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的遗诏到底写了什么?真的是让扶苏继承皇位吗?

秦始皇的遗诏到底写了什么?真的是让扶苏继承皇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36 更新时间:2024/1/19 6:23:47

根据《史记》当中的记载,秦始皇嬴政在临终前,写下了让扶苏回到咸阳主持大局的遗诏,虽然没有明白写下让扶苏继承皇位,但是这样的安排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只是后来被赵高篡改,毁了秦朝的未来。不过,虽然《史记》是这样记载的,但是那份遗诏毕竟司马迁也没见过,究竟遗诏上面真的写了这样的话吗?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也最后一次巡行途中去世。五次巡行也是秦始皇行程最远、历时最长、最为壮观的一次。

秦始皇是巡行到平原津后病倒了,得了什么病历史上没有记载,《史记》记载死亡的日子是“七月丙寅”。由于病情不断恶化,他开始准备遗嘱。皇帝的遗嘱称“遗诏”。《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写给长子扶苏的信只有十二个字:“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内容非常简单,但这是皇帝的临终遗嘱,意义重大。

扶苏因在焚书坑儒时劝谏秦始皇而被贬到北边的上郡,负责监视指挥修建直道的蒙恬。秦始皇给扶苏所下遗诏的意思是:“把军队委托给蒙恬,到咸阳与我的灵柩相会,然后将我埋葬。”秦始皇大概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病不可能捱到回咸阳。如果死在巡行途中,遗体要被送回咸阳。秦始皇的巡行路线是从北边的长城经直道回到咸阳。蒙恬和扶苏所在的上郡就在这条路线上,让他们赶到咸阳与死去的秦始皇相见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秦始皇想将自己的灵柩和葬礼仪式都委托给扶苏,让蒙恬将军的军事势力作做的后盾。丧礼是在棺前举行一系列仪式,葬礼则是将棺埋入墓穴的仪式。在古代中国,丧礼同时也是太子即位皇帝的场合。埋葬时将棺埋入地下,用版筑夯实墓穴,在地上修筑坟丘。此前的建设工程是征发刑徒进行的,下葬则由征调的士兵完成。秦始皇原本也希望这件事由蒙恬率领的军队来完成。

总之,这份遗诏认可长子扶苏为秦始皇的继承人。

但是《史记》也记载,秦始皇临死前给长子扶苏的遗诏被赵高销毁了,在他死后,赵高伪造了两份遗诏,这对秦始皇死后的政治形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秦始皇死后,赵高、胡亥、李斯三人进行了秘密活动。他们将秦始皇在沙丘立的遗诏毁掉,伪造了新的诏书。伪诏有两个,一是立胡亥为太子,一是分别赐扶苏、蒙恬死罪。由于秦始皇已经死了,用秦始皇的玺印在新写的文书上封印并不是一件难事。

赵高等人用辒辌车(密闭的箱形车,通过开闭小窗调节温度)运载秦始皇的遗体,知道这件事的只有赵高等三人和近臣五六人。在秦始皇生前服侍他的宦者仍同乘一辆车,跟秦始皇活着时一样奉上膳食,并裁决上奏文书。他们载着秦始皇遗体,伪装成和秦始皇活着时一样,按照原来的路线继续巡行。巡行队伍从井陉穿过太行山脉,甚至特意北上到北边长城所在的九原郡,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开始散发出腐臭味。于是他们在车上放了一石(30千克)鲍鱼,以掩盖尸臭味。

秘密运送遗体的一行人,从蒙恬刚刚竣工的军事道路直道急速返回咸阳。这是秦始皇第一次走直道,却是在死后。在最后这段行程中,胡亥、赵高、李斯按照秦始皇活着时的样子侍奉已经死去的秦始皇,因此那些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秦始皇还活着。他们若能骗过同行的臣下,地方上的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他们在长城一定做出了威慑匈奴的举动—如果匈奴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越过长城来。骗过匈奴人后,一行人进入直道,一口气直奔咸阳。

赵高一行人是否经过扶苏和蒙恬所在的上郡呢?他们确实伪造了两份诏书,一份诏书立胡亥为太子,一份诏书派使者到扶苏、蒙恬那儿赐他们死罪。扶苏根本没有想到这时父亲已经死了,赵高他们以“扶苏曾向父亲进谏属于不孝之举”为理由,赐剑给他,扶苏毫不迟疑自杀了。蒙恬感觉事情蹊跷,被监禁在阳周。赵高一行回到咸阳后立即发丧,随后举行了大行的丧礼。皇帝死后尚未确定谥号时称“大行”。做了太子的胡亥即位,成为新的皇帝。“二世”是取代谥号的死后称号,胡亥当时的称呼就是“皇帝”,而眼前躺在灵柩里的秦始皇却是“大行”,他被正式埋葬后才开始被称作“秦始皇”。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遗诏内容是什么?为何会被赵高轻易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虽然成就一统全国的霸业,却没办法使得秦朝千秋万代。没想到秦始皇最后遗诏竟会被赵高、李斯擅自篡改,不仅将原本的继承人扶苏给逼死,还使得赵高成了秦的实际掌权人。其实对于秦始皇来说,他应该知道立嗣这件事对于整个大秦会有多重要,全国刚刚统一,如果不能顺利完成交接,恐怕这个政权便会被轻易瓦解。所以说秦始

  • 宣华夫人陈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宣华夫人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宣华夫人陈氏是南北朝时期陈宣帝女儿,封宁远公主。等隋朝灭陈后完成统一后,陈氏被选为宫女,后来成为隋文帝的嫔妾。隋文帝非常宠爱陈氏,甚至是冷落了文献皇后。等隋文帝身体抱恙他便封陈氏为宣华夫人。不过宣华夫人后来被卷入仁寿宫变,隋文帝驾崩后,隋炀帝又将宣华夫人再次请入宫中。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宣华夫人这个人

  • 王翦灭赵只用了30万人,为什么伐楚要60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赵国可以说是秦国非常棘手的一个对手,尤其是长平之战,可以说是战争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战役,而且赵国很难打,即便是经历了长平之战那样的重创,后面还能继续和秦国对抗。不过,面对这样的对手,灭赵之战却只用了30万,但是面对另一个打过,楚国,王翦却坚持要带60万人,难道楚国比赵国厉害这么多吗?秦朝灭楚的战争,

  • 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手中逐渐走衰?魏惠王错用两位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后,魏国迅速崛起成为中原一大霸主。等魏惠王即位后,魏国国力正处于鼎盛时期,对于周边国家拥有绝对的压制力。不过到了魏惠王执政中后期,魏国接连败给齐国、秦国还有楚国,导致国力开始走衰,魏惠王在位52年并没能将魏国的强势延续下去,反而是让魏国陷入衰败。其实这跟魏惠王错用了几位人才有关,庞涓和公叔痤

  • 汉景帝明知杀了晁错七国不会退兵,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设立的各个诸侯国,在他后辈的时期,就想着要削掉他们的权力和地位了,毕竟如果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这么多诸侯并不是一件好事,会分散掉皇帝的权力。汉景帝时期,就因为这件事情爆发出了七国之乱,而一部分根源就是在于晁错提出的削藩这件事情。而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汉景帝明知道杀了晁错其实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拜为丞相,丞相是当时最高的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成都称帝后,诸葛亮直接升为丞相,负责主持朝政。蜀汉的官职也是承袭汉朝,不过东汉为了加强皇权不设丞相,只有西汉才有丞相。曹操当时担任丞相属于特例,一般太傅、三公最大,只不过三公虽然是最高官职但并没有实权。刘备称帝后还是决定采用丞相一职,所以诸葛亮当时已经达到了最高官位。等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更是权

  • 盘点太平天国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我在读书的时候还有学过这段历史。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时候,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些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那些不为人知

  • 齐国率先称霸,为何没有提出一统天下的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齐国是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诸侯国,齐桓公更是春秋五霸之首,当时齐国国力要远胜其他诸侯国,为什么齐国内部却没人提出一统天下的战略呢?秦国能够一统六国,成为最后的赢家,也是因为秦国早早便有这样的计划,后来奋六世之余烈终于完成了这个伟大的事业。如果齐国能早点有这样的想法,会不会使得东周提前结束?只可惜等待齐

  • 清朝长白山为什么封了?长白山藏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长白”二字寓意着长相守,对爱情美满的向往。早在4000多年前的书籍中就有对长白山的记载。在清朝时期,顺治皇帝下令封锁长白山,不允许外人进入山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和文化圣山,当时清军刚入关,他们认为自己的龙脉就在长白山,

  • 逍遥津之战后,为何孙权选择把矛头指向荆州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东吴和蜀汉原本一直是结盟关系,直到孙权私下联手曹操夺取荆州击杀关羽,盟友关系也随之破灭。不过孙权为什么突然把矛头指向了荆州关羽呢?实际上在逍遥津之战后,孙权便更改了对外策略。张辽仅以八百将士,两次大破吴军取得胜利,化解了合肥之围,也让张辽名震天下。但对于孙权来说,想要继续把曹操当成主要对手似乎过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