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有多爱武将?看看他是如何纵容王继勋就知道了

赵匡胤有多爱武将?看看他是如何纵容王继勋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19 更新时间:2024/3/2 11:32:01

说起王继勋,可能很多朋友们对这个人并不是很熟悉,他是我国宋朝时期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小舅子,王继勋的的姐姐王氏就是赵匡胤的第二位妻子。后周显德五年,当时的赵匡胤还是垫钱督点检,赢取这位名门之后为妻。后来赵匡胤登基为王后,在建隆元年册封王氏为皇后。

王继勋在出生时就充满传奇色彩。据说其母生他时,“见一人赤发,状貌怪异,入室中,遂生继勋”。但即便是在这样诡异情境下出生的王继勋,长大后依然仪表堂堂,史书描述其“美姿仪”。

王继勋除了一表人才外,还武功高强,“有武勇”。尤其善使铁鞭、铁槊、铁挝。他在敌军阵前,一手持鞭,一手持槊,舞得呼呼作响,因此在军中落了个“王三铁”的称号。

但王继勋空有一身本事,仗却打得稀里哗啦。在跟随李守贞反叛后,经常吃败仗,让人撵着屁股跑。于是,王继勋干脆反水,投奔了郭威,得到重用和赏识,开始了自己一帆风顺的仕途生涯,先后辗转数地担任刺史。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王继勋先后任磁州团练使和贺州道行营马步军都监。几年后,王继勋成为了骁雄军及侍卫步军雄武军的首领,手底下有万余人。

不过,这小子仗着有赵匡胤撑腰,经常肆意妄为,纵容部下为非作歹。

赵匡胤曾经专门拨款给王继勋,让他用于给手底下的官兵娶妻安家。但胆大包天的王继勋,不但私吞了这笔朝廷给的安家费,还纵容这些如狼似虎的士兵强抢民女,闹得民怨沸腾,地方官也束手无策,只好上报给赵匡胤。

然而,赵匡胤却没有追究王继勋的罪责,只是将他的手下百余官兵斩杀,才平息了事态。

但王继勋始终恶习难改,公元966年,他又一次骄纵不法后,被自己的部下告发。忍无可忍的赵匡胤,终于罢免了他的官职,解除了他的兵权,给他挂了个只领官俸的虚职。

这下轮到王继勋郁闷了,整天在府邸里无所事事。喜欢作死的他,又玩出了骇人听闻的新花样。据《宋史·王继勋传》记载,王继勋“专以脔割奴婢为乐”。“脔割”的意思就是“碎割”。王继勋如何“碎割”奴婢们,咱们还真想象不出来。

为防止府邸里的奴婢出逃,王继勋还专门修建了一间屋子,将她们囚禁。恰逢一天天降暴雨,王继勋府邸的围墙被大雨冲跨,砸毁了屋子,这群无辜的婢女才得以逃脱,跑到赵匡胤面前,告发了王继勋的兽行。

赵匡胤听闻后“大骇”,只得把王继勋“诏削官爵,配流登州”。

不过,也许是王皇后向赵匡胤求情,很快赵匡胤就心软了,“未至,改右监门率府副率”。几年后,又“分司西京”,虽然是个闲职,也可见对他的纵容。

赵匡胤的纵容和袒护助长了王继勋的嚣张气焰,让他更加有恃无恐。到洛阳后,王继勋“强市民家子女备给使,小不如意,即杀食之,而棺其骨弃野外”。老百姓对他的暴行投诉无门,敢怒不敢言,以至于他府邸前的人贩子和卖棺材的人的络绎不绝,“女侩及鬻棺者出入其门不绝”,其猖狂和变态的兽行可谓空前绝后。

终于,在公元976年,王继勋的最大保护伞赵匡胤去世了。赵光义继位后,随即开始了对王继勋的清算,下旨御史雷德骧将他缉捕归案,下狱审讯。

据王继勋交代,“继自开宝六年四月至太平兴国二年二月,手所杀婢百余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丧命在他手里的无辜妇女就达到了100多人。

最终,赵光义下令在西京洛阳处斩了王继勋,恶魔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至于赵匡胤为何如此纵容王继勋,除了他是赵匡胤的小舅子这个特殊身份外,还和赵匡胤这个人性格和顺,一味偏袒武将有关。

赵匡胤手下大将李汉超任职关南巡检期间,也曾有人告发他强娶民女。赵匡胤闻讯后,不但没有责罚李汉超,反而耐心地安抚告状之人。

赵匡胤召而问之:“汝女可适何人?”

对方回到:“农家也。”

赵匡胤又问:“汉超未至关南,契丹如何?”

告状之人回答:“岁苦侵暴。”

赵匡胤问:“今复尔耶?”

回到“否。”

赵匡胤于是劝说道:“汉超,朕之贵臣也,为其妾不犹愈于农妇乎?使汉超不守关南,尚能保汝家之所有乎?”

告状之人见此情景,只好悻悻而归。

由此可见,赵匡胤对他手下武将的纵容和偏袒,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要不危及他的皇权,即使发生强抢民女,甚至是“杀食之”的事件,在他赵匡胤的眼里,似乎都不算个事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请徐达喝酒,为什么杀了他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徐达是朱元璋一位重要的开国功臣,堪称明朝的第一开国功臣。民间流传着很多朱元璋将功臣们请到一座高楼上吃饭,结果一把火把他们都烧死的事情,但其实可信度并不高,不过朱元璋杀了很多功臣倒是真实的。不过对于徐达,朱元璋并没有杀他,不过却也请了他喝酒,然而喝酒的中途却下令杀了他的妻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明太祖朱

  • 秦灭六国哪一场战役最简单?最难打的反而轻松战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一共花了10年时间,其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可能多数人会觉得秦国灭韩国、燕国这样的小国比较容易,还有后期逐渐走衰的赵国和楚国。实际上结果和预想还不太一样,长平之战后秦国认为等他们休养生息后,再次攻赵便能轻易拿下,但最后却是一场艰难的战役。而原本难攻的齐国却没有花费多少精力便拿下,这究

  • 关羽如果身在曹魏,他的地位能否和在蜀国保持一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在蜀国的地位一直仅次于刘备,如果刘备托孤时关羽还在,那关羽此后必定会成为蜀国第一人。不过要是把关羽放在曹魏,他的地位能不能和在蜀汉时保持一致呢?魏国可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曹操身边最不缺的就是能人异士。不过曹操也一直很欣赏关羽,宁愿将他放走也不愿杀他。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简答的分析,看看关羽和五子

  • 曹刿论战与贾诩论战分别讲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曹刿论战,这里面的很多典故都被初中教材给收录了,成为了熟读并且背诵的文章之一。很小伙伴们在初中的时候对三国只是浅浅的了解,对很多事情还不具备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再稍大一些重新了解三国可能就会接触到贾诩论战。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再品读一下两位的论战。曹刿论战,说的是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借口鲁国曾帮

  • 林九郎历史原型是李林甫吗?李林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李林甫是唐朝右相,皇室宗亲,也是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长安十二时辰》中林九郎的原型人物正是李林甫。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一共19年,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李林甫利用自己的权利排斥贤才,扰乱纲纪,并且重用安禄山等人,这才给安史之乱埋下隐患。李林甫病逝后遭到杨国忠诬告,最后削官改葬,

  • 战国七雄最弱的是韩国吗?其实韩国并非弱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一直都是韩国。的确,韩国无论是疆域面积还是兵力都是最少的,但韩国并非是任人鱼肉的弱旅,反而他也有令人敬佩的一面。三家分晋后,韩国在七雄中算小国,但和其他诸侯国相比实力依然强大,而且韩国将士勇武的名声众人皆知。韩国军事战力远比想象中强大,不然也不可能屹立1

  • 秦国统一之前,七国文字差别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的统一,不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最著名的还有“书同文车同轨”,书同文自然是说以后只能使用同一种文字,毕竟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过,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原本的七国可能文字都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国家甚至可能根本看不懂另一个国家的文字,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指名要祭祀的16位帝王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年,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帝用来祭祀先祖还有帝王的场所。朱元璋建国称帝后,指名要祭祀的帝王有16位,到了清朝顺治皇帝定位25位。那最早由朱元璋选定的16位帝王分别是谁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介绍,顺便也能了解下在朱元璋的心里,他究竟最佩服哪位皇帝。实际上古人一直都有祭祖的习惯,现

  • 楚汉之争如果韩信谁都不帮,结果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被誉为是一代兵仙,他带兵作战的能力是一流的,当时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是韩信的对手,即便是放在其他时代,或许韩信也能够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人物。韩信一开始投靠了项羽却得不到重用,后来在刘邦手下混的非常好,而且有了韩信之后,刘邦才逆转了自己的劣势,那么如果当时韩信谁也不帮,那么楚汉之争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 为什么很多人质疑刘备的皇叔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网络上有很多质疑刘备身份的言论,在之前很多人对于刘备是皇叔其实是深信不疑的,一方面是《三国演义》中刘协真的是这样喊刘备的,另一方面,刘备后来自己也做了皇帝,尊刘贬曹的思想也是深入人心,人们很少有怀疑刘备的。不过为什么后来去却有很多人在质疑刘备的真实身份?刘备到底是不是皇亲,刘胜的后人呢?不知道什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