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官员想要成为首辅有多难?解析明朝首辅的仕途之路

明朝官员想要成为首辅有多难?解析明朝首辅的仕途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84 更新时间:2023/12/9 19:08:42

内阁首辅是明朝内阁中权利最高的辅臣,其实明朝并没有明文规定内阁首辅到底是一个什么官职,但在当时的情况下,首辅拥有主持内阁的大权,而且掌握最重要的票拟权。抛开内阁,首辅也是众文臣之首,有时还能控制六部。后来通过张居正改革,内阁首辅的权利才有了衰退。当然,明朝的官员肯定都是以成为内阁首辅为目标,不过想要晋升到这个位置恐怕光有实力还不行,也需要一些运气。

先说进士。

进士之称,始见于《礼记·王制》: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郑玄注:

“进士,可进受爵禄也。”

隋炀帝(杨广)大业年间(公元605年~公元618年)始置进士科目。

隋、唐时代,进士科只是科举的科目之一,因其为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最为尊贵,其地位亦在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即可。

自宋以后,进士一律须经皇帝主持的殿试覆核并钦定名次。

据传,宋仁宗(赵祯)时,一名考生(或云即西夏国相张元)通过省试,但殿试被黜落,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之后,殿试只定名次,不再黜落考生。

明、清朝两朝,将殿试录取的考生分为三等,称三甲:

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人,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亦不可以重考。

说完进士,再说宰相

《吕氏春秋·制乐》云:

“宰相所与治国家也。”

韩非子·显学》曰: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史记·陈丞相世家》载: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秦、汉以来,宰相成为对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综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须知,宰相并非具体官名。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据说,太宰与相合称,即为宰相。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说到这里,必须澄清一下宰相与丞相的不同:

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丞相是正式的官名。

既然说到丞相,那就继续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这里,还需要简要说一说丞相。

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

西汉建立,承袭秦制,设置有丞相,至汉哀帝(刘欣)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220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

自汉哀帝时期至东汉献帝(刘协)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

魏晋南北朝约370年间,除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均不设丞相。

隋朝不置丞相。

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南宋孝宗(赵眘)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

明朝初年,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遂由皇帝亲决国政。

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其实并不长。

说完进士、宰相,又说了丞相,下面,就来说一说从进士到宰相,明朝读书人一生的仕宦之路最长要走多久?

朱元璋虽然废了丞相,但是,出于朝政的需要,明朝后来还是设置了内阁首辅。

内阁首辅没有相权、没有相名,但有部分相职,所以,在世人的眼中、在官员的心中,内阁首辅就是宰相。

说到这里,再回到文题。

有人一定会质疑“从进士到宰相,明朝读书人的仕宦之路要走多久?”有错。

质疑者或许会问,明朝有“宰相”吗?

可以肯定地回答,不但后世会笼统地把明代的内阁首辅看作是宰相;而且明朝人自己也把内阁首辅看作是宰相,这在明代人的文字中也把斑斑可证。

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七《宰相老科第》中,就把内阁首辅称作宰相,其中,也说了从进士到到宰相,明朝读书人仕宦之路的长度。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公元1435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时期(公元1436年~公元1449年),杨士奇、杨荣、杨溥(即所谓的三杨)一同在内阁。

杨士奇(谥文贞)并不是由科举起家,不是进士出身。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农历八月,升任内阁首辅。明英宗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三月,卒于任上。主持国政首尾21年,在位最久。

杨荣(谥文敏)于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进士及第。明成祖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五月至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为内阁首辅;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八月起,一直为内阁阁员,几乎都是居于次辅的位置,直至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七月卒于还朝途中。任首辅首尾6年,任内阁阁员首尾23年;从进士到宰相,首尾用时19年;从进士到相职(含辅相)去位,首尾历时41年。

杨溥(谥文定),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进士及第。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为辅相。明英宗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为首辅。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卒于任上。任首辅首尾3年,任内阁阁员首尾22年;从进士到宰相,首尾用时45年;从进士到相职去位,首尾历时47年。

杨荣与杨溥二位,生前死后,朝廷对他们的恩待礼遇全都完整无缺,可以称得上是全福了。

自此以后,内阁辅臣,名誉与行状,或完满或玷污,所受的礼遇有盛有衰,各不相同。检点后来内阁辅臣的履历,从进士及第到宰相去位,他们的仕宦之路,都没有超过四十年的。

此后,一直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公元1521年)的刘健,才又出现三杨时代的胜景。

刘健(谥文靖),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进士及第。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为阁臣。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为首辅。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致仕。任首辅首尾9年,任阁臣首尾20年;从进士到宰相,首尾用时39年;从进士到相职去位,首尾历时47年。

杨廷和(谥文忠),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进士及第。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八月为阁臣;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十二月为首辅;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三月丁忧;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十一月复入;正德十三年(公元1517年)至嘉靖三年(1524年)二月致仕。前后任首辅共计11年,任阁臣前后合计15年;从进士到宰相,首尾用时35年;从进士到相职去位,首尾历时47年(含丁忧)。

刘健与杨廷和的去位,都是因为皇帝新立,君臣之间龃龉。新主要进行新的人事布局,老臣自然会被清出朝堂。但是,刘健名重四裔,杨廷和功高一时,还是被人称道的。不过,二位最终还是被褫夺清算。

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刘健被削职为民,并夺去一切封号。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朱厚熜即位后,专门命行人来慰问刘健,还把他比做北宋名臣司马光、文彦博,并大加赏赐。这一年,刘健年满90。明世宗下诏,命令大臣专门到刘健家里,并送上束帛、饩羊、上尊等,并封他的孙子刘成学为中书舍人。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冬十一月,刘健逝世,享年94岁。刘健死后,留下数千言的奏章,劝明世宗正身勤学,亲近贤才,远离奸佞。明世宗闻讯后,十分惊愕悲悼,为其辍朝一日,派官员按例赐祭葬,并追赠刘健为太师,谥文靖。

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明伦大典》修成,朱厚熜重定议礼诸臣之罪,杨廷和被定为罪魁。朱厚熜降敕,称杨廷和“为罪之魁,以定策国老自居,门生天子视朕”,将其削职为民。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六月,杨廷和病故于新都,享年71岁,以平民礼下葬新都城西父亲杨春墓旁。明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六月,杨廷和得以复官,朝廷又赐祭四坛,命有司治葬,荫封他的一个孙子为尚宝司丞,并追赠其太保,谥文忠。

杨一清,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及第。明武宗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闰四月为阁臣;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八月致仕。明世宗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十一月召入内阁;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为首辅,本年七月,被费宏取代;明年(公元1527年)二月,又为首辅;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致仕。首尾任首辅4年,任阁臣前后合计7年;从进士到宰相,首尾用时55年;从进士到相职去位,首尾历时57年,除去致仕10年,仕宦47年。

谢迁,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进士第一(状元)。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二月为阁臣。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十月致仕。明世宗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二月召入内阁;明年(公元1528年)三月致仕。任阁臣前后合计14年;从进士到阁臣,首次用时21年;二次用时53年;从进士到相职去位,首尾历时54年,除去致仕22年,仕宦32年。

杨廷和与谢迁均有二次起复的经历。

杨廷和虽然在首辅之位四年,但是,当时的明争暗斗,并无宁日。其二次致仕,是因为新贵张璁的排挤,遭诬陷落职,疽发背身亡。

谢迁二次起复,在内阁任职仅一年时间,默默不得志,毫无建白、并未建树便归去了。

费宏,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殿试第一名(状元)。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十二月入为阁臣;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五月致仕;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四月再入为阁臣。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七月为首辅,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二月致仕,其间,杨一清短暂为首辅;嘉靖十四年(1535年)七月受召,八月入内阁,十月卒于任上。任首辅前后4年,三次任阁臣前后合计12年;从进士到宰相,首尾用时38年;从进士到相职去位,首尾历时48年,除去致仕17年,仕宦31年。

严嵩,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八月入为阁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进为首辅;次年(公元1545年)为夏言所取代;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又取代夏言;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五月罢黜,任首辅前后17年,为阁臣前后21年。从进士到宰相,首尾用时40年;从进士到相职去位,首尾历时57年,其退官在10年以上,仕宦约47年。

徐阶,明世宗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进士第三名(探花);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三月入为阁臣;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五月进为首辅;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七月致仕,任首辅前后7年,为阁臣前后17年。从进士到宰相,首尾用时40年;从进士到相职去位,首尾历时46年。

相关人物,均取自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以前,万历及以后人物,此文不及。

作者:史遇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备的武功如何真的很弱吗?历史上他才是剑术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印象当中的刘备,恐怕是没有办法与剑术、武功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刘备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不说他只会哭,但是要让他打个人甚至是杀个人,那一定是不可能的。可事实当真如此吗?《三国演义》其中的描写可能会让人产生误会,但是看历史上记载的刘备,那才是真正的剑术大家,后世有评出历

  • 左慈为何多次戏弄曹操还能保住性命?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戏弄曹操的人,像是祢衡那样的,最后结局大家也都看到了,祢衡虽然有才华,但是没有情商,几次三番挑衅曹操的底线,即便他是天纵奇才,曹操也容不下他。但是另一个人就不一样了,他也戏弄曹操,可是曹操却一直都没有杀了他,这个人就是左慈。为什么左慈在戏弄了曹操之后却能够保住性命?左慈不是被曹操杀的,那他是怎么死的

  • 为什么朱祁钰不直接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钰和朱祁镇这对兄弟,生在了皇家,即便是兄弟,但是也会因为皇位而产生各种矛盾。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朱祁钰成了皇帝,但是他大概没想到朱祁镇还能活着回来吧。可是,回来之后,朱祁钰不肯交还皇位,还将朱祁镇囚禁起来,但是他为什么不直接斩草除根杀掉朱祁镇?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吗?朱祁钰究竟是什么原

  • 纪晓岚为何被说是火精转世?他和火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民间有一种说法,称纪晓岚是火精转世,火神下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和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纪晓岚区别还是挺大的,当然这个说法也是够传神。据说有人在纪晓岚出生时看到一束光火闪入,所以就认为他是火精的化身,可能这种说法纪晓岚本人也有听过,但他并没有做出什么解释。也不排除是他的崇拜者,对

  • 韩林儿为什么叫小明王?他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不了解韩林儿也没关系,因为据说韩林儿就是张无忌的原型。张无忌大家肯定都知道了,不过虽然韩林儿没有张无忌那样的经历,但是同样也算是比较传奇的了。而历史上韩林儿有一个外号叫做小明王,这个称呼是什么意思呢?韩林儿最终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吗?那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他的结局为何没像张无忌那样归

  • 齐景公本想让孔子留在齐国,为何晏子要极力阻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曾到齐国当高昭子的家臣,和齐景公也有过会面。齐景公十分欣赏孔子的为人,还有他的理念,打算把尼溪赏给孔子,让他留在齐国。但晏子却劝齐景公不要给孔子封地,他还称孔子的那套理论在实际场景中根本无法运用。齐景公算是默许了晏子的建议,此后不再和孔子提出封礼之事。此后齐国的大夫要对孔子不利,孔子明白自己在齐

  • 秦朝和汉朝时期的匈奴有什么区别?为何匈奴在汉朝后突然变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事贯穿百年,虽然汉朝最后取得了胜利,但自己同样元气大伤,而且无法完全消灭匈奴。其实匈奴问题早在春秋战国以及秦朝都有爆发,但当时的匈奴并没有这么强大的战力,为什么从秦朝过度到汉朝以后,匈奴一族突然就崛起了呢?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和草原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原统一草原也会统一,一统后的匈

  • 汉成帝为什么无子?与赵飞燕姐妹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赵飞燕与赵合德,也是历史上一对非常著名的姐妹花了,她们都是汉成帝的后妃,赵飞燕是皇后,而赵合德是妃子。只不过,她们虽然拥有倾国的美貌,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始终很差。而对于很多美女来说,一生都没有生育是常事,比如四大美女里面有三个都没有后代,而赵飞燕姐妹没有孩子,或许与她们保住自己的青春有关系,但是汉成帝

  • 为什么汉武帝如此宠爱韩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来,似乎西汉时期的皇帝,很多都有一个让人好奇的男宠,就算是汉武帝也不例外。与汉武帝有关系的这个男子明教韩嫣,虽然名字很女性化,但是性格却并非如此,他的梦想或许是能够成为霍去病、卫青那样的人物,但是可惜却遭遇了这样的命运。只不过,即便有汉武帝的宠爱,韩嫣最终却也是死于非命,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韩嫣

  • 诸葛亮为什么自贬三级?他这样是做给谁看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第一次的北伐失败之后,除了马谡下场悲惨之外,诸葛亮还做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自贬三级。当时刘禅还宽慰他,并不打算惩罚他,但是诸葛亮却无法原谅自己,坚决请求自贬三级,无奈刘禅只好照做,但是虽然官职降了,可是职权还是和以前一样,相当于换汤不换药。所以会有人觉得,诸葛亮这样做其实只是做个样子,那他到底是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