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生若只如初见什么意思?纳兰容若说的是自己表妹还是妻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什么意思?纳兰容若说的是自己表妹还是妻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58 更新时间:2024/1/26 8:07:58

很多女孩子在年纪不大,十五六岁的时候,对于一些唯美的画面,或者唯美的诗词,总是有很深的喜爱,比如像是人生若只如初见,总能有很多种想象的画面。而这句诗的作者纳兰性德,也就是纳兰容若,或许也曾经是很多人喜欢的一位词人。不过,诗人写诗总是会有一些事实根据,那么纳兰容若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他所说的初见,指的究竟是自己的表妹,还是自己的妻子呢?

沈宛,生于1668年,康熙年间著名的歌姬,也是江南著名的才女,沈宛还有一个名字就是青格儿,关于这两个名字其中有很多的故事,据说,沈宛是抗清名将沈均的女儿,沈宛的母亲是著名的才女肖婉,后来父亲战死,母女二人被鳌拜收纳,为了保住自己的女儿肖婉失身于鳌拜,之后便自杀了,鳌拜敬重夫妇二人于是将沈宛收为义女,取名青格儿。

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康熙四处打听青格儿的下落,这个时候的青格儿已经将名字改回了沈宛,居住在江南一所别致的小宅院中,这个时候不断有沈宛的诗词问世,沈宛就是青格儿的秘密不能瞒过纳兰性德,更加不能瞒过康熙,两个人都找到了青格儿,康熙指婚将青格儿嫁给了纳兰性德为妾。

沈宛生于1668年,浙江乌程人,是康熙年间江南著名的歌姬,也是著名的才女,在诗词歌赋上面颇有成就,沈宛与当时的大词人纳兰性德还有一段剪不清理还乱的爱情故事,沈宛的著有诗词集《选梦词》。另外在清朝的词录《众香词》中收录了沈宛的五首诗词,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沈宛诗词《长命女》。

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风雨飘摇的黄昏后,一个女子无所事事、感伤多多的场景。这首词的意境是非常清雅的,也是透着一丝寒意的,不仅仅是当时的气温不高,也是因为当时的人的情绪不高。

沈宛的《选梦词》中辑录了沈宛创作的大量的词作,据说沈宛写出《选梦词》的时候只有十八岁,纳兰性德因为看到了沈宛的《选梦词》而开始属意于沈宛,在沈宛的词中有“雁书蝶梦皆成杳”,从这里可以看出沈宛与纳兰性德可能书信交往了很久才见面的。抛却沈宛与纳兰性德的关系不说,我们来欣赏一首《选梦词》中沈宛的佳作。

沈宛是康熙年间江南的一名歌姬,也是江南地区享有盛名的一代才女,著有诗词选集《选梦词》,同时清代的诗词选集《众香词》中辑录了沈宛的五首词。沈宛的词哀婉幽怨,意境清幽,是非常不错的诗词。据说沈宛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结集出版了自己的诗词选集《选梦词》,纳兰性德见到了沈宛的诗词,从此属意于沈宛。但是沈宛结局却是凄惨的。

据说纳兰性德去世的时候沈宛已经身怀有孕。纳兰性德去世之后,沈宛非常难过,但是生活总是还要过下去,何况自己已经有了纳兰性德的骨肉。于是孤单的沈宛离开了北京城,重新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江南,并且生下了纳兰性德的遗腹子富森,纳兰富森是纳兰性德的第三个儿子。从此之后沈宛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所踪了。不知道沈宛的结局是纳兰性德生前是否想到的,也不知道沈宛这样的结局是否得到了朋友的同情与帮助。

现实世界里,透过《饮水词》——“彤云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你可以体会到,纳兰对于女性的想象是平等的“人”,他很少以女性自况,而是真切地在思念一位女性知音,难怪,胡适先生会觉得他是贾宝玉的原型呢。功名佳人,浮生一梦,然一切的“求而不得”却成就了他一颗剔透诗心。

曾有人提到过关于这一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后面几句的存在借用诸多典故大有迎合词牌之意,着实可以忽略不看,而“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句便是参透人间之情再好不过的解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难忘却的人间情,数来不过当初心头上的那第一个人,纳兰也同样如此。纳兰容若的第一位心上人便是他的表妹,关于纳兰表妹的流言颇多,两人青梅竹马,但无奈其表妹十五岁选秀入宫,后晋升为惠嫔,四年后(康熙二十年)又被晋升为惠妃,为康熙育有两子。史料上对这位惠妃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但从其约生卒年份可看出,这位惠妃确实与纳兰年龄相仿,相差无几,更有流言说纳兰曾为见其已入宫的表妹,打扮成喇嘛入宫一次,可惜二人终是有缘无分。而“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词最有可能的也便是写给其表妹,但愿还能如第一次见你一样,两人之心都不曾改变,也就不会有今日的相离与相弃。

至于纳兰一生中所谓的红颜,莫过于其通过好友顾贞观所结识的沈宛。纳兰虽出身于官宦世家,可他却与一般的贵族子弟大不相同,康熙年间八旗子弟奢靡之风便已开,而纳兰却与之不相投,那时的纳兰更中意于结交一些布衣才子、文人骚客,也因此与顾贞观、朱彝尊等人交情甚好。沈宛便是纳兰容若通过顾贞观结识的,而沈宛在当时也是江南小有名气的才女,著有《选梦词》等,可能因为才气相通,沈宛自然而然成为了纳兰的红颜知己。可惜他是在生命的末端与沈宛结缘,相识一年后,纳兰便去世了。可以说这段感情如果算是爱情,这段爱也是短暂的,所以“初见”大概并不会描述的是沈宛这位红颜。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初见”究竟是谁,终是无史料考证,也只能通过断续的细线拉扯寻觅,也或许纳兰真的只是慨叹于唐明皇与杨玉环长生殿里的盟誓,慨叹于谢朓闺怨抒怀的故人心,慨叹于班婕妤秋扇被弃的怨情有感而发,也或许在纳兰心中真的有一个表妹让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慨叹为何相爱又相离,亦或许那只是他对结发妻子这一生未能珍惜但愿重新来过的遗憾。

无论怎样,“人生若只如初见”已经广为流传了,大抵也是为了表达初见与初心,用时也多是感伤与回味,这样能流连于如此多的人心上的词大概也只有这独一份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玄霸为什么改名李元霸?是为了避讳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李元霸还是李玄霸?很多人受到小说的影响,一直认为历史上真的有李元霸这个人,但是后来得知,并没有李元霸,而李元霸本名叫做李玄霸,就以为历史上那个人物叫做李玄霸。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什么李元霸,也没有李玄霸,这本身就是一个小说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不过,既然是虚构的人,为什么还有两个名字?他究竟是叫李元霸还是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谁才是最强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李靖,可能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哪吒的父亲托塔李天王。实际上李靖在历史上是唐朝著名军事家,曾立下灭萧梁、破辅公祏、击灭东突厥等战功,李世民继位后曾命人在凌烟阁描绘出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李靖便是这二十四位功臣之一。而且要说这些功臣中谁是最强将领,恐怕还是李靖拔得头筹。李靖究竟有多厉害?不仅在神话中

  • 朱元璋月饼起义是怎么回事?和中秋节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当年带领的起义叫做斩白蛇起义,而历史上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个普通百姓出身,最终成为一个大统一王朝的皇帝的人,朱元璋也是通过起义才最终成为皇帝的,那你知道朱元璋领到过的一场起义叫什么吗?就是朱元璋月饼起义,月饼是中秋节的美食,难道说朱元璋月饼起义和中秋节有什么关系吗?关于元朝的谣言特

  • 战国时期拜六国之相的是谁?他如何说服六国合纵抗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后期,有一人曾用合纵之策联合六国对抗秦国,其人也是第一位兼佩六国相印的人,最后逼迫秦国军队15年内不敢踏出函谷关一步。这位拜六国之相的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苏秦。苏秦是鬼谷子门徒,专攻纵横之术,学成后游历各国多年,最后提出要想制衡秦国的发展,其余六国必须结成联盟。苏秦能说服

  • 鲁迅林徽因张爱玲为何都瞧不起冰心?她为什么成了民国文人最不喜欢的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现代人来说,民国时期是有非常多的文学大家,他们的很多作品流传于世,也一直都在教育后世人。但是,即便是我们眼中地位非常高的文学大家,他们之间也有一个“鄙视圈”,而在这里面,冰心是遭到了很多人的鄙视的,有很多人都不怎么看得起她,这究竟怎么回事?冰心到底为何让这些人那么不喜欢?

  • 张良为什么只排在功臣第六十二?为何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建立之后,作为皇帝的汉高祖刘邦,自然是要对曾经跟随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臣子们进行论功行赏。他自己也说过,有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帮助他很多,这三人也被后世称为“汉初三杰”。但是,萧何作为第一大功臣,排名功臣中的第一位,可为什么张良却只排在第62位?第二位是曹参,为什么他会比张良

  • 北宋宰相盛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盛度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盛度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盛度的仕途之路还挺励志的,从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一直做到了和宰相同权的枢密使。盛度从小勤奋好学,在26岁时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为官之路,当时宋朝内部党派纷争不断,盛度却能坚定立场,虽然中间几度起落,但最终还收获了不错的成就。多数朋友或许还不了解盛度这个人物,这次就为大家做个介

  • 三国曹魏重臣卫瓘为什么不出名?卫瓘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卫瓘是三国曹魏至西晋的重臣,曾参与灭蜀之战,并且平定了钟会之乱。卫瓘除了能够带兵大战,他还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书法家,被称为卫氏书派的奠基人。可能卫瓘能文能武的身份颠覆了很多人对三国时期武将的认识,其实在魏国像卫瓘这样的人并不少,曹操同样是文武双全。只是卫瓘和其他三国人士相比知名度低了不少,下面就为大家

  • 因为长得太帅被祖母爱上,最后成为国君的美男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对于长得好看的人,总是会有很大的好感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而就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被称为古代十大美男之一的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就是因为长得太帅了,被祖母惦记上了,而且还因此成为了国君,这还真的是很少见的事情。究竟宋文公有多帅,他的祖母又是谁,真的是他的亲祖母吗?中国历史数千年来,王位继承并非固

  • 明成祖朱棣为寻找建文帝下落,让郑和七下西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靖难之役后,朱棣成功击败建文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不过建文帝最后下落不明,俗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朱棣虽然称帝但依然对建文帝的失踪耿耿于怀,导致朱棣一度怀疑建文帝根本没死,而是成功出逃。有一种说法是说,郑和七下西洋其实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恐怕已经难以得知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