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曾想迁都湖北,为什么只有李世民一人不同意?

李渊曾想迁都湖北,为什么只有李世民一人不同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93 更新时间:2024/1/5 2:56:18

李渊曾经想要迁都湖北,这可能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毕竟现如今的湖北,在任何朝代都没有做过国都,也不理解为什么李渊会想要这样做。但在历史上,唐朝初年,李渊的确曾经想要迁都到现如今湖北地区,但是却遭到了李世民的反对,那么李渊为何要这样做,李世民又为什么要反对呢?最后他们又是如何决定的?

在唐初的十几年间,突厥要是哪一年没有骚扰大唐十次、八次,这一年就不算过完。他们为了掠夺粮食和财帛,时不时就侵犯大唐的边境,虽有李绩和李靖在并州和灵州驻守,但还是防不胜防。

624年的秋天,突厥又开始南下侵犯大唐,辗转数地,流动作战,目的就是抢掠粮食和财帛。突厥虽屡屡被唐军打败,但并妨碍突厥大军继续一次次侵犯大唐。而且土谷浑和党项也掺和进来攻打大唐。

这个时候就有人对李渊说了:“突厥之所有盯着关中这一带,就是因为大唐的人口和财富主要集中在长安。如果把长安城付之一炬,然后迁都,那么胡人的侵犯自然而然就停止了。”

这话初看没毛病,细想却不是那回事,按照这个逻辑,长安繁华,所以突厥经常进犯关中,那如果在别的地方建都城,突厥不是照样也会侵犯那个地方吗?毕竟他们就喜欢掠夺粮食、财帛。

没想到李渊对这个提议持赞成态度,如果真能找到个好地方为都,迁都也无所谓。太子李建成李元吉裴寂等人都表示赞成,然后李渊就准备让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去做这件事,越过终南山,在樊、邓州等地寻找合适的地方为首都。

这个时候李世民站出来了,他不同意迁都,迁都是一件大事,稍有不慎会动摇国本。李世民就说了:“戎狄之祸,自古有之,并不是大唐的特列,况且大唐在英明神武的陛下的管理下开始走向繁盛,更有精锐部队上百万人,难道还怕这些戎狄不成?现在就因为突厥经常犯边而迁都,国人的颜面何在,帝国的威信何在?后世一定会讥笑我们的。所以希望陛下给我几年的时间,我一定亲自绑着颉利投降大唐。如果我没有做到,再迁都也不迟啊。”

李渊觉得李世民说的有道理,于是打消了迁都的念头,实际上在迁都这件事上,并不是只有李世民自己反对,很多大臣包括萧瑀在内都不认同迁都。

迁都并不是简单一句话就能决定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皇权而削弱世家大族的权力。实际上那些世家大族都不愿意迁都。而且这件事应该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也就是说李渊并没有让很多人知道,很可能他自己也并没有真正想要迁都,否则这件事不可能没有激起浪花。

在这件事上,李世民不仅反对迁都,还决定在不久的将来消灭突厥。当然李世民灭突厥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唐初建,百废待兴,而突厥早就强大起来了,大唐不能也不愿意和突厥硬碰硬。但是突厥只会变本加厉,李世民继位不久,颉利可汗就带着十万大军到了渭水便桥,和李世民来了一个“渭水之盟”,这让李世民憋屈不已,同时更加坚定了他灭突厥的决心,他甚至在不上朝的时候亲自训练士兵们的箭术。

终于在629年,大唐攻打突厥的时机成熟,开始了攻灭突厥的步伐。第二年,东突厥被灭国,义成公主被李靖杀死,颉利可汗被俘虏到京城。这让大唐扬眉吐气,李渊和李世民很是欣慰,当时已经当了好几年太上皇的李渊也在凌烟阁设宴,席间,李渊弹起了琵琶,而李世民跳起了舞。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烛影斧声是真是假?赵光义真有弑兄篡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关于赵匡胤的死因,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赵匡胤的死却让他弟弟成为了宋朝第二位皇帝,一般来说皇位都是传给儿子,所以很多人对赵光义上位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赵匡胤真会让自己的弟弟来继承吗?其中著名典故“烛影斧声”,就是一起千古悬案,《湘山野录》将“烛影斧声&r

  • 清朝最长寿的妃子是谁?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长寿,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的愿望,这可以算是人的一种本能,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贪生怕死,毕竟人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人们也会很关注历史上有哪些长寿的人,清朝时期,最长寿的皇帝当然就是乾隆了,然而,他还不是清朝皇宫里最长寿的人,最长寿的是康熙的一个妃子,定妃。定妃为什么能长寿,又活了多少岁呢?清朝最

  • 曹操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协,剩下的女儿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协一直都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手里面没有任何实权,这样的皇帝,可能很多大臣,如果不是因为忠心,是不愿意和他有任何牵扯的,毕竟真正的掌权者是曹操。但是曹操不一样,他却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这就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了。那么,除了这三个女儿之外,曹操还有其他的女儿们,她们又分别嫁给谁了呢?曹操的六个女

  • 诸葛亮北伐为何做轮椅?诸葛亮有腿疾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厉害的发明家。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孔明灯等都出自诸葛亮之手。诸葛亮北伐时,一般都会坐在一个轮椅上,这应该也是他的发明之一,不过当时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出征都要做轮椅呢?有人说诸葛亮不会骑马,还有人怀疑诸葛亮有腿疾,不过这其中的真相恐怕已经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了

  • 为何兵法在春秋末期以后才大量出现?之前为什么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兵法99%的人第一个想到的恐怕都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由春秋末期人士孙武著写,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其实在当时不止孙武一人出过兵书,还有《孙膑兵法》、《吴子》、《六韬》等,多为在战国时期诞生。为什么这些兵法书籍都是在春秋末期以后才大量出现呢?实际上也这也和当时的环境有关,春秋中前期

  • 小周后嫌弃李煜无能,为什么还跟随李煜去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一生也是挺悲哀的,他又是一个文艺范的皇帝,但是在政治上就不怎么样了,尤其是后来成了宋朝的俘虏,自己的皇后小周后被宋太宗赵光义看上,强行霸占之后,小周后一直都大骂李煜无能,这时候李煜其实也是敢怒不敢言的,毕竟自己的命都在别人手里。但是最终李煜还是因为写了一首词被赐死,而之前一直嫌弃他

  • 刘备不在以后,诸葛亮是如何做到让蜀汉大臣对他心服口服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去世后,设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虽然他们二位等级相当,但大部分蜀汉大臣几乎只听从刘备一人指令,李严在朝中过的毫无存在感。为何诸葛亮就能让大臣们对他心服口服呢?诸葛亮在蜀汉的资历是一方面,关键是他继承刘备遗志的决心让其他人看到了希望。李严也明白自己在朝中的威信不如诸葛亮,但他还想故意陷害诸葛亮这

  • 齐国和鲁国早期并驾齐驱,为何此后发展相差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武王伐纣成功后,总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位于山东的齐、鲁二国都属于早期十分重要的诸侯国。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属于异姓国,而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属同姓国,原本这两个诸侯国的发展还算旗鼓相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齐国逐渐成为一个强国,鲁国则沦为二流诸侯国,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姜子牙和周公对于周朝来说都是十分

  • 为何李世民偏爱分封制?唐朝差点陷入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周朝和西晋已经证明了分封制根本行不通,但唐朝也差点陷入到了分封制的漩涡中,而痴迷于分封制的皇帝正是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为何李世民会选择分封制呢?除了他本人的意愿以外,还因有大臣在他耳边怂恿。好在此后李世民的想法被长孙无忌等功臣给劝阻,不然唐朝等于是来了一场倒退

  • 袁绍手下最强武将是谁?袁绍一手好牌却输得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袁绍有着四世三公的背景,东汉末年先后占领冀州、青州和并州,手上的武将文官都是人中龙凤,拥有一手好牌的袁绍最后却输的最惨。其实袁绍输就输在不会用人,袁绍的人才储备早期要远超曹操,可惜荀彧、许攸等人才最后都转投曹操,让袁绍输掉了关键的官渡之战。除了文官,袁绍的武将更是一绝,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颜良文丑了,