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高粱河之战改变辽宋战局

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高粱河之战改变辽宋战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61 更新时间:2024/2/2 4:42:20

高粱河之战是辽宋战争之间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虽然宋军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还是痛失好局让辽军取得了胜利,也就此改变了辽宋战争的局势。宋太宗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打算趁其不备攻打辽国,试图一举拿下幽州。但辽军的反击却让宋军三面受敌,最后全线崩溃。而这场战役也体现出了辽国善用骑兵的优势,宋军则元气大伤,对此后一些列战争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宋太宗即位后,一改宋太祖对于北方辽国的战略态度,即:维持和平,积累国力,待到合适时机,通过赎买方式购回幽云十六州。此举不成,再行征讨。宋太宗意图通过对北汉和辽的军事打击,巩固皇位。于是,宋太宗刚一即位,就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地对北方战争,一次是统一北汉的战争,另一次则是在北汉统一之后仓促上马地北伐幽州的战争。

如果说,统一北汉的战争经过此前周世宗、宋太祖时期的努力和准备,其攻击的计划,操作的手段都已经经过演练而准备成熟。那么北伐幽州的战争则是仓促上马的。宋太宗只看到了宋军挟灭亡北汉战争之余威,而却没有做周密的战略、战术的部署,因此,这一仓促实施的部署,最终遭到惨败。

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幽州,最终折戟高粱河下。非但宋军损兵折将,即便是太宗皇帝本人,也中了箭伤,此后年年发作,严重影响健康。

高粱河之战作为宋辽战争的转折点,对宋对辽的影响都相当大。宋太宗仓促北伐结束了宋辽之间于太祖时期逐渐升温的和平关系,也直接导致了此后辽军年年南侵的惨重后果。满城之战便是在高粱河惨败之后,辽人寻求复仇,南下入侵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满城,处于宋辽对峙的河北前线。在关南之地西北方。关南之名在后改为高阳关,大概位置在今天河北高阳附近,是北宋防御辽军南侵的重镇。辽军南侵的主要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东线,也即幽州南下后,直入宋人河北西路,在大平原上纵横驰突。但是宋人鉴于辽人骑兵优势,在高粱河惨败后,于是东线疏通河渠,挖开水塘,种植水稻,使之形成人工水网,因此有效地抑制了辽国骑兵集团的运动。因此,辽军南下后多选择西线,也即:易县、满城、遂城、保州、徐水一线。

这几个地方,基本处于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地理区划内,其中保州就是河北保定。高阳关处于西线的东南防线,处于东西两线的中间结合部。宋辽战争期间,此处囤积重兵,一旦边防有警,则高阳关驻军和诸路宋军会合在唐河、徐河结阵,与辽军交战。这当然是宋军野战部队的无奈,毕竟自从石晋割让幽云十六州以来,中原政权由于缺少崇山峻岭的阻隔,北方骑兵可以自由进入华北大平原纵横驰突。宋人也只有退而求其次,于大平原之上选择河流来对辽国骑兵迟滞作战。

高粱河之败后,宋太宗就意识到辽军会有报复性的入侵行动。因此,他任命知定州崔翰、定武军节度使孟玄喆驻屯定州;彰德节度使李汉琼驻屯镇州,李继隆为镇州都监;河阳节度使崔彦进驻屯关南。此外,鉴于宋军野战能力较弱的情况,宋廷中枢机构在战前也制订了引诱辽军深入,而后设伏歼灭之的作战计划。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辽景宗乾亨元年九月三日,辽景宗下诏南侵。辽军出动了十万精锐,规模堪称豪华:

辽军东、西两路齐下,不过西路军为偏师,统帅为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主要是牵制宋军河东(山西)驻军,使之不能抽身东向支援河北宋军作战;东路军为主力,主要有南院大耶律斜轸、辽军名将耶律休哥、权奚王耶律抹只的部队组成,统帅为燕王韩匡嗣。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都是宋辽战争中的辽国名将,动用如此豪华阵容,看得出辽军的势在必得。

与辽军十万精锐对比,宋人迎战军队的规模与之大抵相仿,宋军主要有这么几部分组成:

镇州都钤辖、云州观察使刘廷翰、彰德节度使李汉琼、知定州崔翰、右龙武将军赵延进、河阳节度使崔彦进。

其中除了河阳节度使崔彦进外,其他将领指挥所部共约八万人负责正面对抗辽军,而崔彦进则潜师长城口,绕到辽军侧后。如此布置,实际是执行了宋太宗战前所制定的诱敌深入并伏击歼灭之作战计划。算上崔彦进的伏兵,宋军差不多也有十万之众,与辽军规模大致相仿。只不过,宋人多步兵,而辽军为骑兵。双方又在旷野交战,因此,宋军并没有多少优势。

此外,通常说来,骑兵与步兵交手时,至少可达到一比三的使用比例。比如一千骑兵组成的方阵,起码可以冲击由三千步兵组成的方阵。如果使用得当,甚至可以冲击人数更多的步兵方阵。当然,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指挥员如何指挥作战也相当关键。

双方交手,当然不能只看人数多寡和简单以一比三的比例来衡量彼此的力量。毕竟辽军集结十万骑兵不算太难,而宋军一下集结起码三十万人的难度可不小。但现实历史是,宋辽交手互有胜负,所以,一比三的比例问题严格说来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数据而已。现实交战,还是需要考虑战场的各种因素。

宋军得知辽军南侵的情报后,镇州钤辖、云州观察使刘廷翰挥军北上,于九月三十日抢先辽军到达徐河滩头阵地列阵布防。不久,李汉琼和崔翰等人也加入徐河阵地完成集结。而与此同时,崔彦进则挥师沿黑卢堤向北,折向西北方向,出长城口,进入埋伏阵地。

辽军九月三日发兵后,进军却颇为拖拉。迟至十月十八日才最终进入徐河战场。随着辽军主力全部进入徐河战场,满城会战就此拉开大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的陋习,一个让脾气好的甘夫人都无法忍受的陋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战乱频频,民不聊生,老百姓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无数的英雄豪杰,奸雄、枭雄都在这个动乱的年代中孕育而生。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孙权、刘备为首的三股强大势力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由于历朝历代尊刘抑曹的风气,所以三人当中以刘备是最受欢迎的,因为他是汉室宗亲,汉景帝之后裔,又有着匡扶汉室的理想。在

  • 孔子见到老子之后老子说了句什么?为什么孔子听后三天不说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一个创立了儒家学说,一个创立了道家学说。虽然后世从汉武帝开始一直都在尊崇儒家学说,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学说就没有价值,相反,儒家其实是因为更加符合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所以才被接纳,如果要论起其他的学说,或许儒家还要往后排。就像当年孔子见到老子之后,老子说了一句话,

  • 袁崇焕死的冤吗?其实毛文龙死的更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觉得,明朝大将袁崇焕死的很冤,毕竟明朝正是用人之际,崇祯却杀掉了袁崇焕,这不是把明朝往火坑里面推吗?不过,要说袁崇焕死的冤,那就得先看看另外一个人死的冤不冤了,这个人就是毛文龙。崇祯也不会无缘无故杀掉一员大将,如果来看看毛文龙为何而死,就会知道袁崇焕到底是不是冤枉的了。袁崇焕杀毛文龙,历来

  • 包拯被叫做包青天,包拯家中其实很有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觉得,包拯作为一个公正严明,爱民如子的好官,不仅应该是满脸黑色震慑坏人,而且还自动的给他安上了“清官”的印象,认为包拯应该同样也是两袖清风,家里没什么钱财才对。但实际上,包拯家中的境况刚好与此相反,毕竟包拯生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宋朝对于文人的待遇可以说是非常好

  • 诸葛亮不在蜀国会产生哪些隐患?蜀汉内部从此不在团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了蜀汉的主心骨,他能代替刘备的作用将蜀汉内部给团结起来,所以大家都会配合诸葛亮北伐。除了李严从中故意阻挠,所以最后被诸葛亮贬为庶民,这份气魄恐怕其他人还没办法达到。所以等诸葛亮不在以后,就会给蜀汉带来一些隐患,因为朝中根本没有能替代诸葛亮的人,导致内部开始分化百官不在团结,各方矛盾

  •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来说,没有太多人能够预感到自己的死亡,那些洞察世事,年事已高的人,或许能有一些预感。而古代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掌权的女性,慈禧太后,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讨论的对象,人们对于慈禧太后的一生非常的好奇。那么,慈禧在临死的那一天,她又做过些什么事呢?慈禧是否也可以预料自己的生命结束?1908年11月15日

  • 狄仁杰担任过哪些官职?黜陟使和行军大总管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狄仁杰为官以不畏权贵著称,他一生也担任过许多官职,例如判佐、法曹、大理寺丞、郎中、刺史、宰相等。其中黜陟使和行军大总管这两个官职算是比较少见,属于唐朝时期的专属官职,那这两个职位究竟有多大权利呢?实际上黜陟使算是由皇帝钦点的出巡大使,他们的任务是到全国各地考察官吏,然后进行奖惩。所以这个位置必须要找

  • 唐太宗没能拿下的高句丽,却被唐高宗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在他的带领下唐朝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强盛期。不过唐太宗在位期间有一件事一直没能达成,反而是被他的儿子唐高宗做到了,那就是唐高宗在668年灭了高句丽。高句丽在当时位于东北和朝鲜半岛之间,因为地理位置特殊一直很难将其消灭。可能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唐太宗率军能力是远在唐高宗之上的,为何反而

  • 武则天为什么没有架空李治?武则天做不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李治还在世的时候,武则天的权力已经不小了,基本上可以说是与李治平起平坐,李治和武则天一同处理朝政,二圣临朝。不过,武则天既然还是有想要拥有更大的权力的野心,那当李治还在世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选择架空李治呢?武则天是做不到,还是当时的局势不允许她这样做?武则天没有架空李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众所周知,武则

  • 唐朝人如何看待武则天时期?武则天称帝算不算唐朝的一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我们看唐朝,肯定是把武则天时期给纳入唐朝的一部分,不过当时唐朝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特殊时期的呢?武则天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这在男尊女卑的古代显得很不真实,当时朝廷百官已经没办法阻止武则天登基,所以只能在继承人方面尽全力维护李家血脉,不能让大唐的根基断了。在民间肯定也是存在很多不同的说法,武则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