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如何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4/2/21 21:50:38

现在关于夏朝,最有争议的就是夏朝的真实性了,很多人怀疑的地方就在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过,毕竟这个朝代没有流传下来太多的文字证据,我们也无法得知夏朝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但其实,我们是可以从五个角度来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的,就算是这个朝代不叫夏朝,也一定有别的名字,也就是说,商朝之前必然有一个朝代的存在。

在很多的历史文献之中,都曾有记录过一次史前洪水的存在,而且各国历史都颇有默契,或以传说或以确切记载,都把这一件大事记录了下来。在我们认知的历史里,也有关于这一事件的了解,例如大禹治水。《尚书·典》中记录尧帝在咨询大臣谁可治理水患时,曾说道“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同样的文字还出现在《史记·夏本纪》,其中写道:“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这也说明但是确实存在一场洪水,而且和尧时期有关。

那么这一场洪水和夏王朝有什么关系?因为治理这一场洪水的大禹和夏王朝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古代传说之中,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不入,而且废寝忘食以天下为己任。也正是凭借这一功劳,大禹成为了新的首领。问题就出在这里,一般认知为大禹之后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夏朝正是由启开始。但现在考古学和历史学的不断研究下,夏的创始也许就在大禹时期,而并非启。启所开始的是“家天下”,这并不就意味着是他就是封建王朝的创始人。

地域划分维度

这一场洪水的来临,是当时的一场浩劫。大禹治水功劳而得以成为新的继任者,根据《史记》、《尚书》、《墨子》等等文献的记录,大禹治水的足迹踏遍黄河,涉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而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依旧留有很多关于大禹治水行动的遗迹,这时候便引出了夏王朝从禹开始的证据之一。《左传》记载:“芒芒禹迹,画为九州。”,九州是古中原的别称,是汉民族自古以来的活动地域概念。同样《旧唐书》记载:“禹画九州,周分六服,断长补短,止方七千,国赋之所均,王教之所备,此谓华夏者也。”,这段文献则更是把华夏的出现以大禹画九州开始,况且现在九州泛指古中国文明之始,这也说明大禹时期有了疆域划分。

国家形态维度

大禹的治水成功绝非一人之力,这一场洪水所蔓延的地区不只是一个地域,应该是各地域的氏族首联合之后同大禹率领而实现的。这一点从大禹足迹遍踏黄河、长江等流域就可看出。最早的国家形成所需要的正是部落的联合,这是产生国家的一个前提。各个氏族之间无血缘作为维系,却因一场洪水患难将各部落紧密联合在一起,这就不难发现大禹治水功劳得到认可,被推举成为首领的事实。

中央和地方管理维度

谈及国家之形成,另外一个需要证实的就是国家制度的出现。《左传·哀公七年》记载:“ 禹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是记录了大禹登上王位后,号召几万个部落首领会盟的场景,当然这并不足以证明这时候的大禹已经建立夏朝,但可以看出此时大禹已经具备王权在手。这时我们来参考另外一则文献,见于《国语·鲁语》中:“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这证明不但是大禹能够号召会盟,而且拥有绝对惩罚的权力。防风氏因迟到就受到惩罚,这也是佐证大禹不但是王而且掌握着生杀大权和其他部落的控制权。

进贡维度

同样的记录还有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裛,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遍访山河,因此称帝以后以天子自居,同时又设定了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等地域等级划分。在大禹所治理的王畿内(即五百里内)设为“百里采,二百里任国,三百里诸侯。”;这也是证明了当时大禹时期已经有了很明确的等级划分和地域管理制度。而且其中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大禹时期就已经有了“进贡”一说。

在《尚书·禹贡》中记载:“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其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以及“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两处。其一指的是四海皆需进贡赋税,而且分为了上中下三个等级。其二这是指中央之国赏赐土地和姓氏。从这两点上看,大禹时期确有国家形态的存在,这也正是“夏”所存在的证据。

军事建设维度

在禹之前,一直都是采取禅让来选取继承人。但是在《韩非子》当中却认为,大禹是依靠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了夏朝。这一点我们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承认的,那就是大禹时期的武器装备,和军队建设。《竹书纪年》记载:“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苖,有苖氏来朝”而在大禹征服有苗后,有写道:“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见《尚书·大禹谟》),其中干羽所指的就是盾牌和雉尾,所指的就是武器的意思。

同时在大禹的此次出征之前,大禹还曾做过一番号召,这犹如后来的“讨伐诏书”。这一段话被称为是“禹誓”: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其中大禹就提到了为何讨伐有苗氏,说清楚了有苗不朝,傲慢举动的原因。同时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同时有着相同记录的还有《墨子·兼爱》中的:“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也正是此能够证实大禹拥有军事调度权力,而且出征时有所号召,这也是认定一个国家形成的依据。

符合国家性质

恩格斯认为科学意义上的国家,应该具备“地域划分子民”和“公共权力建设”这两个方面的标准。而大禹时期的王朝是否真实成立,从这两个依据上是可以被认可的。在地域划分上大禹“分九州”,设立“五百里内外等级”,这些都是按照“地域划分子民”。同时各个区域要向中央之国纳贡,而中央之国则是分封土地和赏赐姓氏,这是公共权力的体现。故而说夏朝的确存在,即使不是叫“夏”,也无法磨灭当时存在第一个王朝的事实。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韩子高真的是男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皇帝是基本上都是男性,除了武则天之外,而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自然都是女性。不过,历史上却出了一个很特殊的“男皇后”韩子高。虽然说韩子高并非真的成了皇后,但是如果不是发生了一些事情,阻止了当时的皇帝,或许这样的事情还真的会发生。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皇帝又是谁,为什么喜欢韩

  • 魏吴蜀三分天下,各国的疆域面积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建立蜀汉后,也正式宣告进入三国时代,天下由魏、吴、蜀三国瓜分。不过虽然是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各国人口以及疆域面积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例如吴蜀的面积加起来还没有曹魏大,当时曹魏总领土大约有291万平方公里,东吴约145万平方公里,蜀汉最小只有107万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别说吴蜀想要战胜曹魏,那怕是自保

  • 清朝是从嘉庆帝开始走衰的吗?嘉庆帝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嘉庆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第十五子,在位一共25年。跟他父亲比这个时间不算多,毕竟乾隆是清朝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嘉庆帝继位初期并没有实权,乾隆虽然禅位,但朝中大权依然握在他的手中,等乾隆帝死后嘉庆才独掌大权。嘉庆帝对贪污痛恨欲绝,很快便处理了当时第一大贪官和珅,肃清吏治,但整体效果并不算很好。很多

  • 如何评价蒋琬费祎姜维?谁才是诸葛亮最好的继承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谁才是诸葛亮真正的,最好的继承人?诸葛亮北伐之后,虽然看起来是姜维一直在接替他的北伐工作,但这并不代表姜维就是诸葛亮最合适的最好的接班人。除了姜维之外,还有蒋琬、费祎二人,他们对于蜀汉来说也一样是很重要的。那么在这三个人当中,究竟谁才是最合适的,最好的接班人呢?公元234年之前的蒋琬蒋琬的名字在《三

  • 甘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甘肃名字由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甘肃在古代被称为“雍凉之地”,因为甘肃大部分都属雍州、凉州境内。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置了三十六郡,其中甘肃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到了西汉中期,汉武帝又设置了武威郡和酒泉郡,用来管理甘肃的西北部。到了北宋年间,西夏占领河西时设置了甘肃军司,这是“甘肃”之名

  • 北宋和南宋谁军事更强?北宋军事发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总给人一种军事很弱的感觉,其实宋朝也是为了避免像唐朝那样爆发各种叛乱,所以在军事上的管理十分敏感,导致重文轻武,等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限制住了。如果比较北宋和南宋的军事力量,肯定还是北宋更加强大一些,其实了解北宋的军事发展后,会发现宋朝初期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弱,甚至比辽国还要更强一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 甘宁为何在东吴得不到重用?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甘宁也可以算是一员猛将了,甘宁的能力可以说也是非常强的,而且甘宁前来投降孙权的时候,孙权也是非常高兴,对他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然而在此之后,甘宁却一直都没怎么得到过重用。这应该与甘宁的能力无关,毕竟他的实力是很强的,这是公认的,可是为何却总是得不到重用?难道与甘宁做人有什么关系吗?甘宁,字兴霸,是汉末

  • 窦太后为什么喜欢梁王?窦太后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窦太后是汉文帝皇后,汉景帝母亲。窦太后有两个儿子,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虽然刘启是长子,但窦太后更加宠爱刘武一些。赏赐给刘武的财物就不计其数,有窦太后当靠山,梁王开始大兴土木,出行的规矩堪比天子。其实窦太后希望汉景帝将来把皇位传给梁王,他自己在酒后也曾提起此事,但汉法有规定,天子之位只能传给长子、长

  • 孟子为什么遭受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起古代遭遇过宫刑的文人,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司马迁,司马迁因为李陵的事情,被汉武帝下令实施宫刑,但是却依旧完成了《史记》巨著,这种精神的确是非常人所能及,但其实,历史上第一个遭受宫刑的并非是司马迁,而是一个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孟子。孟子为何会遭遇这样的惩罚呢?中国夏商时制定的&ldq

  • 曹操没称帝为何是汉贼?曹操算不算汉室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在演义中就是一个汉贼形象,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丞相一路晋升魏王,离称帝仅一步之遥。不过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那这究竟还算不算“汉贼”呢?实际上东汉末年,汉室政权衰落已经无法挽回,曹操虽然做过不少残暴事,但对汉献帝还是比较克制的,不然汉献帝的皇位早就不保了。有人分析说曹操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