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母戊鼎的主人是谁?她才是武丁的第一任王后

后母戊鼎的主人是谁?她才是武丁的第一任王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17 更新时间:2024/3/7 3:29:45

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性将领,而武丁和妇好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武丁对这位妻子很尊重。但是,著名的后母戊鼎,是武丁时期的青铜器,它的主人却并不是妇好,而是武丁的第一任王后,而妇好则是第三任。那他第一任妻子究竟是谁,这个后母戊鼎的主人又是谁呢?

微博网友“正宗孟姜男”有个段子,有趣地总结了商朝的一生:“我大商,王八壳子写书,人命贱不如猪,有事没事算卦,三天两头迁都。开国不知所以,中兴全靠媳妇,末世力大脑残,娶个倒霉村姑。”所谓“中兴全靠媳妇”,说的就是在商王武丁时代,他的妻子妇好、妇妌等南征北战,实现了商朝中兴的局面。武丁在甲骨文一期里是“王”,在第二期里被称“父丁”,第三四期里称“祖丁”,第五期才称“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三位国王。

《尚书•无逸》说武丁年轻时,生活在民间,和小人混在一起。大概此时拜访过贤士甘盘,并结识在傅险筑造劳改的囚犯傅说。由于商朝旧贵族势力过大,所以武丁在上台后,并没有直接亲政。而是将政事托付给卿士甘盘,自己则以为父亲守丧为由,三年一直默思治国之道。这时甘盘也急了,让武丁发号施令,武丁则谦虚说自己惧怕德行不够。在这样谨慎地观察后,武丁才上台亲政。之后武丁称梦见贤人,于是找到了傅说,并任傅说为卿士。

甲骨文中有“师般”,不知与甘盘(盤)是否有关。“傅说”在甲骨文中没有记载,如果此人真的存在,应该也不会是底层囚犯,可能只是相对边缘的氏族。武丁提拔新氏族,正是为了抑制旧氏族。但直接提拔傅说又怕大臣反对,所以通过梦境的形式来征召。不可谓不有手段。《大戴礼记•少间篇》:“武丁即位,开先祖之府,取其明法,为君臣上下之节,殷民更服。”说明武丁进一步加强君权,明确了上下君臣关系。

在周祭谱里,武丁娶了三个妻子,享受祭祀的顺序先后是妣辛(司母辛)、妣癸(司母癸)和妣戊(司母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妣辛(妇好)和妣戊(妇妌)。妣是先妣的意思,辛、癸、戊都是她们去世后的日名;“司母”表示她们的正妻身份,今天部分学者释为“后母”。但当时“后”只是“司”的反写,在当时还没有“王后”的意思。“司”的本义是管理,引申出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所以“司母”就是掌管诸母、主持祭祀之“司妇”,也就是王后。

这种称呼在周代已消失,暂且不论。值得一提的是她们的生称妇好、妇妌。妇是妇女的通称,而好、妌不是名字,而是表示她们出身的氏族,前文已经有论述。在甲骨文中还有若干“诸妇”,比如妇婐、妇鼠、妇㛨、妇奻、妇娂、妇、妇汝、妇姓等,武丁为她们占卜过生育,可见都是武丁的妻妾。但最活跃的还是妇好和妇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她们都能积极参与并主持。其中妇好特别具有军事天赋,而妇妌则更多视察农业生产。

《国家宝藏》节目中河南博物院展示了一件“妇好鸮尊”,这是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随葬礼器之一。节目情景再现了甲骨文记录的一次战争,当时武丁率军征讨巴方,由他亲自带领大军从东边袭击,而妇好则率领伏兵等待敌军。除此之外,妇好也能亲自统帅大军,甲骨文记载了妇好有一次会同侯告一起征伐东边的夷,又有一次带领一万三千人攻打西边的羌,还有一次则攻打北边的土方,可以说是东征西战,所向披靡了。

妣辛、妣癸和妣戊为武丁生了祖己、祖庚祖甲三子,但究竟是谁生谁存在一定争议。从妣辛称“宗”来看,大概妣辛是直系先王祖甲的母亲;而在她的墓中又出土了妣癸的器物,所以妣癸大概是邻近妣辛的前任。而“司母戊大方鼎”规模最大,大概是因为儿子祖己是嗣子的缘故。“小王祖己”在文献中又称“太子孝己”,据《尸子》,他非常孝顺,一夜起来五次观看父母被子有没有盖好。但是天不假年,妣戊因病去世,妣癸继任正妻。

《帝王世纪》说“高宗有贤子孝己,其母早死,高宗惑后妻之言,放而死,天下哀之。”武丁竟将祖己放逐而死,那么这个后妻是谁呢?汉人郑玄注《尚书•无逸》说“武丁欲废兄立弟,祖甲以此为不义,逃于人间,故云久为小人”,那么祖甲之兄祖庚也差点被废。如果这些记录都属实的话,那么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妣癸也病死,妣辛继承了正妻。然后排挤祖己和祖庚,先是祖己被流放而死,祖甲自己过意不去,才逃到氏族去不与祖庚争位。

这样看来,鼎鼎大名的妇好居然善于宫斗。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妇好本人能力超群,最受武丁宠爱,自然会希望为儿子谋利。不过后来妇好也染病而死,武丁亲自为她殡葬。在她去世后,武丁居然为妇好配冥婚,让她嫁给先王汤、太甲祖乙等贤君。这种观念在后代当然难以接受,但在当时确是正常的。妇好去世后,武丁没有再续娶司妇。《尚书•无逸》说武丁在位一共五十九年,怪不得能熬死三任正妻。

当然,武丁时代的战争,并非全靠两位媳妇。比较重要的武将有禽、望乘、沚◆等三人。这三人都与妇好一样不见于文献记载,所讨伐的敌人主要有土方、邛方、方方等。这些所谓的“方”都是当时的方国,与商王朝保持松散的关系,其中有的会与商王室通婚,但不少与商邦长期处于敌对的关系。所以商王朝也给他们取了一些丑名,最典型的就是羌(羊)方、鬼方等。

纵观商王武丁一生,在位五十九年,任用甘盘、傅说等边缘氏族的人士,一定程度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武丁用兵的方向主要在西北和北方,这是对商王朝威胁最大的地方,作战多以胜利告终。但武丁晚年却又比较昏聩,不但废杀贤能的太子祖己,连继嗣的祖庚地位都一度难保;之后因为祖甲的避让,与妇好的去世,祖庚才得以即位为君。但祖庚可能没有子嗣,或许是对祖甲感恩,也可能是妇好留下的势力作梗,总之他之后王位又到了祖甲手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甘宁称自己一声咳唾就能吓退关羽?甘宁为何如此自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甘宁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甘宁早年只是一名游侠,后来历任刘表、黄祖麾下,但未能得到重用。此后甘宁投奔孙权,开始为东吴建功立业。215年,关羽率军逼近益阳,甘宁和鲁肃负责镇守,据说关羽这次带了3万兵马,而甘宁只有300人,不过甘宁丝毫没有胆怯,他说:“再给我添加500兵力,保证关羽听到我咳

  • 樗里疾和秦王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樗里疾,在《芈月传》中很多人都对他的真实身份感到好奇,他是秦国宗室,然而名字却叫做樗里疾,这一点是非常奇怪的。历史上真实的樗里疾也是如此,究竟樗里疾是有什么身世上的谜团呢?樗里疾和秦王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何能够得到三代秦王的重用,是因为他拥有很厉害的能力吗?樗里疾最终又是怎么死的,被张仪害死的吗?樗里

  • 武惠妃有什么样的背景?她为什么不是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武惠妃是唐玄宗妃子,武则天的侄孙女。唐玄宗即位后十分宠幸武惠妃,但神龙政变刚过去没多久,朝内还正处于反武的情绪当中。其他武氏族人都已被处理的差不多,武惠妃算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武惠妃年幼被送入宫中抚养,据说她性情乖巧,善于逢迎,所以吸引了唐玄宗的注意,并且还为唐玄宗生了四子三女。唐玄宗本想立武惠妃为

  • 曹植并非曹操最佳继承人?如果曹植继位魏国将会怎样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曹操十分欣赏曹植,但曹操最后还是把嗣子人选定为曹丕。当然从结果来看,曹操并没有选错人,曹丕完成了曹操一生的遗憾,他登基称帝,改朝换代,也算是为曹家光宗耀祖。如果曹操当年还是坚持让曹植继位,那此后魏国又会怎样发展呢?有很多人都觉得曹植太过书生气息,所以不适合当皇帝,其实这些人都小看曹植了。曹植在官

  • 清朝的黄马褂有什么用?真的能免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影视剧的确是人们接触古代历史的一种办法,但却不能看到真正的完全的历史,所以有很多影视剧里面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清朝时期的黄马褂。在影视剧里面,这些黄马褂就是具有免死金牌的作用,然而就算是免死金牌难道就真的有用吗?黄马褂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历史上真的有吗?黄马褂真的能有免死的作用吗?看了星爷电影《九品芝

  • 周处除三害是真是假?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周处除三害是一个记载在《世说新语》和《晋书》当中的故事,不过这当中的三害和我们所熟悉的“四害”不一样,这些都是传说当中的,比如南山猛虎、西氿蛟龙,虽然说猛虎或许存在,但是蛟龙就是传说了。至于为什么三害只有两个,因为这三害中,周处本人还占了一个,可见周处在当时百姓心中的地位。那

  • 唐朝被称为是最开放的朝代,他的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被很多人称为是古时候最开放的一个朝代,那唐朝的开放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实际上这里的开放可以理解为,对其他事物的包容程度很高。唐朝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之前很难看到的兼容性,这也造就了唐朝不一样的风情,让人为之向往。对于大唐来说,似乎成为了现代人最想穿越回去看看的这么一个朝代。那这次就为

  • 司马睿姓司马还是姓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晋元帝司马睿,他是东晋的开国皇帝,但是却被很多人评价为最窝囊的开国皇帝。我们知道,晋朝分为西晋东晋,但是总体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朝代,没有其他朝代那样的繁荣和盛世,提起来的时候总是各种战乱。而对于这位东晋的开国皇帝,很多人都在怀疑他的身世,认为他其实应该叫牛睿而不是司马睿,这究竟怎么回事?司马睿的父

  • 崇祯皇帝南迁能否拯救明朝?只怕崇祯晚年失了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想要重振国风。但朝内党争依然无法停息,加上民间灾害不断,百姓已经到了忍耐的临界点,最终多处爆发起义。而明朝来到了最后的生死攸关时刻,实际上明朝的灭亡,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就只剩下时间问题,当时崇祯皇帝如果还想保住明朝的火种,他能否直接南迁救国呢?历史上也有过南迁的例子,但对于

  • 李清照为什么叫李三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李清照作为宋朝的一位女词人,同时也是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才女,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而她的很多事迹也流传于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而李清照还有一个外号叫做李三瘦,我们知道很多诗人词人会有一些外号,是别人对他们一些作品的总结,李三瘦其实也是如此。那么,究竟李清照的哪三个瘦,成就了他李三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