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很多人质疑刘备的皇叔身份?

为什么很多人质疑刘备的皇叔身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30 更新时间:2024/1/11 12:47:45

网络上有很多质疑刘备身份的言论,在之前很多人对于刘备是皇叔其实是深信不疑的,一方面是《三国演义》中刘协真的是这样喊刘备的,另一方面,刘备后来自己也做了皇帝,尊刘贬曹的思想也是深入人心,人们很少有怀疑刘备的。不过为什么后来去却有很多人在质疑刘备的真实身份?刘备到底是不是皇亲,刘胜的后人呢?

不知道什么原因,如今的网络文学对历史人物身份的考据仿佛热衷了许多,颇有点“魏晋胡扯的逸风”,成天胡思乱想,蹭流量,赚眼球吧。

这不,刘皇叔的身份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历史公案典故了。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帝室之后,为什么就会混到依靠织席贩履才能够生存?

《三国志先主传》里面就明确指出,刘备的祖父雄,父亲弘,世事州郡,在那个强调血缘身份高于一切的年代,刘备的祖上是一定要将自己的身世纳入到家族谱系当中的,当时的官员制度是举孝廉或者是外戚,其实本质上大家都清楚,这些只不过是幌子,曹操这样的人物也是举孝廉的,人家从小飞鹰走狗,坑蒙拐骗,与“孝廉”搭不上边的;而外戚从来都是被人看不起的,比如何进这样的暴发户。

令人奇怪的是,刘备家里虽说还没有到揭不开锅的程度,毕竟家境贫困,他的母亲居然责令其出去游学,不是普通的公办学校,而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私立”学府,主讲人是当时最著名的学者之一的卢植,那可是与蔡邕郑玄、管宁、华歆齐名的泰山北斗,刘备如果是毫无皇族血液的乡野村夫,是没有任何机会能够与公孙瓒这样的人,共同在卢植的学院里面修学的。因为按照当时的社会风尚,卢植这样的人物,根本就不会招收下里巴人。

看看后来孔融、曹操、袁绍、刘表、孙权、刘璋等等军阀对刘备的礼遇来看,他们都是冲着刘备的血缘身份来的,与刘备的长相、学识、武功没什么关系。在平定黄巾起义的初期,刘备起兵,当地富商苏双、张世平出巨资帮助他,并不是他们会《周易》,可以算出来刘备的日后命运,而是因为刘备的身份,自东汉初年刘秀发迹以来,家族身份已经是这个时期有资格参与政治角逐的最低资格了,商人的嗅觉是很灵敏的,至少比那些世家大族、酒囊饭袋要强。

袁绍、袁术这样的枭雄同样是使用四世三公身份帮他们汇聚了很多文臣武将,可以占据州郡,可以各霸一方,200多年的熏陶,公族身份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如果刘备没有过硬的宗族身份背景,根本就没人搭理的好吧!

《资治通鉴》也交代,“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

《三国演义》里面的描写就更加戏剧化了,袁绍、袁术这样的世家大族,平时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的种类,听说刘备是宗亲身份,甭管是什么支属,便肃然起敬,这个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们心里就有这样的认知,虽然他们兵强马壮,实力不菲,可是看到:刘备、刘虞这样的没落皇族,还是要装出恭敬的模样的,事后,他们也会派人打听的,有好事者,一定会刨根问底,挖掘猛料,到处去打听个人隐私的,这些军阀可不是糊里糊涂地听一面之词的糊涂蛋。

因此说,当汉献帝听说刘备是宗主旁支,是有一定的渠道了解到刘备的真实身份的,虽然东汉末年朝政日坏,各地宗族的谱系文件,相信还是可以逐步汇总到许都的,而不是随口乱说,曹操是什么人?人精哪,要是发现刘备是假冒的皇族,早就让手下踩死他们了好吧!

西汉景帝的时候,诸侯王的问题就十分严重了,尾大不掉,自己有财政权、自己有军队、自己有官吏任命权,丝毫不把中央王朝放在眼里,终于酿成了“七王之乱”,到了汉武帝时期,采取了“推恩令”,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封邑和权利,基本上三代之后,就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官职,而不是统一由中央政府养活了,中山靖王刘胜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多子诸侯王,他的中山国在死后要分给100多位孩子继承,每个人估计只能够封一个村子了……到了孙子、重孙辈,估计手里只能够继承一张身份纸条了,如果不亲自从事生产,基本上没人会管的。想当年刘秀兄弟,不也是混到了农民阶层么?

不过,汉朝政府对宗族还是有一定优惠政策的,比如太学、官学对于皇族子弟,基本上不需要入学考试就可以直接入学,当年的刘秀,后来的刘备,虽然都是社会底层,却天然具有入学资格,没办法,基因决定的啊!

幸运的是,刘备有一个好母亲,眼光长远,愣是把刘备送到学校读书,这是几千年来“良母”的典范,一个好的母亲,不仅仅要让孩子吃饱,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获得锻炼的机会!

总之,我们不能够用现代的制度、眼光去审视近2000年前的社会风尚,会贻笑大方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章敦是一个怎样的人?章敦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章敦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但他的名声为什么不如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大呢?章敦出身士族,性格有些自负,时不时会得罪一些人。章敦曾参与熙宁变法,拜相以后开始贬斥旧政,章敦态度强硬曾差点引发宋辽交战。而他又在军事上取得了征服西夏的成就。实际上章敦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人物,他的改革对宋朝来说究竟是好是

  • 蜀国为什么会落入宦官当政的局面?黄皓最后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没想到消耗了众人一生心血建立起的蜀汉政权,最后竟然毁在了一个宦官手中。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了丞相之位,而他身边的宠臣黄皓得到了重用。只是黄皓并非能臣,而且还是诸葛亮曾提醒刘禅应该远离的小人,可惜刘禅也非能主,根本无心制止黄皓当政的局面。虽然蜀汉依旧坚持了数十年时间,但朝政根基的溃败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

  • 历史上明朝太监是什么样?和电视剧中完全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太监到底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以为太监都是一种奸邪小人,不断地蛊惑皇帝做出一些危害国家的事情,或者就是像明朝时期的东西厂那样,都是武功非常高的,随便一挥手就能杀人于无形。但其实,这都是人们对于太监的误解或者一知半解所造成的,历史上真实的太监到底什么样?明朝太监真的有那么厉害吗?谈到太监

  • 白起是怎么做到一夜之间埋20万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长平之战其实大家也懂的,那就是最后白起活埋了赵军接近40W人,但是仔细的分析之后会发现,其实并没有40W人之多,只是单纯的20W左右了,所以这个数字也真的太多太多了,所以白起活埋这么多人也还是让人很有话说的,今天我们也不说这个,我们说说白起是怎么做到一夜之间活埋20万人,20万人啊,怎么可能被活

  • 杜月笙那么会做人,为什么要幽禁自己老婆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杜月笙大家也知道的,当初的上海三大亨之一,杜月笙不同于其他的大亨,这个杜月笙的优势就是靠自己的做人去立足于世,所以还是挺有意思的啊,所以杜月笙的情商那就是高得很啊,会做人就是杜月笙的给人第一印象,但是细心的朋友或许发现了,那就是杜月笙被传说幽禁了自己的老婆接近10年,这么会做人的杜月笙为什么会做

  • 汉宣帝如何铲除霍光家族的?汉宣帝做了哪些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霍光是西汉中期著名权臣,他身份显赫,是霍去病的异母弟、汉宣帝皇后霍成君的父亲。霍光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为托孤大臣,辅佐汉昭帝。等汉昭帝死后,霍光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掌权之路,废刘贺扶持汉宣帝上位,此后他便掌控了朝政大权,权倾朝野。而霍氏家族也成了皇室最大的威胁,好在汉宣帝最后及时

  • 唐朝上元节是什么节日?狼卫为什么选择在上元节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对上元节这个节日感到陌生,实际上上元节就是元宵节,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时期,唐朝的元宵节有三天假期而且全国各地都会举办赏灯夜游,举国欢心,所以元宵节非常热闹。狼卫想要动手引发骚乱,那在元宵节这天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人多,而且行动后也容易脱身。其实《长安十二时辰》对于大

  • 哪位皇帝能解救明朝的败局?换明太祖来会改变历史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上位以后不仅勤于政事,还大力惩治阉党,但明朝根基已经腐烂,最终还是没能力挽狂澜,将大明衰败的政权拖回正轨。如果换成另外一位皇帝,能不能解救明朝灭亡的危机呢?有人提出明太祖朱元璋可以一试,明太祖自然是有治国的能力,但把他放在当时的情况下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还是个

  • 赵匡胤称帝后为什么没有收复大理?是因为兵力不够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960年,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在稳定内部后,就开始对外用兵,他的梦想就是统一天下。赵匡胤在位期间,北宋先后灭掉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可以说是横扫天下。不过当有人提出向云南进军时,赵匡胤却没有答应,这到底是是怎

  • 唐朝“不良人”是什么人?居然是一个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之前有一部撤档的电视剧叫做《长安十二时辰》,虽说现在重新播出集数少了很多,但是能播总比不播要强很多。这部剧可以说是一部很用心的作品了,从台词当中就更看得出来,而且代入感也很不错。在这部剧中用了很多比较专业性的词语,也许很多观众还不是很明白,就比如说“不良人”。那么今天小编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