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五大开国功臣排名,谁才是第一开国武将?

明朝五大开国功臣排名,谁才是第一开国武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80 更新时间:2024/2/21 20:25:47

1、徐达

徐达是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是朱元璋最初的班底。在朱元璋接收郭子兴的力量时,徐达起着主要作用,“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徐达、汤和等人“奉约束甚谨”,逐渐确立了朱元璋的领导地位,也使这支队伍成为了朱元璋的基本力量。

徐达不仅具有“刚毅武勇”的性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尤长于谋略”,善于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言简虑精”,所以才不仅是名将,还是能将将的统帅。1368年(洪武元年)十一月,以正确的判断,采取了“批亢捣虚”之计,在太原城下,消灭了扩廓帖木儿的精兵数万人,并将其势力逐出山西,这表明他不仅深通兵法,在关键时刻能扭转形势,转危为安,而且料敌制胜,“与汉唐名将等”。正因有徐达这样出类拔萃能担负柱石之任的统帅,朱元璋才能够在与群雄势力的角逐,推翻元朝的斗争中成为胜利者。

2、汤和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明朝又许多大将,诸如蓝玉、胡惟庸、徐达等等,这些人的功绩都很高,在民间也素有名声。但真正睿智的没有几个,汤和虽然功绩比不上他们,但他活命的本事却要高出几人。至少他能忍痛断尾,放下权势,回归平淡。朱元璋御赐楹联曰:”千年不朽勋臣府,万古长青信国祠“。可见对汤和的信任和喜爱。

3、常遇春

常遇春短暂的一生犹如烟花般绚烂,他就像是一个剑道高手,出手如电,在别人还没反映过来时,已被一剑封喉。他一生征战,未尝败绩,是元末明初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他和徐达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汉族政权首次以骑兵对骑兵的方式对阵游牧民族而不落下风。不过,民间也有传闻说常遇春嗜杀戮,将俘虏和投降的敌方兵士统统杀掉,朱元璋为他恶补善待俘虏的教育知识,这才收敛不少。古语云,杀降不祥,不知道这是不是导致他英年早逝的一个原因。

4、胡大海

胡大海是朱元璋非常喜欢的武将,后人对胡大海评价也是非常高。胡大海是元末明初的一个非常厉害的武将,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过不少功劳。

胡大海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十分高大的,因为胡大海对百姓都非常好,百姓都很喜欢他。在胡大海被蒋英等人设计杀害,朱元璋攻陷杭州的时候,是杭州的百姓将蒋英抓住并交给朱元璋,希望朱元璋可以为胡大海报仇,最后蒋英被处死,血祭胡大海。从岷县民间18位湫神的排列名次中也可以看出胡大海在百姓心中的位置,胡大海排行第七,被人们称为黑池爷。

5、沐英

沐英出身贫苦,自幼颠沛流离,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义子。自至正十六年(1356年)起,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九年(1376年)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洪武十四年(1381年),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因义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而咳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太子朱标的去世,遭受打击而患病,两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四十八岁。朱元璋倍感痛惜,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赐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至明末。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朝皇帝顺序姓名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夏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朝代,我们虽然习惯了说夏商周,但是却有很多人拿着一些言论,指出夏朝其实并不存在,那些所谓的夏朝遗址都是假的。然而前段时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就给这些人打了脸了。夏朝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资料很少,夏朝时期的君主还不叫皇帝,我们只取其意,一起来看看夏朝时期皇帝的资料。夏朝(约

  • 李渊明知李世民功劳大于李建成,为何就是不愿封李世民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能够开国立唐,李世民同样功不可没,可以说大唐是李渊和李世民共同打下的。李渊也深知李世民的功绩要大于李建成,但他还是选择把太子位封给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虽然立长子是传统,但李世民在军中的声望根本不是李建成能比的,而且李世民肯定也不服李建成。实际上李渊这样做也有他的理由,只是他万

  • 伍子胥为什么鞭尸鞭的是谁的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鞭尸这种事情,基本上都是和人有深仇大恨才会做得出来的,古人向来死者为大,人都死了,所以他生前所做的事情也都算是一笔勾销了,自己就算是满腔愤怒,也不应该朝着一个死人发火。不过却一直流传着一件事情,伍子胥鞭尸,但是在死者为大的古代,这件事情是真是假还是应该仔细考证,如果是真的,那伍子胥鞭的又是谁的尸体呢

  • 关羽只需要五百校刀手,他们真的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一个将军有自己能够调遣的士兵,这也是很正常的,古代打仗非常频繁,即便是一个朝代繁盛的时候,也可能在与外族侵略者做斗争,更不要说战国三国这种时期了。关羽作为一员大将,同样也有自己统帅的精锐士兵,而他动不动就说自己只需要“五百校刀手”,这五百校刀手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关羽只需要他

  • 汉武帝泰山封禅的时候,为什么带霍去病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泰山封禅,这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历史上也没有几个皇帝能够封禅,而汉武帝就做到了,他也的确做得起。不过,封禅带上哪些人,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按理说,汉武帝应该带上自己最中意的儿子,但是他自己的儿子一个也没带,反而带上了后霍去病的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要带上霍去病的儿子?泰山封禅

  • 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为何李严只能当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他任诸葛亮和李严同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刘禅,而且刘备还特意将兵权交给了李严。不过此后李严在朝中的声望根本不能和诸葛亮相比,李严虽有兵权但如何使用只能听从诸葛亮差遣。为何两人同为托孤大臣,李严却只能给诸葛亮当下手呢?其实刘备早就想到了这点,所以才将兵权转给李严,想以此限制诸葛亮,但从

  • 武则天是如何对待情敌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即便是强悍入武则天这样的人,在感情上也难免有几个情敌,王皇后萧淑妃自然不用多说,她们最终的下场也是非常惨的了,但是武则天的情敌却不止这两个,甚至还有她的亲姐姐和外甥女。面对这么多的情敌,武则天又是如何对待她们的呢?这些情敌们的最终下场分别是什么,这样看来,李治也并不是只喜欢武则天一个人啊。武则

  • 皇太极为什么能接班努尔哈赤?皇太极靠什么上的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他统一女真建立后金,这才让皇太极有开国的机会。不过努尔哈赤一共有16个儿子,皇太极也并非长子,为什么最后却是皇太极成为努尔哈赤的接班人呢?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8个儿子,他能上位也是因为得到了岳托和萨哈廉的拥簇。当然皇太极有着过人的谋略和胆识才使他得到了他人的认可,这次就为大家

  • 李隆基如何引爆安史之乱?他本有机会扭转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文:我见青山多妩媚(读史专栏作者)唐天宝十二载壬辰。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击南诏,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击吐蕃,悉收九曲部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击大勃律,前锋屡捷。大唐国运昌隆,武功之盛,世所罕见。如果有人说仅仅一年以后整个大唐将陷入战乱之中,祸乱继起,兵革不息,二百余年,你一定以为他疯了。但天宝十四载,&ld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什么意思?曹操说的“杜康”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一句诗词。很多人不理解曹操所说的“杜康”到底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杜康被称为酒圣,因为传说杜康是酿酒的鼻祖人物。《说文解字》有记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此后杜康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