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请徐达喝酒,为什么杀了他的妻子?

朱元璋请徐达喝酒,为什么杀了他的妻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89 更新时间:2024/1/17 0:51:21

徐达朱元璋一位重要的开国功臣,堪称明朝的第一开国功臣。民间流传着很多朱元璋将功臣们请到一座高楼上吃饭,结果一把火把他们都烧死的事情,但其实可信度并不高,不过朱元璋杀了很多功臣倒是真实的。不过对于徐达,朱元璋并没有杀他,不过却也请了他喝酒,然而喝酒的中途却下令杀了他的妻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明太祖朱元璋雄猜阴狠、果于杀戮,哪怕官员们犯下很轻微的过错,往往便会被杀头,甚至有灭族的风险。不仅如此,朱元璋有时还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便对功臣的家眷也大开杀戒,其中最典型的事件,便发生在头号开国元勋徐达之妻谢氏身上。谢氏仅仅因为说了句玩笑话,便被朱元璋活活打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达(死后被追谥为中山武宁王)的原配妻子本是张氏,因为史料不全,其出身、生育、死因情况皆不详,我们只知道她在明朝建立之前,便早已经去世。等到张夫人死后,朱元璋便自作主张,将大将谢再兴的次女“赐婚”给他做续弦(谢再兴的长女被“赐婚”给朱元璋之侄朱文正)。谢再兴两女婚配时,朱元璋都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后者羞愤之余,最终率军叛逃了张士诚,这也是题外话了。

虽然是女儿身,但谢氏作为将门虎女,不仅膂力惊人,能使一件重达百斤的兵器,而且生性豪迈、作战勇猛,颇有其父骁勇之风。正因如此,每逢丈夫出征之际,谢氏都会追随在左右,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堪称徐达的“左膀右臂”(“中山武宁王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见《北窗琐语》)。

虽然比丈夫小很多,而且属于被动的出嫁,但谢氏婚后却跟徐达异常恩爱,并共同生育四子二女(明成祖的发妻徐皇后、魏国公徐辉祖等人皆是她所生),堪称多子多福。由于徐达跟朱元璋关系极好,所以谢氏跟朱元璋之妻马氏便也成为好姐妹,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谢氏既然把马氏视作闺蜜,所以在她面前说话时都是直来直去,只是没想到,正是这个曾被马氏夸赞的优点,最终要了她的命。

原来明朝肇建后,徐达作为开国头号功臣,被朱元璋进拜为右丞相,封魏国公,官爵、名望均达人臣至极,而谢氏也被敕封为一品诰命夫人。为了表示恩宠,朱元璋经常在宫中设宴招待徐达夫妇,并特许谢氏可以随时入宫参见马皇后。虽说双方间的身份发生巨大变化,但谢氏在跟马皇后交往时,依旧像之前那般直来直去,丝毫不懂得避嫌的道理。

且说某一次,谢氏入宫去朝拜马皇后,并跟随她一起闲游散心。谢氏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错乱,因为感慨皇宫的富丽堂皇,竟然跟马皇后开玩笑说:“你家的皇宫可真是气派啊,远比我们家好多了。”言谈之间,脸上半是羡慕半是不平之色。马皇后听后脸上微微一变,随意以哈哈一笑掩盖过去。

事后,马皇后跟朱元璋谈及此事,颇为忧心地讲到:“谢氏对臣妾不用敬称,而是直呼为‘你’,实在是无礼至极。但更令人忧心的是,她在感慨皇宫富丽堂皇之际,脸上颇有不平之色,若是在枕席之间跟徐达谈及此事,难保他不会心生别念。所以臣妾认为,还是早做防备为好。”朱元璋听完后半晌没有说话,最后若有所思地说了句话:“皇后所言极是,朕知道该怎么办了。”

后太祖登大宝,中山就封,每朝见太后,谢夫人时致不平,尝有“我家不如尔家”之言。太后以是语以太祖曰:“枕边之言,中山宁无动心乎?”引文同上(注:太后实为皇后之误)。

不久,朱元璋在宫内设宴招待群臣,席间跟徐达畅谈往事、把酒言欢,气氛相当和谐融洽。然而就在觥筹交错之际,朱元璋却以更衣(即方便)为借口离开,然后暗中将几名勇士召来,命他们到徐府宣旨,以谢氏“心怀僭逆”为由,将她乱棍打死。没过多久,勇士们向皇帝复命,称任务已经完成,朱元璋听后,满意地点点头。

谢氏既除,朱元璋便迈着轻松的步伐,脸上带着欢快的表情重新入席,并特意将徐达再度召至身边,然后斟满一大杯酒递给他,说道:“爱卿此后再无杀身灭族之忧,应该满饮此杯以示庆祝。”(“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中山跪而饮之,然不知夫人就戮也。”引文同上。)

对于皇帝说的话,徐达一时间如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但皇帝既然已经发话,他便只能将御赐的酒一饮而尽,然后跪拜谢恩。等到徐达回到府中后,方才知道夫人已被皇帝杖杀的消息。对于夫人的遇难,徐达悲愤不已,但为了家族的安危考虑,却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事后,朱元璋再度为徐达做媒,将一位贾氏女子赐予与他为妻,这也是后话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哪一场战役最简单?最难打的反而轻松战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一共花了10年时间,其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可能多数人会觉得秦国灭韩国、燕国这样的小国比较容易,还有后期逐渐走衰的赵国和楚国。实际上结果和预想还不太一样,长平之战后秦国认为等他们休养生息后,再次攻赵便能轻易拿下,但最后却是一场艰难的战役。而原本难攻的齐国却没有花费多少精力便拿下,这究

  • 关羽如果身在曹魏,他的地位能否和在蜀国保持一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在蜀国的地位一直仅次于刘备,如果刘备托孤时关羽还在,那关羽此后必定会成为蜀国第一人。不过要是把关羽放在曹魏,他的地位能不能和在蜀汉时保持一致呢?魏国可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曹操身边最不缺的就是能人异士。不过曹操也一直很欣赏关羽,宁愿将他放走也不愿杀他。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简答的分析,看看关羽和五子

  • 曹刿论战与贾诩论战分别讲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曹刿论战,这里面的很多典故都被初中教材给收录了,成为了熟读并且背诵的文章之一。很小伙伴们在初中的时候对三国只是浅浅的了解,对很多事情还不具备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再稍大一些重新了解三国可能就会接触到贾诩论战。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再品读一下两位的论战。曹刿论战,说的是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借口鲁国曾帮

  • 林九郎历史原型是李林甫吗?李林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李林甫是唐朝右相,皇室宗亲,也是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长安十二时辰》中林九郎的原型人物正是李林甫。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一共19年,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李林甫利用自己的权利排斥贤才,扰乱纲纪,并且重用安禄山等人,这才给安史之乱埋下隐患。李林甫病逝后遭到杨国忠诬告,最后削官改葬,

  • 战国七雄最弱的是韩国吗?其实韩国并非弱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一直都是韩国。的确,韩国无论是疆域面积还是兵力都是最少的,但韩国并非是任人鱼肉的弱旅,反而他也有令人敬佩的一面。三家分晋后,韩国在七雄中算小国,但和其他诸侯国相比实力依然强大,而且韩国将士勇武的名声众人皆知。韩国军事战力远比想象中强大,不然也不可能屹立1

  • 秦国统一之前,七国文字差别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的统一,不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最著名的还有“书同文车同轨”,书同文自然是说以后只能使用同一种文字,毕竟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过,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原本的七国可能文字都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国家甚至可能根本看不懂另一个国家的文字,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指名要祭祀的16位帝王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年,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帝用来祭祀先祖还有帝王的场所。朱元璋建国称帝后,指名要祭祀的帝王有16位,到了清朝顺治皇帝定位25位。那最早由朱元璋选定的16位帝王分别是谁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介绍,顺便也能了解下在朱元璋的心里,他究竟最佩服哪位皇帝。实际上古人一直都有祭祖的习惯,现

  • 楚汉之争如果韩信谁都不帮,结果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被誉为是一代兵仙,他带兵作战的能力是一流的,当时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是韩信的对手,即便是放在其他时代,或许韩信也能够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韩信一开始投靠了项羽却得不到重用,后来在刘邦手下混的非常好,而且有了韩信之后,刘邦才逆转了自己的劣势,那么如果当时韩信谁也不帮,那么楚汉之争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 为什么很多人质疑刘备的皇叔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网络上有很多质疑刘备身份的言论,在之前很多人对于刘备是皇叔其实是深信不疑的,一方面是《三国演义》中刘协真的是这样喊刘备的,另一方面,刘备后来自己也做了皇帝,尊刘贬曹的思想也是深入人心,人们很少有怀疑刘备的。不过为什么后来去却有很多人在质疑刘备的真实身份?刘备到底是不是皇亲,刘胜的后人呢?不知道什么原

  • 北宋宰相章敦是一个怎样的人?章敦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章敦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但他的名声为什么不如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大呢?章敦出身士族,性格有些自负,时不时会得罪一些人。章敦曾参与熙宁变法,拜相以后开始贬斥旧政,章敦态度强硬曾差点引发宋辽交战。而他又在军事上取得了征服西夏的成就。实际上章敦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人物,他的改革对宋朝来说究竟是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