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叛军为何不让杨广喝毒酒?最终是怎么死的?

叛军为何不让杨广喝毒酒?最终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41 更新时间:2024/1/21 8:23:41

隋炀帝杨广最终的结局也是挺悲惨的,原本杨坚好不容易创立起来的隋朝,却被杨广给败光了,最后叛军杀到杨广皇宫里,杨广没有活路了。不过,杨广其实怎么都是死,最终的结局已经是注定的了,那么为什么叛军不给他一杯毒酒直接毒死呢?杨广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今天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杨广是有才能的皇帝,唯才能之大,才能误国之深。他身上既有北朝的粗旷野性,在江南期间也沾染了南朝的奢华习气,在位期间,整修大运河,按经济南移的实际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做了改州为郡等事,又好大喜功,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不惜民力,终于民变于下,关陇贵族谋夺于内,弄得灰心丧志,只得借巡游为名,躲在江都不出。随行的在关中招募的骁果军不干了,思乡心切纷纷逃归。

隋朝天下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天下一盘散沙杨广已无能力收拾,天天在江都揽镜自照,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对萧皇后说,大好头颈,谁当斫之!搞得萧皇后和群臣不知所措,无从置辞,大家慢慢也不上奏表了,反正说了也白说,徒乱人心。君主如此低落,部下可想而知,军队的逃亡现象更加严重,就是在当地为他们物色美女组成家庭,买田置业,也挽留不了他们的心,依然归心似箭,直到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等人的加入,形势发生剧变。

本来骁果军在策划另一轮逃亡,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司马德戡统领万余骁果军驻扎于江都城内,见状知无法阻止,便产生了抢一笔再一同走的心理,于是联系上性情狂逆的宇文智及,宇文智及唯恐天下不乱,听后非常高兴,提出要做就要做最大的生意,弑君。与众人谋划后,拥立兄长宇文化及为首,宇文化及听了脸色全变了,不敢不答应。一场叛乱迅速形成。

618年六月十日晚,司马德戡引骁果军从玄武门入,裴虔通与元礼直入宫中搜捕,参与的还有校尉令狐行达、骁果军将领马文举及孟景、杨览、唐奉义等人。当晚恰是右屯卫将军独孤盛当宿卫,一见大惊,横刀相对问干什么,裴虔通说不关你的事。独孤盛大怒,骂道“老贼,你这叫什么话,胆敢犯上作乱”?连盔甲都没来得及披挂,便同政变士卒格斗,战死。隋炀帝听得殿外人声噪杂,心知不妙,躲藏无处,只得硬着头皮应对,问马文举他们为何要谋反,马文举回说,你即位以来,胡作非为,大损民力,天下人都反,何只我们?杨广说,我确实对不起老百姓,只是你们这些人,食皇禄受皇恩,以什么借口造反?能服天下之人呢?众人一时辩驳不过。

僵持到天明,谋反将领包括宇文化及陆续到场。商议如何杀掉杨广。杨广说,天子有天子的死法,拿鸩酒来。要喝毒酒而死。本来之前杨广也让随侍的人准备着毒酒,只是当夜大乱,侍人毒酒都不见了,马文举等叛将一时也找不到鸩酒,怕夜长梦多,就命令狐行达按住皇帝,杨广见状,解下身上的练巾交给令狐行达,令狐行达以白练缢死了炀帝。

不是不让喝毒酒,而是没有。因为叛军也是临时起意才来杀害隋炀帝的,他们要速战速决。

李渊造反,眼看就要带兵杀入关中了,中郎将窦贤率领本部人马不战而逃,正在江南玩耍的隋炀帝听说后,龙颜大怒立即派兵前去处斩窦贤。

窦贤走头无路下终于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找到几个同他一起有失职之罪的同僚:虎贲中郎将司马德戡、元礼直阁裴虔通、内史舍人元敏、虎牙中郎将赵行枢、鹰扬中郎将孟秉、勋侍杨士览共同商议“我们一起都逃,自然也就没有兵来追杀我们了,就算追来了,我们人多也不怕。”

他们的话被宇文智及听到了。宇文智及摇摇头对众人说“当今皇上无道,但是他却心狠手辣,你们想逃跑恐怕是不行的。我看大隋天下马上就要灭亡了,如今天下英雄并起,各路起义军何止数万人,不如我们也造反了吧,如果能够夺得天下,大家就可以共享富贵了。”众人连声赞同“反正都是死,干脆反了。”

叛军很快就攻入了禁城,隋炀帝同萧后躲在西阁中相对叹息。一夜未眠,只听外边喊声振天,尸屯卫将军独孤盛被杀,千牛卫独孤开远战死。

叛军一直杀到西阁中抓到了隋炀帝与萧后。裴虔通提刀上前就要杀了隋炀帝。皇帝大叫道“休得动手,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快去拿毒酒来。”

裴虔通狠狠道“毒酒哪有用刀来的快,何况事情紧急,到哪里去弄毒酒?”

隋炀帝大哭“朕为天子一场,只求全尸而死。”有下人拿了一匹白绢递了上来,叛军上来几名武士将隋炀帝缢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隋朝不是取代鲜卑族的周吗,为什么成了汉人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说起隋朝,都会自动的将它归为一个汉人王朝,认为历史上只有两个是非汉人的王朝,那就是元朝和清朝。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名字听上去也的确是汉人的名字,但是如果了解一些隋朝之前的历史就知道,隋朝其实是取代了鲜卑族的周,杨坚也是鲜卑族人,那为什么隋朝还是汉人王朝,不被看作是外族呢?东汉末年,中国社会因为人

  • 秦琼为什么背叛王世充转投李世民?秦琼看中李世民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秦琼早年在隋将来护儿帐下任职,后来还跟随过张须陀、裴仁基等人。不过瓦岗军战败后,秦琼又转投王世充麾下,但他们二人也并没有合作太长时间,最后秦琼决定不再跟随王世充,和程咬金等人投奔了李世民。此后便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开始了他的建功立业之路,不过当时王世充乃一方群雄,势力不再李世民之下,为什么秦琼会

  • 司马昭妻子王元姬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玩三国游戏的人应该对王元姬不是很陌生,她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女性,但并不是虚构出来的,和貂蝉不一样,王元姬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司马昭的妻子,也是司马炎的生母。只是,历史上似乎很少看到王元姬的出现,不知道王元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介绍一下王元姬。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

  • 闯关东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地方,却选择严寒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现代人来说,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首选一定是一些发展的很好的城市,在这样的地方会有更多的机会,也能学到更多东西,而很少有人愿意选择一个落后甚至是偏僻的地方。然而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闯关东,当时人们选择的却是一些苦寒之地,而不是去更加富裕的南方,这是为什么?难道富裕之地还不能养活他们吗?闯关东热潮最早

  • 明朝选驸马有哪些要求?过程严格结果却不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要选出一位合格的驸马也并非易事。历朝历代对于驸马的人选基本都是出于政治考量,什么长相、人品往往不是最看重的,你背后的家族势力才是第一条件。但在明朝时期,对于驸马的选择出现了变化,开始同意公主和下级官员子弟或者平民联姻。只是筛选的过程十分严格,但从结果来看却显得有些不靠谱,这究

  • 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秦昭襄王犯下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经战胜当时对他威胁最大的赵国。此后秦昭襄王打算乘胜追击,出兵至邯郸准备攻灭赵国。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秦国惨败而归,这一战让秦国损失了近30万士兵,严重拖缓了秦国的进程。赵国虽然输了长平之战,但此后却同他国形成合纵之势,但秦国依然强行进攻,根本不把他国的援军放在眼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这

  • 宋孝宗赵昚为何被认为是南宋最厉害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孝宗赵昚,虽然这个字并不好认,但是并不妨碍人们将他评价为宋朝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位皇帝。不过,这个厉害究竟是厉害在什么地方,赵昚为何会被这样评价?赵昚是宋朝什么时期的皇帝,为何是孝宗,他的孝体现在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宋朝最厉害的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生平简介。宋孝宗赵昚生于公元1127年

  • 刘禅为什么对关羽不满?从他的谥号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几乎也是无人不知,而一提起关羽,很多人都有些肃然起敬的感觉,他也是很多人非常敬佩的人物。然而,刘禅对关羽却未必是像别人那样。关羽本人是很瞧不起别人的,即便是孙权他也不给一点面子,让孙权非常的尴尬。可是刘禅为何会对关羽有不满?这一点,从关羽死后,刘禅给关羽的谥号上就能看的出

  • 推恩令对汉朝诸侯有哪些影响?看看中山靖王和刘备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稳固中央集权,削弱各个诸侯的势力,汉武帝推出了著名的推恩令。推恩令要求诸侯只能把自己原有的封地分给后代,也就是说这些诸侯的领地会被越分越小,以此将他们给彻底限制住。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后人,而中山靖王正是汉武帝的哥哥,刘备作为皇亲国戚怎么到他这一代就只能靠卖草鞋为生呢?实际上这便

  • 清朝科举考试为何会死那么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清朝时期,每三年会有一次乡试,这是全国科举界的一件盛事。乡试一般是在秋季的时候举行,一般是安排在各大省会城市举行。乡试中榜了就叫“中举”,中榜者也都俗称为“举人”,相信大家都听过,电视里也看过不少。一旦中举了,成为了举人,那么这人就有着做官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