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皎和甘宁有什么恩怨?孙皎生平简介

孙皎和甘宁有什么恩怨?孙皎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52 更新时间:2024/2/20 9:28:32

孙皎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中郎将孙静第三子。在演义中,孙权准备派出吕蒙对荆州发起突袭,当时吕蒙还缺一位副将,孙权提议让孙皎担任,却被吕蒙拒绝,称这样可能会造成行军不睦。那孙皎和甘宁到底有什么恩怨呢?孙皎在东吴也属于一名悍将,但他曾因为一些小事和甘宁发生争吵。不过历史上两人最后化解了矛盾,而且结下深厚友谊,能够擒获关羽,拿下荆州,孙皎算是立了大功。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一个势力的发展不是一个人就能带动的,需要众多人才在岗位上各司其职,如孙坚、孙策、孙权,他们身边也有着许多同族陪伴。本篇就来聊聊孙皎jiǎo,字叔朗。

孙皎是孙静之子,前一阵已经写过孙静了,孙静是不怎么在意仕途上的发展,而他的儿子孙皎就不一样了,他参与了众多战事,而且在孙权阵营中地位不低。至于孙静的另一个儿子孙暠就更激进了,他在孙策逝世后试图夺权,不过被虞翻劝退了。

孙皎一上来就被任命为护军校尉,领兵2000人,这放在孙策时期已经是核心将领的待遇了,至少孙皎的起点比较高,或者说在此之前的记载遗失了。他多次领兵对抗前来攻打濡须的曹军,在此期间立下不少功勋,他所率领的兵马也被称为精锐。

“是时曹公数出濡须,皎每赴拒,号为精锐”——《三国志·孙皎传》

接下来孙皎凭功迁任都护、征虏将军,也是接替程普去都督夏口。又赶上黄盖、孙瑜先后逝世,孙皎也接收了他们留下的兵马,孙皎也就拥有了自己的奉邑,可以自行安排官吏。

但是黄盖有个儿子黄柄,即便是黄柄年幼也不应该兼并他的部曲。如成当、宋定、徐顾逝世后,孙权就准备把他们的兵马都给吕蒙,但是吕蒙就拒绝了,因为这三人还有子嗣,只是年龄较小,吕蒙上书三次孙权才收回成命。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三国志·吕蒙传》

孙皎在夏口都督任上乐善好施,结交了一批人才俊彦,他与诸葛瑾的交情最好,此外还有刘靖、李允、吴硕、张梁等人,孙皎对他们倾心相待,委任了各方面事宜,他们也为此尽心尽力。孙皎曾命人去魏国边境俘虏了一些官吏、女子,换掉衣服又送回去了,同时下令“我们要诛杀的是曹氏,百姓又有何罪?从今天开始,不要再攻击魏国的老弱百姓了”。

随着战乱的持续,边境十室九空也属于常态,孙皎想得也挺好,主动释放善意,江淮百姓有不少因此归附江东了。孙皎与甘宁曾因小事闹过矛盾,有人去劝说甘宁,但是甘宁表示“虽然孙皎是宗室,但大家都是臣子,就能随意侮辱人了吗?我是来为明主效力,而不是来受人侮辱的。”

孙权为此写信责备孙皎“都说三十而立,听说你和甘宁喝酒时侮辱了他,我不是要偏袒他,而你应该宽容大度些,人谁不会犯错呢,重要的是知错能改,你要好好反省呀”,同时孙权派出了诸葛瑾去劝架,孙皎收到书信后就道歉了,开始与甘宁交好。

当吕蒙要突袭南郡时,孙权准备让孙皎、甘宁分别担任左右督,但是吕蒙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您要认为孙皎行就应该用他,要是认为我行就应该用我。”吕蒙还以周瑜、程普闹矛盾举例,当年攻打江陵就受到影响了,因此孙权任命吕蒙为大督,孙皎作为后援。

孙皎也确实参与了夺取荆州,他与孙权一起出兵前去抵挡关羽了。其实蒋钦的资历是比吕蒙、孙皎都老的,只是吕蒙后来居上,此时在军中影响力较大的也是吕蒙、蒋钦、孙皎这三人,不过他们随着疫病爆发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全交代了。

“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於益阳。”——《三国志·吴主传》

宗室子弟,倾心尽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尧舜禹禅让是虚构的吗?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对上古时期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又非常高的评价,这种将自己首领位置让给有才能的人,而不是给自己的后代的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而且很多人也对此深信不疑。只不过,如果真的认真较真的分析的话,或许尧舜禹之间所谓的“禅让”,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真的有过禅让吗,真实情况

  • 桓玄之乱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晋朝时期,虽然也算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但其实实质上是非常乱的,各种势力纷纷出现,依然是动乱不堪,其中就有一次很有名的桓玄之乱。桓玄乃是桓温的儿子,桓玄作为东晋将领,结果却起兵叛变。不过,每一次的叛乱必然是有原因的,不知道桓玄为什么要叛变呢?桓玄之乱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桓玄又是什么结局?桓玄(369年—4

  • 秦淮八艳之一马湘兰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马湘兰是秦淮八艳之一,秦淮八艳肯定很多人都知道吧,这些女子们虽然身处风尘之中,但是她们本身的性格、特性却非常令人敬佩,她们的才情也不是常人能比,如果身为男子,必然会有一些报效国家的人才,只可惜在古代,身为女子,纵然有再多的才华,想要为国效力却也没有办法。马湘兰作为秦淮八艳之一,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秦始皇曾经想过禅让?为何后来没有实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和禅让这两个词,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不沾边的,历史上或者传说中的禅让,是尧舜禹时期的事情,据说他们考察了继承人,将自己首领的地位让给了并不是自己后代的继承人,被后人所称赞,但是秦始皇怎么也会想到要禅让呢?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秦朝,难道也要让给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吗?这件事情史书上又是怎么记载的?

  • 秦穆公并没有称霸中原,为什么却被列入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史记索隐》中将秦穆公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但秦穆公并没有称霸过中原,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称霸西戎,这样的功绩为何也能入选五霸之一呢?实际上《史记索隐》对于五霸的评选并非全看战功,还有为人的考量,秦穆公在仁义二字上可以说是被人敬仰的典范人物。秦穆公帮助晋文公夺取国君之位,两国实现交好,但晋文公死后两国联

  • 西施本名施夷光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施夷光,肯定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如果说西施,就一定是无人不知的了吧?其实,施夷光就是西施,这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因为我们叫了很多年的西施,所以一定都以为西施就是她的本名了吧?那么,施夷光到底是不是西施的本名呢?既然有本名为什么又被叫做西施呢?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

  • 为什么说李林甫口蜜腹剑?如何公正评价李林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李林甫是唐高祖李渊堂弟的曾孙,属唐室宗亲,也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不过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差评。李林甫身上最明显的一个标签就是“口蜜腹剑”,这个成语也是因他而生。李林甫独揽大权后开始排斥贤才,而且重用胡将,安禄山便是其中一位。所以安史之乱的爆发,以及唐朝

  • 秦桧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连皇帝也拿他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秦桧是南宋早年著名奸臣,也是对外战略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宋高宗时期,秦桧建功拜相,但一年后遭到弹劾,后来秦桧再度为相,并且深的高宗的宠信。但秦桧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开始权倾朝野,连宋高宗都感到了威胁。秦桧为官期间,奉行称臣、割地、纳贡的议和政策,而且他大力打击抗金将领,利用一切手段排除异己,只为巩固自己

  • 曹丕处死甄宓之后,为何还传位给曹叡?不怕他记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甄宓最终的死因,并不是因为和曹植有什么关系,事实上他们也没有什么私情,而是因为甄宓对于曹丕有一些怨言,传到了曹丕的耳朵里。然而在甄宓死后,曹丕还是将甄宓的儿子曹叡立为继承人,为何他要这样做呢?曹叡知道自己母亲的死因,难道他不怕曹叡会记恨自己吗?曹叡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众所周知,三国的是个英雄

  • 吕不韦为什么用千金换一个字?他的目的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有《吕氏春秋》这部书,也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做一字千金,说的就是吕不韦在这本书完成之后,告诉天下人,谁能够改动一个字,就送给他千金。虽然说对于大商人吕不韦来说,千金算不得太大的一笔钱,但是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改动,这千金当然也就没有花出去。不过,吕不韦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