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昭宗为什么是唐朝最惨皇帝?唐昭宗结局是什么?

唐昭宗为什么是唐朝最惨皇帝?唐昭宗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98 更新时间:2024/1/12 23:56:07

唐昭宗李晔是唐朝第19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时间。唐昭宗继位后,唐朝已经步入衰落,但他依然全力铲除杨复恭势力,讨伐西川、河东藩镇,希望能复兴大唐。虽然唐昭宗消灭了田令孜,并且重挫李克用,但唐军也损失惨重而且兵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朱温做大做强,也为唐朝的灭亡埋下隐患。唐昭宗被很多人称为是唐朝最惨皇帝,最后无奈受限于宦官,被朱温弑杀。

导语:如果历史仅仅是文字,就失去了现场的惊心动魄,如果回首历史仅仅是浮光掠影,我们将会错过上千年的精彩,天下三分浓缩古今血战全谋,魏晋风流潇洒尽在竹林七贤。南北分界宛如乾坤混沌初开,读唐诗宋词盛世流芳!看元朝一阵邪风只识弯弓射大雕,看明朝名师辈出,跨清朝潮港建銮华夏终归人民会!这里有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这里有善恶各异的人生百态,这里有流传千年的爱恨情仇,这里有你我的过去和将来!在历史里行走和思索,从三国到元清,带你重返一千七百年的中国历史!

唐昭宗李晔是一个非常聪明并且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曾经发誓要复兴王朝。但是那时的唐朝已经是积弱难返,回天无力了。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李晔是怎么被称为悲剧皇帝的。

光化元年(公元898年)8月,韩建因惧怕李克用和朱全忠前来闹事,将昭宗送回长安。昭宗这次出奔,历时一年有余,将自己赖以依靠的护卫禁军和宗室诸王全部丧失。自此以后,昭宗即位之初的雄心壮志已丧失殆尽,再没有勇气和藩镇及宦官进行较量,只好在纷扰不宁的动乱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中,听天由命,随波逐流。

这时,朱全忠和李克用的争夺更趋激化,战祸连年不断。朱全忠加紧扩充地盘,渐渐占有中原大半,成为实力最强的一个藩镇。宰相崔胤引朱全忠为援,积极策划摒除宦官势力,杀掉了一批宦官。宦官集团亦不甘心失败,勾结李茂贞,藉以抗衡。昭宗夹在朱全忠和李茂贞中间,只有唯唯诺诺的份儿了。左军中尉刘季述,曾和韩建谋杀诸王,担心祸事将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和其它大宦官密商,准备废掉昭宗,拥立太子,再引凤翔和华州两镇为援,挟制四方诸藩镇,以确保自己的权势。

昭宗自华州返京后,因志不得申,心情抑郁烦躁,喜怒无常,以游宴来消磨时光。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五日,昭宗在皇家苑囿中打了一天猎,至夜又在苑中狂饮,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返回宫内。灯光烛影之中,仿佛看到已死的宦官杨复恭以及左军中尉刘季述带了一批武士,正张牙舞爪向自己扑来。不由大惊,急忙拔剑猛刺,将他们砍倒在地后,才回寝宫,倒头睡去。谁知这只是昭宗酒后幻觉,倒霉的是几个侍从宦官和宫女。

第二天,太阳已升得很高了,昭宗寝宫的房门还没有打开。刘季述料知发生了大的变故,到中书省找到宰相崔胤说:“宫中出了非常事件,做大臣的不能不管,我们是内臣,希望能允许随机处理。”说完,调集禁兵千人,闯人宫内。了解到昨夜发生的事情的全部经过后,不禁心中暗喜,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正好借此发难。他马上退出宫去,召集朝廷大臣,将宫中之事述说一遍。最后厉声说:“皇上的所作所为,已不能再行治理天下,废昏立明,前朝不乏其例。为国家大计着想,这不能说是逆乱。”

随后,把文武官员召到宫中,指着几具血淋淋的尸体,让每个人都在废帝署状上签名画押。崔胤无奈也只得随众签了字。刘季述将状书核对了一下,然后,带领禁军,大声呼喊着拥进宣化门。刚到思政殿,就逢人便杀,一直冲到昭宗寝室乞巧楼下。昭宗睁开双眼,见刘季述已破门而人,后面跟着恶狠狠、手持刀剑的士兵,酒早已被吓醒,不觉从床上滚落下来,爬起来往后就跑。

刘季述上前,一把将他按在座上,拿出百官署状给昭宗看,并说:“陛下懒于政事,朝野都希望太子监国,请陛下到东宫去颐养。”昭宗已顾不得皇帝的体面,赶紧认错求饶说:“昨天与众卿喝得高兴,没想到喝得过多,铸成大错,今天后悔也晚了。”刘季述瞪着眼睛说,“这件事不是我们要这样做,现有百官签名,众怒难犯,请陛下立即前往东宫!”皇后何氏见情势危急,保全昭宗性命要紧,赶紧上前说:“陛下您就照中尉的话去办吧。”随即从御案上取下传国玉玺交出。

刘季述喝令小宦宫,将昭宗和皇后扶上一辆辇车,拉到东宫少阳院。刘季述也随同到来,手里握着一柄银杖,象教训儿子一样地训斥昭宗:“某日某时,你不听我的话,某日某时,你又不照我的意思去做。”说一条过失,就用银杖在地上画一条横线,横线一直画了几十条。

最后恨恨地说:“你罪已至数十,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说完,转身走出来,亲自用一把大锁将院门锁上,又将铁浆灌人锁孔,派禁兵在院墙四面严加防守。在院墙上凿了一个小洞,每天从这里输送饮食。其余如钱帛纸笔等,一律不给。进人寒冬腊月,阴风怒号,天气冷得滴水成冰,院内无法取暖,嫔妃也无多余的衣服、被褥,冻得她们手足尽裂,哭叫声直达院外,不绝于耳。昭宗整日呆呆木木,早已不存生望。

唐昭宗就是被那个日趋不堪的朝代所遗弃的才者。网友们觉得呢?

结语:历史,是茶余饭后的欢乐、是与人论道的谈资,也能“以史为镜”发人深省。在学习历史后增加一些厚重感,沉浸在历史之中,享受内心的平静。体验到厚重的历史并不沉重。圣主的英明,昏君的愚蠢,谏臣的气节,战将的韬略,名士的机敏,隐士的风骨,总有一样能打动你。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可以穿越到唐朝,成为唐朝的诗仙李白杜甫,你是否又能大挥一笔,写出精彩的诗文篇章,历史是非常精彩的艺术,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内容!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锦衣卫待遇如何?历史上锦衣卫并没那么威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近几年,和锦衣卫有关的影视剧是越来越多,很多观众也是对明朝的这个神秘组织感到好奇。当年朱元璋创立锦衣卫是为了收集朝中的各种情报,因为朱元璋称帝后疑心越来越重,不再信任任何人,所以便建立锦衣卫直接和皇帝对接,并且赋予他们很大的权利。不过锦衣卫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威风,越到明朝后期这个群体的存在感越低,

  • 程昱为何得不到重用?曹操如何评价程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程昱是曹魏名臣,也是魏国开国元勋之一。程昱早年曾率军抵抗黄巾军,后来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成为曹操身边的一位谋士。程昱能文能武,既可以出谋划策,也能带兵打仗,但程昱在曹操手下始终没办法占据主导位置,也就是得不到重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曹操对程昱也并非100%的放心,曹操是如何看待程昱,对他又有怎

  • 汉景帝曾经答应把皇位传给弟弟,为什么后来反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的事情也不少,或者说上一任皇帝死后,下一任皇帝并不是先帝的儿子,而是他的兄弟,这样的事情不算少见,赵匡胤赵光义就是如此。而在汉朝时期,汉景帝曾经答应过母亲窦太后,将来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也就是窦太后更疼爱的小儿子,可是为什么又反悔了?古代不是讲究君无戏言吗?古时人们最为

  • 萧皇后一生嫁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美女自然是不少的,除了四大美女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说都是以美貌著称的,其中有一位堪称是历史上出嫁次数最多的皇后,也就是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人称萧美娘。据说她一生一共嫁了六次,这六次分别都是嫁给谁了?为什么萧皇后会有这样的命运,隋炀帝死了之后,她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萧皇后经历了5次婚姻,隋炀帝的皇

  • 武则天男宠张昌宗和上官婉儿真的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成为皇帝之后,还有两个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而其中,相传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之间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关系,上官婉儿也是在被武则天发现之后,在脸上刺字,却没想到又是因此让上官婉儿显得更加妩媚,甚至还成了一种流行的妆容。究竟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上官婉儿和张昌宗之间真的有什么关系吗?上官婉儿是大唐御史,是

  • 历史上锦衣卫真的那么风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面看到那些锦衣卫,好像每一个都是武功高强,而且极其风光的样子,面对那些违反了规定的人,可以随意处置,不管走到哪里都让人敬畏。不过,这毕竟只是影视剧里面的锦衣卫,你知道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吗?真正的锦衣卫,恐怕他们过得日子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2010年的春节,甄子丹

  • 明朝末年为何流寇泛滥?大臣杨鹤是如何对付流寇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杨鹤是明朝末年大臣,杨嗣昌的父亲。明末流寇泛滥,并且已经威胁到了大明根基,杨鹤曾向崇祯提出,他认为流寇都是因为饥荒才会变得越来越多,所以他觉得对付流寇应该是以招抚为主、追剿为辅。杨鹤的策略起先有了一定成效,但能用于招抚的资金却远远不够。有人评价杨鹤是一名正直的好官,但一意主抚也要看当下国力能否承担。

  • 宰相写了青鹅两个字,为什么就被武则天处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很多时候即便是同样的一句话,但是因为断句、读音、重音的不同,就会读出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意思。武则天时期,因为当时的宰相裴炎写下了“青鹅”两个字,就被武则天下令处死,可是这两个字怎么看都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武则天仅凭这两个字就把宰相杀

  • 文种帮助勾践复国,为什么又被勾践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重视知恩图报,别人帮过自己的恩情一定要报答,因此历史上才有那么多美好的历史事件,可是这种情况在君臣之间似乎很难存在,尤其是君主作为受恩的那一方,似乎臣子效忠自己是理所应当,很多时候在事成之后,不仅不赏赐,甚至还会将臣子杀掉,正所谓兔死狗烹就是如此,比如帮助勾践复国报仇的文种,最终还是被勾践赐死了

  • 明朝五军都督府有哪些权利?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五军都督府是明朝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的总称,也是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后来朱元璋将大都督府分为五个机构,权不专于一司,兵权对于皇帝来说能分散就不要放在一人身上。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之间也能起到相互牵制、监督的作用,那这两个军事机构究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