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权力玩弄一生的李香君,历史上最大的悲剧

被权力玩弄一生的李香君,历史上最大的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69 更新时间:2024/2/12 23:26:05

杜牧这首《泊秦淮》,不论是三岁孩童还是八十老翁,都能吟上两句。

这首唐诗也让秦淮歌女家喻户晓,只是诗人笔下的歌女只会唱靡靡之音!

800年后,同样是秦淮歌女,却在权贵的笙歌宴上,拍案而起:“堂堂朝廷公卿,半边江山,民不聊生,你们不思抗敌报国,却夜夜笙歌,顿顿酒菜。”

将在座的王公贵族骂的哑口无言,堂堂须眉不如一歌姬也!

这位怒而骂宴的秦淮歌女,就是秦淮八艳之首的李香君

杜牧如果知道有此歌女,会做何感想?

01 名动秦淮“香扇坠”

李香君,又名李香,原姓吴,江苏苏州人,为明末清初秦淮名妓。

据说其父原是“东林党”成员,后被奸臣魏忠贤陷害,家道败落。李香君幼年便漂泊异乡,后来被老鸨李贞丽收为养女。

李香君虽沦落风尘,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13岁从吴人周如松学歌,能演《玉茗堂四梦》。不仅歌喉珠圆玉润,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

她最擅长南曲,但不轻易为人歌唱,弹完琵琶就静静坐在一边,不苟言笑,人称冷美人。

“肯爱千金轻一笑”,有人不吝千金,就为薄香君一笑。

16岁时,李香君就名动秦淮,相传她身材小巧玲珑,只有150公分左右。

明末文学家余怀在《板桥杂记》中说:“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始转,调笑无双,人名之为香扇坠。”

后来还作了一首诗:

生小倾城是李香,怀中婀娜袖中藏。何缘十二巫峰女,梦里偏来见楚王。

可见李香君的确是小巧类型的女子,论容貌,她不及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论才情,她不及诗才卓著的柳如是;论性格,她不及柔情似水的董小宛

但李香君在民间的知名度最高,在街头随便找人都知道她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

02 不及东风桃李花

崇祯年间,烟花三月,桃叶渡口,绿柳桃花竟妖娆。江南才子侯朝宗,和友人陈定生、吴次尾漫步在河边,大家谈笑风生,总论国家大事。

行至桥边,一袭冷艳的罗衫,映入了侯朝宗的眼帘,女子回眸,看见一翩翩公子也在注视自己,她巧笑低眉,匆匆离开。

后来侯朝宗打听到,她便是秦淮河畔的名妓李香君。

一日,他慕名而去,一见倾心,再见倾城,香君得知对方是“东林党”后,当时的文坛领袖,不由得心生倾慕。

两人郎情妾意,男才女貌,后来在朋友杨龙友的撮合下,二人结为连理。只是香君为秦淮名妓,侯朝宗想要娶她,就要给老鸨一大笔银子。

可侯朝宗作为一个穷书生,手里怎么拿得出这笔彩礼,正当愁眉不展之际,老朋友送来了三百两银子。

于是在朋友的见证下,两人拜别天地父母,被送进了洞房。

次日,候朝宗拿出一把家传镂花象牙扇子,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李香君,并在扇面题诗一首,表达自己对娘子的爱意。

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清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李香君看着精致的团扇,发誓今生只爱候郎一人。

朝对花,夕对月,妾唱曲,郎作诗。两人在秦淮河边,度过了一段神仙岁月。

过了不久,杨龙友过来道贺,香君提及彩礼钱,对朋友的资助深表感谢。

这时杨龙友才说出,三百银子并不是他的,而是阮大铖送给候朝宗的人情。

原来阮大铖也是一个文学大家,奈何他人品低劣,投降了阉党魏忠贤,后魏党落败,他如过街老鼠,抱头鼠窜,于是想拉拢复社文人,摆脱目前的局面。

在朋友的劝说下,侯朝宗觉得欠了阮大铖人情,啥时候想办法还回去,这时站在一旁的李香君发威了:

“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费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

于是除去钗环首饰等,数落了丈夫一通,另外卖掉金银首饰,还清了阮大铖这笔钱。

一个女子竟然如此明是非,侯朝宗顿觉惭愧,同时更加敬佩喜爱香君。

李香君作为秦淮名妓,本可以选择达官贵人,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她却听从自己的本心,嫁给了爱情。

在得知彩礼是奸臣的财物后,更是嫉恶如仇,明是非智名节,活得非常清醒。

不像现在很多当红明星,拼尽一身本事,只为嫁进豪门,在她们的世界里,金钱永远第一,感情可有可无。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再多的爱马仕和LV,也不能让无趣的灵魂高贵。

03 血染诗扇开桃花

只是阮大铖从此记恨上了二人,后来获得南明朝廷重用后,拼命陷害侯朝宗,他只得告别香君,投奔史可法抗清去了。

侯朝宗走后,李香君闭门谢客,一心一意等着丈夫归来,这时阮大铖将愤怒转到了她身上,怂恿官绅田仰强娶李香君。

田仰的娶亲队伍,很快就吹锣打鼓的来到了媚香楼,他们逼李香君穿嫁衣,上花轿。

李香君手执丈夫给她的定情诗扇,大声呵斥:我已经许了候朝宗,绝不会另嫁,就是死也不会嫁给这个奸臣贼子。

说罢,她一头撞向了柱子,鲜血溅在白扇上,眼看着闹出人命,田仰的人不敢再逼,没想到一个烟花女子如此刚烈。

杨龙友听闻,赶紧过来探望香君,他看到扇面上的滴滴鲜血,利用血滴画成了折枝桃花,“桃花扇”由此得名。

李香君不畏权贵,血染诗扇,忠于爱情,活得有气有节,她拼死捍卫爱情,捍卫独立人格。

只是阮大铖并没有放过她,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打着皇帝的幌子,将李香君征召入宫。

真是“君子易与,小人难缠!”

一边贞妇烈女,一边皇命难违,她一介弱女子,身如漂萍,很难掌控自己的命运,明末女子的悲哀,莫过如此。

香君无奈只得入宫。

不久后清兵南下,南京城破时,李香君跟随宫人一起逃出皇宫,来到媚香楼下,此时已是一片火海。

这里是丈夫唯一能找到她的地方,媚香楼毁,她伤心大哭,再无跻身之所。

师傅苏昆生得知她的情况,带她去了栖霞山。

而侯方域也从扬州赶回南京,到媚香楼寻找香君,只是两人刚好擦肩而过,真是造化弄人。

04 结语

关于李香君和侯朝宗的结局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孔尚任《桃花扇》写的,苏昆生带着香君去了栖霞山葆真庵。

后来,侯方域出狱,也逃到了栖霞山道观避难,二人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这时过来一个道士,大声呵斥两人:

“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道士撕毁了桃花扇,桃花扇碎,一如这河山,两人顿悟后,纷纷出家。

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

麦叔觉得这有点道德绑架,大明国破是君臣无德所致,何必让一对小情侣来买单呢?

一对坚贞的恋人,历经磨难喜相逢,不该长相厮守吗。

另一种结局是史料传说的,侯方域在栖霞山找到李香君,带她回了商丘老家。

给李香君改了名字,并对家人隐瞒了她的真实身份,侯家父母和发妻也十分喜欢她,一家人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只是李香君的妓女身份终究暴露,侯家父母碍于名声,把她赶出了侯家。

虽有侯方域好说歹说,但老爹只同意李香君住在乡下的庄园里,后来香君生下一个儿子,老爷子竟不同意姓候。

刚烈如香君者,她怎能忍受世人的这般白眼,加上丈夫参加清朝科举,投靠了清廷,她更加失望,两年后郁郁而终。

这个结局更为大众接受,只是李香君坚守的爱情和气节,全被自己爱着的男人打碎了。

话说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后来,侯朝宗建“壮悔堂”思过,只是美人已做泉下土,又有什么意义!

还有一种结局,是剧作家欧阳予倩老师改变的昆剧《桃花扇》,他在结尾写了侯朝宗参加清朝科举,中了副榜,在满清做官。

一日,他去栖霞山寻找李香君,二人重逢,悲喜交集。

当他摘下斗篷,披在香君身上,露出清朝官服时,她气愤难当。

“我不图富贵做你的夫人,公子啊,只当我是路旁人,不必相认。”

李香君说完撒手,定情的桃花诗扇掉落在地,犹如她那颗沉到谷底的心!

“我一生受折磨吞声饮恨,我必定拼万死把恨海填平。”

她说完最后一句,倒地气绝而死,这个结局无疑更加令人悲伤。

乍相逢,又惊又喜,当看到心爱的男人变节,又深深的绝望,气愤而死。

每当乱世之际,民不聊生,一介弱女又能如何?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香君爱的执着,但却没有迷失自己。拿得起是本能,放得下是本领。

当爱情与家国大义不能两全时,她道义为重,宁愿玉碎也不苟活,她对爱情、对家国近乎偏执的坚守,多少七尺男儿所不及。

美人在骨不在皮,香君的美并不在容颜,而是灵魂里的善良和骨子里的气节。

标签: 李香君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鳌拜不束手就擒,有野心的谋反会不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鳌拜,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年间最有名的一位朝廷重臣就是鳌拜,当年凭一人之勇,力克“皮岛”,而被皇太极封为“巴图鲁”,等到康熙即位的时候,鳌拜已经权倾朝野,要知道鳌拜当时的权力甚至已经大于小皇帝康熙的程度。于是有好事的朋友推测:如果当年鳌拜不束手就擒,而是有野心的谋反,他能赢吗?我们先分析一下鳌拜的实力:在康熙“上任”时,

  • 如果王忠嗣在,安禄山就不敢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禄山,唐朝,历史解密

    对于安史之乱,许多人都有一种看法:若有王忠嗣在,安禄山就不敢造反。可惜的是,王忠嗣过早地死了。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王忠嗣骁勇善战,甚至是大唐第一猛将,而且他掌管的军队也很多,有近30万精兵,凭这些,完全可以吊打安禄山。那么王忠嗣是谁?唐玄宗的养子;而叛乱的安禄山却是唐玄宗的干儿子。那么是不是若王忠嗣在

  • 孙权杀关羽后,为什么力劝曹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汉末,孙权在擒杀关羽、并夺得荆州市以后,孙刘同盟此后荡然无存。为了防止四面楚歌,孙权迫不得已向曹操套近乎,他遣使入贡,不但向曹操称臣,并力劝曹操替代汉代自称为大魏皇帝。曹操看完东吴使者带来的劝进书后,又将来书遍示内外群臣,并笑着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魏略》)翻译一下,曹操说的意思是:孙权

  • 赵元任是怎样一个人?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元任,历史学家,历史解密

    “中国语言学之父”。“替我国音乐界开一个新纪元”。(萧友梅)“他的学问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和数理逻辑,可是他于语言学的贡献特别大。近三十年来,科学的中国语言研究可以说由他才奠定了基石,因此年轻一辈都管他叫‘中国语言学之父’(father or Chinese philology)。”(罗常培)“赵元

  • 历史上嫁得最远的女人,在路上用了两年,丈夫等她活活等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元朝对于我们来说不陌生,他虽然只仅仅停留了100年左右,但是他在中国,乃至于世界,对于这百年所达到的影响力却是空前的。特别是在成吉思汗执政的这个期间,疆土不断地向四面八方拓展,就连东欧,西欧一些国家,都是当时元朝的国土。在元朝的时候,当时我们国家的国土是最大的,但是随着元朝的灭亡,一代不如一代,最终

  • 湖南巡抚王朝恩,隆科多年羹尧都不能阻止他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朝恩,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三年(1664),湖广分省而治。原为管理湖南西部的偏沅巡抚移驻长沙。至雍正二年(1724),将其改为湖南巡抚。第一任湖南巡抚是辽宁人,姓王名朝恩。原为浙江布政使。他到任之后,于十一月初四呈奏折一封,标题是——恭奉圣训实心勉力折。他写到——自十月初一抵任以来,办理公事与相待属员悉遵圣训,诚实为先,

  • 刘伯温临死前送了什么礼物给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伯温,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超级智慧型人物,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元末明初的的.刘伯温。两人留下了太多的神异的传说。传说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能呼风唤雨。后人把诸葛亮吹捧得到了“多智而近妖”的地步。而刘伯温辅佐明朝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被称为“帝师”、“王佐”。

  • 刘秀后期怎么了?暴打侍从冤杀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秀,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光武帝刘秀被誉为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他身上集中了读书人所有的美德,没有一般开国皇帝的猜忌和暴虐,创造了一段君臣相安的佳话。不过,这个说法更像童话,刘秀不是神,世上也没有完美的人,更何况一位处于政治焦点中的帝王。建武十三年,刘秀完成全国统一。战争结束了,本该是举国欢庆,刘秀也该放松神经,与民同乐一下。岂

  • 太子丹对荆轲说的一段话,对他造成致命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荆轲,战国,历史解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荆轲《易水歌》提起荆轲,想必世人都知道,他就是那个刺秦王的荆轲。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在那个敌强我弱的时代。燕国作为一个弱小的国家,面对强大的秦朝,则显得非常的无助。而燕国的太子丹竟想出了如此愚蠢的计策,那就是:派人去刺杀

  • 佛教的四大译经家是谁?曾有皇帝为抢夺高僧而出兵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佛教,四大译经家,历史解密

    季羡林先生说:“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由此而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那么我们都知道佛教是外来宗教,写的自然不可能是中文,而且在当时社会也没有翻译器,或是其他多媒体设备,更不可能拍一拍,照一照,就给你翻译出来。既然如此,那么是佛经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