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应熊怎么死的?孝庄皇后曾为他求情

吴应熊怎么死的?孝庄皇后曾为他求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19 更新时间:2024/2/11 20:44:32

可能很多朋友都是通过《鹿鼎记》了解的吴应熊,小说对于吴应熊的描述是,相貌英俊,步履矫健,一出场便有着将门风范。历史上吴应熊在孝庄皇太后的主持下娶了建宁公主,实际上这只是一起政治婚姻。但吴三桂反清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康熙耳中,最后吴应熊和吴世琳都被康熙所杀。据说孝庄皇后还曾替吴应熊求过情,但并没有奏效。历史上真正的吴应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在《康熙朝》中,吴应熊被擒获的时候,跪在孝庄面前,孝庄对他的评价是“你有罪,但是没有错。”

直到吴应熊夜袭皇宫刺杀孝庄失败被擒拿,吴应熊也认为他的父亲吴三桂虽然“英雄盖世”,但是仍然不是朝廷的对手,不是孝庄的对手,所以反清是错误的举措,不应该反清。但是既然吴三桂决定“举义”了,他也就只能夜袭皇宫,刺杀孝庄,配合父亲,争取唯一的胜算了。

吴应熊所表达的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尽孝就不能尽忠了。所以表面上吴应熊从孝庄的内心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谅解。

都临被砍头了,吴应熊和孝庄早已成敌我关系了,两个人却都还在演戏,可见清初各种政治关系错综复杂。

孝庄对“三藩”的基本态度就是笼络,然后慢慢地熬死它,因为当时康熙比吴三桂唯一大的优势就是比他年轻,比他有时间。

然而就在康熙和吴三桂矛盾日益凸显的时刻,吴应熊作为皇亲国戚,一直到孝庄面前去探听虚实,甚至直接赌咒发誓吴三桂不会反叛,并阐述吴三桂是“大清功臣、大明国贼”的既定事实因素。

但实际上,吴应熊在京城可没有闲着,朝廷三品以上的命官,无人不每年大把收受吴家的银子 ,彼此默契地为吴三桂说话,站位。

吴应熊和吴三桂多年父子分离,长居北京,实际上是清廷扣其为质子。但是正是吴应熊在京城多年的活动,才使得吴三桂对京城的虚实了如指掌。

所以棋运无形,每件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明明你以为自己握住别人的把柄,结果却不曾想把柄却也占住了你的手,甚至渗透牵制住到了你的胳膊。

当吴三桂派人通知吴应熊准备逃离北京的时候,吴应熊将儿子吴世霖交给来人带走,自己选择了留下刺杀孝庄,为吴三桂谋得胜算。其实选择留下就是抱着必死之心。

所以吴应熊总的来说,非贪生怕死,无情无义之辈。但最终他只是吴三桂和康熙之间斗争的牺牲品。

而康熙的决定虽然青涩甚至带着很大程度的不成熟。但是可见其年纪虽轻,但急于乾纲独断之心,无人可以阻拦。

这边厢提出朝议撤藩之事,那边厢吴应熊去坤宁宫孝庄那里打探虚实。孝庄一边安抚吴应熊,别看朝臣们怎么说,皇上是不会撤藩的。但是立马打脸,朝里立马传出康熙宣布撤藩的命令。

吴应熊联合起隆在宫内发动叛乱,想趁乱刺杀孝庄和康熙,结果失败被俘。康熙杀他其实更多是为了表面撤藩的决心。

本身吴三桂反,吴应熊作为质子,也就是死;更况还有谋逆之罪?

在剧中,回避了一个史实,那就是吴应熊是顺治的妹妹和硕建宁公主的驸马爷,也就康熙的姑父。这本身是有亲戚关系在的。

但是在剧中,孝庄一句“我原本打算把三公主嫁给你,日后让你继承平西王。”把这个既定史实给否定了,这样一来避免了康熙杀吴应熊时的人伦道德窘境。但是政治斗争是残酷的,必要时,根本不存在亲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孙皎和甘宁有什么恩怨?孙皎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孙皎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中郎将孙静第三子。在演义中,孙权准备派出吕蒙对荆州发起突袭,当时吕蒙还缺一位副将,孙权提议让孙皎担任,却被吕蒙拒绝,称这样可能会造成行军不睦。那孙皎和甘宁到底有什么恩怨呢?孙皎在东吴也属于一名悍将,但他曾因为一些小事和甘宁发生争吵。不过历史上两人最后化解了矛盾,而且结下深厚友

  • 尧舜禹禅让是虚构的吗?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对上古时期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又非常高的评价,这种将自己首领位置让给有才能的人,而不是给自己的后代的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而且很多人也对此深信不疑。只不过,如果真的认真较真的分析的话,或许尧舜禹之间所谓的“禅让”,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真的有过禅让吗,真实情况

  • 桓玄之乱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晋朝时期,虽然也算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但其实实质上是非常乱的,各种势力纷纷出现,依然是动乱不堪,其中就有一次很有名的桓玄之乱。桓玄乃是桓温的儿子,桓玄作为东晋将领,结果却起兵叛变。不过,每一次的叛乱必然是有原因的,不知道桓玄为什么要叛变呢?桓玄之乱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桓玄又是什么结局?桓玄(369年—4

  • 秦淮八艳之一马湘兰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马湘兰是秦淮八艳之一,秦淮八艳肯定很多人都知道吧,这些女子们虽然身处风尘之中,但是她们本身的性格、特性却非常令人敬佩,她们的才情也不是常人能比,如果身为男子,必然会有一些报效国家的人才,只可惜在古代,身为女子,纵然有再多的才华,想要为国效力却也没有办法。马湘兰作为秦淮八艳之一,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秦始皇曾经想过禅让?为何后来没有实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和禅让这两个词,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不沾边的,历史上或者传说中的禅让,是尧舜禹时期的事情,据说他们考察了继承人,将自己首领的地位让给了并不是自己后代的继承人,被后人所称赞,但是秦始皇怎么也会想到要禅让呢?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秦朝,难道也要让给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吗?这件事情史书上又是怎么记载的?

  • 秦穆公并没有称霸中原,为什么却被列入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史记索隐》中将秦穆公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但秦穆公并没有称霸过中原,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称霸西戎,这样的功绩为何也能入选五霸之一呢?实际上《史记索隐》对于五霸的评选并非全看战功,还有为人的考量,秦穆公在仁义二字上可以说是被人敬仰的典范人物。秦穆公帮助晋文公夺取国君之位,两国实现交好,但晋文公死后两国联

  • 西施本名施夷光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施夷光,肯定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如果说西施,就一定是无人不知的了吧?其实,施夷光就是西施,这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因为我们叫了很多年的西施,所以一定都以为西施就是她的本名了吧?那么,施夷光到底是不是西施的本名呢?既然有本名为什么又被叫做西施呢?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

  • 为什么说李林甫口蜜腹剑?如何公正评价李林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李林甫是唐高祖李渊堂弟的曾孙,属唐室宗亲,也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不过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差评。李林甫身上最明显的一个标签就是“口蜜腹剑”,这个成语也是因他而生。李林甫独揽大权后开始排斥贤才,而且重用胡将,安禄山便是其中一位。所以安史之乱的爆发,以及唐朝

  • 秦桧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连皇帝也拿他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秦桧是南宋早年著名奸臣,也是对外战略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宋高宗时期,秦桧建功拜相,但一年后遭到弹劾,后来秦桧再度为相,并且深的高宗的宠信。但秦桧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开始权倾朝野,连宋高宗都感到了威胁。秦桧为官期间,奉行称臣、割地、纳贡的议和政策,而且他大力打击抗金将领,利用一切手段排除异己,只为巩固自己

  • 曹丕处死甄宓之后,为何还传位给曹叡?不怕他记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甄宓最终的死因,并不是因为和曹植有什么关系,事实上他们也没有什么私情,而是因为甄宓对于曹丕有一些怨言,传到了曹丕的耳朵里。然而在甄宓死后,曹丕还是将甄宓的儿子曹叡立为继承人,为何他要这样做呢?曹叡知道自己母亲的死因,难道他不怕曹叡会记恨自己吗?曹叡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众所周知,三国的是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