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左光斗的喉骨为什么被剔除?

左光斗的喉骨为什么被剔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14 更新时间:2023/12/18 17:59:29

古代朝廷之间,政党之间的争斗,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明朝末期,在魏忠贤只手遮天的时候,先不论魏忠贤是否真的死的不值得,死的冤,但是魏忠贤的手段却是真的够狠。左光斗是与魏忠贤对立的文人集团的官员,但是他却被魏忠贤剔除了喉骨,这简直比拔掉舌头更可怕,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是魏忠贤一生的噩梦。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话是简单的,可是,要产生这样的话所具备的条件是很不容易的凑齐的。众所周知,这是欧洲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的一句话。放在中国的古代,“以言获罪”是非常正常的事,是天经地义的,谁叫你嘴上没把门的乱说来着?有时候,甚至不说话都有罪,汉武帝时期的张汤就搞了一个“腹诽”,在肚子里说也不行。那么,你到底在肚子里说没说坏话呢?其实,你自己也说了不算,他说你说了,你就是说了。

所以,自古就有把管不住的舌头用大铁钉钉在柱子上,或者干脆割掉喂狗的传统,虽说有这些生动的例子,以及许多类似鲜活的警示,有些人依然管不住嘴巴。同时,古人也慢慢认识到舌头只是一个吐字器官,而喉是一个振动器官,在发音运动中占主导地位,是声源所在。因此,因言获罪所受到的惩处也升级换代了,不仅要小心舌头,还要小心喉骨。

明末的东林党人以“非君”为乐,以“批鳞”,也就是以批评皇帝为荣,有的还得到了“批鳞君子”的美名。皇帝是那么好批评的吗?自己管不住嘴巴,那么只好有劳朕来动手了。管你是什么人是什么居心。

尽管,东林党人是一批忠诚的皇权卫士,是虔诚的封建伦理纲常的躬行者,不是混蛋暴徒。退一万步讲,哪怕是混蛋暴徒,也得依法惩处,不能由着性子乱砍乱剁。可是,很遗憾,只有顺昌逆亡!先后被捕的有六名东林党官员,史称“六君子”,他们自然是要受尽酷刑的。杨涟死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魏大中在狱中折磨致死,肉身腐烂,仅余白骨;左光斗等人的尸身都已残破不全,爬满蛆虫。

在他们死后,为了向魏忠贤报功,锦衣卫镇抚司许显纯用刀子剔出他们的喉骨,放在小盒子里面,作为“验明正身”的证据呈于魏忠贤。“剔取喉骨”这种方式是从唐朝懿宗李漼开始的,作为处死三品以上官员的证明。魏忠贤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了,他面对喉骨,得意洋洋地说:“诸公别来无恙,还能上书否?”然后,魏忠贤们创造性地“炙灰下酒”,烧成骨灰,一起争吞下酒。

“剔取喉骨、炙灰下酒”,这种庆功方式,是颇为令人玩味的。魏忠贤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就因为喉骨生在仁人志士的身躯上,它能把思想变成声音,能提意见,发牢骚,有时还要骂人。喉骨可憎,它太意气用事,一张口便大声疾呼,危言耸听,散布不同政见;喉骨可恶,它太能言善辩,一出声便慷慨纵横,凿凿有据,不顾社会效果;喉骨亦可怕,它有时甚至会闹出伏阙槌鼓、宫门请愿那样的轩然大波,让当权者徘徊内廷,握着钢刀咬碎了银牙。”

魏忠贤们最恨、最怕的,恐怕就是东林党人的喉骨了,喝下泡有骨灰的酒,是为了解恨,做鬼也得让你们做一个哑巴鬼;更是为了压惊,魏忠贤们内心的虚弱、胆怯在他们的残暴、刻毒之中一览无余。魏忠贤们愚蠢而野蛮地以为,东林党人的铮铮铁语是从喉咙和舌头生发出来的,剔取喉骨、炙灰下酒,就一切都消停了。他们不知道,也不懂真正的声源在哪里。

他们并不知道这声源来自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追求,“杀身求仁”的崇高气节,来自于“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无畏勇气,来自于忧国忧民的博大心灵。关于这些,魏忠贤们永远也不会懂。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如何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关于夏朝,最有争议的就是夏朝的真实性了,很多人怀疑的地方就在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过,毕竟这个朝代没有流传下来太多的文字证据,我们也无法得知夏朝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但其实,我们是可以从五个角度来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的,就算是这个朝代不叫夏朝,也一定有别的名字,也就是说,商朝之前必然有一个朝代的存在。在

  • 韩子高真的是男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皇帝是基本上都是男性,除了武则天之外,而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自然都是女性。不过,历史上却出了一个很特殊的“男皇后”韩子高。虽然说韩子高并非真的成了皇后,但是如果不是发生了一些事情,阻止了当时的皇帝,或许这样的事情还真的会发生。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皇帝又是谁,为什么喜欢韩

  • 魏吴蜀三分天下,各国的疆域面积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建立蜀汉后,也正式宣告进入三国时代,天下由魏、吴、蜀三国瓜分。不过虽然是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各国人口以及疆域面积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例如吴蜀的面积加起来还没有曹魏大,当时曹魏总领土大约有291万平方公里,东吴约145万平方公里,蜀汉最小只有107万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别说吴蜀想要战胜曹魏,那怕是自保

  • 清朝是从嘉庆帝开始走衰的吗?嘉庆帝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嘉庆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第十五子,在位一共25年。跟他父亲比这个时间不算多,毕竟乾隆是清朝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嘉庆帝继位初期并没有实权,乾隆虽然禅位,但朝中大权依然握在他的手中,等乾隆帝死后嘉庆才独掌大权。嘉庆帝对贪污痛恨欲绝,很快便处理了当时第一大贪官和珅,肃清吏治,但整体效果并不算很好。很多

  • 如何评价蒋琬费祎姜维?谁才是诸葛亮最好的继承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谁才是诸葛亮真正的,最好的继承人?诸葛亮北伐之后,虽然看起来是姜维一直在接替他的北伐工作,但这并不代表姜维就是诸葛亮最合适的最好的接班人。除了姜维之外,还有蒋琬、费祎二人,他们对于蜀汉来说也一样是很重要的。那么在这三个人当中,究竟谁才是最合适的,最好的接班人呢?公元234年之前的蒋琬蒋琬的名字在《三

  • 甘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甘肃名字由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甘肃在古代被称为“雍凉之地”,因为甘肃大部分都属雍州、凉州境内。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置了三十六郡,其中甘肃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到了西汉中期,汉武帝又设置了武威郡和酒泉郡,用来管理甘肃的西北部。到了北宋年间,西夏占领河西时设置了甘肃军司,这是“甘肃”之名

  • 北宋和南宋谁军事更强?北宋军事发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总给人一种军事很弱的感觉,其实宋朝也是为了避免像唐朝那样爆发各种叛乱,所以在军事上的管理十分敏感,导致重文轻武,等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限制住了。如果比较北宋和南宋的军事力量,肯定还是北宋更加强大一些,其实了解北宋的军事发展后,会发现宋朝初期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弱,甚至比辽国还要更强一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 甘宁为何在东吴得不到重用?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甘宁也可以算是一员猛将了,甘宁的能力可以说也是非常强的,而且甘宁前来投降孙权的时候,孙权也是非常高兴,对他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然而在此之后,甘宁却一直都没怎么得到过重用。这应该与甘宁的能力无关,毕竟他的实力是很强的,这是公认的,可是为何却总是得不到重用?难道与甘宁做人有什么关系吗?甘宁,字兴霸,是汉末

  • 窦太后为什么喜欢梁王?窦太后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窦太后是汉文帝皇后,汉景帝母亲。窦太后有两个儿子,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虽然刘启是长子,但窦太后更加宠爱刘武一些。赏赐给刘武的财物就不计其数,有窦太后当靠山,梁王开始大兴土木,出行的规矩堪比天子。其实窦太后希望汉景帝将来把皇位传给梁王,他自己在酒后也曾提起此事,但汉法有规定,天子之位只能传给长子、长

  • 孟子为什么遭受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起古代遭遇过宫刑的文人,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司马迁,司马迁因为李陵的事情,被汉武帝下令实施宫刑,但是却依旧完成了《史记》巨著,这种精神的确是非常人所能及,但其实,历史上第一个遭受宫刑的并非是司马迁,而是一个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孟子。孟子为何会遭遇这样的惩罚呢?中国夏商时制定的&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