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法联军为什么火烧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背后有怎样的阴谋

英法联军为什么火烧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背后有怎样的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3 更新时间:2024/2/21 8:35:12

说到中国的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落后的一个国家,在当时的清朝,人们都不与外界进行沟通,综合国力也是越来越差。当时国外都开始制造大炮武器,而中国还是土炮。最后,中国的国门是被英法联军强行打开了,发起了鸦片战争。当时的英法联军在中国是无恶不作,烧杀抢掠。最让人不解的是当时的英法联军为什么火烧的是圆明园而不是故宫呢?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烧毁了圆明园。这件事中国人都知道,它被当成国耻写进了历史书里。然而,有一个问题我们似乎没有想过:为什么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后,烧的是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

按理来说,紫禁城是皇宫,是大清权力的象征,既然要放火,那么应该在这里放火才对。而且圆明园在今天的海淀,清朝时还是北京城的郊区。联军都打到紫禁城门下了,为什么不顺带烧了紫禁城,却要拐弯绕到郊区去烧一个皇帝的私人休闲娱乐场所?

在历史书上,这段历史没有细讲。十几年前张铁林、刘晓庆演了一个电影《火烧圆明园》,电影里也没有讲为什么要烧圆明园,好像圆明园莫名其妙地就被烧了。圆明园被烧的真实原因,好像被我们有意地隐藏了起来,有些不好开口的地方。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圆明园而不烧紫禁城呢?

事情说起来其实也不复杂。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十二年后,英国人又跑来要求修约。什么是修约呢?英国人觉得,《南京条约》都签十几年了,大清应该明白了自由贸易的好处吧?那么第一次开放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这五个通商口岸就显得不够了,英国人希望大清能把全国都开放了,实在不行的话,沿海大城市、长江沿岸城市都开放也可以。而且《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只能在这五个城市活动,中国其城市都不能去,英国人希望这回能在全中国畅行无阻。还有,两国最好能互派公使,我派个大使驻北京,你派个大使驻伦敦,方便咱俩搞外交。另外,英国人还希望能大清皇帝亲递政府公,英国人以前想和大清最高领导人搞搞交流会晤,根本就没门,大清皇帝根本就不见,各级官员也都踢皮球,没人理,英国人因为这事身子都掏空了。

这些就是修约的主要内容,按近代史大家蒋廷黻先生的归纳就是:“公使驻京,内地游行,长江通商,这是双方争执的中心。”站在国际角度来看,这是很正常的事,无论是今天还是在一百年的国际,这些早就成了共识。但问题是,英国人面对的大清,是一个自大自负、目中无人的政府。大清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天下共主,英法美什么的都是海外藩属国,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国际,我就是世界,我就是国际。这就是为什么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根本没有吸取教训的原因。

而这几条里,大清最抵制的一条是公使驻京、亲递国书,因为英国人坚决不磕头,你要亲递国书还不磕头,做梦去吧。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条,这一条可以说就是后来导致战争的起因。为什么清政府必须要洋人磕头呢,因为磕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了,它是大清皇恩浩荡的体现,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洋人本来就是海外藩国,见到大清共主没有不跪之理。清政府要求洋人不仅要磕头,还必须是标准的的三跪九叩。其它条款都可以商量,唯独这一条清政府坚持到死也不动摇。

所以事情会怎么发展大家都知道了。英国人跑来要求修约,清政府说,这个外务嘛,我们都是由两广总督处理,你们去广东吧。到了广东,广东大员说,哎呀,这么大的事要中央说话才行啊,你们去中央吧。在这之间,皇上和广东大吏们整天就在演戏对台词。踢皮球是中国人最拿手的事,广东踢到北京,北京踢到广东,英国人就在中间转。几年后,英国人转晕了,也被激怒了,忍无可忍,决定出兵往天津去。

用英国的头号中国通小斯当东的话说就是:“中国听不懂自由贸易的语言,只能听懂炮火的语言。”

用蒋廷黻先生的话说:“总而言之,外人简直无门可入。他们知道要修改条约,只有战争一条路了”。

于是英法联军就带兵来了,打到天津大沽口炮台,以四百人的伤亡占领了大沽口,清军阵亡两千。清军统帅叫僧格林沁,一向看不起英军,认为英军火炮没什么可怕的,坚定的主战派。这下虽然输了,但僧格林沁觉得没什么,不是武器装备落后的问题,是我们战术不对,打法不对。僧不信邪,要死战到底。咸丰急了,跟僧格林沁说,老僧啊,别打了,你挂了我咋活啊,“以国家依赖之身,与丑夷拼命,太不值矣”。咸丰还说了句搞笑的话:“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实在京师”,意思是提醒僧王,天下根本不在天津海口啊,是在京师啊,因为我在京师啊,你别搞错了,赶紧回来吧。

僧王一听,有道理,撤了。就这一场战役,就能看出大清君臣对自己和世界的姿势水平。

天津守不住了,千万别让洋人打到北京啊,大清赶紧派人到通州跟洋人认怂,行行行,我们愿意谈判。于是两拨人就在通州坐下谈判。

谈判什么呢?呵呵,还是前面那几条,很明显这又是一次对牛弹琴的谈判。咸丰给前线谈判的大臣桂良说,你这一条不能同意,那一条也不能同意,别胆小,大不了再和洋人干一仗,怕个

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是这样的智商,如不悲剧?

英国人发现这完全是在对牛弹琴,谈判谈得都快脑溢血了,果断不谈了,要求直接进京。咸丰一听,这还得了,这帮人胆子不小。于是跟前方的怡亲王说,英国人要是敢进京,你就把他们扣下来。

就是这么一个用屁股做出的决定,直接导致圆明园被烧。

1860年9月18日,也是一个九一八。这一天还在谈判,英国谈判团的团长巴夏礼跟怡亲王说,公使驻京,亲递国书,这一条我们是不会改的,你们看着办吧。说完后,策马而去。怡亲王看着巴夏礼,卧槽,这么装逼啊,太嚣张了。于是跟僧格林沁说,皇上说了,他们要是太嚣张,谈判搞不定的话就把他们扣了。僧王姿势水平也不高,听从指挥,就把英国谈判团全都逮起来了,一共39个人。

说咸丰的这个决定是屁股做出来的其实不为过,因为大清皇帝加大臣们根本不知道这个决定代表了什么。即使不说世界,说中国历朝历代,从来都是两军相争不斩来使,这在千年前就已经是国际法则了,哪怕野蛮的少数民族都是遵守的,这种例子举不胜举。而到了19世纪,人类已经大幅进步到文明社会的时候,竟然还发生这样的事,这让清政府的声誉和形象在西方国家严重下降。

但是大清本来就是无视国际规则的,大清眼里也是没有国际的,所以咸丰还很开心,逮了人家的使者,觉得扬眉吐气了一回。僧格林沁抓着巴夏礼很高兴,妈的打仗你有火炮你牛,现在看你还怎么办。僧格林沁强行按着巴夏礼的头,让他磕了几个响头:你们洋人不是不愿意磕头吗,让你一次嗑个够。

咸丰一看,擒贼先擒王,现在王已经擒了,咱们现在好好教训一下洋人那些小兵。于是在通州八里桥,3万9千清朝骑兵出发,冲向2万5千英法联军。天真的大清准备趁着英法联军群龙无首,一举击溃敌人。过程我们不细说了,只说下结果:英法联军5死46伤,清方几乎全军覆没。这是一场16世纪vs 19世纪的战斗,画面太惨。

联军进了北京,马上就去解救那39个人。巴夏礼和秘书关在刑部大牢里,其他37人关在圆明园。联军在圆明园把这些人解救出来后,发现只剩下了19人,有20个已经被整死了。而且有些人的尸体被大卸八块,砍掉胳膊的,砍掉腿的,惨不忍睹。

后来有个幸存者回忆说:被逮的人里面有个叫的鲍尔比的《泰晤士报》记者,被抓起来后第四天就被整死了,尸体被扔到野地里喂野狗,吃光了。还有个安德森中尉,手脚被重度捆绑生了蛆,蛆一直蔓延到全身,精神错乱狂叫三天,死了。还有一个法国人,身上也生了蛆,蛆爬的他嘴巴、耳朵、鼻子里全都是,痛苦而死。这个幸存者还说,他在狱中数蛆,每天能繁殖1000只。

看到了这些场景,联军怒不可遏,对大清的野蛮忍无可忍。联军的总司令额尔金表示,必须要给清朝一个惨痛的教训。什么教训呢?这些俘虏是在圆明园内被虐待而死的,那就烧了这个园子。

当时,法国有个将军叫孟托班,他建议烧紫禁城。孟托班说,圆明园不设防,不算交战区,烧这里不好,要让清政府好好记住这个教训,那就烧皇宫,让他们更疼,才能记住。

但额尔金不同意。额尔金说:烧皇城,相当于烧北京,北京百姓又没惹咱们,何苦跟人家百姓过不去呢?圆明园是个私人园林,还是虐待我们俘虏的地方,就烧这里吧。

于是,圆明园就这么被烧了。

而到了百年后,当年清朝皇帝本人的屈辱被我们当成了人民的屈辱,国家的屈辱,民族的屈辱,这是个不太好笑的笑话。皇帝为了自己不受屈辱,引来了一场战争,再因为自己的野蛮无知付出了圆明园被烧的代价,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无聊的一场战争。如果大清能早点放低姿态,开眼看世界,像日本那样虚心学习,什么事都不会有。虽然这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圆明园被烧的大致情况。我们的历史书并没有讲过这段历史。历史书只需要我们记住圆明园被烧的仇恨,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圆明园被烧的教训。我觉得这是比圆明园被烧更可怕的事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帮他赢了官渡之战的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官渡之战还真的是曹操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战役,这个战役可以说是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战役,其实最大的功臣就是许攸,许攸把袁军的粮仓的事情透露给曹操的,所以才官渡之战的胜利,但是但是最后曹操还是把许攸杀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对于许攸这样的人,你

  • 西晋大富豪石崇是怎么死的?石崇为什么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石崇”这个名字,也许有人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你可能听说过他与别人斗富的故事。石崇此人是个大富豪,曾经与当时同为富豪的王恺比富,不管王恺做什么,石崇都会跟着做,并且做得比他更奢侈,甚至直接敲碎晋武帝赏赐给王恺的珊瑚树,把自己更多更高的珊瑚树拿出来让他随便挑。然而这样一个人,

  •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是什么?十大禁书都写的什么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刚刚看到有不少的网友在问小编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是什么?其实,在古代,中国人的思想是非常的封建的,有很多的事情不能做,很多的文化知识都是被认为违法的,不道德的,一些书籍也是被认作是伤风败俗的,那么,中国古代的十大禁书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内容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中

  • 秦始皇一统天下最开始打的是哪个国家?哪个国家最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作为秦国的皇帝在位期间还是做了很多好事的,关于秦始皇的功绩无外乎就是兴修长城,抵御外敌,兴修灵渠,小编觉得秦始皇最重要的还是一统六国,是当时的中国成为一个整体。其实,秦始皇在一统六国的时候应该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的,不过好在当时的秦国有很多有用的大臣帮助秦始皇。那么,秦始皇最开始打的是哪个国家

  • 项羽火烧阿房宫真正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三国是古时候一部非常经典的历史,里面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传奇,现在影视业的发展也是将三国演义拍成了电视剧,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眼中。关于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经典的桥段,最近,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项羽火烧阿房宫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烧阿房宫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具体的小

  • 庞统是怎么死的?庞统为什么会死在落凤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常说卧龙凤雏,指的就是三国时期两个智谋奇高的人才,据说这两个人才能不相上下,随便得到任何一个都能够安天下。这当然是一种戏剧性的说法,毕竟世事无常,就好比诸葛亮,谁也没想到刘备死后他遇到了一个不能让他只专心一件事情的君主,天下还是姓了曹。在关注诸葛亮的时候,很可能忽略了另一个与他齐名的凤雏。那么刘

  • 宋代增加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是为什么?后来结果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选举人才的手段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就是一项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目前大多数也是这样的一种机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那么,小编刚刚也是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宋代的时候,是增加了录取人数,也就是说科举考试有更多的人可以当上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样样后来结果又是怎样的?貌似后来就出现

  •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无能朱允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是有了一点起色,当时的明朝开创者是朱元璋,朱元璋是当时很厉害的一位人物,小编也是看了一下朱元璋的家世。朱元璋可以算的上是所有皇帝中家世最为贫穷的一个了。朱元璋在位期间也是非常节约,不管是朝廷的上上下下都是被朱元璋整理的井井有条。朱元璋也是开创了军机处,跪受笔录。那么,这么优秀的

  • 三国演义中死得最惨的人是谁?典韦排在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厉害的人在其他人心中,总是闪着光,他们可以做到很多寻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些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们虽然站在不同的阵营,但是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看,他们中有的人真的是做到了为国捐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死法,今天就来一起看看,三国演义中那些死得最惨的人都是怎样一种死法吧。三国时期,社会动荡不

  • 为什么考古学术界不承认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考古学界其实这个还是比较的神秘和复杂的,但是对于古代的事情他们当然就是权威了,但是其实在考古学界有这样的一种定论,那就是他们不承认有夏朝这个朝代,那么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这个问题表述有问题。是不是应该表述为为什么考古界没有能力找到夏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