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和赵云为何很少同时作战?两人风格并不搭配

关羽和赵云为何很少同时作战?两人风格并不搭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063 更新时间:2024/1/19 14:16:12

关羽和赵云都属于三国中十分著名的人物,两位也都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不过细数蜀国的战役,会发现关羽和赵云很少同时作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说两人的武力值应该不分伯仲,只是关羽地位肯定还是在赵云之上。有人觉得赵云天生不适合团体作战,这肯定是对赵云的误解。关羽虽然性格高傲,但是对赵云应该没有太多想法。而且在蜀中派谁出战,也不是他们两人就能决定的。

关羽和赵云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为蜀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关羽和赵云都是三国中少有的“万人敌”,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然而,细心的三国爱好者发现他俩很少合作,这其中隐情呢?下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如下。

其一,关羽和赵云没有合作的基础。关羽是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而赵云是保镖队长,两人交集很少。关羽作为刘备的二弟,无论是能力,还是忠诚度,都不是赵云能比的。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就像周瑜和孙策、夏侯惇和曹操的关系一样,都是自己主公最信任的得力助手。而赵云一般护卫刘备家眷安全,有时候运输粮草,他一般干的都是幕后工作。他是一个无名英雄。

如果蜀汉集团是一个股份有限公司,那么刘备就是大股东兼总裁,而关羽和张飞为两个合伙人。至于赵云,他是半路参股的,而且股份少的可怜,没有话语权。在蜀汉这个集团内,二股东关羽做啥、干啥,没必要考虑散户赵云的感受,也没必要迎合赵云。试想,你们单位二把手决定啥事,想怎么干,他会和你说吗?他会征求你的意见吗?

其二,关羽不屑于和赵云合作。关羽性格孤傲,“高处不胜寒”,和各位同事关系不是特别融洽。关羽早年触犯刑法被通缉,不得不逃亡。他在逃亡过程中,不敢随便和别人多接触,怕被别人认出。久而久之,关羽便形成了孤傲的性格。

在现实生活中,想必朋友们也遇过这类人,他们因各种原因,独来独往,与众人格格不入,很难融入集体。在一群人侃侃而谈的时候,他们插不上嘴,有口难言,最后默默离去。他们很难融进这些小集体,一个人孤单单地回到家里,成为“宅男”。他们被称为“不普通”的人,其实这类人从内心是想融入集体的,只不过不得门路。

我们敬爱的关公就是这类人,他其实很想融入蜀汉这个大家庭,他也努力了。然而,由于他的性格使然,他只是和自己的结拜兄弟刘备、张飞亲密无间,和其他人关系并不是太融洽。如他听说马超归顺,第一反应为前去益州教训马超;他耻于同老兵黄忠并列五虎上将;他鞭打糜芳、傅士仁导致其投降东吴丢失荆州等等。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乃唤武士各杖四十,摘去先锋印绶,罚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且曰:“若吾得胜回来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罚!”

总之,关羽和各位同事的关系不是太融洽,有的还是犹如仇人一般。虽然赵云谦逊有礼,识大体,估计和关羽的关系也一般般。关羽的高傲性格决定他独来独往的行事作风,如果给他安排搭档,万一意见不合,可能发生不愉快,影响工作。如蜀汉大将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与杨仪的矛盾全面爆发,因性格孤傲,与同事关系不是很好被孤立,最后败亡,被灭三族。

其三,关羽和赵云没有合作的机会。赵云随诸葛亮支援益州后,他们两人再没有再见面,没有合作的机会。关羽是一军主帅,坐镇荆州,其他人都是他的手下,不存在配合之说。刘备率领文武大员离开荆州,入蜀与刘璋争夺益州。后来刘备作战失利,庞统战死,他将诸葛亮、张飞及赵云调入益州。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先拨精兵一万,教张飞部领,取大路杀奔巴州,雒城之西,先到者为头功。又拨一枝兵,教赵云为先锋,溯江而上,会于雒城。孔明随后引简雍蒋琬等起行。

这时,刘备集团主力进军益州,荆州就是关羽的天下。关羽在荆州,相当于一方诸侯,其他人都是他的部下。此后,关羽一直在荆州,并未入川,而赵云跟随诸葛亮进入益州,后来也没再回到荆州。因此,赵云跟随诸葛亮入蜀后,他和关羽就没再见过面了。所以,关羽没有机会和赵云合作。

在赵云支援益州前,他一般负责护卫刘备家眷,充当诸葛亮保镖等琐事。他的这些事都没必要让关羽来配合。因此,关羽和赵云没有机会合作。

总结:关羽和赵云为人处事不同、性格也不合,如果两人在一起合作,不一定能将任务完满完成。因此,刘备和军师诸葛亮在人事安排上,并没有将关羽和赵云安排在一起。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楚怀王为什么会死在秦国?楚怀王竟成了敌国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觉得楚国的衰落就是从楚怀王开始的,楚怀王在位29年,他亲眼见证了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强大起来的。不过楚怀王继位早期,还是推行了一系列的良政,而且重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此后进一步扩充了楚国的疆土。但在后期楚怀王开始犯糊涂了,他被秦昭襄王扣押在秦国三年,最后还客死他乡。不过楚怀王致死都没有做出对楚

  • 商山四皓指谁?为何刘邦都要听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吕后能够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还要多亏商山四皓的帮忙。正是因为有商山四皓出面说服刘邦,才让他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那这个商山四皓究竟是什么来头呢?商山四皓是汉初十分有声望的四位隐士,既然称为隐士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随意露面的。商山四皓信奉黄老之学,各个都学识渊博,所以刘邦也要敬让他们三分。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除了六国之外秦国还灭了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这在历史上也算是史无前例的壮举,不过也可能给很多人造成误会,认为秦国当时就只是灭掉了六国。事实上,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林立,除了战国七雄之外还有非常多的其他的国家,也就是说,秦国灭掉的远远不止六国,只不过战国时期他们是主角而已。那么,除了六国之外,秦国还灭掉了哪些小国家呢?秦灭六国之战

  • 明朝三厂一卫有多神秘?能控制明朝所有官员的一举一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三厂一卫是明朝独有的特务机构,分别是指东厂、西厂、大内行厂和锦衣卫。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监视官员,可以说整个明朝官员的一举一动基本上都在他们的监控当中。其中锦衣卫专门负责官员,而东厂和西厂负责锦衣卫和官员,内厂则监视东西厂还有锦衣卫。这一套完整的侦查机构可以脱离明朝的司法制度,所以权力相当之大。不过也

  • 张飞的燕云十八骑都有谁?燕云十八骑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曾记载张飞有一支亲兵部队名为燕云十八骑。不过燕云十八骑总共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吕布偷袭徐州时,他们及时保护了张飞。第二是在长坂坡之战,正是燕云十八骑利用树木刮起尘土,才让敌方以为有伏军,使得张飞能够全身而退。不过小说中并没有仔细说明燕云十八骑都是谁,有人推测这燕云十八骑只是号称十八

  • 司马懿伐蜀有什么顾忌?他有比伐蜀更重要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明明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每每面对诸葛亮都要当缩头乌龟,无论用什么激将法都拒兵不出。诸葛亮病逝后,理论上来说司马懿已经消除了最大的心病,为何他还是不敢伐蜀呢?其实司马懿的才能从来就不在战场上,何况当时他还有比伐蜀更加重要的事情。司马懿自保的警觉性要比常人多出数倍,凡是需要冒险的事,

  • 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国君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线,在此之前的春秋时期,大家虽然相互之间也有打架,但是打架却还会给对方一线生机,让它重新复国,但是战国时期的打架就是要把对方打得再也起不来,以灭国为最终目标。而晋国作为被韩赵魏分割的一个大国,在国家灭亡之后,晋国的国君又去了什么地方呢?魏、赵、韩三

  • 萧何是如何让刘邦对自己放心?揭秘萧何的自保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萧何是初汉三杰之一,也是三人中最早跟随刘邦的成员,只是萧何最后却依然没能逃脱刘邦的猜忌。其实萧何早期是刘邦的上司,此后却成了刘邦的下属,依照刘邦多疑的性格他应该很难跟萧何相处,为什么萧何却能安然无事的跟随刘邦这么多年呢?这就要夸夸萧何的高情商和他的自保之道了,萧何并没有变现出太强烈的功利心,这为他赢

  • 为什么刘备每次都能跑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备,那也算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了,他从一个已经与平民无异的小人物,逐步壮大自己的势力,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一点点成长起来,最终建立起了蜀汉,尽管最后还是没能够完成自己平生所愿,但是也很了不起了。而刘备经常打仗,也经常输,输了以后刘备会逃跑,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刘备每次逃跑都是能够顺利跑掉的,这

  • 春秋蔡国被谁所灭?蔡国国力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蔡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首位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不过此后叔度反叛,导致被周公放逐,还是蔡仲重建了蔡国。蔡国并不算一个强国,历史上曾两次被楚国所灭。第一次是在公元前531年,只是后来蔡平侯艰难复国,但依然活在楚国的逼迫之下,第二次则是永久的被灭亡了。不过蔡国也曾攻入楚国都城,对楚国造成了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