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的楚国是现在的哪里?曾经昌盛的楚国是怎么灭亡的?

春秋时期的楚国是现在的哪里?曾经昌盛的楚国是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63 更新时间:2024/2/12 15:15:25

楚国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淅川一带,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楚国国都郢,在今天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

楚国是怎么灭亡的?

楚国灭亡的原因:

早期和中期的楚国君臣比较注意律己和节俭,关注民间疾苦。

一是楚国后期的内政腐败,贵族把持特权,制度僵化保守。派系斗争激烈,造成严重内耗。从楚灵王楚平王开始,他们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劳民伤财,导致国疲民贫,给楚国造成重大创伤。楚国君臣贪图享乐的风气已蔚然形成,到楚顷襄王时,国势顿衰,民心涣散。在强秦的进攻面前,楚国已经无法摆脱灭亡的命运了。

二是奸臣祸国殃民,奸臣与昏君结合导致楚国吏治败坏。其中最突出的当推平王时期的费无极、怀王时期的靳尚、公子兰之流。他们嫉贤纳贿,为非作歹,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而昏庸的平王、怀王肆意放纵,导致楚国的内政外交一片混乱,元气大伤。

三是贪污贿赂公行。奸臣往往与贪官连在一起,贪官对待小国也极尽搜刮之能事。楚昭王幼年继位,权力掌握在令尹子常手中。而令尹子公然带头索贿受贿,由这些人把持朝政,楚国哪有不亡之理?

秦国和楚国有什么仇?

楚国在春秋晚期的楚平王时期,国内发生动乱,楚平王杀死了太子,太子的辅佐伍子胥的父兄被杀。伍子胥逃亡吴国,立誓灭楚。后来,伍子胥辅佐吴王,与孙武一起杀回楚国,攻破楚都。伍子胥对楚平王掘墓鞭尸,吴王则住进楚宫,将宫中女人睡了个遍。此时楚国已经亡国了。

楚国有一大臣,名叫申包胥,跑到秦国去请救兵。秦国念及与楚国是同盟,派出大军救楚,大败吴军,恢复了楚国。这件事情,是秦国有大恩于楚,所谓起死回生,楚国该怎么报答秦国呢?而楚国呢,对秦国没有丝毫的回报,既没有土地上的回报,也没有财产上的回报,反而歧视秦国。当时已经进入战国了,楚国以华夏自居,却称秦国为秦戎,其实楚国自己就是蛮夷,楚人曾说“我蛮夷也”。当楚国向华夏进攻时,秦国困守西北,国势衰弱。历史真是奇怪,楚国被楚人所灭,秦人却成了楚国起死回生的救星,两相对照,楚人该怎样感谢秦国呢?可楚国却没有那么做,说楚国忘恩负义真是一点不假。

后来秦国实行了变法,国力大增,对六国采取攻势,楚国尤其是秦打击的重点。说起来,楚国欠着秦国的情呢,既然楚国迟迟不还,那么秦国自己就来收债吧,而且要加倍收取,因为那是利息。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楚国也被所灭。楚国的灭亡不过是还债,既然楚国欠着秦国一命,那么就以命相还,至此秦楚两清了。

但是楚人不那么想,他们要“三户亡秦”。当时天下都在反秦,既有被秦所灭的其他五国,就连秦人自己也反对秦朝暴政。楚人在反秦的行动中,充当了急先锋,欲图将秦国收入囊中。要知道,其他五国是秦欠着他们,而秦楚却是两清的,楚凭什么灭秦?于是乎,连天也不助楚,楚人只是“为她人做嫁衣裳”。楚人忙乎了大半天,最后得秦的却是魏人刘邦。但刘邦不愿意再纠缠于历史的恩恩怨怨,于是建国大汉,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标签: 楚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后看见后妃被青龙缠绕,预示有孕而后就有了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帝王的出生,都被史学家过分渲染,例如,司马迁说刘邦出生的时候,他母亲被一条蛟龙压住,所以生了刘邦。《唐书》记载,李渊出生的时候有“三乳”,堪称奇特。民国时开始撰写《清史稿》的时候,也说出了清朝一位皇帝的异相,顺治的妃子来给太后请安,太后看到她身后有一条青龙,知道儿媳妇已经怀孕,并且真生了一个

  • 豪放派有着怎样的特点?有着怎样的写作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豪放派,婉约派,历史解密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

  • 为什么说明朝和清朝的大臣是两个极端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清朝,历史解密

    明朝的大臣跟清朝的大臣简直是两个极端,为什么说他们是两个极端呢,因为明朝的大臣喜欢怼皇上,并且非常喜欢怼皇上,但是到了清朝之后,朝廷大臣就不敢如此了,基本上只会拍马屁,只会唯唯诺诺,为什么相近的两个朝代为发生这样的事呢?今天就跟笔者来分析一下吧。明清两个朝代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是有以下几点原因的。

  • 历史上第一个给父亲封号的皇帝——汉高祖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刘邦,刘邦,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朝,不仅远近闻名,还是我国历史上很重要的王朝。刘邦称帝之前,贵族都是世袭的,连各国的贵族间也是亲属关系,刘邦改变了这些。刘邦称帝后,让一些平民成为贵族,刘邦的英雄事迹为民间传颂,成为大家的奋斗榜样。刘邦当了皇帝,天下他最大,所以所有人都要跪拜他,也包括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但

  • 诸葛亮六出祁山,祁山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祁山到底什么地方?诸葛亮为何老是与祁山较劲呢?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起平泉大堡子山,东至盐官镇。它不是什么名山大川,也不是什么风景名胜区,它只是一条小小的山脉,长度不过25千米左右,高度不过200多米,比之珠穆朗玛峰,可以说就是毛毛雨啦。对于蜀汉来说,曹魏在东北,祁山在西北,诸葛亮为何舍近求远,绕

  •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系列中曾泰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泰,历史解密

    曾泰,大型古装侦探剧《神探狄仁杰》中的主要角色,由须乾饰演。他跟随狄仁杰多年,是狄公的得力助手之一。在天授元年的殿试中,曾泰取得了第一名,中的状元。角色经历曾在科举中考中状元,然而,由于朝中无人,这个状元竟做了近十年的县令。为了能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曾泰选择了加入武则天的特务组织“梅花内卫”。当时内

  • 被权力玩弄一生的李香君,历史上最大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香君,明朝,历史解密

    杜牧这首《泊秦淮》,不论是三岁孩童还是八十老翁,都能吟上两句。这首唐诗也让秦淮歌女家喻户晓,只是诗人笔下的歌女只会唱靡靡之音!800年后,同样是秦淮歌女,却在权贵的笙歌宴上,拍案而起:“堂堂朝廷公卿,半边江山,民不聊生,你们不思抗敌报国,却夜夜笙歌,顿顿酒菜。”将在座的王公贵族骂的哑口无言,堂堂须眉

  • 如果鳌拜不束手就擒,有野心的谋反会不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鳌拜,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年间最有名的一位朝廷重臣就是鳌拜,当年凭一人之勇,力克“皮岛”,而被皇太极封为“巴图鲁”,等到康熙即位的时候,鳌拜已经权倾朝野,要知道鳌拜当时的权力甚至已经大于小皇帝康熙的程度。于是有好事的朋友推测:如果当年鳌拜不束手就擒,而是有野心的谋反,他能赢吗?我们先分析一下鳌拜的实力:在康熙“上任”时,

  • 如果王忠嗣在,安禄山就不敢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禄山,唐朝,历史解密

    对于安史之乱,许多人都有一种看法:若有王忠嗣在,安禄山就不敢造反。可惜的是,王忠嗣过早地死了。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王忠嗣骁勇善战,甚至是大唐第一猛将,而且他掌管的军队也很多,有近30万精兵,凭这些,完全可以吊打安禄山。那么王忠嗣是谁?唐玄宗的养子;而叛乱的安禄山却是唐玄宗的干儿子。那么是不是若王忠嗣在

  • 孙权杀关羽后,为什么力劝曹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汉末,孙权在擒杀关羽、并夺得荆州市以后,孙刘同盟此后荡然无存。为了防止四面楚歌,孙权迫不得已向曹操套近乎,他遣使入贡,不但向曹操称臣,并力劝曹操替代汉代自称为大魏皇帝。曹操看完东吴使者带来的劝进书后,又将来书遍示内外群臣,并笑着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魏略》)翻译一下,曹操说的意思是: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