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为关羽报仇,究竟是兄弟情深还是出于荆州利益的考量?

刘备为关羽报仇,究竟是兄弟情深还是出于荆州利益的考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00 更新时间:2024/1/25 3:03:31

说到关羽在丢了荆州之后被杀了,也还是有很多的话说的,听到了关羽被杀之后,刘备好像就是马上做出了回应,那就是为关羽报仇,那么这真的是报仇吗?还是说只是为了利益考虑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一起来考虑看看吧!

刘备为关羽报仇,究竟是兄弟情深还是处于荆州利益,这个问题要分《三国演义》和历史两部分来看。

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毫无疑问,是为了兄弟情深。

先看刘备在关羽死时的反应:

未及天明,一连数次,报说关公夜走临沮,为吴将所获,义不屈节,父子归神。玄德听

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

……

却说汉中王闻关公父子遇害,哭倒于地;众文武急救,半晌方醒,扶入内殿。……玄德曰:“孤与关、张二弟桃园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乎!”言未已,只见关兴号恸而来。玄德见了,大叫一声,又哭绝于地。众官救醒。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孔明与众官再三劝解。玄德曰:“孤与东吴,誓不同日月也!”……

云曰:“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先主答曰:“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遂不听赵云之谏,下令起兵伐吴

先主曰:“朕想布衣时,与关、张结义,誓同生死;今朕为天子,正欲与两弟同享富贵,不幸俱死于非命!……二弟俱亡,朕安忍独生!”言讫,以头顿地而哭。

可见,刘备对关羽、张飞之死,确实是肝肠碎裂,而且是“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感情表述,那么后面,东吴求和,不止一次表示愿意交还荆州,刘备依然坚持报仇:

先主问曰:“子瑜远来,有何事故?”瑾曰:“臣弟久事陛下,臣故不避斧钺,特来奏荆州之事。……今吕蒙已死,冤仇已息。孙夫人一向思归。今吴侯令臣为使,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旧交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先主怒曰:“汝东吴害了朕弟,今日敢以巧言来说乎!……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罢兵,除死方休!不看丞相之面,先斩汝首!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诸葛瑾见先主不听,只得自回江南。

……

孙权心怯,遂聚文武商议。步骘奏曰:“蜀主所恨者,乃吕蒙、潘璋马忠糜芳、傅士仁也。今此数人皆亡,独有范疆、张达二人,现在东吴。何不擒此二人,并张飞首级,遣使送还,交与荆州,送归夫人,上表求和,再会前情,共图灭魏,则蜀兵自退矣。”权从其言,遂具沉香木匣,盛贮飞首,绑缚范疆、张达,囚于槛车之内,令程秉为使,赍国书,望猇亭而来。……先主怒气不息,定要灭吴。马良奏曰:“仇人尽戳,其恨可雪矣。吴大夫程秉到此,欲还荆州,送回夫人,永结盟好,共图灭魏,伏候圣旨。”先主怒曰:“朕切齿仇人,乃孙权也。今若与之连和,是负二弟当日之盟矣。今先灭吴,次灭魏。”便欲斩来使,以绝吴情。多官苦告方免。

孙权方面,已经送回了降将,表示愿意交还夫人和荆州。这种情况下,如果刘备是为了荆州而起兵,完全可以就势答应。但刘备却坚持为了“当日之盟”,定要继续进兵灭吴。可见,刘备进兵的目的就是为了报仇,而不是荆州。

至于在历史上,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历史上刘备攻打荆州,应该主要是为了荆州利益。首先关羽在历史上大概率并没有和刘备桃园结义,刘备对关羽当然有感情,但这感情未必就真到了为关羽而不顾一切的地步。刘备坚持出兵东征,主要还是从战略角度,夺回荆州,至少夺回荆州的一部分。

这样,一则可以扩充领土和人口,否则以蜀汉区区一个益州,不但在三国中垫底,而且人口资源实在太弱,难以北伐。二则,通过夺回部分荆州,多一个北伐的支点,避免隆中对两路出兵完全绝望。三则蜀汉集团中荆州人占了中高层干部的半数,夺回荆州也有利于安抚他们的情绪。其四,刘备刚刚遭到孙权的背刺,即使从单纯的感性角度,如果不以一次猛烈进攻获得较为有利的和谈,蜀汉也会失去立场。在这几方面需求的促进下,刘备才进行了东征,关羽之死不过是相对次要的因素罢了。实际上即使东吴把关羽活着送回益州,刘备大概率也会出兵的。

当然,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刘备前期虽然确实取得了一些优势,却没有演义中势如破竹的威风,东吴也并没有说要交还荆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清朝行森和尚是谁?为什么顺治皇帝总是跟着行森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时期的开国皇帝是顺治皇帝,在当时,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故事那也算得上是顺治皇帝一生中最为经典的桥段,据说当时的顺治皇帝非常喜欢董鄂妃,恨不得把自己所有好的东西都给董鄂妃,后来,董鄂妃还是死了。据说是病死的,从那一刻开始,顺治皇帝的身边就总是出现了一位和尚,这位和尚

  • 历史上清朝的内务府是如何推动清朝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清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因为当时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界沟通,清政府认为当时的自己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认为只需要自己搞自己的便好了,于是,放松了学习,清朝的各种陋习以及人们的无知接踵而来。不过,后来的清政府也是被外国列强强行的打开了国门,清政府当时的统治者光绪帝和慈禧太后落荒而逃

  • 郭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够预测孙策的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孙策的死亡,虽然明面上看起来是被刺客所杀,但是很多人对此都持有怀疑的看法,甚至牵扯出来认为是弟弟孙权策划了这起事件。然而抛开这些不谈,在《三国志》中,孙策还活着的时候,曹操的谋士郭嘉居然能够预测出来孙策的死法,应验到让人怀疑他是穿越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郭嘉能够预测到孙策的死亡呢?虽然在三

  • 历史上皇太极驾崩后为什么顺治上位了?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一般都是长子继承皇位,这也是流传已久的嫡长子继承制。中国古代的清朝是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当时的清朝非常的落后,因为当时的社会实行的是闭关锁国,不与外界进行沟通,说到皇位继承,那就不得不提到顺治皇帝了,一般皇子争夺大多都是都心斗角的,甚至有的还付出很大的代价,那么,顺治皇帝当时六岁便登上了皇位,

  • 摸金校尉是真的么?摸金校尉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鬼吹灯一推出,让摸金校尉这个词火了,摸金校尉是专门从事盗墓工作的人,之后还在多部电影里有出现过。但是在古代真有摸金校尉么?摸金校尉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古代肯定是有盗墓的,但是叫不叫摸金校尉就不太清楚了,反正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因为当时很多陵墓的陪葬品都是稀世珍宝,非常值钱,但是盗墓终究是一件不

  • 汉朝灭亡后,刘备称帝合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备称帝不称帝这个话题其实还是有非常多的话说的,有的人说刘备称帝什么的是合理的,有的说不合理,那么到底合理不合理我们还得从从当时的情况出发去看看的,所以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先说一说东汉刘和西汉刘是一脉吗?我们先来看一张图: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西汉政权的传承已经

  • 清朝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为什么要跑到崇祯皇帝坟前哭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清朝的开国皇帝是顺治皇帝,其实,当时的顺治皇帝还是非常负责的,早年间,顺治皇帝刚刚上位,便开始治理清朝,不过,关于顺治皇帝那就要说到董鄂妃这位妃子了,相传当时的顺治皇帝为了董鄂妃都出家了,于是,便有了大家现在都知道的顺治皇帝出家的事情,其实,当时顺治皇帝出家就是为了董鄂妃,可以看出,顺治皇帝

  • 清朝时期的顺治皇帝英年早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清朝史上,有两位皇帝的命运是非常的悲惨,都是很年轻便死去了,一位是光绪帝,一位是顺治皇帝,说到这两位皇帝小编觉得很多人都并不陌生。光绪帝是当时清朝最后的皇帝,被慈禧太后给毒死了,而顺治皇帝据有关文献记载,则是得了天花疾病,最后不治身亡了。命运都非常惨淡,当时的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做的贡献还是有很

  • 哪一起事件对三国历史走势影响最大?这位谋士的作用一直被后人忽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可能是中国人最喜欢讨论的历史时代之一,但是三国的存在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60年时间。因为这中间发生了一些事,加速了三国的衰亡,使曹魏能快速完成统一。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讲讲三国时期发生了哪些事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当然这其中肯定离不开人的因素,因为有一位谋士我们一直忽略了他的存在,可能因为一个举动

  • 清朝的顺治皇帝出家是真的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皇帝那就要说到顺治皇帝了,顺治皇帝是当时清朝的开国皇帝,在当时的清朝史上算得上是非常出名的一个人物,当时的顺治皇帝命运非常的短暂,仅仅活了20多岁便死了。说到顺治皇帝的一生,那还是非常有趣的,早年的顺治皇帝雄赳赳气昂昂,但是,由于清朝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很难改编,于是,顺治皇帝貌似崩溃了,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