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如何从抗清名将变成一位罪臣的?他和崇祯皇帝关系如何?

袁崇焕如何从抗清名将变成一位罪臣的?他和崇祯皇帝关系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60 更新时间:2024/2/3 6:54:00

袁崇焕是明末将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争议。袁崇焕早年曾多次率军击败清军,取得宁远、宁锦战役的胜利,但后来因为魏忠贤导致辞官回乡。等崇祯皇帝即位后,他除掉魏忠贤并且重新用袁崇焕,后来袁崇焕击退皇太极解救京师之围。但魏忠贤余党依然不想放过他,还联名要求弹劾袁崇焕。后来崇祯皇帝觉得袁崇焕和后金有联系,构成叛国嫌疑因此遭到处死。袁崇焕究竟是忠臣还是“叛国者”,一直存在争议。

袁崇焕在见到崇祯皇帝后,对他做了一个“五年平辽”的承诺。后来,崇祯皇帝在处死袁崇焕的时候,这就成了他的一个罪名,说他“大言欺君”。那么,袁崇焕究竟该不该说这句话呢?

很多人认为,袁崇焕这个话说得不对。不对的原因,是因为五年内根本实现不了“平辽”的目标。因为之前的李成梁、熊廷弼、孙承宗等人,都先后领导过平辽的事业,都没能取得成功。之后的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更没有成功。因此,袁崇焕显然是成功不了的。所以他说那个话是夸海口。

不过,就算之前之后的将领没有人取得平辽成功,但并不能因此就证明袁崇焕不能取得成功。

首先,袁崇焕说的是五年平辽,但是,崇祯并没有给够五年的时间。从1628年7月,袁崇焕立下军令状,到1629年11月,袁崇焕被抓起来,才一年多一点时间。到1630年8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才两年的时间。这点时间,袁崇焕能够证明什么呢?

有人可能会说,袁崇焕没有接受任务,皇太极还在关在打。袁崇焕接受任务后,皇太极已经打到北京城下。这说明袁崇焕不行。

其实,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只是非常偶然的因素。而且皇太极还不是突破了袁崇焕的防线,是突破了别人的防线。再说了,就算打到北京城下,又能说明什么,袁崇焕还不是轻而易举就把皇太极打跑了。而且,如果袁崇焕当时不是入京勤王,是直捣皇太极的老巢。可能不用解北京之围,皇太极就逃掉了。总之,不能用这次事件,来检验袁崇焕平辽的效果。

崇祯仅仅给了袁崇焕一年的时间,就把他抓起来处死,能以此证明袁崇焕说的是大话吗?

其次,袁崇焕讲“五年平辽”这个话,是有条件的。他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要给他权力,让他在排兵布阵调兵遣将上要有话语权。二是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在粮草、武器、人力等方面,都要及时到位。尤其是朝廷大臣之间,不要彼此拆台。对于这个问题,袁崇焕是有清醒认识的,所以两次给崇祯皇帝上书,讲了这个话。三是君王要信任,也就是崇祯皇帝要相信他。只有相信他,才能够干成事。

那么,崇祯皇帝达没达到袁崇焕的这个要求呢?

刚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要求是满口答应的。而且还给了袁崇焕尚方宝剑。另外,崇祯皇帝还把户部、工部、吏部、兵部都找来,让他们都必须要按照袁崇焕说的来办。

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的呢?显然并不是的。崇祯皇帝并没有给袁崇焕权力。袁崇焕为了打击地方军阀,杀了毛文龙。这实际上是整顿军队的一项重要措施,可是,这却成了崇祯皇帝最终杀袁崇焕的理由。

袁崇焕讲的第二条和第三条,他也没有获得。实际上,正是因为朝中大臣们构陷袁崇焕,而崇祯皇帝又不信任袁崇焕,因此,在袁崇焕不顾自己安危,长途奔袭回京勤王的时候,崇祯皇帝却反而在这个当口把袁崇焕抓起来了。

由此可见,袁崇焕讲的三个条件,崇祯皇帝一个也没达到。没达到,袁崇焕怎么会取得成功呢?

就算袁崇焕不能实现“五年平辽”这个目的,他说这个话也是没错的。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崇祯皇帝新上任,同时刚扳倒魏忠贤。要知道,早期的平辽任务,其实都掌控在魏忠贤手里。崇祯皇帝为了独掌权力,扳倒了魏忠贤,因此他对平辽一事是没有信心,非常焦虑的。袁崇焕在这时候站出来,其实最重要一点,就是给崇祯皇帝以信心。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是非常多的,辽国大军压境的时候,很多人都建议宋真宗赶紧往南逃。只有寇准说,应该把那些说往南逃的人砍了!同时他认为,北宋虽弱,但仍然能够战胜辽国。并且,为了表现出镇定,还在澶州城上喝酒。如果按照崇祯皇帝的看法,寇准就是欺君之罪,而且还在战场上喝酒,实在该杀。但是宋真宗并没有杀他,当时朝中很多人也认为,这是寇准镇定自若的表现。

袁崇焕说“五年平辽”,其实也是给崇祯皇帝信心。就算五年内实现不了,目标应该定一个,又有什么错呢?现在我们都在订五年规划。难道最终可能实现不了,就说我们不该定这个规划吗?

由此可见,袁崇焕说这个话,一点儿也没错。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谁先发动战争谁就会失败?蜀汉因此吃了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曹操本有机会一统天下,却在赤壁之战遭到孙权和刘备的顽强抵抗,最后战败只能接受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实三国有很多战役,往往都是先发动战争的一方会比较吃亏,例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蜀汉后期会走衰实际上也是因为多次主动向他国发难,结果却是自己遭重。曹魏实力要比东吴、蜀汉强上很多,但也没

  • 寇准是怎么样的人?寇准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寇准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寇准为官正直,敢于谏言,因此被宋太宗重用,此后升任参知政事。等宋真宗继位后,寇准出任宰相,同年契丹南下占据了澶洲等地区。朝内有人建议宋真宗南迁,而寇准极力反对并且力荐真宗亲征,最后宋辽两国签订了著名的檀渊之盟。不过寇准后来却遭到同僚排挤,导致数次被贬。寇准是当时难得的功

  • 姜子牙死后,为什么周王把他的后人都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姜子牙可是周朝建立的一大功臣了,周朝建立之后,姜子牙也获得了封地,功成名就封侯拜相,这可是古代无数人的梦想,没想到姜子牙年纪一大把了还能建功立业。不过,姜子牙对周王朝有这么大的贡献,可是在他死后,周天子却将他的后人都杀掉了,这是为什么?是后人做了什么事,还是姜子牙做了什么事?周王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家

  • 张献忠为什么不和李自成联手?本是好兄弟为何成了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张献忠李自成,两人都是明末清初时期,农民起义的领袖,而且初期,两人的交情还不错,毕竟有句话叫英雄惜英雄,两个都很优秀的人,同样也会欣赏对方身上优秀的地方,成为好友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到了后期,两人却成了死对头,面对清兵的威胁,他们却各自为战,为什么不能联手先把清兵赶走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张献忠,陕

  • 曹操为何要把自己的7位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一位枭雄,拥有着很多的子女。所说曹操的长子曹昂死的很可惜,不过后来的草曹丕的表现也不差啊。总的来说,曹操算的上是一位比较优秀的父亲了,其子女都有着很不错的成就,他的七位女儿甚至都因为曹操而载入到了史册。而曹操这样做依然是为了利益,而且这七位女儿也

  • 宁王朱宸濠为什么要起兵造反?手握10万兵力都没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宁王朱宸濠是朱元璋五世孙,朱权的后裔。朱宸濠曾密谋起兵,夺取皇位,他贿赂刘瑾、钱宁等人,借机恢复宁王护卫并且暗自养士。正德十四年,也就是1519年,朱宸濠在南昌发动政变,带兵十万造反,最后被王阳明平定,而且王阳明仅仅用了43天便缉拿朱宸濠,将他押至南京。朱宸濠手上的10万大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什么

  • 秦惠文王一生有哪些成就?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秦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之子,秦国的崛起可以说正是从秦惠文王这一代开始。秦惠文王19岁继位,一上来便用车裂商鞅稳固自己的地位,但他并没有因此废除商鞅变法,他只是想用商鞅的死堵住公子虔等人的嘴。此后秦惠文王铲除异己,立相分权,他也继承了秦孝公慧眼识珠的才能,启用了一批能臣使得秦国国力蒸蒸日上

  • 邬思道帮雍正夺嫡成功,为何事成后邬思道却急忙隐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正是在邬思道的帮助下,雍正才能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顺利坐上皇位。等雍正登基后,邬思道并没有索要功劳,而是主动提出要“半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正是邬思道高明的地方,他知道雍正太多秘密,而雍正却不能将他看透,如果雍正称帝那邬思道便会成为一股威胁,所以邬思道很有自知之明,

  • 三国演义中为何有两个马忠?他们是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出现过两位马忠,实际上他们并非一人,所处阵营也完全不同,一位是吴将,一位是蜀将。吴国马忠相对来说更加出名,因为他曾俘获关羽父子,并且射杀黄忠。马忠早年跟随吴将潘璋,后来在麦城设计捉拿关羽得手,此后又在刘备伐吴之战中射伤黄忠,算是为吴国立下功劳。而蜀国的马忠其实他有属于自己的传记,但演义中关

  • 李亨身为太子,为什么还斗不过宰相李林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而言,在人们眼中,皇帝、太子这样的人物,身边总是跟着一群大臣,大臣听命于皇帝和太子是很正常的事情,太子毕竟是储君,未来的皇帝。然而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太子,唐肃宗李亨,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明明地位很高,但是却处处都斗不过身为宰相的李林甫,反而被李林甫压在头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李林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