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58 更新时间:2024/2/29 16:00:12

1649年,查理一世作为英国内战的失败者被推上了断头台,在伦敦白厅前面的广场上被处死,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推上断头台的国。之所以说查理一世是一个失败者,而不是人民公敌,那是因为他的的确确不是人民公敌,只不过他是议会与共派的公敌。也正式因为这样,所以查理一世是被处死而不是被关押。

我们都知道,英国一直是有议会传统的,也就是英国一直是封建制,相当于中国的周朝时期,而不是国王专制,英国的议会最早可以追溯到盎格鲁-萨克逊时期的人会议和诺曼底时期的大会议。因此,国王并不是说像中国一样是乾纲独断,国王的权力一直受到了地方贵族的限制,而这个贤人会议随着制度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了御前会议,组成人员主要是国王请来的顾问团和一些大地主和贵族,这个御前会议为了协助国王处理案件,逐渐演变出了“王座法庭”,即由各州市的代表与国王及其御前会议人员所组成的大会议(MagnumConcilium)。

英国议会

再后来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215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自由大宪章》里有两条最著名的条款,第一条是:国王要宣誓“人施以公正,不能剥夺他人的权利”;另一条是:“任何自由人,若不经过同等贵族人的依法审判,或是经本国法律判决,任何自由人均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障、流放或受其它损害”。这两个条款表明,臣民的权利是独立的,不是国王恩赐的,所以国王也不能剥夺它。

《自由大宪章》的签订意味着宪法的雏形初现,这也讲国王的权利和臣民的权力划清了界限,而不再是君权神授。在中国相当于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写入到了法律当中,并且严格执行。

1258年,约翰儿子亨利三世再次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牛津条约》,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1265年,贵族蒙特福特在内战中获胜,他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除了有贵族和主教参加外,还邀请了骑士和市民代表,从此形成了英国的等级议会制。

查理一世其实也是个倒霉催的国王,实际上他是空有雄心壮志,却没有施展的才能和条件,在查理一世即位前,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在她统治英国的44年里,没有滥用自己权力和威望,她终身节俭,不轻易战争。当王权与议会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总是会根据情况做出必要的让步。在她一生中,王权的扩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这就让查理一世很难做,如果他稍有一点比伊丽莎白一世伸手长一点,就会被批判。但是在查理一世在位期间,英国与西班牙、与法国之间宗教战争使国库空虚,财政紧张。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为了维持战争开销,想到了征税,但是自从《自由大宪章》签订之后,开征新税的权利就在议会手里,于是查理一世与国王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了。查理一世还曾解散过议会,后来迫于压力又重开议会,最后双方闹得不可调和,从而引发了内战。战争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代表议会和共和派的克伦威尔取得了胜利,并且对于国王查理一世进行了审判,为了审判国王,还建立了高级法庭,而法庭的组成人当然也是支持革命的的议会人员和军事领袖,于是几乎不用猜测,国王被判处死刑,罪名是背叛他的国家,背叛他的人民。

克伦威尔

而对于这个法庭判处结果,查理一世从来没有认可其合法性,查理一世只是作为战败者被推上的断头台。查理一世面带微笑,态度从容,为了维持自己王者的尊严,静的说:死亡对我并不可怕,感谢上苍,我已准备好了。他先朗诵了自己做的一首诗,然后泰然自若的称自己是人民的殉道者,自己走到断头台前,结束了49岁的一生。

而对于查理一直被推上断头台,成为唯一一个被处死的国王,从这个角度来讲,根本就不是历史的进步,也不是政治制度的进步,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英国其实是赶走了老虎,招来了狼,为了避免后续被清算,克伦威尔选择了处死国王,而不是关押,而后自己成为了军事独裁者,这让英国的议会难以忍受,当克伦威尔死后,议会与王室的支持者联手促成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但是即位的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都想获取更多的权力。于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议会在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该法案体现了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牵制的宗旨,明确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把国王的权力转移到了议会。

最终英国又回到了君主时代,而不是共和体制,而这个体制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作为一个先进的政治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影响,后来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无一不是像英国学习。而英国也避免滑向杀戮来解决问题的深渊,从这个角度来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或许是历史的一种退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类的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君主大多数都是通过世袭的方式即位的,除了开国君主以外,世袭制主要表现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方式有个弊端,就是无法保证皇帝的质量,因为有些皇子天生就不是做皇帝的料。一般这种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优柔寡断的昏君,另一个则是极为强势的暴君。在英国的历史上曾经就出现过一名暴君,因

  • 唐僧西行真的仅仅就只是求取真经吗?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看过了,百西游记所赐,让我们很多人都了解了西天取经的故事。当年大唐高僧玄奘为了求取真经,历经十三年,行程几万里,终于是求得真经。唐太宗为了能够支持玄奘,更是与玄奘结拜为兄弟,因此玄奘也被称之为御弟。但是这样美好感人的故事只存在于故事中,真正历史上的西天取经其实是利益交换,那么

  • 关羽死后为什么有13个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一些帝王将相死后,一般都会有谥号,这个谥号是后人用一些简短的话来对这个人的一生进行概括,有的只有短短几个字,但是有的却有几十个字,原因也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于谥号的不同喜好。武圣关羽,从他死后一直到现在,竟然一共有过十三个谥号,这个数量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了,为什么关羽会有这么多的谥号?这些谥号又分别

  • 袁世凯用了哪些手段覆灭了清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袁世凯,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了,清朝末年最风云人物之一了,从一个无名小卒逐渐走向了权力的最高峰,其运用的手段也是非常的老辣。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窃取革命果实,最终自己当上了大总统,后来还自导自演的当了83天的皇帝大戏。由于众人反对,最终病逝在自己的府邸。那么袁世凯是如何逐步走向权利的最高峰的呢?

  • 唆鲁禾贴尼为何被称之为“四帝之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的历史上都说武则天与慈禧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女性了。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67岁即位,临朝称制,改国号为周,成为了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而慈禧虽然不是皇帝,但是她却比皇帝更有实权,把握朝政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并且在她死前还确立溥仪为下一位皇帝。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位更厉害的女子,

  • 古人写字为什么那么好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现存的一些古人留下来的,手写的资料中,抛开内容不谈,其中古人写的字,任何人看了都会觉得是非常好看的,甚至可能根本不相信这是手写出来的,看上去就像是电脑打印出来的字体,现代人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古人又为什么能够写出这么好看的字,让人看上去都觉得心情舒畅?其原因,大概就是古人写字的时候,手中的那根毛笔。经

  • 历史上的张飞是个美男,为什么会成为黑脸大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的人物形象,在人们的心中已经算是固定下来了,简而言之概括下来就是“黑脸大汉”,飞起来的眉毛,黑黑的肤色,怒目圆睁,一看就让人感到很害怕。但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张飞,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的,他本身就是一位“肤白貌美”的美男子,和现在的张飞完全是相反的。究

  • 灞桥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送别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诗歌体裁,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抒发了对朋友最美好的祝福,而李白的"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则道尽了友人相离的不舍与心中凄凉的感情。灞桥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们最钟意的抒情之地,每逢春天,灞桥上杨柳依依,柳絮随风飘飞,营造出一种诗情画

  • 决定骑士地位的关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欧洲古代,穷小子是可以靠着比武和不断的战斗来获取骑士封号,就此赢取白富美,最终走上人生巅峰。而这也是很多骑士文学的套路。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的,除了威廉·马歇尔等几个逆天级别的天才外,大部分的骑士地位是要靠着自己的房产来决定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就像欧美中产阶级喜欢住在郊外一样,

  • 古代响马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响马一词起源于山东地区,在古代专指马贼、强盗。每当有旅商路过,马贼便会放出一支响箭,此后马匪就会杀出,掠夺财物。因为古代山东马匪会在马脖子上挂满铃铛,所以才有了响马这样的称号。直到山东爆发农民起义,响马逐渐变成了英雄好汉的代名词,此后响马的意思多指起义军而不是马匪。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