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手中逐渐走衰?魏惠王错用两位人才

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手中逐渐走衰?魏惠王错用两位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71 更新时间:2024/1/19 11:18:13

三家分晋后,魏国迅速崛起成为中原一大霸主。等魏惠王即位后,魏国国力正处于鼎盛时期,对于周边国家拥有绝对的压制力。不过到了魏惠王执政中后期,魏国接连败给齐国、秦国还有楚国,导致国力开始走衰,魏惠王在位52年并没能将魏国的强势延续下去,反而是让魏国陷入衰败。其实这跟魏惠王错用了几位人才有关,庞涓公叔痤便是其中两位,魏惠王究竟错失了怎样的良机呢?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完成了对魏国的统一,由此历经250多年的魏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然而在战国初期魏国却是七国中“第一强国,”中原五国无一人敢于它抗衡。魏文侯时期任用李悝变法,开创了魏国“财货甲兵之强大”的局面,一举奠定了魏国称雄七国的地位,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更是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可是这一切来得快去得也快,在此之后魏国先后"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繁荣昌盛几十年的魏国一蹶不振,直至于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值得一提的是,在魏惠王时期曾经有另个人力主灭秦,假如魏惠王能够听信此二人的言语,趁着秦国内忧外患的机会一句灭秦,不仅能够轻易得到关中几百里土地,而且还很有可能完成对中原的统一。奈何魏惠王当时看不起弱小而贫穷的秦国,两只眼睛只专注于称霸中原的野心,最中导致了“兵败于齐秦而魏弱”的局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下面咱们就来详细地叙说一下。

灭秦第一人庞涓

魏国之所以能够称霸中原大地,庞涓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庞涓在魏国的地位仅次于魏惠王之下,可是他对待秦国的态度与魏惠王却大径相庭。魏王虽然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但是眼光却是非常的短浅,总是将贫穷弱小的秦国不当一回事,可是庞涓却认为秦国是魏国的“致命威胁,”如不趁其衰弱的时候将其吞并,以后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河西之战后他当时曾给魏王指出了灭秦的两点原因,第一国君秦献公身中毒箭而亡,秦国朝野混乱不堪,第二秦孝公刚刚即位,秦国贵族、世家各怀鬼胎。奈何魏王仅仅是表面上答应了庞涓,实际上却没有做出任何的行动,以至于给了秦国军民喘息的机会一举变法成功。

分秦第一人公叔痤

河西战场上与秦军交手最多的乃是大将公叔痤,因此他对秦军的战力、国情了解得非常清晰,再加上自己的学生卫鞅提出的“秋守春战”的策略,让公叔痤认为“分秦”乃是灭秦最好的手段。他当时对魏王说:秦国乃是半农半牧民族,朝野尚武之风非常浓厚,全国军民上马便是兵,因此想要一举歼灭秦国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而分秦却是很好的一个手段。先在函谷关外封锁秦国与中原的往来,秦国的经济必然会遭到致命打击,不出几年秦国的国力将面临难以为继,此时再集结东方六国的兵力讨伐秦国,六国分秦必然是轻而易举。可是魏王却急功近利,直接与其余五国商定分秦策略,最后不仅联盟没有结成,还与中原五国结下了梁子。

为何说河西之战后,魏国最有机会灭秦和分秦呢?具体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点秦献公在位23年秦国便打了23年的仗,频繁的战争早已经让秦国穷的底朝天了,府库空空、民无粮征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二点河西一战秦献公中箭身亡,虽然秦孝公顺利即位,但是主战派却在暗地里支持赢虔,以至于秦国内部分成了两派。经济穷困、政治分化如果在此时对秦国下手,相信以魏国的综合国力无论是“分秦”还是“灭秦”皆能取得成效,可是昏庸的魏王却因为各种原因与小利错失了良机。

之后的事情就是魏国为了图谋中原霸业而远征赵、韩两国,被齐国抓住了机会通过“桂陵道和马陵道”的埋伏,一举歼灭了围攻数十万魏武卒。商鞅变法成功之后秦国新军挺进河西之地,没有了强大的魏武卒军队,魏国再也不是秦国的对手了,从此一蹶不振直至被秦国灭亡。战国初期,魏惠王如果听信此二人的话,秦国早已灭亡,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有自己观点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景帝明知杀了晁错七国不会退兵,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设立的各个诸侯国,在他后辈的时期,就想着要削掉他们的权力和地位了,毕竟如果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这么多诸侯并不是一件好事,会分散掉皇帝的权力。汉景帝时期,就因为这件事情爆发出了七国之乱,而一部分根源就是在于晁错提出的削藩这件事情。而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汉景帝明知道杀了晁错其实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拜为丞相,丞相是当时最高的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成都称帝后,诸葛亮直接升为丞相,负责主持朝政。蜀汉的官职也是承袭汉朝,不过东汉为了加强皇权不设丞相,只有西汉才有丞相。曹操当时担任丞相属于特例,一般太傅、三公最大,只不过三公虽然是最高官职但并没有实权。刘备称帝后还是决定采用丞相一职,所以诸葛亮当时已经达到了最高官位。等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更是权

  • 盘点太平天国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我在读书的时候还有学过这段历史。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时候,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些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那些不为人知

  • 齐国率先称霸,为何没有提出一统天下的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齐国是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诸侯国,齐桓公更是春秋五霸之首,当时齐国国力要远胜其他诸侯国,为什么齐国内部却没人提出一统天下的战略呢?秦国能够一统六国,成为最后的赢家,也是因为秦国早早便有这样的计划,后来奋六世之余烈终于完成了这个伟大的事业。如果齐国能早点有这样的想法,会不会使得东周提前结束?只可惜等待齐

  • 清朝长白山为什么封了?长白山藏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长白”二字寓意着长相守,对爱情美满的向往。早在4000多年前的书籍中就有对长白山的记载。在清朝时期,顺治皇帝下令封锁长白山,不允许外人进入山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和文化圣山,当时清军刚入关,他们认为自己的龙脉就在长白山,

  • 逍遥津之战后,为何孙权选择把矛头指向荆州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东吴和蜀汉原本一直是结盟关系,直到孙权私下联手曹操夺取荆州击杀关羽,盟友关系也随之破灭。不过孙权为什么突然把矛头指向了荆州关羽呢?实际上在逍遥津之战后,孙权便更改了对外策略。张辽仅以八百将士,两次大破吴军取得胜利,化解了合肥之围,也让张辽名震天下。但对于孙权来说,想要继续把曹操当成主要对手似乎过于吃

  • 李义府为什么支持武则天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武则天当年想要当皇帝的时候,其实是非常难的,有众多大臣都表示反对,毕竟对他们来说,皇帝怎么可以是一个女人?而且唐朝的江山,李姓的皇帝,换了一个外人不就像是改朝换代一样吗?然而在众多大臣中,却还是有一个李义府,他是支持武则天称帝的,这是为什么?李义府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样支持她?有史

  • 朱元璋称帝后如何对待他的乡亲?一首《凤阳歌》道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朱元璋称帝后肯定忘不了自己的老家,一般开国皇帝也会对自己的乡亲有些特殊待遇,朱元璋也想了一个办法,却让凤阳百姓越过越差了。导致凤阳民间还流传过一首民谣,内容表达了对朱元璋称帝后的不满,十年有九年荒。朱元璋究竟是出了一个怎样的政策导致凤阳反而不如以前了呢?下面

  • 李祖娥身为北齐皇后,为何最终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皇后虽然看上去非常高贵,后宫之主,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皇后都能拥有“母仪天下”的威风,比如说生在北齐这样一个禽兽王朝的皇后李祖娥。北齐王朝在历史上一直都被看做是禽兽王朝,做出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禽兽不如,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李祖娥又是怎样的命运?为何她最终选择了要出家呢?

  • 杨四郎结局怎么样?杨四郎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杨四郎是杨业四子,天生俊朗,武艺高强,据说是当时京师众多少女心中的理想郎君。杨四郎年少叛逆,他的父亲和母亲时常对他不认可,这也使得杨四郎有了忍辱负重的性格,而杨四郎也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不过杨四郎只是民间传说人物,他的真正原型是宋朝官员王继忠,如果了解王继忠一生的经历就会发现他和杨四郎有很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