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鳌拜不束手就擒,有野心的谋反会不会成功?

如果鳌拜不束手就擒,有野心的谋反会不会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69 更新时间:2023/12/10 2:27:24

康熙年间最有名的一位朝廷重臣就是鳌拜,当年凭一人之勇,力克“皮岛”,而被皇太极封为“巴图鲁”,等到康熙即位的时候,鳌拜已经权倾朝野,要知道鳌拜当时的权力甚至已经大于小皇帝康熙的程度。于是有好事的朋友推测:如果当年鳌拜不束手就擒,而是有野心的谋反,他能赢吗?

我们先分析一下鳌拜的实力:在康熙“上任”时,鳌拜已经成功熬为了三朝元老,成为辅政大臣,并且在顺治皇帝的灵前立誓要效忠小皇帝康熙。而鳌拜在四位辅政大臣中虽然位列第四,但他的人脉与实力却完全有资格排在前面。

《清史稿》对这四位辅政大臣有过详细的评价:索尼忠于事主,始终一节,锡以美谥,诚无愧焉。苏克萨哈见忌同列,遂致覆宗。遏必隆党比求全,几及于祸。鼇拜多戮无辜,功不掩罪。

四个辅政大臣中,索尼虽然资格老排在第一,但他畏事避祸,根本不管什么事情;苏克萨哈虽然位居第二,但靠告发多尔衮起家,被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所瞧不起,尤其是鳌拜,两人可以说是势不两立,这也是后来鳌拜杀苏克萨哈的主要原因;遏必隆只是出身好,做事并没什么主见,经常附和鳌拜。

从形势上我们可以看出,鳌拜在辅政大臣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并且在康熙即位时,鳌拜无论是朝廷中,还是军权上都占尽了上风,但如果他真的想野心谋反,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他根本不可能赢。

第一,效忠朝廷是家族的使命。鳌拜的叔父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是配享太庙的“主儿”,可见其功劳之大。《清史稿》:“天聪六年,太宗命追封直义公。崇德元年,始建太庙,以费英东配享。”

正是有这样强大的家族实力,使整个家族的人都以此为荣,而满族人更是注重荣誉与势力,让他们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可以,但想让他们造反是不可能的事,在骨子里他们都是效忠朝廷的命,根本不可能放弃那样的殊荣而背上一个“逆贼”的罪名。

所以,如果鳌拜要反的话,从家族这一关就过不去。

第二,不具备造反的能力。别看鳌拜官居要位,手握重权,但只是在他未谋反的情况下,这些辅政大臣,还有军机要臣等或许会听从他的指挥。

然而,鳌拜要是走上造反之路,却并不会一帆风顺的。除了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对其掣肘之外,更有其他的外族势力会趁虚而入,打着支持皇族的旗帜,这在哪个朝代都屡见不鲜。

所以,谋反的事只是表面看起来成立的事情,一旦执行起来,则会步步受阻,即使鳌拜手中拥有再大的权力,但毕竟他不是皇帝,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像他那样嚣张跋扈之人,肯定没有什么好人缘,都是屈居于他的淫威之下,如果造反必定会群起而攻之。

第三,自身也是有勇无谋之人。鳌拜让他领兵打仗是块“好料”,但他并不具备统领江山的能力,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完全是以武治天下。先前的元朝已经是最好的“案例”,武力再强大也统治不了多久。所以说,鳌拜充其量就是个喜弄权势的权臣而已。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鳌拜只是喜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他从中悠哉地做个权臣,甚至皇帝都要看他的脸色,何乐而不为之。我们可以推断,鳌拜自身也没有谋反之意的。这也是后来康熙与雍正后来为其“平反”的原因吧。“康熙五十二年,念其旧劳,恢复名爵。雍正时期,赐予祭葬,追封一等超武公,世袭罔替。”

标签: 鳌拜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王忠嗣在,安禄山就不敢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禄山,唐朝,历史解密

    对于安史之乱,许多人都有一种看法:若有王忠嗣在,安禄山就不敢造反。可惜的是,王忠嗣过早地死了。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王忠嗣骁勇善战,甚至是大唐第一猛将,而且他掌管的军队也很多,有近30万精兵,凭这些,完全可以吊打安禄山。那么王忠嗣是谁?唐玄宗的养子;而叛乱的安禄山却是唐玄宗的干儿子。那么是不是若王忠嗣在

  • 孙权杀关羽后,为什么力劝曹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汉末,孙权在擒杀关羽、并夺得荆州市以后,孙刘同盟此后荡然无存。为了防止四面楚歌,孙权迫不得已向曹操套近乎,他遣使入贡,不但向曹操称臣,并力劝曹操替代汉代自称为大魏皇帝。曹操看完东吴使者带来的劝进书后,又将来书遍示内外群臣,并笑着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魏略》)翻译一下,曹操说的意思是:孙权

  • 赵元任是怎样一个人?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元任,历史学家,历史解密

    “中国语言学之父”。“替我国音乐界开一个新纪元”。(萧友梅)“他的学问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和数理逻辑,可是他于语言学的贡献特别大。近三十年来,科学的中国语言研究可以说由他才奠定了基石,因此年轻一辈都管他叫‘中国语言学之父’(father or Chinese philology)。”(罗常培)“赵元

  • 历史上嫁得最远的女人,在路上用了两年,丈夫等她活活等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元朝对于我们来说不陌生,他虽然只仅仅停留了100年左右,但是他在中国,乃至于世界,对于这百年所达到的影响力却是空前的。特别是在成吉思汗执政的这个期间,疆土不断地向四面八方拓展,就连东欧,西欧一些国家,都是当时元朝的国土。在元朝的时候,当时我们国家的国土是最大的,但是随着元朝的灭亡,一代不如一代,最终

  • 湖南巡抚王朝恩,隆科多年羹尧都不能阻止他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朝恩,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三年(1664),湖广分省而治。原为管理湖南西部的偏沅巡抚移驻长沙。至雍正二年(1724),将其改为湖南巡抚。第一任湖南巡抚是辽宁人,姓王名朝恩。原为浙江布政使。他到任之后,于十一月初四呈奏折一封,标题是——恭奉圣训实心勉力折。他写到——自十月初一抵任以来,办理公事与相待属员悉遵圣训,诚实为先,

  • 刘伯温临死前送了什么礼物给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伯温,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超级智慧型人物,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元末明初的的.刘伯温。两人留下了太多的神异的传说。传说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能呼风唤雨。后人把诸葛亮吹捧得到了“多智而近妖”的地步。而刘伯温辅佐明朝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被称为“帝师”、“王佐”。

  • 刘秀后期怎么了?暴打侍从冤杀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秀,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光武帝刘秀被誉为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他身上集中了读书人所有的美德,没有一般开国皇帝的猜忌和暴虐,创造了一段君臣相安的佳话。不过,这个说法更像童话,刘秀不是神,世上也没有完美的人,更何况一位处于政治焦点中的帝王。建武十三年,刘秀完成全国统一。战争结束了,本该是举国欢庆,刘秀也该放松神经,与民同乐一下。岂

  • 太子丹对荆轲说的一段话,对他造成致命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荆轲,战国,历史解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荆轲《易水歌》提起荆轲,想必世人都知道,他就是那个刺秦王的荆轲。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在那个敌强我弱的时代。燕国作为一个弱小的国家,面对强大的秦朝,则显得非常的无助。而燕国的太子丹竟想出了如此愚蠢的计策,那就是:派人去刺杀

  • 佛教的四大译经家是谁?曾有皇帝为抢夺高僧而出兵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佛教,四大译经家,历史解密

    季羡林先生说:“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由此而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那么我们都知道佛教是外来宗教,写的自然不可能是中文,而且在当时社会也没有翻译器,或是其他多媒体设备,更不可能拍一拍,照一照,就给你翻译出来。既然如此,那么是佛经是怎

  • 关于女魃的传说有哪些?女魃和应龙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女魃,上古,历史解密

    这应龙也是黄帝身旁一员大将,传说是天上管雨水之神,有蓄水本领。应龙在长江和黄河上游蓄水,水淹南方的蚩尤大本营和北方的夸父大本营,蚩尤夸父联军损失惨重。蚩尤攻打黄帝,被风后的八卦阵法打得惨败,因而,终日一筹莫展,命将士死守蚩尤寨,一连数月不敢出战。一日夸父进言说:“主公,臣闻听人言,说东泰山之上,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