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灭六国找了哪些理由?秦灭韩原因让人无语

秦始皇为灭六国找了哪些理由?秦灭韩原因让人无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76 更新时间:2024/2/12 23:06:21

秦始皇在举行成人加冕仪式后,便正式接管朝政大权,开始计划灭六国一统天下的计划。此后秦国花了9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在秦始皇39岁时实现了统一大业。不过秦国在灭六国前,也需要为自己找一个动手的理由,不然还不好向天下人交代。那秦国当时是找了哪些理由呢?现在回头来看,感觉这些理由都挺无语的,秦国真想动手,其他诸侯国恐怕连呼吸也会变成错误。

先秦时代的战争,无论是不是正义,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即必须“师出有名”,出兵必有正当理由。

春秋时代,非常讲究师出有名,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仅遭到列国耻笑,而且还会为手下将士不齿。战国时代,礼崩乐坏,战乱四起,但出兵依然要有理由,随便起兵攻打别国,这跟疯子一样,士兵心理也过不去,这种战争就很容易失败,比如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莫名其妙的攻打赵国,最终惨遭失败。

那么,关东六国实力较弱,根本兴不起主动挑衅秦国念头的情况下,秦始皇攻灭六国时,秦国又找了什么奇葩理由呢?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灭韩,拉开了攻灭六国的序幕。韩国最弱,什么时候招惹了秦始皇?

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背)约,与赵、魏合从畔(叛)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

不难看出,秦始皇灭韩的理由,其实让人挺无语的,只是国弱而与赵魏一起防御秦国,所以就被说成“毁约、叛秦”。

秦始皇灭韩之后,自称“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天下太平了。然而赵国背约,在太原反叛秦国,于是出兵诛灭赵国。

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前222年)故举兵击灭之。

公元前229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虏了赵王,赵国名存实亡,部分残余逃离,建立代国。

战国后期,魏国仅比韩国略强,那么魏国为什么被灭呢?

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

秦始皇理由找的真绝,所谓“谋袭秦”,其实就是莫须有之意。于是,公元前225年,王贲攻魏,魏国灭亡。

秦始皇攻灭韩赵魏三国的理由,几乎如出一辙,其实这三国是防御秦国,却被说成“谋袭秦”。

与秦国相邻,是楚国一生的痛苦,秦国这个邻居太坏了。但楚人性格倔强,主动制造事端,给秦始皇抓到了一个理由。

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

秦楚签约之后,楚国却主动“击我南郡”,这是超级正当理由,于是公元前225年,王翦率军60万,灭了楚国。

至于燕国,这就无需多说,燕子丹使荆轲刺秦王,这是第一等的战争理由,犹如斐迪南大公遇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书记载是“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

最后一个齐国,秦始皇找的理由更绝,就是断绝了与秦国的使臣来往,被说成想要作乱,由此秦始皇派兵讨伐。

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于是,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攻齐,灭了齐国。就此,秦始皇天下一统。

从秦灭六国的理由来看,除了燕国算是比较正当、灭楚比较勉强之外,灭其他四国的理由都极为无赖,犹如这四国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般。

然而,在人类历史上,国家实力弱就是最大的原罪,霸权主义一直存在,强国可以随意找理由欺凌,古代如此,现代也是如此。君不见,二战之后的美国,之于若干无辜小国的战争理由!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贾南风真实历史评价如何?贾南风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贾南风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位奇人,她是贾充女儿,司马衷的皇后。但据说贾南风长的很丑,而且善于玩弄权术,因为司马衷天生痴呆因此掌管了朝政大权,她也是造成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历史上对于贾南风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把她当成后宫乱政的典型负面人物。相信大家也对贾南风比较好奇,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个

  • 姜维最后有没有可能成功复国?其实钟会才是成败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蜀国后期已经难以阻挡魏国大军,最后于263年被魏国灭国。不过姜维还想做出最后的挣扎,打算利用钟会复兴蜀汉,只不过最后还是功亏一篑,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实际上姜维能否成功主要还是看钟会能不能反叛成功,因为钟会才是主力军,而姜维手上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但钟会也没能挺过这一关,所以蜀汉寿命也难以持续。钟会也

  • 明宪宗是如何为明代宗平反的?他为何要帮明代宗挽回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明代宗是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一共8年时间,但明代宗的下场却十分惨烈。1457年爆发了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而明代宗被软禁西苑,此后还被贴上“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的标签,废其帝号,而且明代宗是唯一一个迁都北京后没能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不过等明宪宗继位后,他一直坚持要替自己的叔

  • 锦衣卫的轻弹琵琶是什么?为何会让对手生不如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酷刑有很多种,有一些光是听名字就觉得很残忍了,但是却有一些酷刑,施行办法非常残酷,但是名字却很好听,武则天发明的“骨醉”就是其中之一。而明朝时期,锦衣卫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刑罚,“弹琵琶”虽然听起来诗情画意,很有韵味,但是如果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

  • 康熙乾隆为何频繁下江南?他们的目的是否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曾六次下江南,这个次数对于皇帝出巡来说已经算很多了,而且不是微服私访,每次出宫都要消耗大笔钱财。不过康熙和乾隆下江南的目的并不相同,康熙皇帝是通过南巡来进行发展,当然他本人也的确很喜欢江南这个地方。而乾隆下江南就有些劳民伤财了,最后还把国库消耗殆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有人推测皇

  • 张良是韩国贵族,为什么最后放弃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一直以来都有“谋圣”之称,他的智谋可以说是顶尖级别的,不过张良原本是战国末期韩国的贵族,韩国被灭亡之后,他一直都有一个复国的愿望,其实这也是当时很多人的心中所想。张良甚至还策划过一起刺杀,想要杀了秦始皇,结果却失败了。但是为什么张良后来放弃了自己的愿望,没

  • 宋光宗赵惇有多怕老婆?赵惇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宋光宗赵惇是宋朝第12位皇帝,南宋第3位皇帝,在位一共5年半时间。南宋的处境大家也懂,宋孝宗主动禅位,赵惇登基称帝,前期赵惇还有革故鼎新之意,想要改变现状,积极听取大臣谏言。但赵惇此后却因为自己的老婆妒悍,导致心生恐惧,因此逐渐荒废政事。说白了赵惇还是一个怕老婆的皇帝,那赵惇究竟怕到什么程度呢?可以

  • 元朝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通货膨胀是一个现代化的词语,用来形容经济上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对于社会的危害其实还是很大的,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的话,最终会造成经济的崩溃。而这种事情,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是有的,而且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在探讨,为什么元朝最终会灭亡,其实通货膨胀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呢?1宋恭帝德祐二年(

  • 汉文帝的八个儿子中刘启继承皇位,其他人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皇室中,太子的兄弟不好当,皇帝的兄弟也不好当,胡亥就在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杀光了自己所有的兄弟,连姐妹也没放过,一个不留,手段非常残忍。而汉文帝一共有八个儿子,后来刘启继承皇位,成为汉景帝之后,他是如何对待自己其他的兄弟们的?汉文帝其他的儿子们最终是什么结局?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初

  • 关羽为什么是镇守荆州的不二人选?他的作用难以替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夺得荆州以后,选择让关羽镇守荆州,此后的汉中之战都没让关羽来参加,可见他是不想让关羽离开荆州的。实际上在刘备以及诸葛亮眼里,关羽都是守护荆州的不二人选,无论是从战略角度,或是人物关系来看,关羽都无法被替代。其实细数刘备身边的将领,关羽这一档的也只有他一位,张飞其实比较接近关羽但只能作为备选。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