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扶苏能够顺利继位,秦朝有望成为一个伟大的朝代吗?

假如扶苏能够顺利继位,秦朝有望成为一个伟大的朝代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90 更新时间:2024/1/21 13:02:39

扶苏秦始皇长子,为人以仁慈见长,还会经常劝谏秦始皇。不过扶苏却因为坑杀术士一事直言不讳,彻底激怒了秦始皇。此后秦始皇将扶苏发配到蒙恬的军队中,让他修建长城并且抵御匈奴的入侵。210年,秦始皇病危,临死前下诏让扶苏继承其位。但赵高却擅自篡改诏书,扶持胡亥上位,还将扶苏赐死。胡亥登基以后秦朝迅速走向败亡,假如扶苏成功继位,秦朝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公元前210年,缔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秦王朝的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病死,临终遗诏让公子扶苏继位。

令秦始皇没想到的是,他宠幸的宦官赵高却逼迫丞相李斯篡改了遗诏,让少子胡亥登上了帝位,结果,短短三年的时间,大秦帝国就被赵高和胡亥给搞的灭亡了。

历史虽然没有如果,而我们后代的人往往又喜欢做一些猜测:假如扶苏继位,那么,大秦帝国的历史又会如何演变呢?

秦始皇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灭六国,统一天下,但是,那些六国的贵族都还蠢蠢欲动,因此,秦始皇要想维护这来之不易的统一局面,必须实行铁腕冷血的政策,何况秦国本就是以法家治国。

而扶苏的性格又和其父的性格完全不同,他天生一副慈悲心肠,喜欢研读儒家著作。扶苏在做皇子的时候就对秦始皇的很多做法持相反的意见。

比如,据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准备焚书坑儒的时候,扶苏对其父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扶苏还主张不废除祖制分封制,并抵制郡县制,扶苏对法家的思想也不甚满意,他主张以怀柔治国,这些又接近道家和儒家的思想。

因此,假如扶苏继位后,他大概会面临以下四件事:

第一、扶苏继位后如何安葬秦始皇?

假如扶苏赶回都城咸阳继位,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安葬其父,由于当时在骊山营建的秦始皇的陵墓还没有完工,扶苏大概会简化秦陵的工程,将秦始皇入殓后,让那些日夜劳作的民夫们分批次回乡务农。

同时,扶苏也会下旨停止修建阿房宫,让民夫返乡,仅这两项,扶苏就会为近百万的民夫减负,大概未来几年就不会有农民起义了吧?

第二、扶苏继位后,会不会恢复分封制而废除郡县制?

扶苏应该不会废除郡县制,因为,秦始皇刚刚执行了十几年的郡县制,已经产生了大量的郡守、县令、县尉,而且这些官员也都掌握着一定的军队,如果废除郡县制了,这些人安置不妥当的话,他们又起来造反了。

同时,扶苏又是个孝子,一道假传的圣旨让他自尽,大将蒙恬让他上书复核一下,他只留下一句“父赐子死,何能复请”的话就自尽了,这就说明他应该不会推翻其父定下的国策,否则,就会被看作是不忠不孝的行为了。

第三、扶苏继位后,如何对待兄弟姐妹?

因秦始皇后宫甚众,留下了众多的子女,可惜让胡亥给杀了个精光。扶苏作为一个厚道的人,对那些至亲骨肉,肯定不会大杀一片,虽然他主张分封,但暂时又不能分封,估计他会给这些弟弟们封王封侯,妹妹们则和王公大臣们联姻吧。

第四、扶苏继位后,如何安置那些被秦始皇强迫迁至关中的六国贵族?

当年扶苏在咸阳待着的时候,他经常会走访这些原六国的遗老遗少,他认为,这些人中有许多是才学渊博的俊杰,他肯定会挑选里面的一部分为自己效力的。

通过以上的几点情况猜测,当仁慈的扶苏继位后,他肯定会实施仁政,绝不会四处征用民夫,这样就会大大缓解秦始皇统治时期与黎民百姓之间的矛盾,几年以后的大泽乡起义也就不会发生了,楚汉争霸估计也不会出现了。

郡县制即使不被废除,扶苏也会把皇族分配到天下各地,与那些太守们共存吧。

李斯岁数大了之后,会告老还乡;赵高没什么事了,即使不被扶苏诛杀,也会靠边站;蒙恬由于在塞外和扶苏处的就不错,估计会受到更大的重用。

这样,大秦帝国估计会缓慢的发展,存在时间绝对会长些,汉文明也许会更晚些出现,不过,也许我们现在就是秦族、秦文明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比干挖心是真的么?历史上比干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比干是纣王的叔叔,帝乙的弟弟。作为商朝王室重臣,比干20岁便开始辅佐帝乙,后来又成为托孤大臣辅佐纣王。在《封神演义》中,比干挖心的故事着实看得让人心疼,比干明明就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良臣,却被纣王无情害死,不过正史中比干真的是因挖心而死吗?实际上,比干真正的死因并非如此,挖心一说只是在《殷本纪》、《烈女

  • 蜀汉三杰四相五虎将是谁?你只知道五虎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蜀汉五虎将”,大概是最为人所熟悉的蜀汉众多人物其中的几位将领了吧,他们虽然不是正史中的名号,但是陈寿在《三国志》当中,把这五位将领放在一起叙述,后世便把他们演变成了著名的“蜀汉五虎将”。不过,除了五虎将,蜀汉还有“三杰”&ld

  • 唐朝酒令游戏是什么?酒令就是猜拳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酒令是古代在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玩法是由一人来当令官,其余人轮流听令说诗词,违令者就要罚酒。这在唐宋时期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民间风俗,不过酒令的诞生最早是在西周,但在隋唐才慢慢发展起来。在西周酒席上,如果自己杯子里的酒没有喝完,便会受到惩罚,但酒席毕竟不是一个严肃的场合,所以就有人发明了射礼,通过射箭

  • 三国四大谋士都是谁?诸葛亮只排在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因为各方势力都有很大的需求,所以各位老大手里都有很多人才,有大将,也有谋士。而说到谋士,很多人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谋士是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那种人,非常令人佩服和羡慕,他们的聪明才智是很了不起的。那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几位谋士,他们分别是

  • 清朝时期,如何区分官员官职的高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历朝历代,官员们都是会有官职高低的划分的,有些朝代是通过官服的颜色来区分官职的高低,但是有些朝代官府外表上一眼看过去都是一个样子,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区别,比如说清朝,我们看到一些电视剧里,官员们的官服基本上都差不多,那又该如何去区分他们之间的差别呢?清朝官员官职的高低,可以通过什么来区分?每当我们看清

  • 武则天都八十多岁了,为什么还要养男宠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养男宠,其实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很多朝代中那些很出名的有权势的女子,会养一些男宠,鹅这些女子大多数都是年纪不是很大,有需求的女子。不过武则天算是一个例外了,因为当她都已经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养了几个男宠,这很明显可能与别人的原因不一样,那武则天这么老的年纪养男宠又是做什么用的呢?众所周知,武

  • 长平之战赵国有那么多名将,为什么要换成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国面对来自秦国的危机,原本采取防守战术的廉颇,被赵王换成了从来没有打过仗的赵括,然而最终结果也没有让赵国转危为安,四十多万大军全军覆没,这样的结果在战国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了。不过当时赵国名将众多,除了廉颇还有李牧、乐毅等等,但是为什么偏偏就要换成赵括呢?赵王选中赵括又有什么理由吗?赵

  • 清朝时期,为什么不把满文当做官方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属于非汉人统治的历史时期,自然各种语言习俗都是不一样的,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与众不同,清朝下令所有的汉人必须保持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发型,如果拒绝就会死,也因此死了很多人,到现在为止也还是很多人心中的伤痛。而除了这些,还有一点确很奇怪,满族自己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为什么在此期间没有把满文当做他们的

  • 秦穆公为什么要人殉葬?有多少人为秦穆公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秦穆公的名声,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好的,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在春秋时期,秦穆公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在他的治理之下,秦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秦穆公却有一个污点,那就是人殉。秦穆公死后,要求秦国那些人才们全部都要为自己殉葬,这简直与平常的秦穆公完全是两个人。为什么秦穆公要求人才殉葬?殉葬的人数究竟有多少呢?

  • 历史上商纣王真的是位暴君吗?纣王究竟有没有被抹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纣王帝辛,子姓名受,是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可能多数人了解商纣王都是通过《封神演义》里面的故事,这里面的纣王是一位典型的暴君,整日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完全不顾百姓的生死。最后被姬发还有姜子牙灭商建周也看似合情合理,不过这毕竟是小说里的记载,我们不能当做正史来看,那在历史上纣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根据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