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也是盗墓贼?

董卓也是盗墓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8 更新时间:2024/1/29 16:37:06

很多人知道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是盗墓贼,因为要供养军队,钱不够的话只有这种办法了,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董卓也是一个盗墓贼。盗墓贼盗墓肯定会选择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墓葬,那董卓盗过谁的墓呢?董卓盗墓是为了什么,也像曹操一样养军队?董卓的为人大家也知道,或许还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享受呢?

董卓进京以后,不久升任为太尉,掌握了汉朝廷军事大权。于是,他把少帝刘辩废为弘农王,不久又将他和何太后杀死,立了汉灵帝的小儿子刘协为皇帝,这就是汉献帝。董卓升任为相国,被封为郿侯,一切军政大权全部集于一身。董卓敢于废立皇帝,其他就没有什么坏事是他不敢干的了。杀戮平民冒充军功,纵容将士抢夺民女人妻,淫乱宫室,杀降、滥施酷刑以及把钱币铸小,以至于引起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如果这一切对于一个篡逆之贼,形同土匪的军阀来说都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话,那么,这个贵为相国、太师的人竟然还是个盗墓贼,这就有点儿让人吃惊了。没错,这个董相国董太师就是个盗墓贼。

董卓是率领着军队来到洛阳城的。本来,汉灵帝死后,宦官把持了朝政,大将军何进策划杀掉宦官,但少帝的母亲何太后不同意这样做。何进一意孤行,就把董卓等人招来,想利用这些人来逼迫太后,董卓就是这样堂而皇之的来到了京城。董卓还没有来到的时候,何进已经被宦官杀了,宦官段珪等人劫持皇帝到了小平津,董卓率领军队赶到北邙,将少帝迎接入宫。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被部下所杀,何进、何苗的军队都被董卓收编,董卓又收买吕布杀了丁原,吞并了他的军队,京都所有的军队都归了董卓,军权也自然落入董卓一人之手。

废了少帝后,董卓升任为相国,国家的武器库,戎衣铠甲以及皇室的珍宝都归董卓所有。本来,对于一个想当皇帝的人来说,这时候有了一切,剩下的事情应该是收拢人心,但董卓不但不这样做,反而纵容军队滥杀无辜,真可谓是倒行逆施,多行不义。在百姓节日祭祀聚集的时候,董卓的军队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抢夺了他们的财物,用他们的牛车载着准备回城。董卓把男人们的头颅砍下来,系在车辕和车轴上,车连车地向洛阳城归来,还说是进攻敌人获得大胜,高喊着口号进城。军队到了城门,就把那些头颅焚烧,还把掳掠来的妇女给士兵当婢女和小妾。

这样的暴虐行为,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仇视,也必然会引起人民的反抗。于是,地方州郡长官就利用人们的怨愤情绪起兵反抗董卓,而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是董卓自己任命的。比如说那个盟主袁绍,就是董卓任命的渤海太守。只是由于这些人多怀私心,人人都想保存实力,拥兵自重,而没有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董卓,才让董卓侥幸得免。但是,尽管这些人各怀鬼胎,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以讨伐董卓为号召。董卓知道,说不定有一天,哪一个诸侯有了势力,仍然会拿他董卓说事,进攻洛阳。董卓感到了时时的威胁,再加上坏事做多了,总害怕人家来杀他,所以心里始终恐惧不安,就决定迁都长安。

董卓这个人,他不把坏事做尽做绝恐怕就不是他董卓了,在他离开洛阳时,不但烧了洛阳的宫殿,还盗坟掘墓,把陵墓中的珍宝都盗挖出来。董卓就这样离开了洛阳,去长安继续他的罪恶。

一个堂堂的相国掘坟盗墓,是不是够奇葩的啦。

春秋时期伍子胥掘了楚平王的墓,是为了报仇,毕竟,父亲和哥哥都被这个楚王毫无道理地杀了。尽管如此,后来的人还是要骂他一个“鞭尸贼”,即便是有人要维护伍子胥,也只能说他根本就没有干过这件事情。

战国时期燕国的骑劫代替乐毅为伐齐主将,为了打击齐国人的意志,他将即墨城外齐国人的坟墓掘开,结果是被田单利用,即墨城里的人反而是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坚决要求出战。骑劫也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自己在混战中被杀,乐毅所得齐国七十二城迅速丢失,燕国从此衰落。

楚汉之争,刘邦说项羽掘了秦始皇的墓,目的就是为了诋毁项羽,那意思是说,你看项羽这个人有多坏,连人家的坟墓都要挖掘!大家当时打得旗号就是反秦,把秦始皇定性为暴君,是必须打倒的对象,就是这样一个人,坟墓也是不能挖掘的。事后证明项羽并没有那样做,但刘邦的目的却达到了。

古人的坟墓是动不得的,这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共同遵守的规则,它反映的是古人对先人的崇敬!让入土者安宁,这是大孝,也是一种共同遵守的秩序。要不然,为什么生人会有灭族之罪而刑律没有对死者的毁墓之条?反过来,盗坟掘墓却是大罪。董卓这样做,与其说是挖人家的坟,倒不如说是掘自己的墓。

董卓到了长安后,权力排场更大了,但他的死期也同样临近了。他为自己修建了一座郿坞城,城墙和长安一样高,还存放了三十年的粮食,说是篡逆成功了(当皇帝),就统治天下,不成功,就住进郿坞安享晚年。可是他不知道,天已怒,人怨重,一座郿坞城又怎能救得了他!董卓让吕布杀了旧主子丁原,收编了他的军队,控制了大权,王允又收买了吕布,吕布一个人就把他杀掉了。

吕布杀董卓,主簿田景奔向董卓的尸体,吕布又杀了田景。包括田景,吕布一共杀了三个人。可见,董卓已经成了独夫民贼。假如董卓能有点儿人味,那些护卫亲兵又怎能不尽责去保护他?正因为董卓坏事做尽,所以他死后,长安人才会相互庆贺。

一个相国竟然还是个盗墓贼,这事儿的确是够奇葩的了,但看看董卓的所作所为,如果再往深里想想,却又是一点儿也不奇怪。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晋文公一生堪称传奇,61岁即位还能带领晋国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晋文公应该是春秋时期,一生经历最为传奇的一位霸主。晋文公在位只有短短8年时间,就凭借自己的文治武功带领晋国称霸,更令人敬佩的是晋文公即位时已经61岁高龄。61岁在春秋时期绝对算是长寿之人,这样的晋文公到底是如何制霸中原的呢?晋文公早年经历十分困苦,被迫在外流浪19年,经历千辛万险才重回晋国,并且成为

  • 赵云真的不是五虎上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再说五虎上将的时候,都会自动把赵云带入,但是关于赵云的身份,却还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赵云其实本身能力也不怎么样,也没有过任何的战绩,所以他不能算是五虎上将。更有人认为,赵云本身就不是五虎上将,这种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如果赵云不是,那么谁又代替了他的位置?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

  • 南宫公主和亲,为什么用一位真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历朝历代和亲,首选的公主肯定都不会是真正的公主,而是临时拉过来封的和亲公主,她们的身份不一,但是却都成了公主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和亲公主。但是西汉的历史上,却有一个真正的公主做和亲公主,这就是南宫公主,她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和亲真公主,那么西汉为什么要用一位真公主来和亲呢?历史总是悲剧式的重演,

  • 历史上笮融怎么死的?笮融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多数朋友都不太了解笮融这个人物,笮融是东汉末年豪强之一,他生性残暴一生杀人无数,但同时又笃信佛教,据说还为发展佛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笮融曾在徐州和扬州一代,大肆修建豪华寺庙,铸造佛教,还招揽了不少信徒。但笮融的所作所为不是违背了佛教的很多信条吗?实际上这还是要分开来看。这次就为网友介绍下笮融

  • 昌平君为什么反秦?他如何同秦国结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昌平君熊启是楚考烈王的儿子,但他却在秦国当过相国,后来又被拥立为楚王反过来对抗秦国,其一生经历实属传奇。熊启本是秦庄襄王和秦始皇的大臣,后来受命平定嫪毐之乱,此后立功出任相国,并且深受重用。但等秦国攻占楚国都城以后,熊启似乎又燃起了他的楚人之心,便决定站在楚国这边对抗秦国。但楚国兵败如山倒,根本不是

  • 崇祯死在景山还是煤山?为何要选择上吊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死的也是很悲惨的了,他有心拯救这个濒临亡国的明朝,奈何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却还是没有办法,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的亡国之君里面,他的名声还算是比较好的原因。而崇祯据说最终自缢在景山,也有说是自缢在煤山,那他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自杀的呢?他为何要选择这种死法呢?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 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李道宗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道宗是唐初宗室名将,唐高祖李渊堂侄,李世民堂弟。他早年跟随李渊大破刘武周、王世充,并且灭东突厥、吐谷浑,还曾征战高句丽,为大唐统一立下显赫战功,可以说李道宗和李世民同为唐朝初期十分重要的人物。但李道宗的结局却不算好,他后来遭到长孙无忌还有褚遂良的陷害,导致含冤入狱,还被流放象州,最后是在途中病逝。

  • 齐襄公与文姜的关系,为何从兄妹变成情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齐襄公和文姜,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对兄妹,但同时,他们也是一对情人。这可就真的令人匪夷所思了,齐襄公和文姜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父亲却同样是齐僖公,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的确算是亲兄妹,怎么就成了情人呢?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文姜后来嫁给了鲁桓公,鲁桓公也因为得知了他们兄妹的事情而被齐襄公所杀。《左传》

  • 公孙大娘真的是舞剑高手吗?历史上真有公孙大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经常玩游戏的人或许对公孙大娘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吧,她是一些游戏或者一些小说里面会出现的一个人物,而对她的设定就是一位舞剑高手,甚至因此自立门派,名动天下。公孙大娘的背景设定在唐朝时期,那么唐朝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位舞剑高手呢?公孙大娘是否真实存在,历史上的公孙大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公孙大娘是唐朝初期的

  • 曹操一句话让曹丕饶了曹植一命,却也让曹魏陷入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一生儿子也不少,但最后有资格争储的只有曹丕和曹植。曹植文采天赋异禀,深的曹操喜爱,曹丕则是各方面更均衡一些,最后再三权衡曹操还是决定传位曹丕。不过曹操深知曹丕性格疑心太重,他担心曹丕此后还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弟弟,所以临终前再三叮嘱让他们不要兄弟相残。后来曹丕等于是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换取一个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