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国忠和杨玉环什么关系?他与安禄山有什么矛盾?

杨国忠和杨玉环什么关系?他与安禄山有什么矛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209 更新时间:2024/2/21 19:06:19

杨国忠杨玉环,他们本是兄妹关系,但是却并不是亲兄妹,只是同样生在杨家而已。杨国忠所在的杨氏,正是东汉时期很有名的弘农杨氏,是太尉杨震的后人。而到了杨国忠这里,他早些年挺落魄的,后来因为杨玉环成为了玄宗宠妃,杨国忠也跟着飞黄腾达了,可他虽然身居要职,却从来没做过什么好事。而他也和安禄山之间有很大的矛盾,究竟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呢?

杨国忠杨贵妃两人是祖兄妹关系,两人同曾祖兄,关系很疏远,不属于直系亲属,杨国忠之前是一个市井无赖,品行不端,不学无术,吃喝嫖赌样样来,30岁的时候发愤图强,从军混前途,但是没有受到重要,后来被人举荐进宫,那时候的杨贵妃已经深得皇宠了,同时还有几位杨氏姐妹也受到了宠爱。

杨国忠溜须拍马将杨氏姊妹们伺候的服服帖帖,还沾亲带故。杨国忠在杨氏姊妹的帮助下,可谓是顺风顺水,女人的枕边风比任何表现都好用,加上杨国忠把唐玄宗吃的死死的,这在朝廷中还有能抵抗他的人。巴结还来不及呢,于此同时杨国忠与朝中权贵互相勾结,这也奠定了其在朝廷中的地位。

志大才疏的杨国忠凭借杨贵妃之力,继任右丞相兼管财赋收支,权倾天下。而这时,安禄山的军政实力已十分强大,也不把杨国忠放在眼内。大唐最有权势的将领和大唐宰相之间的对抗已无法扭转,一个手握重兵,控制了北方和东北的边镇;一个控制着京师和朝廷,于是,矛盾便开始向对抗演变。

实际上,玄宗虽然不过问政事,但也知道杨国忠是个草包宰相,所以,他宁可相信安禄山,也不愿意去相信杨国忠。杨国忠打定主意,要采取极端的手段,逼迫安禄山造反,以造成既成事实,取信于玄宗。这个不学无术的大唐丞相,为了一己私恨,开始把大唐带向一个苦难的深渊。

此时,身在范阳的安禄山收到身在长安的长子安庆宗密报,得知杨国忠派人包围了自己在京的住宅,暗中处死了自己的门客李超,既恨且惧。唐朝廷再派使者来时,他总是以生病为由,不出门迎接。即使相见也是盛陈武备,戒备森严,如临大敌。此刻,玄宗已经开始坐不住了。种种迹象表明,他一向信任的安禄山并非是忠心耿耿的臣子。但思虑了很长时间,玄宗都没有采取任何军事上的防范措施。安禄山本来一直感激玄宗的厚遇,想等玄宗死后作乱,但见杨国忠一心在置自己于死地,觉得已经危在旦夕,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起兵谋反。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安禄山造反是杨国忠逼的。

安禄山与杨国忠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恶劣。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杨贵妃受到唐玄宗的宠爱之后,由于爱屋及乌,杨国忠也开始飞黄腾达起来,更是升到宰相之位。由于杨国忠和安禄山二人都是新贵,同样得到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喜爱,但是杨国忠的发迹却要比安禄山晚得多。在安禄山已经升任平卢节度使后,杨国忠还没升到高官范围,于是安禄山根本瞧不起杨国忠。于是在杨国忠升任宰相之后,就经常找安禄山麻烦,且在看到自己无法制服安禄山之后,就开始时常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

二人矛盾进一步升级的激发点是唐玄宗听信杨国忠至言,召安禄山入朝试探。天宝十三年,唐玄宗召安禄山入朝,试探其是否有谋反之心。可是安禄山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早在这次试探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安禄山见到唐玄宗之后,就立即表明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反而在唐玄宗面前赢得了更高的信任。当然,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的矛盾却更加激烈,甚至一触即发。

杨国忠担任宰相之后,对安禄山的敲诈过狠,且有没有足够的手段能够控制安禄山,加上杨国忠担任宰相后的政治腐败,名声载道,于是安禄山发动了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原因出了杨国忠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安禄山手上握有重兵。唐朝的法律给了节度使非常大的权利,加上安禄山做了十多年的节度使,于是造成了他一个人掌管的兵力就几乎占据了唐朝所有节度使兵力总和的40%左右,这还不算安禄山私下招募的私兵,有如此大的地盘和兵力,加上安禄山的野心,造反是在所难免的。

或许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唐玄宗不收回安禄山手上的兵权?唐玄宗不是不想收而是收不回。就算安禄山自己想交兵权,在他手底下混了十几年的手下,估计就不会轻易的答应。十几年已经足够他们成为一个共同进退的利益共同体。加上有当年李渊的经历,凭借山西一隅之地取得天下,野心勃勃的安禄山心动也是可想而知的。综合种种原因,安史之乱的发生可能早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平阳公主为什么有三个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平阳公主和卫青之间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被封为平阳公主的公主不在少数,但是汉武帝时期的平阳公主非常出名,她是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她的一生一共嫁过三个丈夫,然而在她死后,却选择了与她最后一任丈夫合葬,然而卫青一开始身份十分低微,只是平阳公主家中的一个骑奴,还是私生子,后来才慢慢富贵起来。那么除

  • 太史慈竟然是一方诸侯?他的真实地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太史慈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多人大概都会非常敬佩他的舍生取义吧,印象中的太史慈应该是一个非常豪迈的人,他对于人生意义的言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不过他的身份,很多人只认为他是一位江东猛将,地位就算再高也是别人麾下的将军。但其实,如果真的从他的地位而言,或许他可以称得上是一方诸侯。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起来

  • 愉妃和乾隆皇帝关系如何?79岁依然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愉妃是乾隆皇帝贵妃,可能多数朋友了解愉妃都是通过影视剧,历史上对她的记载并不算多。愉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五阿哥的母亲,五阿哥从小勤勉好学,而且多才多艺,深得乾隆的宠爱,还一度要把五阿哥立为太子。只可惜五阿哥英年早逝,最终无缘皇位。愉妃和乾隆之间的关系也令人好奇,据说愉妃79岁高龄时还被乾隆翻过牌子,可

  • 乾隆真的培养专门盘核桃的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一个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到底如何,其实是很难说的,可能任何一个观点都会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比如有人说,乾隆曾经养过一些专门为他盘核桃的太监,说的煞有介事,用了很多看上去很专业的词汇,而这些恰好又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可能真的相信了。但也有人指出,这明明就是骗人的,同样也用了很多例子来进行反驳。那

  • 北宋极其重用宦官,为什么从没爆发过宦官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宦官原本只是专门服侍皇室贵族的官员,但有些朝代也会赋予宦官很多其他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用不好可能会刺向自己。例如东汉后期、唐朝后期、明朝等都出现过很严重的宦官专权事件,所以皇帝想要控制住这些宦官也需要一些手段。但北宋时期似乎是个例外,北宋就曾赋予宦官较高的权利,但从没爆发过宦官之乱

  • 虞翻为什么得不到孙权重用?一位被小看的三国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曾到东吴舌战群儒,好像整个东吴就没有口才厉害的人一样。实际上孙权身边也有很厉害的学者,虞翻就是其中一位。虞翻早年是王朗部下,后来转投孙策,他可谓是文武双全之人,而且还懂医术,连孙权都称虞翻“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但虞翻有个不太好的毛病,就是他的性格太直,对于任何事都不会轻

  • 吕后真的和审食其有什么关系吗?刘邦有没有被戴绿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对吕雉和审食其之间有不可告人的关系的传言深信不疑,认为,当初刘邦外出,家里无人照看,当时还不是吕后的吕雉,就与审食其有了非一般的关系,等到刘邦夺得天下,吕后与审食其也依然没有断了来往,而是一直背着刘邦偷偷来往。只不过,如何能确定这是真实的历史真相?吕后当年究竟有没有和审食其有私情?今天我们就

  • 朱棣为什么要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炽靠儿子赢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朱高炽是朱棣长子,但朱棣还是更喜欢次子朱高煦一些。朱高煦曾跟随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诸多战功,而朱高炽因为体型肥胖只能留守大本营。那为什么在这场储子之争中,最后反而是朱高炽胜出了呢?实际上,朱高炽虽然身体不如朱高煦,但他为人宽厚,言行识度,为以后的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朱高煦为了夺得皇位,不肯回到自己

  • 王安石游褒禅山为何半途返回?真是因为巨石挡路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游褒禅山记》作为课本上的一篇文章,不知道还有多少离开学校的人还记得呢?这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写,记载的是他与朋友们一同游览褒禅山时候的一次感想。然而在这次游览过程中,最让他感到后悔的,就是他们走着走着火光快要熄灭,可是路还是没有尽头,所以不得不选择退回来。虽然写明了原因,但是王安石真的就是因

  • 勾践如何对待功臣?看范蠡、文种下场便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越王勾践是春秋五霸之一,关于他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那勾践成功复国后,他是如何对待自己那些功臣的呢?勾践被释放回国后,重用了两位此后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范蠡和文种,其实从他们二人的下场就能看出勾践对待功臣的方式。越国灭吴后,文种自觉功高,最后被勾践赐死。而范蠡就懂得急流勇退,此后经商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