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一生堪称传奇,61岁即位还能带领晋国称霸

晋文公一生堪称传奇,61岁即位还能带领晋国称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09 更新时间:2024/1/16 18:45:56

晋文公应该是春秋时期,一生经历最为传奇的一位霸主。晋文公在位只有短短8年时间,就凭借自己的文治武功带领晋国称霸,更令人敬佩的是晋文公即位时已经61岁高龄。61岁在春秋时期绝对算是长寿之人,这样的晋文公到底是如何制霸中原的呢?晋文公早年经历十分困苦,被迫在外流浪19年,经历千辛万险才重回晋国,并且成为晋国国君。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晋文公的一生吧。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晋骊姬作乱,太子申生死新城,重耳、夷吾出奔”。

晋献公去世,“立骊姬子奚齐”,但很快即被“其臣里克”诛杀。之后,晋相荀息又拥立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悼子即位,但“克又杀卓子及荀息。”

里克等人先后诛杀奚齐、悼子两位国君,“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但是晋公子重耳对国内的局势毫无把握,便婉言谢拒了他们的邀请。此后,晋国历经晋惠公、晋怀公两任国君,但均因不仁与秦国爆发冲突,国内、国外危机重重。

晋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即位,史称晋文公。以常人的视角,晋文公离开晋国十九年,对国内事务已然陌生,加上已经六十二岁高龄,无论其何等英明,何其勤奋,也难以驾驭庞大的晋国,更别说有所作为了。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修政,施惠百姓”,晋文公一番努力之后,却交上令人意外的答卷,不但老树发新芽,而且还花开绽放。

晋文公五年,晋文公率领晋军,联合齐、秦,“败楚于城濮”。同年,“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晋文公即位仅五年便登上霸主之位。

相比于齐桓公、晋文公受命于危难,秦穆公却是受命于国家战略方向调整的关键时刻,欲霸多年未果,一朝调整战略方向,霸业短期可得。

秦穆公即位之初,恰逢齐桓公主持会盟,称霸诸侯。在此情形下,秦穆公也梦想带领秦国富国强兵,走出西隅,称霸中原。

秦国偏居西隅,地贫民困,加上常年与戎狄战争不断,人力、物力困乏,仅以秦人英勇善战足可称道。在此情形下,秦穆公接替其兄秦成公登上秦国国君之位。秦穆公对人才的渴望,以“求贤似渴”来形容一点也不足为过,其以远见卓识,用五张羊皮换得治国大才百里奚,成为千古佳话。秦穆公得百里奚之后,又任用了蹇叔,以及蹇叔儿子西乞术、白乙丙、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此后,秦国迅速步入发展正轨,“内修国政,外施于民”,为秦国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记载,秦穆公帮助晋文公即位不久,周王室发生变故,“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秦穆公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于晋、秦”,秦穆公迅速出兵,“军河上,将入王”。

周天子告急于秦,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秦穆公准备充分利用“勤王”之机,“谋中原”,《史记·晋世家》记载了晋文公的从亡之臣赵衰所说的“求霸莫如入王尊周”,且“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后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由此可见,秦穆公、晋文公对“勤王”之事,均志在必得。

令秦穆公未曾想到的是,晋文公暂时搁置国内事务,迅速出兵帮助周襄王,“晋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次月即“杀王弟带”。周襄王为了表彰晋文公的功绩,“赐晋河内阳樊之地”。

秦穆公对晋文公估计不足,未能牢牢把握“勤王”主动权,错失了一次“谋中原”的良机,却令晋文公抢得先机。

晋文公去世以后,秦穆公无所顾忌,立即着手“谋中原”,秦晋关系也由“友好”转为“对抗”。但连续数年,秦穆公“谋中原”的军事行动均以对晋国的军事失利而告终。

当此生死存亡关头,秦穆公审时度势,调整了国家战略拓展方向,避开了无晋文公时代晋国国力犹强的现实,西顾西戎。

事实证明,上天最并未抛弃霸业未成的秦穆公,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三十四年,“闻缪公贤”,戎王“故使由余观秦”。

由余本是晋国人,其祖先为了躲避晋国内乱而“亡入戎”,所以其能够讲的一口“晋言”,且谈吐不凡,对事务的见解独到,入木三分,大才难得,秦穆公欲得由余为秦所用。

于是,秦穆公采纳内史廖的计策,离间由余与戎王的关系,终令由余无法居戎,而“遂去降秦”。秦穆公随即任用由余经略西戎,且硕果累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云真的不是五虎上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再说五虎上将的时候,都会自动把赵云带入,但是关于赵云的身份,却还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赵云其实本身能力也不怎么样,也没有过任何的战绩,所以他不能算是五虎上将。更有人认为,赵云本身就不是五虎上将,这种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如果赵云不是,那么谁又代替了他的位置?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

  • 南宫公主和亲,为什么用一位真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历朝历代和亲,首选的公主肯定都不会是真正的公主,而是临时拉过来封的和亲公主,她们的身份不一,但是却都成了公主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和亲公主。但是西汉的历史上,却有一个真正的公主做和亲公主,这就是南宫公主,她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和亲真公主,那么西汉为什么要用一位真公主来和亲呢?历史总是悲剧式的重演,

  • 历史上笮融怎么死的?笮融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多数朋友都不太了解笮融这个人物,笮融是东汉末年豪强之一,他生性残暴一生杀人无数,但同时又笃信佛教,据说还为发展佛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笮融曾在徐州和扬州一代,大肆修建豪华寺庙,铸造佛教,还招揽了不少信徒。但笮融的所作所为不是违背了佛教的很多信条吗?实际上这还是要分开来看。这次就为网友介绍下笮融

  • 昌平君为什么反秦?他如何同秦国结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昌平君熊启是楚考烈王的儿子,但他却在秦国当过相国,后来又被拥立为楚王反过来对抗秦国,其一生经历实属传奇。熊启本是秦庄襄王和秦始皇的大臣,后来受命平定嫪毐之乱,此后立功出任相国,并且深受重用。但等秦国攻占楚国都城以后,熊启似乎又燃起了他的楚人之心,便决定站在楚国这边对抗秦国。但楚国兵败如山倒,根本不是

  • 崇祯死在景山还是煤山?为何要选择上吊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死的也是很悲惨的了,他有心拯救这个濒临亡国的明朝,奈何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却还是没有办法,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的亡国之君里面,他的名声还算是比较好的原因。而崇祯据说最终自缢在景山,也有说是自缢在煤山,那他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自杀的呢?他为何要选择这种死法呢?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 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李道宗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道宗是唐初宗室名将,唐高祖李渊堂侄,李世民堂弟。他早年跟随李渊大破刘武周、王世充,并且灭东突厥、吐谷浑,还曾征战高句丽,为大唐统一立下显赫战功,可以说李道宗和李世民同为唐朝初期十分重要的人物。但李道宗的结局却不算好,他后来遭到长孙无忌还有褚遂良的陷害,导致含冤入狱,还被流放象州,最后是在途中病逝。

  • 齐襄公与文姜的关系,为何从兄妹变成情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齐襄公和文姜,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对兄妹,但同时,他们也是一对情人。这可就真的令人匪夷所思了,齐襄公和文姜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父亲却同样是齐僖公,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的确算是亲兄妹,怎么就成了情人呢?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文姜后来嫁给了鲁桓公,鲁桓公也因为得知了他们兄妹的事情而被齐襄公所杀。《左传》

  • 公孙大娘真的是舞剑高手吗?历史上真有公孙大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经常玩游戏的人或许对公孙大娘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吧,她是一些游戏或者一些小说里面会出现的一个人物,而对她的设定就是一位舞剑高手,甚至因此自立门派,名动天下。公孙大娘的背景设定在唐朝时期,那么唐朝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位舞剑高手呢?公孙大娘是否真实存在,历史上的公孙大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公孙大娘是唐朝初期的

  • 曹操一句话让曹丕饶了曹植一命,却也让曹魏陷入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一生儿子也不少,但最后有资格争储的只有曹丕和曹植。曹植文采天赋异禀,深的曹操喜爱,曹丕则是各方面更均衡一些,最后再三权衡曹操还是决定传位曹丕。不过曹操深知曹丕性格疑心太重,他担心曹丕此后还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弟弟,所以临终前再三叮嘱让他们不要兄弟相残。后来曹丕等于是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换取一个善终

  • 刘邦放弃废长立幼,等于判定戚夫人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戚夫人是刘邦后期最为宠爱的一位妃子,当时刘邦和吕雉一年都见不上几次面,两人也逐渐疏远。不过刘邦打算废长立幼触动了吕后的神经,吕后之所以能容忍刘邦冷落自己,那是因为她觉得今后朝中的皇太后之位起码还是她的,如果换了太子那她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让刘邦打消这个念头。后来商山四皓亲自出面,刘邦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