁术比袁绍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袁术袁绍两兄弟,虽然说都是出自汝南袁氏,两人名义上也是兄弟,但其实他们之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的亲兄弟,而要说谁更厉害,恐怕很多人还是会认为袁绍要比袁术强一些。但其实事实当真是如此的吗?袁术在自己最鼎盛的时期,其实还是要比袁绍要更强不少的,如何看?他们两人之间的实力对比又应该是什么结果的呢?袁术是东

  • 李祖娥为什么要掐死高湛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从辈分关系上来说,李祖娥与高湛该是叔嫂的关系,李祖娥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但是高洋死后又过了两任皇帝,弟弟高湛继位,但是北齐是历史上著名的“禽兽王朝”,历任皇帝都不是什么善茬,高湛虽然立了自己的皇后,可是却一直不放过李祖娥。据说李祖娥还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最终被她掐死了,这件

  • 晋惠公为什么谥号为惠?他真的有那么坏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晋文公,他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创造了晋国的霸业,是一个能够与齐桓公并肩的人。而在他之前,他的弟弟夷吾成为晋国国君,而古人在君王死后给他的谥号,一般都是按照他生前所做的事情,拟定用简短的字来概括他的一生。然而,晋惠公夷吾,他的这个“惠”字是一个好字,为什么要用在这样一

  • 李世民为什么要对李建成赶尽杀绝?他的侄儿也都下场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既然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想必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虽然他和李建成是兄弟,李建成还是他的兄长,但李世民这次就是要大义灭亲,不惜背上弑兄之名。李世民是要争取皇位,历史上为了皇位兄弟自残的事例数不胜数,如果李世民在关键时刻还留李建成一命,那他很可能过不了李渊那一关。李世民总不能和李渊拔刀相向,这样他便

  • 战国后期各国战事有多惨烈?要想止战只能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到了战国后期,各国经过长年的征伐吞并,最后只剩下七个大国,而这七雄之间同样战事不断,而且愈演愈烈。对于百姓来说,想要结束这种战乱的局面,就必须有一国出来一统六国,这样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最后是秦灭六国,完成了历史首次一统全国的伟业。当然,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会是秦国做到了这件事,而不是齐国、楚国这样的

  • 弘昼怎么老是给自己办葬礼?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弘昼其实大家也知道这个人,话说这个弘昼是乾隆的弟弟,话说有这样的身份还是可以的啊,最近有人又说了,这个弘昼生前有一个爱好,话说他经常性给自己办理葬礼,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再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乾隆弟弟弘昼,生前为何多次为自己办葬礼?活着的人,为自己办葬礼,这本身就是一件

  • 朱元璋为何要处死功臣徐达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元璋就不得不说他这个人杀功臣的事情,真的是太让人觉得绝望了,最近还有一件事情大家有说了很多,话说这个朱元璋在请功臣徐达喝酒,而就在这个时候却处死了徐达的妻子谢氏,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朱元璋又为何要这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序言:朱元璋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一步步走到皇帝这

  • 在正史中曹操走过华容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败走华容,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不得不退回北方,而在他战败逃亡的路上,经过了华容道,小说当中关羽被派去截杀曹操,但是他心软放了曹操一马。那么在正史中又是怎样的?关羽真的放过了曹操吗?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之后有没有经过华容道呢?东汉末年,在决定魏蜀吴三国鼎立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