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的头颅有什么特别的?为何历代帝王要将其珍藏200多年?

王莽的头颅有什么特别的?为何历代帝王要将其珍藏200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5 更新时间:2024/1/25 21:24:25

说到王莽,我国历史上晋朝时期的一位浪漫主义的改革家,关于他头颅被收藏这件事可谓是传的沸沸扬扬,神乎其神。要追究起溯源,那就要从《晋书·张华传》中的一句话:“晋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库失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尽焚焉”,说起了。

晋惠帝元年五年,乃是公元295年,此时距王莽被诛的公元23年,已整整是272年之久。在《晋书·张华传》中,提及武库失火一事,致使历代珍藏的珍宝以及汉高祖刘邦斩白蛇所用之剑、王莽之头颅与孔子之鞋均被焚毁。后世学者在为王莽作传或评述王莽其人时,亦以此为据,以王莽的悲剧来警示后人。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王莽,近年来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标签:穿越千年的改革者。在评价王莽的问题上,众史家似乎并无太大争议,千百年来多用抨击指摘之词,将其视为篡汉的逆贼和荒唐的暴君。基于这种基调,王莽惨死,头颅被历代君王收藏,似乎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可是,如果我们在回顾王莽死时的惨状,或许还容易产生一种质疑:王莽的头颅,果真在乱世中存留下来了么?

我们不妨来看《汉书》中王莽之死的记载:“商人杜吴杀莽,取其绶。校尉东海公宾就,故大行治礼,见吴问:‘绶主所?’曰:‘室中西北陬间。’就识,斩莽首。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公宾就持莽首诣王宪。宪自称汉大将军,城中兵数十万皆属焉,舍东宫,妻莽后宫,乘其车服。六日癸丑,李松、邓晔入长安,将军赵萌、申屠建亦至,以王宪得玺绶不辄上、多挟宫女、建天子鼓旗,收斩之。传莽首诣更始,悬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汉书·王莽传》

通过这段史料,我们可以得知,杀王莽者是商人杜吴,为争功,校尉东海公宾斩下了王莽首级,随后士卒又将王莽尸体肢解,而王莽的首级被送到王宪处。后来,王莽的头颅又被悬挂在闹市,以示惩戒。结果,围观百姓纷纷击打王莽头颅,还有人将他的舌头割下来吃了。

显然,《汉书》中所载的王莽之死相当惨烈:其头颅几经周转,遭百姓一顿践踏,又甚至连舌头都被割走了。那么问题便来了:血肉模糊、面目全非的头颅,还会被珍藏起来么?亦或者说,用于示众的王莽头颅,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晋书·张华传》中的记载,其称晋惠帝元康年间的武库中,曾收藏有汉高祖斩白蛇所用的剑、王莽的头颅和孔子的鞋。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在记述武库失火时,还有一句话非常值得关注:“晋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库失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尽焚焉。时(张)华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晋书·张华传》

为何偏偏加上这一句呢?其实,这是一种隐喻,汉高祖斩蛇所用佩剑于武库失火时被焚,突然穿屋而飞,不知所踪。所指暗示的便是晋惠帝失德,国祚将不久矣。此处同时强调的还有王莽头颅和孔子之履一并被焚,也是这样的用意:

史家称王莽首级被百姓蹂躏或强调其被收入武库,都是意在强调引以为戒。此时武库失火,烧掉了这颗首级(当然,我个人认为此首级早已不存),自然也是指晋惠帝无道;同样的道理,孔圣人的鞋子也被列在被焚之物中,其用意可见一斑。

概言之,历史上王莽被诛后,其首级悬于闹市,遭百姓蹂躏,甚至舌头都被割走,足见其已很难保存。后人称历代帝王将其收入武库,多半也是种春秋笔法,或并无此事。因此,《晋书·张华传》称王莽头颅被焚一事,还应正确理解。至于网络中大肆宣扬,王莽首级被历代皇帝珍藏近三百年,当是曲解其意或夸大其词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韩信对数学的理解有多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秦朝末年,楚汉争雄,刘邦跟项羽是打得不可开交。当时韩信在刘邦的手下做事,他率领的1500名将士与项羽手下大将李峰交战。经过了一阵厮杀之后,双方都有伤亡,不过汉军稍占上风。李峰见势不妙,马上便下令全军撤退。韩信见到敌军撤退,于是便也整顿兵马返回了大营。当他们途径一个山坡的时候,忽有探子来报,说后方有

  • 东吴国力那么强大,为何陆逊不率军队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很清楚“益州疲敝”也还是坚持要北伐,利用了这“天下奇才”级别的军事才能,愣是把司马懿打的躲在营寨中不敢出来,高高挂起免战牌是动弹不得。甚至就连魏国的战士们都在嘲笑司马懿说:“害怕蜀兵就像是见了老虎似的。”尽管诸葛亮时运不济

  • 陈桥兵变在什么地方?是现在哪个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取代后周自立建宋的历史事件,那陈桥这个地方是现在的哪呢?当年赵匡胤率军从河南开封来到陈桥驿,而陈桥就是今天的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也就是在此地实行自己的兵变计划,当然赵匡胤能成功也是因为得到了一批武将的支持,不过很多人怀疑赵匡胤其实是早有预谋,但这其中的真相恐怕已经难以得知。下面

  • 朱棣开启明朝巅峰,却也为日后发展埋下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朱棣登基称帝后,使得明朝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了新的突破,算是把明朝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巅峰期。不过朱棣也并非十全十美的圣人,他有三大举措给此后的大明造成了一些隐患。实际上明朝的整个运作体系十分特殊,而且要比看起来更加顽强一些,朱棣在位22年,期间有功有过,此后的皇帝好像也没有一位能说是完全超越他的存在。

  • 项羽的一条腿有多值钱?杨喜又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末年,当初争霸天下的那些诸侯们,大多数都是以灭掉秦军主力的项羽为尊,逐渐退出了“天下共主”之位的争夺,但是汉王刘邦却没有放弃。刘邦带领着汉室大军与项羽在正面战场上抗衡,尽管多次被打的打败亏输,而且还好几次连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但还是依然顽强的坚持了下来。同时又让韩信、彭越

  • 范文程为什么恨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范文程是明清时期的人物,是一个汉人,但却是清朝的开国重臣,曾一度被看做是当时的文官之首。然而在范文程的眼里,对于亡国的明朝却并没有什么太深厚的感情,相反,他甚至是憎恨明朝的,这或许也就是他愿意在清朝做官,帮助满清的原因之一。那么,范文程为什么会恨明朝,当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范文程(1597年—

  • 周培公简介,周培公一生立有哪些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周培公是清朝官员,康熙皇帝的谋臣之一,可能多数朋友都是通过《康熙大帝》这部小说认识的周培公。在小说里,周培公入仕无门,后来在街头被康熙皇帝发现,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不过历史上周培公的确是依附显赫者才顺利入京,但这个人应该不是康熙。周培公虽然深得皇帝重用,但最后却落得一个被弃用的下场,也是表明

  • 唐顺宗李诵一生有多憋屈?在位仅六个月便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唐顺宗李诵是唐朝第十位皇帝,也是称帝经历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是唐朝位居储君时间最长的人,足足当了25年太子。唐德宗死后,李诵仅仅在位186天,就禅位于李纯,这屁股都还没坐热呢,就把皇位交给别人了。不过唐顺宗也并非自愿禅位,而是受人威胁,为什么唐顺宗就不能好好当这个皇帝呢?这跟当时的背景有很大关系,总之

  • 曹节身为曹丕妹妹为何诅咒曹丕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曹节是曹丕的妹妹,也是被曹操嫁给刘协的一个女儿,汉献帝的伏皇后死后,曹节就被立为皇后。不过曹节虽然是曹家人,可是成为皇后之后,却一心只向着汉献帝了,曹节面对自己的哥哥曹丕,说出过一些诅咒他亡国的话,这还真的是嫁出去的妹妹泼出去的水了。曹节是出于什么才对曹丕这样说,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还是因为她是真正忠

  • 赵武灵王怎么死的?为何他能看透赵国急需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赵武灵王是胡服骑射的推动者,也正是因为他带领赵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才使得赵国迎来一段强盛期。但赵武灵王最后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他遭遇沙丘之路,被活活幽禁而死。赵武灵王明白赵国目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改革,不然只有被吞并的份,而胡服骑射想要坚定实行,早期也并非易事,那赵武灵王究竟是如何改变赵国命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