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正史中曹操走过华容道吗?

在正史中曹操走过华容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80 更新时间:2024/2/28 22:43:56

曹操败走华容,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不得不退回北方,而在他战败逃亡的路上,经过了华容道,小说当中关羽被派去截杀曹操,但是他心软放了曹操一马。那么在正史中又是怎样的?关羽真的放过了曹操吗?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之后有没有经过华容道呢?

东汉末年,在决定魏蜀吴三国鼎立决定性的一战——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周瑜合作设计火烧曹军,导致曹军兵败如山倒,曹操仓皇之间败走华容道,几乎丧命于此。但是曹操却是大难不死,最终全身而退。

那么,曹操当时究竟是如何逃脱的,真的是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吗?在《三国演义》和正史文献中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一节中,曹操逃到华容道时,早已人困马乏,当被以逸待劳的关羽率军截住时,曹操一看自己手下众兵将,毫无战斗力可言,遂向关羽提及旧日之情,

“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年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

“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对此,后人有诗云: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这便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那么,在正史中,曹操又是怎样从华容道安全逃脱的呢?

据《三国志·武帝纪》注中引《山阳公载记》说:“公(指曹操)船舰为(刘)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léi]兵(病弱之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践踏),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侍(与我差不多)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这段话说明了当曹操逃到华容道时,并没有遇见率军把守的关羽,刘备虽然也曾想放火烧了华容道,但是因为错过时机而未能得逞,最终使曹操从华容道侥幸逃脱。

实际上,虽然东吴的孙权和刘备选择了联合对抗曹操,但是,对于刘备一方而言,兵源本来就很短缺,他能够和孙权联合一起在赤壁与曹操展开决一死战,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哪里还能分得出士兵来驻守华容道呢?埋伏的部队少了不起作用,多了,他也实在是没有啊。

因此,《三国演义》虽然也是以历史为依据而写成的,但它毕竟属于文学作品,只是为了突出关云长的“义”字,就作了一番虚构的情节在这里,又因《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而让人记住了“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操”。

在《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曹操的水军被东吴的大都督周瑜用“火攻”打的差点全军覆没,弄得我们的曹丞相只能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走,然后诸葛亮又神机妙算早已料到曹操会败走华容道,曹操在逃跑途中大笑了三次就倒霉了三次,一笑笑出赵子龙,二笑笑出张翼德,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结果也不出诸葛亮夜观天象所料:曹操不当身亡。于是关云长在向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的情况,放曹操走过了狭窄的华容道让其顺利逃到了江陵。

原著《三国演义》中有更加精彩的剧情,大家有兴趣可以仔细去看下,在这书生就不多讲了,当然都知道这是小说,这是罗贯中用来表达关羽义薄云天的虚构出来的情节,其中还与曹操用老弱残兵铺路,在路没铺完就带着骑兵冲了过去,让那些老弱残兵被马踏而死,表现了曹操狠毒的一面来作对比。

在戏曲中不是说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吗?曹操注定是反面教材,但真实的历史是曹操的确选择了走华容道而且没有到处绕圈去葫芦口,因为曹操的目的地就是南郡的江陵,而葫芦口在南郡的西北方,曹操直接选了一条最近的小路华容道直奔江陵,还有曹操根本就不会选择乌林也不会遇到赵云,因为曹操的船都被烧了,他怎么溯江而上去江陵。因此曹操除了屁股后面有一小戳追兵外,根本就没有大部队,曹操叫老弱残兵用干草铺路铺好后,曹操与残部快速通过了华容道回到了江陵,因为华容道有很多沼泽,的确有很多兵卒陷入泥泞中曹操也顾着逃命没有相救,但是曹操深知慈不掌兵不是故意为之,兵贵神速毕竟后面还有追兵。

在《三国志》裴松之所著的注里,引用了《山阳公载记》里的一段: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船舰被刘备烧了引领军队从华容道撤退,路上遇到了泥泞,道路不通畅,又刮起了大风,没办法只好让羸弱的士兵背着草填在马下,骑兵才能过去。羸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于泥中,死者很多。军队出了华容道后曹操大喜,将领都问为什么,曹操说:"刘备的确是我的对手啊!只是还晚了一步。如果早些放火,我们这边一个人也活不了啊!"注(《山阳公载记》,晋乐资撰。记录东汉灵、献二帝时期的历史,已失传)山阳公就是汉献帝刘协

也就是说刘备带兵去追了,就是去晚了,当然按照《三国演义》诸葛亮的说法是:曹操不能死,曹操死了那北方曹操建立的势力就会向刘备寻仇,因此一定要放了曹操,选谁去呢赵云和张飞估计见了曹操拿刀就砍,诸葛亮想了下关羽最合适,于是关云长义释曹孟德这才有了后来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是由结果往前推的,书生更愿意相信曹操自己说的,这刘备就是反应比自己慢一拍。因为刘备打一开始与曹操交战时就不是曹操的对手,比如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后,刘备找了个借口带兵驻守徐州,到了那就把徐州城给占领了,曹操听到消息怒火冲天亲自领兵前去征讨,这刘备的部下通知其说曹操来了,刘备不信决定去城门楼上看看,刘备看到曹操的旗号转身就跑路了,而赤壁之战时刘备只是接收了刘表的儿子刘琦的一万水军,步兵和骑兵根本就没有多少。本来刘备经过历史证明就没什么军事才能,再碰上用兵如神的曹操,刘备最后能追上去就不错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献帝退位之后还没死,为什么刘备要为他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期,汉献帝做了一辈子的傀儡,最终退位,将皇位让给了曹丕,虽然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真实想让位,还是被曹丕胁迫,但是皇位终究是让出来了。后来,刘协被封为山阳公,但是在他还没死的时候,为什么刘备却就要给他发丧?明明还活着就被发丧,刘协的心里会怎么想?在220年12月,延续了长达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向了灭

  • 怛罗斯之战是怎么发生的?阿拉伯胜利为何还要向大唐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怛罗斯之战,虽然说在历史上不是一个热门的战役,但其却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怛罗斯之战是发生在大唐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属于古代的中西方的战争碰撞,然而这却是一场结果令人惊讶的战役,明明是阿拉伯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却还要向大唐求和,这是为何?难道是和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中的蜀国和吴国一样的情况吗?怛

  • 年希尧和年羹尧是什么关系?年希尧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年羹尧是雍正时期著名将领,他曾一度得到雍正皇帝的特殊对待,但最后却被削官夺爵,而且列出了他的九十二条罪状,雍正赐他自尽。年希尧是年羹尧的兄弟,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没那么要好。年希尧是一位文官,担任工部侍郎、内务府总管、从一品左都御史等要职。和年羹尧不同的是,年希尧学识渊博,在医术、数学等方面都还有著作

  • 明军三大营是什么?明朝军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军队十分强大,而且军工业十分发达,有各种火炮、手雷和火箭等装备。可能是因为明朝发生大规模战争的频率比较高,所以在军事方面要比此前的多数朝代都要更加重视军工业。其中明军三大营是明朝早期最为精锐的野战部队,是由朱棣亲自组建,分别是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可能大家在某些影视剧中会听说过。这次就为大家介

  • 潼关之战曹操有多少兵力?如果潼关失守曹操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的失利让曹操元气大伤,此后曹操又丢失了江陵,南下计划只能从长计议。如果强行南进很有可能会加重困局,所以曹操把首要进攻目标放在了关中、凉州等地区。当时据守关中的部队,主要是以马超、韩遂等人为核心,虽然他们在名义上是归顺曹操,但这股势力还是让曹操不放心。而且他想要安心进军汉中,巴蜀,就必须把自家

  • 霍去病射杀李敢,汉武帝为什么没有惩罚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霍去病是汉朝著名抗匈将领,17岁便率骑兵深入大漠,并且立下战功。19岁亲自指挥河西之战,直捣匈奴圣地祁连山。不过可能也正是因为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获得如何成就,所以行事也逐渐变的鲁莽起来。李广三子李敢曾因为父亲的死记恨卫青,从而将他打伤,霍去病得知后竟然擅作主张将李敢射杀。霍去病这番举动很有可能为自己惹

  • 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为什么禁受不住权势的诱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年轻时候遭受胯下之辱,这件历史事件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韩信能够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从一个地痞流氓的裤裆下面钻过去,是忍辱负重的代名词,而他后来也的确令人刮目相看,他绝不是因为害怕才这样做的。然而,这样屈辱的事情他都能忍受,说明他的心中又更高的目标,可为什么后来却没有办法禁得住权势的诱惑,成了刘邦的

  • 杨国忠和杨玉环什么关系?他与安禄山有什么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杨国忠和杨玉环,他们本是兄妹关系,但是却并不是亲兄妹,只是同样生在杨家而已。杨国忠所在的杨氏,正是东汉时期很有名的弘农杨氏,是太尉杨震的后人。而到了杨国忠这里,他早些年挺落魄的,后来因为杨玉环成为了玄宗宠妃,杨国忠也跟着飞黄腾达了,可他虽然身居要职,却从来没做过什么好事。而他也和安禄山之间有很大的矛

  • 平阳公主为什么有三个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平阳公主和卫青之间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被封为平阳公主的公主不在少数,但是汉武帝时期的平阳公主非常出名,她是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她的一生一共嫁过三个丈夫,然而在她死后,却选择了与她最后一任丈夫合葬,然而卫青一开始身份十分低微,只是平阳公主家中的一个骑奴,还是私生子,后来才慢慢富贵起来。那么除

  • 太史慈竟然是一方诸侯?他的真实地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太史慈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多人大概都会非常敬佩他的舍生取义吧,印象中的太史慈应该是一个非常豪迈的人,他对于人生意义的言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不过他的身份,很多人只认为他是一位江东猛将,地位就算再高也是别人麾下的将军。但其实,如果真的从他的地位而言,或许他可以称得上是一方诸侯。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