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帝执政这么多年 为什么几乎都没有出过紫禁城呢

雍正帝执政这么多年 为什么几乎都没有出过紫禁城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29 更新时间:2023/12/24 7:53:41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和他的孙子乾隆皇帝弘历,仅比他在位少一年,俩人最喜欢的事儿之一,就是往江南跑,名义上叫做南巡,实际上就是去游山玩水,骚扰民众百姓。为什么他们都喜欢往南边跑呢,因为相比于北方漫天黄沙,冰天雪地的景象来说,南方真是美不胜收。

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于是在南方买田买房,到了大冬天就跑到南方来度假,有的甚至一住就是大半年,被称之为"候鸟"。可是古代,人口流动性很差,比如在明朝的时候,一个乡村的村民要是出乡,都得要政府同意,否则就是违法。清朝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规矩,但是人口流动和现在相比,完全是两个样。皇帝就不同了,想去哪里去哪里,没人限制,只要一声令下,有人供着吃,供着住,还供着大量的孝敬,那种滋味谁不想?

雍正帝为什么执政十三年几乎没有出过紫禁城

南方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美女如云,这也正是皇帝皇子们一直向往的终极原因。比如康熙的皇太子胤礽在受到康熙冷落监视的期间,跟着康熙南巡,居然还搜刮江南的美女和财物,这几乎是明目张胆的事情。所以,江南之地,面对如此大的诱惑,到了乾隆皇帝那里,怎么少得了南巡这事。

这俩爷孙的"两座大山"之间的雍正皇帝很特别,当皇子的时候跟着康熙倒是巡游过几次江南,可是当了皇帝之后,莫说是江南,就连在紫禁城也很少出去,莫不是江南美景,丰富物产和如云的美女对他没有一点半点的诱惑?历史上还有很多传言雍正帝是好色之徒,要是没有江南美女作伴,岂不是荒废了他这个名头?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雍正皇帝"足不出户"十三载,一个封建帝,不落地,不搞实地调查研究,又如何治理国家呢?拨开历史烟云,我们来看看这位皇帝"足不出户"的原因。

1.政敌太多不安全。

说起雍正皇帝的政敌,那是多了去了,有多个层次的政敌。来自于皇室的自己的兄弟党派的八爷党,清流党和太子党,这些在康熙时代八仙过海与雍正各显神通,逐渐演变成政治敌人。康熙的子嗣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在争夺皇权的过程中尔我诈,不顾情面的事情多之又多,"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权的诱惑大过骨肉情分,自相残杀的事不是没有。比如皇子胤禔就曾经和黄八子胤禩密谋,雇佣一个叫张明德的道人去刺杀皇太子胤礽,虽然最终没有执行,但是皇子之间为了争夺储君之位的时候,有没有过刺杀或者谋害之类的活动不得而知。

雍正帝为什么执政十三年几乎没有出过紫禁城

党派的林立加剧了这种事件的发生。各个党派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压扎,相互毁谤之事层出不穷,一本《大义觉迷录》无不是在描述这种政治斗争的残酷性。雍正的即位充满神秘,之所以成为清朝四大悬案之一其中必有他的道理。政敌这种东西不像是战场上的敌人那么分明实在,往往就是身边人,跟前人,甚至就是亲人,睡一个床铺的人。

为什么清朝不忘初心的"木兰围场"狩猎活动在康熙乾隆直至后来都开展得热火朝天,雍正一朝十三年没有办过一次,这不能不说与雍正时代的政治局势有莫大的关系。说不定哪天雍正要是一出门,就会遇到刺客被杀死,这是他不得不防的一件事。

2.政务太忙没时间。

说雍正皇帝是一个大忙人一点都不为过,有数字显示,雍正皇帝每日平均批阅奏折的字数均在一万字以上。一万字以上,还是拿毛笔写,还得让人家认得能够执行起来不走偏,意思要表达清楚,就算是现在。我们拿五笔从电脑上敲打出来一万字以上,至少也得两小时以上,这不包括还要看奏折,思考问题,怎么回复,怎么表述的时间,这么算下来,一整天基本上是没有休息的时间了。说雍正每日休息不超过两个时辰(古代一个时辰是两小时左右)那绝对不错。这么多的政务要执行不走样,载,雍正上台后的十三年间,其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解决政敌的问题,为他施政荡平道路,这么算起来,那他就更没时间外出了。

雍正在位十三年,除去一半还有六年半,每天书写一万字以上的批阅,每日还要休息一个时辰左右,莫说是出紫禁城,估计连乾清宫或者说军机处都很少出,来往于后宫也很少,从而也间接的证明了雍正皇帝到底是不是一个好色如命的皇帝,江南美女多,可他哪有时间去赏阅啊?

3.密探太多不需要。

雍正皇帝的密探可不像明朝锦衣卫和东西厂那么多人,清朝的密探政治也很发达,但是却比明朝高明得多。自打康熙时代起,就有很多密探在活动,到了雍正朝,密探广布于大官小员、主子奴仆之间,你不知我,我不知你的存在。之前探讨过雍正的密折制度,所谓密探,正是这些拥有密折上奏之权的人。

雍正帝为什么执政十三年几乎没有出过紫禁城

雍正将密折制度玩得十分溜,也十分娴熟,让密探们不敢抱团报假,在雍正的密折之中,他可以看见民风民俗的情况,可以看见军事战略的情况,可以看见官场吏治的情况,可以看见奇闻异事的情况。只要有一张小纸在,就能纵观天下事,这虽然不是雍正的发明,但是是用雍正将折子发扬光大了,将密探发挥到了极致。

从县官、州官、道台、巡抚到总督,从下人奴仆到师爷门客,都有可能是雍正设置的密探。我不在此列举雍正密探的故事,网络上书本上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雍正皇帝掌握下情,了解时局,完全实现了密探网络化,比之于现在的信息网络除了时间上有差距外,信息流全部集中到雍正皇帝手中,这说起来,雍正皇帝的密折密探制度还真有点网络化的现实意义。

所以,雍正不用出紫禁城,就能知天下事。当然,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肯定是想外出转悠转悠,起码能起到散心的作用,年青时候的胤禛倒是跟康熙去过不少地方,也了解很多民风民情,这为他当皇帝后不用出门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无奈,正如他自己所说,当皇帝是天下第一苦差事,也是一言难尽啊。

标签: 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学良和宣统首次见面,为啥还要三跪九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宣统,清朝,历史解密

    袁世凯推翻了清朝之后,最后经过一系列争斗,成为了民国的大总统,在清朝时期,袁世凯也是重臣,对于满清皇室的处理,是一个问题,最后他选择了谈判,结果也是比较好的,最后宣统皇帝宣布了退位。当时已经是共和国制度了,但是当初谈判的时候,许了很多利益给皇室,很多人对于复辟这个事,都还是抱有希望的,就比如张勋的复

  • 司马家族实现了大统一建立了晋朝 为何后世的评价如此之低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晋朝,历史解密

    当年司马家族的人要是活到今天,肯定会觉得很不公平。整个一部王朝社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篡位史。那么多人篡位,都没人批评。对于一些谋朝篡位者,比如李世民,历史还给予了高度评价。可是,为什么司马家族篡位,历史却做出毫不留情的批评呢?(刘裕)以至于后来刘裕在建立刘宋政权,杀掉不少司马家族的人的时候,还有一

  • 揭秘:古代轻骑兵为什么能克重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重骑兵,晋朝,历史解密

    在骑士领土的南部,已经相信罗马天主教的波兰王国也在利用一切机会开辟领土。因为原住民普鲁士一直信仰原始宗教而拒绝被改变,因此它成为基督徒势力的绝佳目标。但在这个时候,波兰并不强大,失败让他们想方设法地利用骑士战队围绕那里,并且找到立足点。这些武装起来的骑士以及利用骑士战术的军事僧侣迅速占领了东普鲁士地

  • “朝秦暮楚”背后的三个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朝秦暮楚,历史解密

    一、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是两个比较大的诸侯国,两国国力都很强,但是他们一度对立,以至于经常发生战争。本来在战国那个年代,打仗是最为平常的事,战国之所以称为战国,战争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时候有个叫关垭(湖北竹溪县,属于楚国地盘)的地方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刚好处于秦国和楚国的战争最前线,两国之间

  • 1971年印巴战争群期间 印度为了赢得此战动用了多少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印度,巴基斯坦,历史解密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也陷入了长时间的和平,大国之间也没发生直接的冲突,但是世界仍不安宁,在一些局部地方仍有不断的冲突发生,在亚洲,中东地区是一个,而在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经常对峙,发生交火,在二十多年里,印巴也发生了三次战争,这三次战争也对南亚的局势有很大的影响。印巴之间冲突的根源也有很

  • 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的子午谷奇谋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三国,魏延,历史解密

    公元225年,诸葛亮通过南征平定了蜀汉南方战乱,收服南蛮各族之心,在这场战事中,诸葛亮储备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资,并通过征召蛮夷的可战之兵补充兵源,在此之后,诸葛亮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操练三军,准备等待时机,北伐曹魏。在此之后,诸葛亮发现曹魏与蜀汉接壤的关中、陇西等地则明显防备松懈,而曹叡打算安心

  • 马超的祖先是谁?竟是马革裹尸的发明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超,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各大将交战都得先报名号,名号自然是越响亮越好。在蜀国的五虎将当中,名号最响的并不是关羽张飞,而是出场不多的马超。“来将何人”“吾乃本朝大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蜀中大将马超”。再看五虎将中的其他将领,祖先又没有名气,所以震慑力上自然就差些。那马超的祖先马援到底什么来头?名气真的有这么大的?

  • 揭秘:古代的“宰相”与“丞相”是一个意思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体系完整的职官制度。宰相就是“百官之长”,更是辅佐君主总理全国政务的最高执政官的泛称。“宰”是主持之

  • 胡兰畦的传奇人生:做过封面女郎的女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胡兰畦,近代,历史解密

    1939年夏,胡兰畦来到陪都重庆。不久,蒋介石委任胡兰畦为国民政府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少将指导员,并派她到第三、六、九战区工作。胡兰畦由此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女将军。胡兰畦利用这个特殊身份,为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四川现代妇女运动的先驱胡兰畦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革命女战士,一生充满传奇。她天生丽

  • 唐长安城的防御力为什么那么差?容易被攻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长安城,历史解密

    唐长安城面积太大,人口太多。唐朝长安城市辖区人口达到两百万人,城墙内就超过一百万。唐朝前期以后常态下关中的粮食供给就一直不能完全自足,需要依赖大运河转运至渭河,战时只会更加严重。相比而言明清北京城面积要小,人口自然也少。明代时北京城人口刚抵七十万(万历年间),清代中期超过百万,但是那时全国人口已经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