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哪一场战役最简单?最难打的反而轻松战胜

秦灭六国哪一场战役最简单?最难打的反而轻松战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22 更新时间:2023/12/12 16:30:41

秦灭六国一共花了10年时间,其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可能多数人会觉得秦国灭韩国、燕国这样的小国比较容易,还有后期逐渐走衰的赵国和楚国。实际上结果和预想还不太一样,长平之战后秦国认为等他们休养生息后,再次攻赵便能轻易拿下,但最后却是一场艰难的战役。而原本难攻的齐国却没有花费多少精力便拿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次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一、本该最容易打却打得很艰难的赵国。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赵国在战国后期,是除了秦国以外,最为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却说它“本该最容易打”呢?

其实,我说的是长平之战之后的赵国。

长平之战,赵国一共损失了45万人,国内的青壮男子,几乎被杀得干干净净。剩下的,都是不到18岁,以及40岁以上的老年人(古代40岁以上已经是老年人了)。对于这样一个国家,要想拿下来,是轻而易举的。

但是,当长平之战一年后,秦国进攻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虽然先后派了25万大军,虽然把主将从王陵换成了王纥,并且一度想要起用名将白起,虽然赵国只是一座孤城以及一群老弱病残的守军。但是,秦国围攻了赵国近两年,却依然没有拿下邯郸。最后,赵国还在魏国和楚国联军的帮助下,反败为胜,把秦军撵出赵国。

而这一场战役之后,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足足往后推迟了20多年。

由此可见,赵国确实是最难打的。

二、本该最难打却轻松拿下来的齐国。

齐国是姜子牙的封邑,从西周初年开始就崭露头角。后来到春秋的时候,经过齐桓公称霸,齐国成为诸侯国中的老大。后来,齐国虽然有些衰败,此后又经历了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以及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称霸的君王。但是,齐国作为东方大国,其实力和地位,依然是数一数二的,是其它诸侯国都无法相比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在齐国后期,因为中了秦国“远交近攻”的计策,当秦国大肆攻打其它五国的时候,它的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因此,丢失了良机。结果,等秦国把其它五国全部消灭,回过头来打它的时候,本来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竟然毫无反抗,乖乖地就束手就擒了。

三、一个将领打不赢换个将领就打赢的楚国。

楚国一直是一个存在感极强的国家,从西周初年开始,由于不满周天子只是封他为子爵,便开始和周天子叫板。后来甚至不服周天子管,自封为王(后来一度取消)。周天子率军打楚国,却遭到全军覆没。春秋开始,楚国一直往中原打,一直想在中原争霸。到了后来,吴越所在地,都成了楚国的地盘。楚国成为当时面积最大的国家。

战国后期,楚国虽然多次被秦国欺骗,但是其实力一直是相当强大的。最初秦王派李信率军攻打,被打得大败。后来,秦王让王翦带兵攻打,王翦却很快就打赢了,灭了楚国。

四、轻松打赢却后患无穷的韩国。

说韩国是秦国轻轻松松就打赢的,这话一点儿也没错。秦国在攻打六国时候的策略是远交近攻,先弱后强。所以,秦国选择先打的就是韩国。而事实上,韩国也非常不经打,秦国很快就获得了韩国大片土地,像箭头一样把韩国冲为两半。以至于另一半上党郡想要投降赵国,而赵国也欣然接受。这样一来,秦国才不得不打乱计划,先碰在当时来说最强的赵国。

秦国最后虽然轻轻松松就拿下了韩国,但是并没有一了百了。后来,韩国宰相后人的张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差点把秦始皇砸死。接着,张良又帮助刘邦最先打进咸阳,灭掉秦朝。再接着,刘邦在张良的战略规划之下,平定各路诸侯,建立汉朝。可以说,韩国虽然是六国中最弱的,但是强大的秦国却是被韩国的后人给灭掉的。

五、本来很强大却自己把自己折腾得不经打是魏国。

魏国一度是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但是强大之后,魏国就开始折腾,内部斗争加剧,人才大量外流。对于秦国强大来说起决定性的作用的三个人:商鞅张仪范雎,本来都是魏国的。魏国自己留不住这些人才,不容这些人才的存在。因此,最终秦国在魏国培养的人才的帮助下,强大起来。而魏国则因为内讧及人才的流矢,走向了衰败。

最后,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国只需掘开河水往大梁城一灌,魏国就崩溃了。

六、本来不经打却偏偏要去惹事的燕国。

燕国本来是比较弱的,但他偏偏要惹事。赵国很强,燕国偏要惹赵国,结果被赵国打败。一出“荆轲刺秦王”,更是让秦国勃然大怒。秦国本来没想过要先打燕国的,因此调整策略,加快了进攻燕国的步伐,打得燕国只得迁都。

事实上,秦国一直没把燕国放在眼里,以至于都是在灭掉韩、赵、魏、楚后,才顺道灭掉燕国,再顺道灭掉齐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关羽如果身在曹魏,他的地位能否和在蜀国保持一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在蜀国的地位一直仅次于刘备,如果刘备托孤时关羽还在,那关羽此后必定会成为蜀国第一人。不过要是把关羽放在曹魏,他的地位能不能和在蜀汉时保持一致呢?魏国可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曹操身边最不缺的就是能人异士。不过曹操也一直很欣赏关羽,宁愿将他放走也不愿杀他。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简答的分析,看看关羽和五子

  • 曹刿论战与贾诩论战分别讲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曹刿论战,这里面的很多典故都被初中教材给收录了,成为了熟读并且背诵的文章之一。很小伙伴们在初中的时候对三国只是浅浅的了解,对很多事情还不具备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再稍大一些重新了解三国可能就会接触到贾诩论战。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再品读一下两位的论战。曹刿论战,说的是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借口鲁国曾帮

  • 林九郎历史原型是李林甫吗?李林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李林甫是唐朝右相,皇室宗亲,也是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长安十二时辰》中林九郎的原型人物正是李林甫。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一共19年,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李林甫利用自己的权利排斥贤才,扰乱纲纪,并且重用安禄山等人,这才给安史之乱埋下隐患。李林甫病逝后遭到杨国忠诬告,最后削官改葬,

  • 战国七雄最弱的是韩国吗?其实韩国并非弱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一直都是韩国。的确,韩国无论是疆域面积还是兵力都是最少的,但韩国并非是任人鱼肉的弱旅,反而他也有令人敬佩的一面。三家分晋后,韩国在七雄中算小国,但和其他诸侯国相比实力依然强大,而且韩国将士勇武的名声众人皆知。韩国军事战力远比想象中强大,不然也不可能屹立1

  • 秦国统一之前,七国文字差别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的统一,不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最著名的还有“书同文车同轨”,书同文自然是说以后只能使用同一种文字,毕竟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过,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原本的七国可能文字都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国家甚至可能根本看不懂另一个国家的文字,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指名要祭祀的16位帝王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年,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帝用来祭祀先祖还有帝王的场所。朱元璋建国称帝后,指名要祭祀的帝王有16位,到了清朝顺治皇帝定位25位。那最早由朱元璋选定的16位帝王分别是谁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介绍,顺便也能了解下在朱元璋的心里,他究竟最佩服哪位皇帝。实际上古人一直都有祭祖的习惯,现

  • 楚汉之争如果韩信谁都不帮,结果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被誉为是一代兵仙,他带兵作战的能力是一流的,当时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是韩信的对手,即便是放在其他时代,或许韩信也能够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韩信一开始投靠了项羽却得不到重用,后来在刘邦手下混的非常好,而且有了韩信之后,刘邦才逆转了自己的劣势,那么如果当时韩信谁也不帮,那么楚汉之争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 为什么很多人质疑刘备的皇叔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网络上有很多质疑刘备身份的言论,在之前很多人对于刘备是皇叔其实是深信不疑的,一方面是《三国演义》中刘协真的是这样喊刘备的,另一方面,刘备后来自己也做了皇帝,尊刘贬曹的思想也是深入人心,人们很少有怀疑刘备的。不过为什么后来去却有很多人在质疑刘备的真实身份?刘备到底是不是皇亲,刘胜的后人呢?不知道什么原

  • 北宋宰相章敦是一个怎样的人?章敦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章敦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但他的名声为什么不如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大呢?章敦出身士族,性格有些自负,时不时会得罪一些人。章敦曾参与熙宁变法,拜相以后开始贬斥旧政,章敦态度强硬曾差点引发宋辽交战。而他又在军事上取得了征服西夏的成就。实际上章敦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人物,他的改革对宋朝来说究竟是好是

  • 蜀国为什么会落入宦官当政的局面?黄皓最后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没想到消耗了众人一生心血建立起的蜀汉政权,最后竟然毁在了一个宦官手中。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了丞相之位,而他身边的宠臣黄皓得到了重用。只是黄皓并非能臣,而且还是诸葛亮曾提醒刘禅应该远离的小人,可惜刘禅也非能主,根本无心制止黄皓当政的局面。虽然蜀汉依旧坚持了数十年时间,但朝政根基的溃败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