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黎逢参加科举迟到为何还能成为状元?黎逢人物介绍

黎逢参加科举迟到为何还能成为状元?黎逢人物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23 更新时间:2024/1/21 4:26:19

黎逢是唐朝中期科举状元,不过黎逢这个状元头衔来的比较具有戏剧性。当时黎逢参加考试时,因为一点事迟到了,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檐前设席应考,并且显得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这让当时的主考官感到诧异,感觉黎逢并非常人,便派人在一旁观看。结果黎逢的考卷果然让考官连连称奇,最后是被拔为状元。黎逢的经历也算神奇,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位奇人,一起来看看吧。

在学生眼里,没有比考试更重要的了,尤其是在古代,考上了立刻荣华富贵,考不上就只能穷困潦倒,所以没有人敢马虎,更没有人敢迟到。

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今天要讲的这位黎逢同学,就是因为迟到了,才幸运地拿了个状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考试已经开始了,突然从外面急火火地跑进来一个人。本科的主考官叫常衮,就是前面介绍过的状元常无名的侄子,也是状元。常衮把他拦住,问他来干什么,那人说:“老师,我是考生,早上有事来晚了。”

常衮看了看表,说:“现在考试已经开始了,不能再进去了。”

那人急得都快哭了,说:“大人,我真的是家里有事,不是故意迟到的,万望大人开恩让我进去吧,要不然我的前途就没了……”

常衮是个很善良的人,被他说得有点心软,就让下人搬了张桌子过来,让他在大门口答题。

这个迟到的考生,名叫黎逢,至于是哪的人,不好意思,史书上没说。(不光籍贯不知道,连他的出生日期和去世年龄都没留下,哎,这状元当的!)

过了一会儿,常衮闲着无聊,一抬头看见正趴在那儿答题的黎逢,就让下人过去看看他都写了些什么。下人过去看了一会儿,回来说:“大人,他刚写了个开头,‘行人徘徊,登秦原而游目。’”

本科的作文题目是《通天台赋》,常衮听了这个开头,没什么表情,说了句:“很平常嘛。”

过了一会儿,下人又过去看了两眼,回来念给常衮听:“见汉右之荒台,清风穆其尚在,翠华归而不回。”常衮听到这儿,脸色也好看了,说:“这还算不错。”

又过了一会儿,下人又回来念道:“对古情至,临高思来,拔蔓草以遐想,睹离宫而兴哀。”常衮连连点头,说:“写得太好了,这水平就是拿个状元也不为过!”

为了让黎逢安心写作,常衮还派了一个人过去专门端茶递水。

考试结束后,考官们挑出几份水平比较高的,一起交给主考官常衮,黎逢的卷子也在其中,但名次不是很考前。然而,常衮心里早已经先入为主了,怎么看都觉得黎逢的水平最高,就力排众议,把他定为状元。

其实黎逢刚到长安的时候,曾经找过大诗人韦应物,找他干什么呢?自然是想让韦大诗人给他引荐引荐,帮他提升一下知名度。韦大诗人就给他写了一首诗,其中写道:“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意思是黎老弟才华这么高,哪儿用得着我这个无名小辈来推荐呢?

这首诗写得很妙,表面上是不想帮黎逢,但在实际效果上却大大地帮了他一把。据说,黎逢还把这首诗专门裱了起来,天天扛着招摇过市。

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对他也很推崇,在《秦中吟·伤友》中写道:“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意思是一生不变的生死之交,我只听说过任公叔和黎逢这一对。其实老白是过谦了,他和元稹那些事儿,大家早都知道了,是比任公叔和黎逢更有名一百倍的一生好基友。

在《全唐文》中,收录了黎状元九篇赋,比如《人不学不知道赋》《贡士谒文宣赋》《贡举人见于含元殿赋》……从这几个名字也可以看出来,黎状元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谁该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晚年,大清国被西方的列强各种欺负,为了能够改变大清国被列为鱼肉的局面,光绪帝任用了大批的维新党派。由于这一次改革破坏了保守派的利益,因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老旧势力迅速给予了致命的打击,最终光绪帝被囚于瀛台,维新派领导康有为出逃海外。因只持续了一百零三天,故又称“百日维新”。

  • 华夏文明是如何传承的?起源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华夏也可称之为“夏”或是“诸夏”等等。这是古代居住在中原一代地区居民的自称。大约在50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着非常多的部落,这其中就包含了炎帝与黄帝的部落。而炎帝与黄帝部落,在后期通过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

  • 张郃和赵云哪个更厉害?为何说张郃不敢惹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是蜀汉五虎将之一,而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轮知名度肯定是赵云更胜一筹,不过比功绩和实力,这两人到底谁更厉害呢?很多朋友都喜欢把张郃和赵云放在一起比较,网上更是有种声音说张郃不敢惹赵云,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在演义中,赵云和张郃在长坂坡交过手,而此次战役正是赵云的成名一战,赵云理应也战胜了张郃。

  • 黄月英那么丑为何他不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很多有权有势的人,家里除了正妻,还有一些小妾,这些小妾相比正妻来说,身份地位都不高,更多的只是因为他们喜欢,或者是长得好看的,或者纯属带回来为了生孩子的,所以,正妻大多数只是撑门面,而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相传是一个丑八怪,这对于相貌英俊的诸葛亮来说,总让人觉得不是很般配,那后来诸葛亮有没有再纳妾

  • 为什么刘秀近乎完美,但是存在度却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刘秀的确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当时王莽终结了西汉,建立了新朝,颁布了一系列看似穿越一样的规章制度,但是出现了一个“位面之子”刘秀,重新改写了王莽带来的超前历史,另一方面,刘秀的为人也是值得称赞的,看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就知道,这是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人,这样的人原本应该

  • 周朝后宫妃嫔为什么规定是121人?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历朝历代的皇宫里面,后宫妃嫔一定是有的,但是至于后宫里面究竟有多少人,恐怕很多人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因为有时候妃子很多,有时候只有皇后一个人。而很多人认为,周朝时期的周王宫里,后宫妃嫔的数量有规定是121个人,这个规定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一定要是121人,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吗?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

  • 万历皇帝为什么不喜欢张居正?他们关系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他曾以内阁首辅身份,辅佐万历皇帝进行“万历新政”。但万历皇帝长大后,却对张居正产生了恨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朱翊钧小时候时,张居正便是他的老师,可以说两人一起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只不过张居正想要推动自己的改革时遭到了重重困难,他和万历之间也产

  • 南宋为什么连续三个皇帝都主动让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皇位对于古代的皇室子孙来说,恐怕是每个人都会觊觎的一个位置,人们为了权力杀的血流成河的事例不在少数,很多皇帝的继位,都是经历过一番腥风血雨的。虽然历史上禅位的皇帝也不少,然而在南宋时期,却有连续三个皇帝最后都是禅位,不当皇帝了,把皇位传给下一个人,他们难道是都不愿意当皇帝吗?他们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禅位

  • 张柬之晚年为何一再被贬?拥立李显有功最后却气愤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神龙元年,以张柬之为首的多位大臣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复辟李唐。后来张柬之拥立李显为帝,成为当时的功臣。但张柬之晚年却屡遭被贬,最后被流放泷州,气愤致死。当时张柬之已有81岁高龄,依然没能善终。他遭到韦后还有武三思的排挤,先是免去了他的宰相职务,任命为襄州刺史,但不久再次遭贬。李显没能保住

  • 华雄号称吕布之下第一人,他到底是如何被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里面的经典片段,就是关羽温酒斩华雄,只是热一壶酒的功夫,就把大将华雄斩落马下,可以说这样的关羽真的是让人钦佩。不过,华雄号称是吕布之下第一人,真实的历史上真的是被关羽这么轻易就杀死了吗?华雄究竟是怎么死的,又是死在谁的手上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段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曾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