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穆公为什么放走夷吾回国?晋惠公继位却不得人心

秦穆公为什么放走夷吾回国?晋惠公继位却不得人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4 更新时间:2024/2/20 9:20:37

晋惠公夷吾是公的弟弟,骊姬之乱爆发后,夷吾决定逃往到屈邑。后来晋献公得知自己的儿子逃走,便要出兵讨伐屈邑,夷吾只能跑到靠近秦国的梁国。夷吾此后为了借秦国返回晋国,不惜花费大量钱财贿赂秦穆公,还擅自答应他只要安全回到晋国,就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实际上秦穆公也是无奈,就派人把夷吾送回晋国,并且立为国君,也就是晋惠公。只可惜晋惠公此后背信弃义,导致不得人心,后来还兵败成为秦国俘虏。

韩原之战中最初抓到夷吾时,秦穆公还欣喜异,可他很快发现,这个经常欺骗他感情的晋侯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烫手山芋。

前面秦穆公接见晋国大夫时,表示自己只是为了实践晋国的妖梦,大家就放心吧,晋国大夫们果然松了口气,可他们没有想到,就是老实如秦穆公的人也是会骗人的。秦穆公抓住了夷吾,不是请他到秦国参观学习,也不是改造思想,而是要拿他去祭祀天帝。毕竟申生说了,惩罚夷吾是天帝批下来的。怎么惩罚?自然要送夷吾上了天才能知道。至于夷吾怎么回来,那就不是秦穆公关心的了。

大军行进到国都附近,秦穆公停了下来。刚停下来,雍城前来迎接的人来了。秦穆公眼他的伙伴们都惊呆了,因为国内前来迎接的人都披散着头发,穿着丧服,并随身带了新的丧服,说是给秦伯准备的。我们是打了胜仗的!现在在囚车里待的是晋君,你们穿了孝服是什么意思?使者回答、这是国君夫人让我们这样来接你们的。而且国君夫人已经领着太子蒂、儿子弘和女儿简壁登上高台,下面堆了柴草,并让我转告你句话:

“秦晋两国不用玉帛相见而是兵戒相交,这是秦晋两国的灾难。要是国君把晋侯押回来,早上进国都,那我就晚上死,晚上进国都,我就早上死,您看着办吧。”这大概是春秋历史上最为娘家着想的女儿了。不但自己以死相逼,还把儿子女儿一起押上了。秦穆公这才意识到夷吾这个人质不好处置。听说国母不顾秦国利益,以自杀要挟国君后,有些秦国的随军大夫表示夫人不至于这么狠,一定是吓唬您老人家,千万不能放了夷吾这个小子再说。

夷吾这个人对我们秦国忘恩负义,费了这么大劲抓回来,怎么说也要拉到城里游一下街,让秦国百姓出口恶气,怎么能不进城呢?大夫们提出这样的建议,可能跟寻死的不是他们自己的老婆,挟持的也不是他们自己的儿子女儿有关系。秦穆公叹了一口气,再强也强不过老婆啊。“我好不容易打了胜仗回来,也算捞到了丰厚的战利品,可一回国就要办丧事,那再多的战利品又有什么用?这样对各位大夫又有什么好处呢?”

当然,放了夷吾也太便宜他了,秦穆公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夷吾关在了城外的临时安置点灵台。在秦穆夫人为了救弟弟要自焚时,夷吾也在想他的姐姐。他思考了一下,对坐同一辆囚车的韩简说了一句话:“要是先君听了史苏的占ト,我也不会到这个地步啊。”这句话说得没头没脑,韩简想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国君说的是一个有关秦穆夫人出嫁时的占卜。当年秦穆夫人嫁到秦国时,晋献公请史苏占了一ト。

卦象从归妹卦变到暌卦,史苏连连摇头,表示不吉利,因为卦辞显示:士人宰羊无血,女人提筐,毫无所获,西边的邻居责备,后悔也来不及。卦象的变化又暗示着战争,而最后胜利的人姓赢,失败者姓姬,车厢从轴上脱落,军旗被焚,出师不利……要是姐姐不嫁到秦国,就不会秦晋交恶,也不会秦晋交战,我也就不会被俘了,这些话听着第一感觉就是荒唐,但听着听着,好像又有一些道理,但姬夷吾却把事件的先后关系歪解成了因果关系。

韩简彻底无语了,要不是你姐披麻戴孝,拉着儿子女儿站到柴堆上,你老人家早就被做成祭肉了,哪里还有心情去怪姐姐嫁错了。韩简毫不客气,立刻指出这都是人犯了错,象数才会显示。你老人家别想那些没用的,还是好好在牢里反省错误,改造思想吧。夷吾同志也算是极品了,这样的人连累部属,祸害亲人,就连对手也对他徒唤奈。秦穆公快被夷吾这个人搞疯了,他应该是前半生欠这个小舅子的,以前为他夺君位、送粮食,现在抓回来了,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杀就更杀不得了。

可老关在城外,也不是个事一天要供应他饭菜,还要派人盯住他。大夫公子絷最先忍不住了,他跑过来建议秦穆公干脆杀了晋侯算了,留着他对秦国晋国都是祸害。这个建议被公孙枝挡了回去。公孙枝表示杀了夷吾,夫人那边会不会又搞自焚不说,但肯定会眼晋国结成世仇。你打我,我打你的没完没了了。公子絷笑了,来之前,他已经想好一个方案“杀了夷吾,我们可以立重耳!”

在公子絷看来,立了有仁义之名的重耳,天下诸侯都不会反对,晋国人也会对秦国感恩。可公孙枝只说了一句,就让公子絷沉默了“万一重耳对我们杀了他弟弟之事怀恨在心呢?”秦穆公点点头,做了好事被人埋怨的事情他已经做够了。于是,他认真地公孙枝请教:“那你看应该怎么办?”“让晋君回国,然后让他用太子做人质,我们借此与晋国达成一个十分有利的和谈协议。”想到夷吾还在秦国白吃白喝,秦穆公终于做出了决定:“让晋国派人来谈!”

一个人从城外的灵台牢房出来了,这个人叫郤乞,是晋国的大夫,在韩原之战中跟夷吾一同被俘。秦伯派他回去给晋国带个口信,让他们派人来谈接回夷吾的事情。在出狱之前,夷吾特地交代他,回国之后,第一件事情是要找到大夫吕省。这个指示说明夷吾虽然在灵台经常吃不饱,但还没有饿晕头。

虽然秦穆公已经松了口,但不代表不会改变主意,而晋国真正有智慧让夷吾安全回国的人只能是吕省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薄皇后为何是历史上第一位废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废后不少,或许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这些原本身为后宫之主的女性们,最终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废后,而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废后,比如陈阿娇、郭圣通、贾南风等。不过,有一位是历史上第一个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被废掉的皇后,就是汉景帝的薄皇后。这位皇后为什么被废,她姓薄,是不是和汉文帝母亲薄太后有什么

  • 婉容是不是自愿嫁给溥仪?婉容晚年生活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婉容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后,不过当时大清已经岌岌可危,婉容嫁给溥仪很难收获好的结局,为什么她依然愿意出嫁呢?实际上婉容也并非自愿嫁给溥仪,她出嫁时只有16岁,是溥仪选择了婉容而已。婉容美丽多才,能写一手好的诗词,据说她和溥仪的书信不少都是用英语书写的。所以溥仪早年就很喜欢她,还聘她当过一段时间的英语老师

  • 河北四庭柱排名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总是喜欢将古代的一些相关的人物放在一起,并且给他们起一个“组合名称”,比如著名的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等等,这些都是这样。而同样是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个号称“河北四庭柱”的四人组合,你知道这河北四庭柱分别都是哪些人吗?河北四庭柱四个人之间的排名情况又是怎

  • 八旗兵战斗力有多强?康熙率领八旗平定三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八旗兵曾是清朝最为强大的兵力组织,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立了八旗,在此后的军事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清军入关后,皇太极为了加强旗人的束缚,还要拉拢汉人,因此建立了汉军八旗。不过等到康熙继位,原本的八旗已经不再锋芒,就连康熙都感叹如今的八旗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这支部队还是平息了三番之乱,算是立

  • 万历皇帝为什么21岁就开始修建陵寝?使得陵墓闲置30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有48年。万历10岁即位,在他21岁时他的陵寝明定陵便开始营建,中间花费了6年时间,八百万两白银。万历皇帝为什么要这么早便开始修建陵寝呢?而且万历中间有长达20多年的时间不上朝,有人怀疑万历是得了什么病所以才会放弃上朝。随着万历的明定陵被发掘,这个隐藏了百年的秘

  • 曹丕为什么灭不了东吴?一场关键战役却被气候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这也极大拖累了他一统南北的进程。此后曹操再也没机会发动大规模的南下战役,等曹丕登基称帝后,他曾想一举消灭东吴,便决定在225年麾军十万讨伐吴国。但这场作战依然没能取得成效,曹魏再次败给了当时的气候,导致最后无功而发,曹丕也染疾不起。虽然当时曹魏国力是在东吴之上,但南北作战条件不同,

  • 将晋国瓜分的三位诸侯是谁?最强的智氏反而被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的序幕,当时晋国内部几大氏族相互争权,其中智氏最为强大。后来赵、韩、魏决定联盟,反而是智伯遭到盟友的背叛,导致智氏就此灭亡。此后魏武侯﹑韩哀侯和赵敬侯将晋室瓜分,分别成立了魏国、韩国和赵国,为什么在这次内斗之中反而是势力最强的智氏成了牺牲者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段历史,看看从春

  • 武则天选择重阳节登基,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做事情之前讲究算一算这天是不是个好日子,要办喜事的时候尤其如此,民间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皇帝了。女皇武则天登基的这天,就是一个重阳节,就在这一天武则天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承认的女皇。那么,武则天在这一天进行登基是不是有什么讲究呢?重阳节是有什么特殊含义,为何她要选择这一天?重阳节,节期在每年的农历

  • 诸葛亮建议杀刘封是为什么?真的是因为嫉妒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封虽然是刘备的儿子,但是毕竟还是养子,并不是亲儿子,而在后期,诸葛亮竟然建议刘备杀掉自己的这个养子,这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诸葛亮对刘封的嫉妒,那他嫉妒的是什么,难道是有什么东西,刘封拥有但是诸葛亮不曾拥有吗?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刘封和孟达共同驻军上庸地区,由于

  • 荀令君和曹操有什么矛盾?荀令君无奈却又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荀令君和曹操原本是知己,但两人最后却走上末路,荀令君空有无奈却又无能为力。实际上荀令君还是错看了曹操,他以为曹操能够继续为汉室效力,而曹操的做法却是在一步步取代汉朝皇帝,所以两人才会产生矛盾,导致荀令君从此不再被重用。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荀令君功不可没,但事后恐怕他会后悔万分,但汉室的衰落已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