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要创立锦衣卫?锦衣卫给明朝带来了哪些影响?

朱元璋为什么要创立锦衣卫?锦衣卫给明朝带来了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82 更新时间:2024/1/16 13:03:10

朱元璋其实是一位疑心很重,也十分警惕的皇帝。他称帝后,依然对自己身边的人不放心,相信大家也有了解朱元璋都是如处理那些开国功臣的。此后朱元璋为了收集情报还专门设立了锦衣卫,锦衣卫直接皇帝负责,并且有着最高的权利,连皇亲国戚都能逮捕审问。但锦衣卫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便会刺向自己,锦衣卫从某种程度来讲,他给明朝带来了上百年的负面影响。

锦衣卫的存在,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至此,才可以说是正式结束了其长达290年的历史。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锦衣卫的赫赫威名很多人知道,有明一朝,锦衣卫就好像捆在官僚阶级头上的一根头绳,让他们随时都在战战兢兢,老老实实地对皇帝不敢产生任何异心。然而,明朝的特务机构并不仅仅只有锦衣卫而已,还有东、西二厂这样的机构。

但是,很多人其实对锦衣卫与东、西厂的关系并不了解,甚至,会将其混为一谈。

事实上,锦衣卫是由朱元璋亲手创立的政府机关,当年叫做“拱卫司”,主要负责皇帝的仪鸾,后来,也负责皇帝的侍卫工作。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对自己的銮驾和亲军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并且,创立了锦衣卫。

此时,作为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锦衣卫具有极大的权柄,他们掌握着刑狱和巡查缉捕的权力,甚至,还能够审问侦查官员。事实上,当初设立锦衣卫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对朝中的大臣进行一次清洗。

由于,功臣们渐渐变成了自己曾经最憎恨的官员,他们鱼肉百姓,同当年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别无二致。而且,他们的权势一天天强大起来,以至于,影响到了皇权的安危。所以,朱元璋决定下狠手处理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就利用锦衣卫罗织罪名,把这些曾经的功臣们屠戮殆尽。之后,“ 胡蓝之狱” 、“ 郭恒案” 、“空印案”多有锦衣旗校奉命活跃其间。

然而,等到这些事情做完以后,朱元璋却下令,彻底裁撤锦衣卫。他也明白,锦衣卫其实对国家是有着非恶劣影响的。锦衣卫的权柄太大,很容易变成一头异变的野兽,让后人无法收拾。至此,锦衣卫的刑具全部被焚烧殆尽,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显然,朱元璋是下定了决心的。

然而,对于皇帝来说,锦衣卫实在太过得心应手,于是,朱棣又重新恢复了锦衣卫制度。作为篡位登基的皇帝,对朱棣来说,的确需要这么一个特务机关,为他巩固统治。但是,从此以后,锦衣卫也就成了明朝无法彻底清除的积弊。

由于,锦衣卫是由皇帝直接管辖,朝中的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干扰,因而,使得锦衣卫可以处理牵扯朝廷官员的大案,并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员多畏惧锦衣卫。

最初的锦衣卫成员都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并且,还有专门从仪仗队中挑选出来的英才。这些人体格魁梧,勇猛有力,后来扩充队伍,选择的也都是身体健康,没有前科的男子。所以说,锦衣卫其实还是一个非常看重外貌和体魄的部门,如果仪容难看,恐怕也没有机会进入。

这也就是说,此时的锦衣卫其实都是正常的男人,其中,并没有太监,甚至于,太监也没有对其发号施令的机会。

锦衣卫和东厂其实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部门,相比起来,锦衣卫在最开始的时候,甚至,和东西二厂的地位是相同的。他们都是直接效忠皇帝的机关,而作为仪仗队出身的锦衣卫同时还要负责皇帝的仪仗工作。

进入锦衣卫的考核也非常严格,一般来说,锦衣卫的首领就是皇帝的心腹武将。大多数时候,锦衣卫的职位也都是世袭继承的。另外,如果是普通百姓想要进入锦衣卫,就需要通过武举人考试才有机会,边关调任的将军也有可能被安排到锦衣卫任职。

总而言之,锦衣卫的考核标准非常严格。

但事实上,锦衣卫的处境也非常尴尬,他们虽然并不直接听命于东、西二厂的太监,但是,在东、西二厂人手不够的时候,他们却需要帮助东、西二厂的太监们一起办事。另外,随着太监的权力逐渐变大,锦衣卫的地位也一天天衰落,后来,更是沦为了东、西二厂的附庸。

另外,我们还要明确一个事实:东、西二厂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同时存在的,西厂仅成化和正德年间存在过,其时候都没有西厂。至于东厂,它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一般都是由太监担任首领,厂公也是由司礼监的大太监担任,权柄非常之大难以想象。

但是,他手下的办事人员却很少有太监,基本都是正常人。由于,太监不能出宫,所以,这些行动人员才是东厂真正的力量。也由于,后来锦衣卫衰落,东厂在办事的时候往往会命令锦衣卫随同办案,所以在民间,很多人都把锦衣卫看成了东厂的附庸,甚至将它们两个混为一谈。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不过,说实在的,锦衣卫和东、西厂本身都是皇权过度集中后的产物,本身就是一种畸形儿。

可以说,就算两者的确有所不同,普通人也不会把这两个同源而出的机构分的太明白,毕竟,他们都是皇帝本人的爪牙。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纣王的爹帝乙有三个儿子,为什么传位给三儿子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传位,大部分都是传位给嫡长子,这样才能够保证他的名正言顺和正统,避免以后产生太大的矛盾。不过商朝末期,纣王的父亲帝乙,他一共有三个儿子,然而最终王位却传给了他最小的儿子,也就是帝辛,纣王,当时究竟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帝乙要把王位传给纣王,而不传给自己的大儿子呢?帝乙是纣王的爹,他在位26年而死。帝

  • 刘秀废除郭圣通只是为了阴丽华吗?郭圣通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郭圣通是东汉第一位皇后,史称光武郭皇后。刘秀称帝,郭圣通和阴丽华一起被封为贵人,虽然刘秀内心更喜欢阴丽华,但郭圣通背后还有强大的河北势力,所以刘秀只能先将郭圣通立为皇后。可能这对于郭皇后来说有些不太公平,但她的皇后之位注定做不长久,只要时机一到刘秀便会将她废除,重新立阴丽华为后。好在郭圣通的结局还算

  • 曹操部下蔡阳究竟被谁所杀?并非死于关羽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蔡阳是曹操手下武将,曾奉命出兵攻打龚都等人。在演义中,蔡阳十分不服关羽,关羽作为男主之一,基本上也能猜到蔡阳会是个怎样的下场了。当时蔡阳外甥被关羽追杀,蔡阳决定率兵支援,最后蔡阳却被关羽所斩。当然蔡阳并不是一位多么重要的人物,不过在正史上蔡阳可能并非死于关羽之手,演义中蔡阳的死因可能含有杜撰的成分。

  • 刘禅在门前匾额上写了哪三个字,让司马昭没有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他真的就是一个笑话,人很傻,扶不起来的阿斗,但也有人说,他这是大智若愚,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真的太聪明的话,哪里会有后来寿终正寝的结局?当年刘禅投降,蜀国灭亡之后,刘禅被俘虏到了魏国,作为曾经的一国之君,等待刘禅的很有可能就是司马昭的刀。然而,刘禅却写了三个字,就是这三个字,

  • 朱元璋和马皇后感情怎么样?明太祖竟然是个妻管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皇帝和皇后之间,感情好的,恐怕在历史上还是少数了,因为皇家更多的是政治联姻,追求权力,个人感情从来都不是第一位的,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贫民出身的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之前,他就和自己的妻子感情很好,即便是当了皇帝也依然是如此。究竟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感情有多好?看看明太祖竟然是个妻管严就知道了。朱元璋是明

  • 李林甫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宰相19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李林甫虽然在唐朝时期,当了19年的宰相,但其实此人并不是什么才高八斗的人,相反,他却是一个精于权谋,善于揣度人心的人。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身边聚集的也都是一些能臣,然而大概是看到唐朝越来越繁盛,所以心里就飘飘然,耽于享乐,这时候身边也都是一些没什么本事,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李林甫就是其中之一。李林

  • 朱棣抢了朱允炆的皇位,为什么还抚养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可以说是从朱允炆手里抢过来的,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只是朱允炆削藩太过心急,导致朱棣起兵,夺走了皇位,而朱允炆也下落不明。但是,朱允炆虽然失踪,朱允炆的儿子却落在了朱棣的手里,可是朱棣为何没有选择杀掉他斩草除根,反而还要将他抚养长大?朱棣到底是什么目的?自古以后天家父子无亲

  • 褚遂良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为什么武则天临死还要为他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褚遂良是大唐名臣,李治还在世还是皇帝的时候,褚遂良是坚决反对将武则天立为皇后的,死谏以表明自己的决心,可以说,褚遂良简直就是武则天掌权道路上的一颗大钉子。然而即便是如此,在武则天人生快要走到尽头的弥留之际,她却还在惦记着,要为褚遂良平反。难道这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吗?神龙元年,武则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 曹操欣赏蔡文姬为什么没娶她?真相令人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提到蔡文姬,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是东汉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也是当时十分出名的女文学家。曹操就很欣赏蔡文姬的才华,当年蔡文姬被匈奴拐走,曹操一统北方后不惜花费重金将蔡文姬赎回。曹操对蔡文姬应该存在不一般的感情,不然也不会做到如此地步,但曹操并没有选择娶蔡文姬,而是将她嫁给董祀。曹操一向爱美人、爱人

  • 曹操为什么硬要封赏田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统一了北方,让北方不在陷入战乱之中,也奠定了后来的魏国的基础,使得魏国成为三国当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国家。而在这个过程中,田畴帮助曹操非常多,后来曹操封赏,当然要重赏田畴,可是田畴却为什么一直拒绝?既然田畴拒绝了,那曹操又为什么硬是要对他封赏?这两人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曹操一生爱才重才,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