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酒令游戏是什么?酒令就是猜拳鼻祖

唐朝酒令游戏是什么?酒令就是猜拳鼻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88 更新时间:2024/1/30 15:31:33

酒令是古代在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玩法是由一人来当令官,其人轮流听令说诗词,违令者就要罚酒。这在唐时期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民间风俗,不过酒令的诞生最早是在西周,但在隋唐才慢慢发展起来。在西周酒席上,如果自己杯子里的酒没有喝完,便会受到惩罚,但酒席毕竟不是一个严肃的场合,所以就有人发明了射礼,通过射箭游戏决定输赢。玩法投壶差不多,这样朋友之间也不会伤了和气,大家也能玩的尽兴。其实酒令的发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活跃气氛,特别是在陌生人比较多的场合,大家十分需要一个能把现场调动起来的游戏,而酒令就成为了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可以说酒令是猜拳的鼻祖,不过猜拳一般只能两个人玩,而酒令参与的人数更多。不过读诗词可不是每个人都会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要求还是有些高,所以在民间便有了更接地气的玩法,这个大家也都很熟悉,就是击鼓传花。也就是说击鼓传花最早是酒桌上的游戏,这种方式不仅热闹,而且紧刺激非适合调节气氛,也能让客人们瞬间打成一片。

唐朝相对其他朝代来说本就开放一些,所以酒令便在这段时期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发展。毕竟唐朝诗词盛行,人们也都想借助酒令施展一番才华,因为文人之间的酒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交场合。说不定就能碰到知己或者贵人,但大多数人肯定还是为了娱乐,放松。只是唐宋以后酒令就慢慢变成一种猜射游戏,因为百姓玩起来会更加方便。

唐朝酒令种类繁多,比较流行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律令、骰盘令和抛打令。律令为文人中最为常见,一般形式为作诗行令,诗词要押运。等令官起一个开头,后面的人依次接龙,要是没接上的话就要罚酒了。所以想完好律令必须积累大量的诗词,这正是因为门槛比较高,所以在民间流行不起来。骰盘令对学识就没太大要求了,主要就是靠猜。

抛打令出现的时间比较晚,玩法就是通过击打某种乐器,然后传递花球等物件,因为有音乐的伴奏,所以玩起来也能比较尽兴,甚至沉醉其中。不过酒桌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也和酒令离不开关系,游戏归游戏,喝酒还是要量力而行。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四大谋士都是谁?诸葛亮只排在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因为各方势力都有很大的需求,所以各位老大手里都有很多人才,有大将,也有谋士。而说到谋士,很多人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谋士是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那种人,非常令人佩服和羡慕,他们的聪明才智是很了不起的。那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几位谋士,他们分别是

  • 清朝时期,如何区分官员官职的高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历朝历代,官员们都是会有官职高低的划分的,有些朝代是通过官服的颜色来区分官职的高低,但是有些朝代官府外表上一眼看过去都是一个样子,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区别,比如说清朝,我们看到一些电视剧里,官员们的官服基本上都差不多,那又该如何去区分他们之间的差别呢?清朝官员官职的高低,可以通过什么来区分?每当我们看清

  • 武则天都八十多岁了,为什么还要养男宠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养男宠,其实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很多朝代中那些很出名的有权势的女子,会养一些男宠,鹅这些女子大多数都是年纪不是很大,有需求的女子。不过武则天算是一个例外了,因为当她都已经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养了几个男宠,这很明显可能与别人的原因不一样,那武则天这么老的年纪养男宠又是做什么用的呢?众所周知,武

  • 长平之战赵国有那么多名将,为什么要换成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国面对来自秦国的危机,原本采取防守战术的廉颇,被赵王换成了从来没有打过仗的赵括,然而最终结果也没有让赵国转危为安,四十多万大军全军覆没,这样的结果在战国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了。不过当时赵国名将众多,除了廉颇还有李牧、乐毅等等,但是为什么偏偏就要换成赵括呢?赵王选中赵括又有什么理由吗?赵

  • 清朝时期,为什么不把满文当做官方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属于非汉人统治的历史时期,自然各种语言习俗都是不一样的,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与众不同,清朝下令所有的汉人必须保持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发型,如果拒绝就会死,也因此死了很多人,到现在为止也还是很多人心中的伤痛。而除了这些,还有一点确很奇怪,满族自己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为什么在此期间没有把满文当做他们的

  • 秦穆公为什么要人殉葬?有多少人为秦穆公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秦穆公的名声,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好的,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在春秋时期,秦穆公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在他的治理之下,秦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秦穆公却有一个污点,那就是人殉。秦穆公死后,要求秦国那些人才们全部都要为自己殉葬,这简直与平常的秦穆公完全是两个人。为什么秦穆公要求人才殉葬?殉葬的人数究竟有多少呢?

  • 历史上商纣王真的是位暴君吗?纣王究竟有没有被抹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纣王帝辛,子姓名受,是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可能多数人了解商纣王都是通过《封神演义》里面的故事,这里面的纣王是一位典型的暴君,整日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完全不顾百姓的生死。最后被姬发还有姜子牙灭商建周也看似合情合理,不过这毕竟是小说里的记载,我们不能当做正史来看,那在历史上纣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根据史学

  • 明朝南北差距多大?明末北方六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全国经济呈南移趋势,到了明末时期,南方各省几乎已经完全超越北方。明末的北方只有六个省,并不包含东北、内蒙古等地区,但之前一北方为中心的作用已经渐渐被取代。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就是陕西人,当时陕西严重缺水,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其他各地也因为粮食、战乱、天灾等问题导致民不聊生。下面就为大家

  • 包拯和王丞相分别是什么官职?王丞相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看了老版的包青天后,对王丞相的身份很好奇,这位王丞相究竟是什么官职呢?实际上庞太师曾透露说王丞相是一品丞相。在小说、戏曲还有野史中,王丞相被认为是王延龄,他本人宽厚仁慈,清正廉明,是包拯的恩师。不过王延龄只是一位被虚构的人物,历史中并没有此人,当时姓王的丞相只有三位,下面就为大家做个简答的介

  • 董卓是被征召回京,为什么最后会引起众怒被天下诸侯讨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是东汉末年著名军阀,董卓掌管朝廷以后废少帝改立刘协为汉献帝,此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时候的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天下迟早要进入被群雄割据的局面,看似造成这一切的人就是董卓,不过当年董卓可是深受信任被征召回京,为什么反而他成了毁掉东汉的导火索呢?董卓自幼在凉州长大,善于和羌人打交道,后来汉桓帝令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