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成王临死前为何请求吃熊掌?其实是为了拖延时间

楚成王临死前为何请求吃熊掌?其实是为了拖延时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96 更新时间:2024/1/16 23:20:51

楚成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47年。不过楚成王并非通过正常手段继位,而是弑兄夺位,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差不多。而楚成王晚年也遭到了报应,而且更加夸张,他是被自己的儿子商臣给活活逼死。当时商臣率兵将楚成王包围,逼楚成王自尽,楚成王却说希望自己能吃完熊掌后再死。当然楚成王这时候肯定没什么心情吃熊掌,他这样做也只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已。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不管两者双方的关系是什么,是陌生人、是好友、是兄弟,甚至是父子,他们之间都会发生矛盾,这些矛盾可能是日常之事的琐碎,也可能是关乎权柄的掌握。周朝虽然统治了华夏大地几百年,但是在后期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它都是属于摆设状态,“周室衰微”已经愈演愈烈,分封制的弊端也在不断放大。所以在周朝后期出现了春秋五霸,而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也渐渐出现了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因为分封制以及宗法制的影响,周朝的国土上大小诸侯国并存,他们趁着大宗周天子鞭长莫及、奄奄一息,随意的吞并其他国家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以图在这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这片土地上的霸王。所以说,在春秋时期,因为周室尚在,所以“大一统”的思想并没有在人们的脑中形成,这些诸侯霸王们唯一所想的,便是在众多诸侯中树立威信,建立霸位,从而成为诸侯中的领导者、“大哥大”。

楚成王:弑兄夺权、追夺霸位

楚国在那个时候还并没有战国时期那么强大,它的一切都还在发展,当时的楚成王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硬是将屠刀挥向自己的哥哥楚堵敖,从而夺得了楚国的大权,成为了新一代的楚国国君。他在将王位夺来后,第一步便是在国内国外广施自己的恩德,从而隐藏和洗刷自己弑兄夺权的不好形象;他还和一些诸侯国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从而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更好、更多的时间,较为有利的改善了他国对于楚国不好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各个诸侯国已经无视周天子的情况下,依旧积极的向周天子行臣子之礼,每年按时、按点的进贡,让周天子误以为其是“辅国良臣”,从而给了他“平定夷越各族动乱,以拱卫中国各国”的职责,楚成王得到后异常高兴。

很多人都非常不解,为什么楚成王累死累活,只是为了周天子的一句“平定夷越各族动乱,以拱卫中国各国”?

其实这便是楚成王的大智慧,因为周天子这句话便是给了楚国随意征讨其他国家“合法性”,这对楚国扩充实力,建立威信,是起着较好、较大作用的。正是凭借着这句话,楚成王在他在位期间,大肆镇压夷越各族,大力开拓疆域。先后灭亡弦、黄、英、夔等国,为他追夺楚国的霸主地位,提供了厚实的资本。

楚穆王:弑父夺权,扩大版图

不得不说的是,楚穆王和自己的父亲很像,因为他们不仅拥有相同的野心和韬略,而且都是通过弑杀亲人夺得大权。我认为楚穆王之所以政变的这么心安理得,是因为他的父亲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这就相当于在传位的时候,明明先祖说得是传“嫡长子”,可后来继位的几位皇帝皆不是“嫡长子”,这就为其他不是嫡长子、但具有夺权野心的皇子提供了理由和谈资。

在周朝的时候,各国是非常注重传统孝道的,并不是说儿子杀完父亲就没事了,是会受到一系列的道德谴责,如果严重的话,弑父者儿子的地位很可能会不稳定。可因为楚成王的位子本就来路“不正”,是通过弑兄,这就导致了楚穆王在去弑父的时候有了太多理由,以及没了弑父后的舆论压力,毕竟开此先河的本是他父亲,说的难听点,楚穆王完全可以将此次弑父政变粉饰为“为叔叔楚堵敖报仇而大义灭亲”。

在楚穆王夺得了权力后,他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积极的为楚国的发展做着贡献,他一面粉饰自己的弑父的暴行,一面在尽力改善楚国在城濮之战后造成的一系列弊端;积极调和内外政治的同时还不断发展本国经济,为后来其灭亡江国、六国以及蓼国等国、进一步控制和扩大江淮地区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楚穆王的政变、楚成王的要求

楚成王在壮年时,不顾众人反对将穆王立为储君,可是在楚成王四十六年,也就是在公元前六百二十六的时候想要将穆王的储君身份废除,改立其他人为储君。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楚成王一直犹豫不决。尽管如此,废立储君的事情还是传到了楚穆王的耳朵里,虽然此番言论还没有佐证,但是楚穆王很害怕自己的地位会被撼动,于是便询问自己的老师,老师为他设计套出了成王妹妹江芈“"啊!贱东西!难怪君王要杀掉你而立王子职为太子!”的话。

正是因为此话,使得楚穆王举兵发动政变,从而逼死了自己的父亲。

有趣的是,在楚穆王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包围楚成王的时,父子二人相互紧张的对持着。穆王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想要让成王上吊自杀,可成王却提出了要在死前吃上一只“熊掌”的请求。商丘没有应允父亲的请求,执意逼死了他。

其实关于熊掌的意思有很多:

首先便是普遍的“拖延说”。毕竟熊掌是极为珍贵的食材,而且在烹调上极其不容易,这一点与古代落后的烹调技术有关,所以这样的“不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楚成王拖延时间,从而实现自己的“反杀”。

可是楚穆王知道父亲的这一用意,所以便在后来拒绝了成王的要求,直接将其逼死了。

其次便是“抬手”说。“熊掌”里面有一个熊字,而楚穆王商臣的氏就是“熊”,所以据我推断,楚成王除了想要拖延时间外,还是在给楚穆王说隐语,从而请他间接的“高抬贵手”放过自己,但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好求饶,所以才用了“熊掌”一词代替。

不得不说的是,楚成王和穆王父子,真是做到了为权力不择手段,哪怕妨碍自己的是家人也在所不惜,但他们二人的继位皆为楚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真不知是幸还是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苏武的妻子是死了还是改嫁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苏武出使匈奴,结果却被扣押十几年,甚至汉朝很多人都以为苏武已经死在匈奴了,他能够在有生之年再回到汉朝,可以说真的是非常幸运了。而苏武在去匈奴之前,就已经成家了,然而他离开十几年,他的妻子最后是怎么样了?史书上说是改嫁,但是却有人认为是已经死了,只是写成了改嫁,这是为何?她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呢?苏武在匈

  • 中山国为什么也能称王?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因为这是一个很小的国家,而且战国基本上都是战国七雄的天下,其他小国基本上没有登场的机会,即便是有也都属于陪衬,所以少有人知道。不过,尽管中山国这个国家很小,但却也是一个能够称王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山国拥有这样的底气呢?中山国又是

  • 李世民开国功劳大于李建成,为何李渊坚持立李建成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和李建成会拔刀相向,以至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李渊是要付上责任的。虽然李建成是长子,但大唐开国功劳李世民远大于李建成,加上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也不是李建成能比的。发动玄武门之变,很多将领都选择站在李世民这边,难道这样的局面李渊都没有想到吗?只能说李渊在管理自己儿子方面太过疏忽,或者把事情想的太简

  • 陶谦三次让徐州于刘备,为什么刘备都没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当时的刘备,手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他的势力还是太弱了,所以徐州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就如同现在人们创业,首要就是需要一个能够落脚的地方,才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壮大,而徐州也不是刘备要过来的,而是陶谦要让位给刘备的,可是几次三番下来,刘备都没有接受,这是为何?刘备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才始终都

  • 安乐公主怎么死的?相当武则天亲手毒死父亲李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第七位女儿,据说安乐公主长相十分貌美,有着“大唐第一美人”之称。安乐公主不仅人漂亮,还有着十足的野心,以及残酷无情的手段。他在唐中宗时期想要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帝,逼迫唐中宗封她为“皇太女”,被拒绝后安乐公主竟然亲手毒死了自己的父亲。看

  • 西汉酷吏郅都怎么死的?窦太后为何处死郅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郅都是汉景帝时期酷吏,他是西汉最早用严刑峻法维护秩序的人。不过要对付这些豪强必须要拿出强有力的手段,不然根本毫无效果。可能后人对郅都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郅都的确为汉景帝做了不少事,或者说背了不少锅,但景帝最后却没能保住郅都。郅都因为得罪窦太后遭到罢免,然后以汉朝法律将他处死,其实郅都死的挺冤的,还让后

  • 秦国原本是春秋四强国之一,为何会在战国初期走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在战国初期并非一个强国,魏国、齐国、楚国国力都在秦国之上。不过秦国在春秋中期算是四大强国之一,秦穆公更是春秋五霸,那秦国到底是如何走衰的呢?其实纵看秦国的历史还是挺励志的,虽也出现亡国危机,但最后都是有惊无险,顺利挺过来了。经过商鞅变法以及六代国君的努力,成功让秦国一统六国,完成这番伟大的事业。

  • 五石散是什么东西?为何很多魏晋名士都喜欢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魏晋时期的历史的话,一定会知道“五石散”这种东西,这个听上去其实是有些像是某种中药的名字,但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魏晋时期有很多名士都喜欢吃这种东西,而且一吃就会上瘾,这样看来,这五石散似乎和现代的一些东西有点类似。但是,魏晋时期的五石散究竟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为什么会受到

  • 孙权为什么帮曹操围堵关羽?孙权堂弟发挥奇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不惜打破吴蜀联盟,也要联合曹操围堵关羽,实际上这是因为孙权已经感到了关羽的威胁。当时关羽在襄阳取得大捷,如果不及时阻挡关羽,看蜀汉继续壮大,这是孙权不能接受的。关羽也是没想到孙权竟然会单方面背叛盟约,最后败走麦城。在这场战役中,孙权的堂弟孙皎发挥了奇效,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孙皎到底是谁,下面就

  • 马超的一生有多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皇帝已经没有了实权,群雄并起,各方的诸侯和势力都在这乱世之中建立了一番功勋,而马超就是其中之一了。马超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跟随自己的父亲马腾在西凉一代多次征战,勇猛无比。之后还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差点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之后投奔刘备之后被封为了五虎上将,与关羽、张飞等人并列。而这样一个威名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